黄州快哉亭记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10.56 KB
- 文档页数:5
《黄州快哉亭记》归纳之欧侯瑞魂创作一. 通假字:风云开阖:“阖”通“合”,闭合.二. 古今异义:1、江出西陵:长江2、其流豪放肆年夜:一泻千里3、其势益张:更加;盛年夜4、至于赤壁之下:到了5、波流浸灌:水势浩年夜6、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就着7、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能够;欣赏8、西望武昌诸山:一带9、皆可指数:用手指点10、其流风遗迹:影响11、有风飒然至者:吹来12、玉之言盖有讽焉:讽谏13、使其中不自得:他的内心14、将何往而非病?:感到忧愁15、使其中坦然:他的内心16、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利用;规画公务;空闲时间17、渔夫樵夫之舍: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三. 一词多义:其流豪放肆年夜(水势)1、流其流风遗迹(遗留下来的)至于赤壁之下(到)2、至于至于长洲之滨(至于)盖亭之所见(发语词)3、盖玉之言盖有讽焉(年夜概)工具一舍(三十里)4、舍渔夫樵父之舍(房屋)即其庐之西南为亭(建造)5、为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被(取名)]乌睹其为快也哉(表判断,是)楚王之所以为乐(感到)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6、胜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哀思憔悴而不能胜者(接受)将何适而非快(到……去)7、适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使……获得满足)玉之言盖有讽焉(兼词,于之)8、焉而风何与焉(语气词,呢)而人有遇不遇之变(表转折,却)9、而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表顺接,可不译)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表递进,更)举目而足(表承接,就)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和)10、与而风何与焉(有关系)以览观江流之胜(来)11、以今张君不以谪为患(因为)振之以清风(让)其流风遗迹(影响)12、风有风飒然至者(风)其势益张(它的,指长江的)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他的,指张梦得的)13、其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它的,指快哉亭的)其流风遗迹(他们的,指曹操、孙权等人的)乌睹其为快也哉(它们,指山壑林木等景色)揖西山之白云(的)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自力性)14、之庶人安得共之(指风)照之以明月(指森林古树)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景色,的)始得平地(获得)15、得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能够)四. 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取名)2、草木行列(成行摆设)3、将蓬户瓮牖(编门,做窗)(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向南,向北)2、南北百里,工具一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3、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白天时)4、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晚上时)5、西望武昌诸山(向西)6、皆可指数(用手指)7、将蓬户瓮牖(用蓬草,用破瓮)(三)使动用法:1.动心骇目(使……震动,使……眩)2.亦足以称快世俗(让……称为快事)3.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让……陪伴)4.王披襟当之(让……吹)5.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让……纵情)6.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让……尽情感受,使……满足)(四)意动用法:1.将何往而非病(感到忧愁)2.将何适而非快(感到快乐)3.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哀思憔悴而不能胜者(感到哀思憔悴)4.乌睹其为快也哉(感到酣畅)(五)动词活用作名语: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美景)(六)动词活用作形容词:其流风遗迹(遗留下来的)(七)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其流豪放肆年夜(变得一泻千里、(壮观)阔年夜)(八)形容词活用作状语:1.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悲壮地)2.不成久视(长久地)3.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畴前)五. 文言句式:(一) 判断句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译:这就是被(取名)快哉的缘故啊.2、此独年夜王之雄风耳.译:这只是年夜王(您)威武的风而已.3、此则人之变也.译:这是(由于)人们的(处境)分歧.4、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译:让眼睛(和)耳朵尽情感受(长江的)美景,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年夜的)满足啊!5、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哀思憔悴而不能胜者.译:这种景色都是满腹牢骚的诗人(和)有家难归的士子感到哀思憔悴不能接受的原因.6、乌睹其为快也哉!译:哪里看得出它们是(令人)感到酣畅的呢!(二) 主动句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译:这就是被(取名)快哉的缘故啊.2、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意义上的主动)译:人却有被重用(和)不被重用的分歧.3、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意义上的主动)译: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被贬官(到)黄州居住.(三) 省略句1、南合沅、湘.(介词省略)译:向南(与)沅水、湘水汇合.2、不成久视.(状语、主语省略)译:(游客)不能(在这里)长久地欣赏.3、举目而足.(谓语省略)译:一抬眼就(能看个)饱.4、皆可指数.(补语省略)译:都可用手指点(得清楚).5、不以物伤性.(介宾宾语、定语省略)译:不因外物(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性情.6、无所不快.(动宾宾语省略)译:(都)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四) 介词结构后置1、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于其前出没)译:白天时来往的船舶在它的前面(时)隐(时)现.2、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于其下悲啸)译:晚上时,鱼类(和)蛟龙在它的下面悲壮地呼啸.3、士生于世.(于世生)译:念书人生活在世上.4、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以清风振之,以明月照之)译:让清风吹着他们,让明月照着他们.(五) 宾语前置1、将何往而非病?(往何)译:(那么他)到什么处所去(会)不感到忧愁呢?2、将何适而非快?(适何)译:(那么他)到什么处所去(会)不感到快乐呢?3、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放自)译:利用规画公务(以外)的空闲时间,(在)山水之中让自己纵情(游览).4、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适自)译:让眼睛(和)耳朵尽情感受(长江的)美景,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年夜的)满足啊!(六) 定语后置有风飒然至者.(有飒然至风者)译:有(一阵)呼呼吹来的(凉)风.(七) 主谓颠倒1、快哉此风.(此风快哉)译:这(阵)风凉快啊!2、连山绝壑,长林古木.(山连壑绝,林长)译:峰峦连绵,沟壑幽绝,森木成片,古树(参天).(八) 固定句式1、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黄州快哉亭记》知识梳理一、填空:1、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2、文学文化常识:本文选自《栾城集》。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二、字词整理1、古今异义:⑴至于赤壁之下(古义: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⑵东西一舍(古义:三十里为一舍;今义:居住的房子:旅~,宿~)⑶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管理财务行政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⑷将何往而非病(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⑸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心情舒畅;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2、一词多义⑴胜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禁得起)⑵盖盖亭之所见(句首语气词,)玉之言盖有讽焉(大概)⑶适将何适而非快(往,去)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⑷与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⑸以不以物伤性(因为)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有以”固定结构,有用来……办法、地方)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3、词类活用:⑴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名词作状语,在南;北,名词作状语,在北)⑵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⑶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⑷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⑸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⑹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⑺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⑻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⑼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从)⑽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⑾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使动用法,使……穷尽)三、特殊句式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黄州快哉亭记翻译赏析加点字特殊句式写作特色篇一:《黄州快哉亭记》知识整理《黄州快仔亭》知识集简介常识:苏哲,子尤,四川眉山人。
这栋房子建于迎宾,死后取名迎宾。
苏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被并称为“三苏”。
著有《栾城集》。
多义词胜:看一看这条河(美丽的风景)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掩蔽盖亭之所见(句首语气词,)jade(可能)的话中有讽刺意味适什么是合适的而不是快速的(开始,开始)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和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老百姓很担心(和)以没有人身伤害(因为)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有以”固定结构,有用来??办法、地方)用微风摇动它,用月亮照耀它古今异义至于:至于赤壁下的到来一舍:东西一舍三十里为一舍会计:偷账、集资、理财、行政等词类活用南有元、项,北有汉、绵阳,南有北(名词作状语灵活使用)西望武昌诸山向西(名词活用作状语)一排排的植物和树木(名词作为动词灵活使用)动心骇目使??惊动、使??惊骇楚国的项王是从宋玉和靖国派到兰台的??跟随将蓬户瓮牖用蓬草编,用破瓮做(名词活用作动词)特殊句型江出(于)西陵省略句(介词今天是在省略的句子(介词)上方的几个座位上演奏的时间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于)山水之间省略句(介词此外,卓在长江的清流中,彝在西山的白云中而风何与焉宾语前置去哪里而不是疾病对象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白天,小船在他们面前来来往往,晚上,鱼和龙在他们下面悲伤地咆哮。
介词结构放在它们后面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介词结构后置“所以”是原因的固定结构。
这就是为什么诗人悲伤憔悴,无法判断胜利者的原因。
“所以”是原因的固定结构。
这种风的主要意思是逆风有风飒然至者定语后置其中,对于那些超越他人的人,应该有“友谊”的固定结构,可以用于??方法和地点内容:本文主旨是作者对“快哉亭”的建造者张梦得被贬之后能“不以谪为患”,反而造亭观景,放任于山水之间的乐观处世态度的赞赏与肯定,同时也借此劝慰自己和手足情深的兄长苏轼。
黄州快哉亭记复习要点:1、复习“记”类的文体特点,深入领会站立于某一高度的人生体验。
2、翻译重点句子,识别、掌握特殊句式并能正确翻译。
3、揣摩情、景、理交融的写法,体味这种写法下的作用。
【简要解读】一、课文内容(1)快哉亭是张梦得所建,由苏轼命名,苏辙作记。
当时这三人都被贬官,身处逆境,但都达观;亭名潇洒,文章洒脱。
(2)主旨:作品从写景入手,以浩荡的长江带出快哉亭,接着写登亭观览的快意,然后转入议论,揭出文章主题——心中坦然则无往而不快。
(3)艺术特点:写景气势雄浑,视野开阔,种种自然景观,尽收笔底,又各具特色。
议论则层层递进。
先说“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后说“其中坦然”,“将何适而非快”;再述说亭子的主人张梦得胸襟旷达,不以贬官为患,而逍遥于山水之间,故“无所不快”。
文章纵横开合,淋漓尽致。
前段寓情于景,夹带叙事;后段议论中带写景,借说理以抒怀。
全文紧扣一个“快”字,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二、课文体裁“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复习】《小石潭记》(柳宗元)《醉翁亭记》(欧阳修)《岳阳楼记》(范仲淹)《桃花源记》(陶渊明)三、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
北宋散文家。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字子由,谥文定。
苏辙经过仕途坎坷,进入知命之年后把外界的一切包括名利都看作物累的超然,已发展成儒道互参。
他的一生可谓“登孔孟之堂而人老庄之室”。
四、课文疏通之【省略句】【被动句】盖(发语词)∧(fǔ,老年男子)“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此则人之变也,五、重点复习1.怎样理解文题中的“快”意?归结:既是由景而得的快乐,更是内心豁达的自励自得的释然与畅快!(1)因景色的壮美而痛快;(2)因人文胜景(“流风遗迹”)的流传而痛快;(3)因超然旷达于世而痛快;(4)为张君及自我不因人生的变故而痛快(“不以物伤性”)。
《黄州快哉亭记》文言文字词知识梳理《黄州快哉亭记》文言字词知识梳理班级:姓名:学号: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⑴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⑵将何往而非病(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⑶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他的心中;今义:在中间)三、一词多义1、胜⑴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⑵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2、适⑴将何适而非快(往,去)⑵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3、与⑴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⑵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4、以⑴不以物伤性(因为,介词)⑵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介词)⑶以览观江流之胜(用来,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⑴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名词作状语,在南;北,名词作状语,在北)⑵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⑶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⑷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⑸皆可指数(指,名词作状语,用手去指。
)(二)名词作动词⑴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⑵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⑶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三)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⑴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⑵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⑶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动用法,使……从)(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五)形容词作动词⑴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尽享)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
1、概括文章四段的大意。
第一段:描绘快哉亭周围环境,记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
第二段:记叙快哉亭上所见,解释了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
第三段:以“快哉”二字引发议论,赞颂张梦德身处逆境旷达坦然的胸襟,也抒发了自己的忧乐观,并表达对兄长遭遇的慰勉。
第四段:记叙作记的时间和作者。
2、本文为“亭”记,为何要从“江”起笔,这样写有何妙处?
作者先从江水着笔,写黄州附近长江浩渺的水面和壮阔的气势。
运用铺陈的手法,突出描绘江流之三变,而且愈变愈大,作者以江流之渐盛征眼界与心境的渐次开阔,这样写一是为后文蓄势;二是为快哉亭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更为下文写造亭的目的和题意作了铺垫。
3、前人认为第一段两字伏笔为后文伏笔,引起全文议论,是哪两个字?与后文的什么内容相呼应?
谪居。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4、文章的第二段写景从哪些角度入手?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第二段从远近、高低、视听、正侧面相结合等角度,将江景的奇幻和壮观写得淋漓尽致。
从“西望”开始由写江水转写山冈,也即将视线从江面转至岸上,把岸上的风光写得明丽清晰。
5、从第二段中找出快哉亭命名的原因。
观览江山形胜之快。
凭吊流风遗迹之快。
6、作者凭吊了哪些流风遗迹?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7、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作者写作本文交代了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赞颂了张梦德身处逆境旷达坦然
的胸襟;也抒发了自己内心同样的情感;并以此文表达对兄长遭遇的慰勉。
《黄州快哉亭记》文言知识归纳大全一、通假字(无)二、古今异义1. 至于赤壁之下(古义:到达; 今义:连词,表示另叙一事。
)2. 东西一舍(古义:三十里为一舍; 今义:房子、屋子。
)3. 将何往而非病(古义:怨恨、忧愁; 今义:疾病。
)4. 使其中不自得/使其中坦然(古义:他的内心; 今义:这中间。
)5.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心情舒畅; 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
)6. 窃会计之余功(古义: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
)三、一词多义1.胜①以览观江流之胜/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名词,美景)②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动词,承受)2.盖①盖亭之所见(连词,表示推论原因,因为)②玉之言盖有讽焉(副词,大概)3.适①将何适而非快(往,到……去,动词)②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使……闲适,使动用法)4.与①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什么关系”)②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5.舍①南北百里,东西一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②渔夫樵父之舍(房屋,房舍)6.以①不以物伤性(因为)②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把)③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7.焉①玉之言盖有讽焉(兼词,于此,在这里面)②而风何与焉?(语气词,无实义)8.至于①至于赤壁之下(到了,到达)②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连词,表示另叙一事)9.将①将何往而非病?/将何适而非快?(那么)②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即使,连词,表假设)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在南边;北,在北边)2.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昼,在白天;夜,在晚上)3. 西望武昌诸山(西,向西)(二)名词作动词1.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命名、取名)2. 草木行列(行列,成行成列、排成行列)3. 将蓬户瓮牖(蓬,用蓬草编;瓮,用破瓮做)(三)使动用法1. 动心骇目(动,使……震动;骇,使……惊骇)2. 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称快)3.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跟从)4.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使……穷尽;适,使……闲适)五、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黄州快哉亭记知识点黄州快哉亭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著的一篇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经典之作。
作品以陈寅恪先生自己亲身经历的黄州快哉亭为背景,通过描写快哉亭的风貌、历史和文化内涵,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黄州快哉亭记的知识点:黄州快哉亭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反思。
一、黄州快哉亭的历史背景黄州快哉亭位于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是陈寅恪先生的故乡。
陈寅恪先生在文中描绘了快哉亭的风貌和历史。
快哉亭原建于南宋时期,后毁于战乱,重新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这座亭子位于黄冈城的南部,地势优越,周围有山水相映,风景宜人。
快哉亭本身也是一道雄伟壮观的建筑,飞檐翘角,琉璃瓦顶,气势磅礴。
二、文化内涵黄州快哉亭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的地方。
陈寅恪先生通过快哉亭,展示了黄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他描述了快哉亭前的石刻,这些石刻刻画了黄州历代名人的画像和名言警句,传承了黄州的文化传统。
陈寅恪先生还提到了黄鹤楼和黄冈城墙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与快哉亭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圈。
三、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反思陈寅恪先生对快哉亭的描述中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他提到了黄州是一个历史名城,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
他对黄州的历史和文化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试图从中寻找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他认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其独特的精神财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记忆和文化自觉。
通过描述快哉亭和黄州的历史背景,陈寅恪先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黄州快哉亭记是陈寅恪先生对故乡的深情表达,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思考的体现。
通过对黄州快哉亭的描写,陈寅恪先生展示了黄州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思考。
这篇散文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关于传统文化的启示录,揭示了传统文化对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思考。
黄州快哉亭记知识点黄州快哉亭是中国湖北省黄冈市的一座历史建筑,被誉为黄州的地标之一。
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快哉亭作为湖北黄州的代表性建筑,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景观,更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与黄州快哉亭相关的知识点。
1. 建筑风格:黄州快哉亭融合了明代建筑风格和湖北地方特色,采用了典型的南方建筑形式。
它以庄重典雅的木结构、飞檐斗拱、雕刻细致的门窗以及精美的彩绘装饰而闻名。
2. 历史沿革:快哉亭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历经了多次修复和重建。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成为了黄州市中心地区的重要建筑之一,成为人们交流、休闲、品味生活的场所。
3. 文化内涵:快哉亭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它不仅是当地人的聚集地,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场所。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丰富的民间艺术表演、传统戏曲演出和舞蹈表演。
此外,快哉亭还定期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展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和美食。
4. 影响与价值:快哉亭作为一座重要的历史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它代表了黄冈地区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传统,对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城市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此外,它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5. 保护与维护:快哉亭的保护与维护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政府和相关机构在保护和修复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
此外,加强对快哉亭的管理和文化传承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以确保它能够继续为人们带来欢乐和教育价值。
6. 黄州快哉亭的未来:面对现代化进程与城市发展,保护和传承快哉亭的工作充满挑战。
但是,快哉亭作为黄州的象征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必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地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黄州快哉亭是中国湖北黄冈市的一座重要历史建筑,代表了湖北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建筑风格。
它的建筑风格、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影响与价值、保护与维护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州快哉亭记》文言字词知识梳理班级:姓名:学号:一、通假字二、古今异义⑴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⑵将何往而非病(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⑶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他的心中;今义:在中间)三、一词多义1、胜⑴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⑵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2、适⑴将何适而非快(往,去)⑵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3、与⑴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⑵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4、以⑴不以物伤性(因为,介词)⑵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介词)⑶以览观江流之胜(用来,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⑴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名词作状语,在南;北,名词作状语,在北)⑵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⑶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⑷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⑸皆可指数(指,名词作状语,用手去指。
)(二)名词作动词⑴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⑵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⑶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三)形容词、动词的使动用法⑴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⑵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⑶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动用法,使……从)(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五)形容词作动词⑴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尽享)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①此独大王之雄风耳②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③此则人之变也④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二)倒装句A.介词结构后置句①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正常语序为“以清风振之,以明月照之”)②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介词结构后置句)B.宾语前置句①而风何与焉?(“何”是动词“与”的宾语。
)②将何往而非病?(“何”是动词“往”的宾语。
《黄州快哉亭记》一、填空:1、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2、文学文化常识:本文选自《栾城集》。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二、字词整理1、古今异义:⑴至于赤壁之下(古义: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⑵东西一舍(古义:三十里为一舍;今义:居住的房子:旅~,宿~)⑶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管理财务行政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⑷将何往而非病(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⑸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心情舒畅;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2、一词多义⑴胜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禁得起)⑵盖盖亭之所见(句首语气词,)玉之言盖有讽焉(大概)⑶适将何适而非快(往,去)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⑷与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⑸以不以物伤性(因为)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有以”固定结构,有用来……办法、地方)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3、词类活用:⑴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名词作状语,在南;北,名词作状语,在北)⑵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⑶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⑷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⑸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⑹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⑺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⑻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⑼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从)⑽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⑾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使动用法,使……穷尽)三、特殊句式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黄州快哉亭记》知识梳理一、填空:1、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2、文学文化常识:本文选自《栾城集》。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
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二、字词整理1、古今异义:⑴至于赤壁之下(古义: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⑵东西一舍(古义:三十里为一舍;今义:居住的房子:旅~,宿~)⑶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管理财务行政等公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⑷将何往而非病(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⑸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心情舒畅;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2、一词多义⑴胜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禁得起)⑵盖盖亭之所见(句首语气词,)玉之言盖有讽焉(大概)⑶适将何适而非快(往,去)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⑷与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⑸以不以物伤性(因为)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有以”固定结构,有用来……办法、地方)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3、词类活用:⑴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名词作状语,在南;北,名词作状语,在北)⑵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⑶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⑷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⑸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⑹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⑺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⑻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⑼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从)⑽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⑾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使动用法,使……穷尽)三、特殊句式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黄州快哉亭记知识点归纳
【篇一:黄州快哉亭记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无)
二、古今异义
1.至于赤壁之下(古义:到达;今义:连词,表示另叙一事。
)2.东西一舍(古义:三十里为一舍;今义:房子、屋子。
)
3.将何往而非病(古义:怨恨、忧愁;今义:疾病。
)
4.使其中不自得/使其中坦然(古义:他的内心;今义:这中间。
)5.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心情舒畅;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
)
6.窃会计之余功(古义: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今义:财务工作人员。
)
三、一词多义
1.胜
①以览观江流之胜/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名词,美景)
②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动词,承受)
2.盖
①盖亭之所见(连词,表示推论原因,因为)
②玉之言盖有讽焉(副词,大概)
3.适
①将何适而非快(往,到去,动词)
②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使闲适,使动用法)
4.与
①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什么关系)
②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
5.舍
①南北百里,东西一舍(古时以三十里为一舍)
②渔夫樵父之舍(房屋,房舍)
6.以
①不以物伤性(因为)
②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把)
③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
7.焉
①玉之言盖有讽焉(兼词,于此,在这里面)
②而风何与焉?(语气词,无实义)
8.至于
①至于赤壁之下(到了,到达)
②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连词,表示另叙一事)
9.将
①将何往而非病?/将何适而非快?(那么)
②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即使,连词,表假设)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在南边;北,在北边)
2.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昼,在白天;夜,在晚上)
3. 西望武昌诸山(西,向西)
(二)名词作动词
1.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命名、取名)
2. 草木行列(行列,成行成列、排成行列)
3. 将蓬户瓮牖(蓬,用蓬草编;瓮,用破瓮做)
(三)使动用法
1. 动心骇目(动,使震动;骇,使惊骇)
2. 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称快)
3.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跟从)
4.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使穷尽;适,使闲适)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译:至于长洲的水滨,旧城的遗址,曾是曹操、孙权窥伺的地方,也是周瑜、陆逊驰骋的地方。
)
2. 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译:这就是它称为快哉亭的原因啊。
)
3. 此独大王之雄风耳(译:这只是大王您的雄风罢了。
)
4. 此则人之变也(译:这就是人的感受不同啊。
)
5.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译:这些都是诗人和忧思之士感到忧愁悲伤身心憔悴而不能承受的原因啊。
)(二)被动句
1.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谪,被贬官,意念上的被动)译:清河县的张梦得被贬官居住在齐安。
(三)省略句
1. 江出(于)西陵(省略介词于)
2.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于)齐安(省略介词于)
3. 今乃得玩之(于)几席之上(省略介词于)
4. 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于)山水之间(省略介词于)
5. 而况乎濯(于)长江之清流,揖(于)西山之白云(省略介词于)(四)倒装句
1.宾语前置
①而风何与焉?(何是动词与的宾语,参与什么、有什么关系。
)译:而风又参与了什么呢?(或:而这与风又有什么关系呢?)②
将何往而非病?(何是动词往的宾语,去哪里。
)译:将到哪里
会不感到忧愁呢?③将何适而非快?(何是动词适的宾语,去哪里。
)译:将到哪里会不感到快乐呢?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
【篇二:黄州快哉亭记知识点归纳】
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
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
态度。
2、文学文化常识:
本文选自《》。
(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
与
其父、兄苏轼合称“”,均在“”之列。
二、字词整理
1、古今异义:
至于赤壁之下(古义: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
一事)
东西一舍(古义:三十里为一舍;今义:居住的房子:旅~,宿~)
窃会计之余功(古义:征收钱粮、管理财务行政等公务;今义:财
务工作人员)
将何往而非病(古义:心情悲伤;今义:疾病)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古义:心情舒畅;今义:心里平静,无顾虑)
2、一词多义
胜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
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自胜者(承受,禁得起)
盖盖亭之所见(句首语气词,)
玉之言盖有讽焉(大概)
适将何适而非快(往,去)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闲适)
与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
与庶人之所以为忧(和)
以不以物伤性(因为)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有以”固定结构,有用来……办法、地方)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用)
3、词类活用: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南,名词作状语,在南;北,名词作状语,在北)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
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
)
动心骇目(动,骇,使动用法,使……动,使……骇。
)
西望武昌诸山(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
草木行列(行列,名词作动词,排成行列。
)
亦足以称快世俗(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使……从)
将蓬户瓮牖(蓬,瓮,名词作动词,用蓬草编,用破瓮做。
)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使动用法,使……穷尽)
三、特殊句式
1、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
(被动句。
谪,被贬官。
)
2、而自放山水之间(省略句,“自放”后省略介词“于”)
3、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省略句,“玩之”后省略介词“于”)
4、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与其下。
(介宾后置)
5、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判断句)
6、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判断句)
7、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介宾后置)
8、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判断句)
9、亦足以称快世俗(省略句,“称快”后省略介词“于”)
10、有风飒然至者。
(定语后置,“有飒然至者风”)
11、快哉此风!(主谓倒装句)
12、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何”是动词“适”的宾语。
)
13、此则人之变也(判断句)
14、而风何与焉?(宾语前置,“何”是动词“与”的宾语。
)
15、将何往而非病?(宾语前置,“何”是动词“往”的宾语。
)
16、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
(宾语前置,“自”是动词“放”的宾语。
)
四、固定句式
乌睹其为快也哉!(“乌……哉”有“哪里……呢”的意思。
)
五、课文理解:“快” 是课文文眼,在文中多次出现,请你说说“快”的含义。
作者最欣赏的人生态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快”的含义:内心坦然,不以物伤性,自放山水之间,穷耳目之胜以自适,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和人生态度。
作者欣赏的人生态度:“自放山水之间”,“不以物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