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八年级物理之液体压强
- 格式:pdf
- 大小:982.23 KB
- 文档页数:6
液体的压强(基础)撰稿:肖锋审稿:雒文丽【学习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2、了解连通器及其原理;3、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要点梳理】要点一、液体压强(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液体的压强是由液体所受的重力及液体具有流动性而产生的,液体的压强虽然是由液体受的重力产生的,但它的大小却与液体受的重力无关,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只有侧壁竖直的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才等于容器内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要点诠释: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液体压强具有以下特点:①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
要点二、液体压强公式:,式中P表示液体自身产生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包括液体受到的外加压强,单位是Pa,是液体密度,单位是,是常数,,h是液体的深度,单位是m。
要点诠释:1、由公式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重力、体积无关。
当深度一定时,P与成正比,当一定时,P与h成正比。
2、液体的深度h指的是液体中被研究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即一定要从液体跟空气的分界面竖直往下测量,它不是高度,高度由下往上量的,判断出h的大小是计算液体压强的关键。
要点三、液体压强的测量由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所以我们只要测出液体某一深度某一方向上的压强,就同时知道了液体在这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
如图所示,液体压强可用压强计测量,工作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挤压时,U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两边的高度差越大,读出高度差即可得出压强计金属盒所处之处的压强。
要点四、连通器及其应用(高清课堂《液体压强》388899)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要点诠释:1.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容器的各液面总保持相平。
《液体的压强》知识全解
1.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
系,能准确的描述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2.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本节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应用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固体和液体物理性质的不同,导致它们产生的压强在有关规律上有所不同。
固体压强只在某一方向上产生;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其产生的压强在各个方向都有。
在平衡状态下,加在固体上的压力,只能沿力的方向,大小不变地传递;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向各个方向传递。
液体压强公式解释液体压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液体压强的定义是指液体内部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垂直压力。
在物理学中,液体压强通常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帕斯卡(Pa)。
液体压强的公式为:P = ρg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深度。
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首先,我们知道压力是由力除以面积得到的,即P = F/A。
在液体中,作用在某一深度处的压力等于该深度处单位体积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假设液体的密度为ρ,体积为V,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单位体积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为ρgV。
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液体内部压力与深度的关系。
假设液体内部某一深度为h处,作用在该深度处的压力为P。
根据液体静力平衡原理,液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压力相等。
因此,我们可以将液体内部的压力看作是一个水平面上的压力,其大小为P。
现在我们可以将单位体积液体受到的重力与液体内部的压力联系起来。
在深度为h的液体内部,单位体积的液体受到的重力为ρgV,液体内部的压力为P。
由于液体内部压力与重力相等,我们可以得到P = ρgV。
最后,我们将液体的密度ρ、重力加速度g和深度h代入公式,得到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
液体压强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例如,在工程领域,液体的输送、储存和利用都离不开液体压强的计算。
通过测量液体的高度和密度,可以计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从而确保工程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液体压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水泵、液压设备等。
总之,液体压强是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液体压强公式为我们研究和应用液体压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液体对容底部液体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F 与液体重力G 甲乙丙=F G
<F G
>F G
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是小红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情景,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为ρ2,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3,且ρ1归纳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为:。
甲乙丙
甲乙
A B 甲乙
只有⑴⑶⑷⑴⑵⑶
C.只有⑴⑶⑷D.⑴⑵⑶)
⑴过路涵洞⑵拦河大坝⑶洗手间下水管⑷船闸
底面积高相同
底面积、高相同,都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丙
受力分析训练
的水桶
水平地面上放有一个质量为1kg的水桶,里面装有5kg
深30cm。
已知水桶的底面积大小为100cm2,求:
①水桶对地的压力、压强各为多少?
【例6】
①水桶对地的压力压强各为多少
②水对水桶底部的压力、压强各为多少?(g取10N/kg)
h
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中a、b、c的哪一种?
(g=10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倒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酒
精
水
甲乙。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9.2 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1. 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特点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3. 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液体密度、深度4. 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液体压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盐水、玻璃管、压力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体会液体压强的存在。
提问:液体压强是如何产生的?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2. 知识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如:已知液体密度、深度,求液体压强;已知液体压强、深度,求液体密度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讲解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深度的关系。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液体压强随液体密度、深度的变化规律。
6. 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讲解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体浮力、水坝设计等。
六、板书设计1. 液体压强的概念及其特点2.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3. 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液体密度、深度4. 液体压强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个水深为2米的水箱,水密度为1.0×10^3kg/m^3,求水箱底部的压强。
答案:p = ρgh = 1.0×10^3 kg/m^3 × 9.8 N/kg × 2 m =1.96×10^4 Pa2. 题目:一个水深为3米的水箱,水密度为1.2×10^3 kg/m^3,求水箱底部的压强。
初二物理压强和液体压强一、知识要点1、 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深度增加,液体的压强也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的特点是:当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
常见的连通器的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 =ρgh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g=9.8牛/千克,h 是液体的深度。
4、连通器(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的液片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
(3)船闸的工作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三)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相等;3、 首次准确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Pa 10013.15⨯。
4、标准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1、01325×105 Pa 的大气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强,它相当于760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计算过程为P =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标准大气压强的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 Pa ,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2、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重点、难点剖析(一)重力和压力的区别:可以从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大小、方向、作用点等方面来比较。
初二物理8-1压强8-2液体内部的压强北师大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8-1压强§8-2液体内部的压强知识结构及要点:(一)正确理解压力的概念1. 压力是由于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间有相互的挤压(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它的存在是和形变紧密联系的。
例如:甲图中A球不可能对接触面MN产生压力;乙图中A竖直悬挂,也不会与接触面MN相互挤压,只有丙图中A才会对斜面产生压力。
所以压力产生条件是:物体间有接触并且发生形变。
2.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而指向被作用的物体。
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见图2所示)3. 压力和重力是不同性质的两种力,要严格区分,不能因为有的情况下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就把它们混为一谈。
(1)从力的性质看:压力属于一种弹性力,重力属于一种引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从力的作用点看:压力作用点在相互挤压的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而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3)从施力物体看: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相互挤压的物体,而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4)从力的方向看: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图2(5)从力的大小看:重力大小由G = mg计算,当g一定时,重力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而压力的大小是由相互挤压,发生形变的情况而定。
如图3所示。
所以,压力和重力的定义不同;作用点不同;施力物与受力物不同;它们的大小和方向一般不同,压力不一定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是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接触并发生挤压产生的。
重力可以产生压力,但是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这一点要区别好。
图3(二)正确理解压强的概念1.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所以压强大小,不仅与压力有关,而且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1帕= 1牛/米22. 要正确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式中F为压力;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面积。
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初步认识液体压强【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
能熟练地运用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进行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实验方法。
3。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能对学习的过程、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学会反思。
【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塑料袋、侧壁和底部扎有橡皮膜的玻璃管、水(红颜色)、烧杯、液体压强计、盐水、刻度尺、铁架台。
【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教师播放潜水艇工作、我国潜水员潜入深水工作的视频,并提出问题:(1)为什么潜水艇要用厚钢板制成呢?(2)为什么潜水员要穿抗压能力很强的潜水服呢?(3)潜水员下潜深度为什么会有限制?学生观察、并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演示实验:塑料袋装满水后鼓起来,让学生用手指触摸,感受有什么感觉?生:用手指触摸表面,会感到有压力。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固体压强,知道了单位面积受到压力就会产生压强,那么液体对它的容器有压力,液体会不会有压强呢?生:有压强。
师是的,液体也像固体一样有压强.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如何计算呢?好,我们现在就来研究这个问题.【进行新课】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产生及特点1。
液体压强的产生教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师大家先观察没有倒入水之前,橡皮膜的情况,然后当水不断倒下去时,能看到橡皮膜有什么变化?生:倒水前橡皮膜是平的,倒水后橡皮膜向外凸出。
八年级液体压强知识点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液体压强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理解压力和力量的重要基础,更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很多事物的关键。
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八年级液体压强的知识点。
一、压力的定义力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效果就是压力。
压力的公式是P=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施力的大小,A表示力作用的面积。
因此,压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施力的大小,也与作用面积的大小有关。
二、液体的传递压力原理液体是一种无法被压缩的物质,当外力作用在液体上时,液体会传递这种力,因为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每个分子都受到外力的作用,进而传递给相邻的分子,最终传递到液体容器内的所有分子上。
三、深度与液体压强的关系关于液体压强与深度之间的关系,有一个重要的结论:液体的压强大小与所处的深度成正比。
也就是说,深度越大,液体所产生的压强也就越大。
这是因为,液体分子受到重力的作用会下沉,所以液体表面以下的分子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四、液体压力传递的特点液体压力传递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平衡性和定向性。
平衡性的意思是,液体所传递的压力是均匀的,不仅仅作用于液体中的一点,而是均匀作用于液体的每个点。
定向性就是指,液体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所施加的力的方向,与所作用的面积垂直。
五、浮力的产生液体压力还与浮力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当一个物体悬浮在水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水的体积和密度有关。
浮力产生的原理是,当一个物体浸泡在水中时,它会挤走一定体积的水,并使其向下运动,造成向上的浮力。
总之,深入了解液体压强的知识点对于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非常重要。
在学习压力和力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液体压力的特点和影响因素,以及浮力产生的原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把控液体的力学表现。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九章第二节,主要涉及液体的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液体的压强定义: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
2.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3.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液体压强的计算实例:计算液体容器中某一点的压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的压强定义,掌握液体压强公式及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容器,尺子。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
2. 讲解液体压强的定义和公式,解释液体压强的特点。
3. 例题讲解:计算液体容器中某一点的压强。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液体压强计算的练习题。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深度处的液体压强。
六、板书设计1. 液体的压强定义2.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3. 液体压强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液体容器中某一点的压强。
容器内装有水,水面高度为1米,水的密度为1000 kg/m³,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求水面上方0.5米处的压强。
2. 答案:p = ρgh = 1000 kg/m³ × 9.8 m/s² × 0.5 m =4900 P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液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特点。
知识模块一
一、液体压强的特点
液体有向下的压强
老杜实验:帕斯卡实验老杜实验:探究液体压强规律
实验结论:
h
知识模块二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个容器里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个容器里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三峡大坝
下游闸门闸室上游闸门
阀门B阀门A
C.P C>P A>P B D.P A>P C>P B
甲>P乙甲=P乙
无法确定
C.P甲<P乙D.无法确定
的密度为0.6×10,g取10N/kg,则木块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压
P
强为______Pa
⑵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
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3)要探究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
两个图进行对比.
回去,如果调节输液瓶高度使血液不再流出也不回去,
会自动调节血压的动物:长颈鹿由于个子太高,需
节,
要血压较高,这就需要有个强有力的心脏,老杜小时候在《动物世界》上第一次看到长颈鹿时,甚至看到因跳导致的毛皮明显颤动颇为惊奇!还为此仔因心跳而导致的毛皮明显颤动,颇为惊奇!还为此仔细观察过自己的左胸,没有发现任何跳动迹象,感叹人类的心脏太弱了。
但据查,长颈鹿那么高还不头晕人类的心脏太弱了但据查长颈鹿那么高还不头晕除了要感谢其强大的心脏外,还有感谢自己的肌肉和皮肤长颈鹿管周围的肉是异常强的,可
皮肤。
长颈鹿血管周围的肌肉也是异常强劲的,可以收缩将血液挤压上去;紧绷的皮肤,特别是下肢皮肤,可以帮助下肢的血液向上回流。
长颈鹿在低头喝水的时候,它还会自动调低血压,使自己不至于脑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