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初一政治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自己的需要。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自己的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尊重他人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尊重他人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理论讲解(1)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
(2)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自己的需要。
(3)讲解尊重他人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
3.案例分析(1)展示一组尊重他人的正面案例,让学生感受尊重他人的美好。
(2)展示一组不尊重他人的负面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不尊重他人的危害。
4.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讨论。
(2)引导学生从尊重他人的角度分析案例,提出改进意见。
5.角色扮演(1)选取一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2)让学生在扮演中体验尊重他人的感受,学会换位思考。
(1)让学生分享在课堂上的收获,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心得体会。
2.观察身边的同学,记录一个尊重他人的例子,并分析其优点。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对尊重他人的理解是否深入?3.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将尊重他人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尊重他人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视频内容: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理论讲解(1)讲解尊重他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内涵。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权利、尊严、个性、观点等,不侵犯他人的利益,不贬低他人。
(2)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自己的需要。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自己的需要。
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尊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定义与意义2. 尊重他人的表现3. 尊重他人的方法与技巧4. 尊重他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5.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三、教学重点1.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2. 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3. 尊重他人的方法与技巧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尊重他人是自己的需要2. 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学会尊重五、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他人。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尊重他人方面的感悟。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从中学会尊重他人。
4.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提高尊重他人的意识。
一、尊重他人的定义与意义1. 导入:讲解尊重他人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如: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等。
3. 分析不尊重他人的后果,如:伤害他人自尊,影响人际关系等。
二、尊重他人的表现1. 讲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如:礼貌待人、倾听他人意见、不嘲笑他人等。
2. 举例说明尊重他人的表现,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尊重他人。
三、尊重他人的方法与技巧1. 讲解尊重他人的方法与技巧,如:善于倾听、表达同理心、尊重他人隐私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在实际交往中运用尊重他人的方法与技巧。
四、尊重他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1. 讲解尊重他人与自己成长的关系,如:尊重他人能提高自己的情商,促进个人成长等。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是自己的需要,从而主动去尊重他人。
五、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1. 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尊重他人,如:与人交往时礼貌待人、尊重他人意见等。
2. 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尊重他人。
六、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在不同场景中如何展现尊重他人的行为,并讨论案例中的人物如何更好地处理尊重与被尊重的关系。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尊重他人的定义与意义2. 尊重他人的表现与方法3.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4. 不尊重他人的后果5. 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尊重他人的主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实例,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3.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增强实践体验。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学习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2. 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讲解尊重他人的定义与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3. 分析尊重他人的表现:列举实例,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具体行为。
4. 讨论如何做到尊重他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分享经验。
5.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增强实践体验。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明确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尊重他人的现象,下周分享心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估他们对尊重他人的理解和认同。
2. 学生表现:通过学生分享的个人经验和心得,评估他们对尊重他人行为的掌握和实践。
3. 作业反馈:分析学生完成的观察作业,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尊重他人的实际应用。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尊重他人主题的活动,如举办尊重他人周,鼓励学生在校园内外展示尊重他人的行为。
2. 邀请嘉宾演讲:邀请社区领袖或专家来校分享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及其在职场和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实地考察:带领学生参观社会机构,如养老院或残疾人康复中心,让学生亲身体验尊重他人的意义。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教案教案大纲:第一节:什么是尊重他人1.展示一些尊重他人的行为,如倾听、不打断他人、不嘲笑他人等。
2.分享一些反面例子,如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如辱骂、歧视等。
3.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第二节:尊重他人的理由1.分析尊重他人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对于自己的需求。
3.分享一些例子,如尊重他人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如何尊重他人1.引导学生思考尊重他人的具体行动,如倾听、尊重意见、不干涉他人等。
2.分组讨论不同情境下的尊重他人的行为。
3.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如何尊重他人。
第四节:尊重他人的案例分析1.分析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讨论其中的尊重他人的问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这些问题,如提出解决方案等。
3.讨论案例中不尊重他人的后果。
第五节:建立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1.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制定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如不歧视、不嘲笑、不打断他人等。
2.学生讨论并提出他们认为应加入到准则中的行为。
3.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准则,形成一份书面文件,学生签字表示认同。
第六节:尊重他人的总结和反思1.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具体行为。
2.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尊重他人的表现。
3.学生分享自己在尊重他人方面的进步和困惑。
4.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尊重他人应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这个教案主要通过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概念,并培养他们尊重他人的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学生将能够体会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明白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最后,学生将制定一份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并签字表明自己的承诺,以此促进他们将尊重他人的行为贯彻到实际生活中。
第二课时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学习目标:
1、理解尊重他人的概念。
2、认识到尊重他人的必要性。
3、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感受尊重的快乐。
2、学习难点:理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一、自主学习
1、无论是谁,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2、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
3、是你能给予他人最好的礼物。
,是我们的需要,也是我们的快乐。
二、合作探究
1、情景一校园里,两位同学在打闹追赶,结果一不小心,撞了对面走来的人。
他们俩不仅不道歉,还骂骂咧咧,推推搡搡。
结果,遭到同学们的一致谴责。
情景二电影院里,小丁和小马边看电影边大声议论,一会儿,小马的手机响了,他又大声接电话。
旁边的人忍无可忍,纷纷谴责他们不遵守公共秩序。
情景三小吴手里拿着一包瓜子,一边走路,一边嗑瓜子,还把瓜子皮扔得满地都是,引得路人侧目而视。
(1)三个情景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没有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为了赢得他人的尊重,我们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三、课堂练习
1、某中学生长期不吃早餐,并用省下的钱割了双眼皮。
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此举是应提倡的
B、自己认为值得就做,
让别人去说吧
C、这种过分追求外表美的做法是虚荣的表现
D、美丽的外表是获得自尊的必备条件
2、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的人()
A、成功
B、惭愧
C、虚荣
D、知耻
3、“人必自尊而人善之,人必尊人而人尊之”。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人都希望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
B、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
C、人人都不容许别人歧视和侮辱自己
D、只要自尊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4、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这句话告诫我们()
A、不能当面指出别人的错误
B、要知荣辱,只讲自爱
C、要知荣辱,只讲自尊
D、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五、拓展提升
材料:从前,有个人到邻居家的菜园偷菜,恰好被菜园主人看见。
菜园主人不但没有制止,反而转身进了自己的家门,还把门关上。
偷菜人说:“我被你看见了,现在没法做人了。
”主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知道我那儿的菜为啥长得那么好,对吗?我那儿的菜,好看,也好吃,不信?你尝尝。
”说着,他真的从篮子里抱出两捆菜,硬塞到偷菜人手里。
后来,这个偷菜人成为众口称赞的好人。
(1)菜园主人为什么不制止邻居的偷菜行为,反而要送他菜?
(2)偷菜人为什么会成为众口称赞的好人?
六、学习反思
同学们把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出来,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