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炎平泡腾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4.66 KB
- 文档页数:2
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小结
泡腾片是一种常用的口服药物剂型,它能在水中产生气泡,通过气泡的作用使药物快速溶解,促进吸收。
以下是泡腾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的小结。
一、泡腾片的处方:
1. 主要成分:选择具有较好溶解性的活性药物作为主要成分,如维生素C、布洛芬等。
2. 溶剂:选择适宜的溶剂,常用的有无水乙酸钠、无水柠檬酸钠等。
3. 其他辅料:根据需要添加辅料,如增稠剂、甜味剂等。
二、泡腾片的制备工艺:
1. 配方:将主要成分、溶剂和其他辅料按照一定比例称量。
2. 混合:将称量好的成分加入混合容器中,用搅拌器进行充分混合,直至成为均匀的粉末状。
3. 压片: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片。
4. 干燥:将压片好的泡腾片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
5. 包装:将干燥好的泡腾片装入合适的包装袋或瓶中,密封。
三、注意事项:
1. 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处方的配方比例进行称量,以保证药物的准确剂量。
2. 在混合和压片过程中,应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以防交叉污染。
3. 制备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如避光、避热等。
总之,制备泡腾片需要准确的处方、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小结一、概要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
泡腾片入水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迅 速溶解,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 且成本低,故近年发展较快。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泡 腾片主要有口服泡腾片和阴道泡腾片。
口服泡腾片 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 质量较好的口服泡腾片泡腾完毕后即为一杯酸甜可口 的饮品;阴道泡腾片用于局部治疗,使用方便,可 增加药物与人体的接触面,提高药效,同时可避免 污染衣物。
二、常用辅料1、泡腾片常用的酸源主要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 己二酸、 苹果酸。
2、泡腾片的CO 2一般采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其安全易得,且较纯净;碳酸氢钾不但价格高,而且服用过多的钾离子对机体不利。
3、 常用的填充剂(稀释剂)有淀粉、糖粉、甘露醇、糊精、蔗糖酸源 优点 缺点柠檬酸 易溶于水,口感好,酸度好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容易产生粘冲、胀片等问题 酒石酸 吸湿性较小,酸度较柠檬酸强,泡腾力度大 口感较差,在饮用水中易与矿物质产生沉淀,价格较贵富马酸 没有吸湿性,有极好的润滑性,无粘冲、吸潮等问题 水溶性不好,酸度小,崩解慢己二酸 是较好的水溶性润滑剂,不吸潮 崩解慢,有残留苹果酸 泡腾效果好,口感佳吸湿性严重,压片效果差 填充剂 性质特点4、粘合剂可保证制成的颗粒硬度适中、大小均匀、崩解迅速,常用粘合剂有水、乙醇、PVP 、L-HPC 。
5、润滑剂,在制成颗粒后、压片前须加入润滑剂,使颗粒润滑,减少与冲模的摩擦和粘连润。
口服泡腾片的润滑剂除了应有良好的润滑性外,一般还要求在水中有良好的溶解性,滑剂大致可分为两类:水溶性润滑剂和水不溶性润滑剂,常用的如下:淀粉 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乙醇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遇水溶胀糊精 白色、微黄细粉,微有异臭,冷水中溶解缓慢,热水较易溶,片剂、胶囊剂的填充剂乳糖 白色、无臭结晶颗粒或粉末,能溶于水,不易吸水,为泡腾片优良的填充剂甘露醇 白色、无臭、味甜的结晶粉末,不活泼、无吸湿性,可是泡腾片外观光洁,味佳、有清凉感蔗糖白色、味甜粉末,易受潮结块,为可溶性泡腾片的优良填充剂,有矫味和黏合作用 粘合剂 特点应用水 其本身无粘性,但若物料中含有遇水产生粘性的成分,仅加水润湿即可,仅适用于在水中不易溶解的主药。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泡腾片的基本制备工艺和流程。
2. 了解泡腾片中主要成分的配比和作用。
3. 熟悉泡腾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实验原理泡腾片是一种新颖的固体制剂,其主要特点是在水中迅速崩解产生大量气泡,从而使药物迅速溶解。
泡腾片由主药、崩解剂、矫味剂、填充剂、粘合剂和润滑剂等组成。
当泡腾片遇水时,崩解剂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药物迅速崩解和溶解。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主药:盐酸小檗碱、大黄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鸦胆子油、冰片、三氧化二砷等。
2. 崩解剂:碳酸氢钠、酒石酸。
3. 矫味剂:甜味剂、香精等。
4. 填充剂:淀粉、蔗糖等。
5. 粘合剂:明胶、淀粉等。
6. 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等。
仪器:1. 压片机2. 粉碎机3. 电子天平4. 烘箱5. 水浴锅6. 粉末混合器7. 热风干燥箱8. 真空干燥箱9. 粒度分析仪10. 精密pH计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称取原料:按照处方比例,准确称取主药、崩解剂、矫味剂、填充剂、粘合剂和润滑剂等原料。
2. 粉碎:将称取的原料进行粉碎,使粉末粒度达到要求。
3. 混合:将粉碎后的原料混合均匀,可以使用粉末混合器进行混合。
4. 制粒: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加入适量的水,制成颗粒。
5. 干燥:将制得的颗粒进行干燥,可以使用烘箱或热风干燥箱进行干燥。
6. 压片:将干燥后的颗粒进行压片,使用压片机进行压片。
7. 质量检查:对压片后的泡腾片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粒度、溶出度、崩解度、重量差异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泡腾片外观呈圆形,表面光滑,色泽均匀。
2. 粒度:泡腾片粒度在150-250目之间。
3. 溶出度:泡腾片溶出度符合规定标准。
4. 崩解度:泡腾片崩解度符合规定标准。
5. 重量差异:泡腾片重量差异在±5%以内。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泡腾片的基本制备工艺和流程,了解了泡腾片中主要成分的配比和作用,熟悉了泡腾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泡腾片生产工艺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噪音和泡沫的释放。
泡腾片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粒、压片、包装等多个环节。
泡腾片的生产工艺开始于原料准备阶段。
制作泡腾片的主要原料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溶剂。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关键成分,它具有治疗作用;辅料则用于增加泡腾片的稳定性和改善口感;溶剂则用于溶解活性成分和辅料。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准确称取活性成分和辅料,并将它们分别放入容器中。
接下来是混合阶段。
在混合过程中,将原料放入混合机中,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将其充分混合均匀。
混合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各个成分充分混合。
完成混合后,需要进行制粒处理。
制粒是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制粒机进行加工,使其形成颗粒状。
制粒的目的是提高泡腾片的稳定性和溶解性,以便在使用时能够更好地释放气泡。
制粒过程中需要根据所需粒径进行调整,以确保制粒效果的达到要求。
制粒完成后,是压片阶段。
将制粒好的原料放入泡腾片压片机中,通过高压使其形成固体片剂。
压片的目的是使泡腾片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形状,以便于携带和使用。
压片机的参数需要根据原料性质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压制出的泡腾片质量稳定。
最后是包装阶段。
将压制好的泡腾片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一般采用铝塑包装或泡腾片专用包装材料。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泡腾片的质量和延长其有效期。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遵守卫生要求,防止外界污染。
总结起来,泡腾片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粒、压片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泡腾片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药品生产规范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不同的泡腾片产品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厂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科学的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的泡腾片产品,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
一种子宫泡腾片制备方法
以下是一种简单的子宫泡腾片制备方法:
材料:
1. 子宫草(也称为菟丝子),干燥物,约30克
2. 氢氧化钠,约2克
3. 麦芽糊精,约5克
4. 甘油,约1克
5. 玉米淀粉,约5克
6. 纯净水,适量
步骤:
1. 将子宫草研磨成粉末状。
2. 在一个容器中,将子宫草粉末与适量的纯净水混合,搅拌均匀,制成糊状。
3. 将制成的子宫草糊状物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纯净水,加热至80-90摄氏度,持续保持该温度10-15分钟。
4. 在另一个容器中,将麦芽糊精和玉米淀粉混合,适量的纯净水慢慢加入,搅拌均匀,制成糊状。
5. 将步骤3中的子宫草糊状物过滤,去除固体杂质,得到纯净的子宫草提取液。
6. 将步骤5中的子宫草提取液放入锅中,加热至80摄氏度,然后将氢氧化钠慢慢加入,同时搅拌均匀。
7. 将麦芽糊精和玉米淀粉的糊状物慢慢倒入步骤6中的子宫草提取液中,继续
加热,搅拌均匀,直至形成均匀的糊状物。
8. 最后,将甘油加入糊状物中,搅拌均匀。
9. 将糊状物倒入模具中,冷却并干燥,直到形成固体片状。
注意事项:
1.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搅拌均匀,以确保最终产品品质。
2. 使用纯净的水和材料,以避免杂质的污染。
3.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避免氢氧化钠或其他化学品溅入眼睛或皮肤。
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4. 最终制备的子宫泡腾片应存放在干燥、避光、凉爽的地方,以延长其保存期限。
泡腾片制备工艺的研究改进泡腾片制备工艺,提高制剂稳定性。
方法:采田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制剂工艺,结果:最佳配比为A3B2C1.即碳酸氢钠为11.25%,柠檬酸7.5%,采用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并以此工艺制成泡睛片。
结论:改进工艺伏于常用丁艺,切实可行.S泡腾片是以泡腾物料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投入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并在较短时间内溶解,具有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咽固体制剂的患者[1]。
但通常采用的湿法制粒工艺制成的泡腾片最大的不足就是容易吸湿而出现裂片,中药浸膏泡滕片尤为突出1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中药浸膏泡腾片的稳定性,使其适应大生产的要求。
我们在清开灵泡腾片的试制过程中,时常用的泡腾片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仪器与试药1.1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箱:260型粉碎机;ZP-37旋转式压片机;FHS-3C型精密PH计;PSY-1型片剂手动硬度计;AEG-220电子天平。
1.2 药品泡腾片所用的药材:板蓝根、栀子、金银花、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珍珠母粉、水牛角等组成。
其中板兰根、栀子、金银花、珍珠母粉、水牛角;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
1.3 试剂聚乙二醇;碳酸氢钠;柠檬酸:甜味素;糊精。
2 实验方法2.1 中药材的提取泡腾片属国家四类新药,其处方由金银花、栀子、板蓝根经水提取、醇沉、浓缩后制成浸膏:珍珠母粉、水牛角分别用酸碱处理后,混合.与上述栀子、板兰根、金银花提取物合并,加入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等药粉及糊精适量.真空子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2 基质与泡腾剂的最佳比例实验中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泡腾片中基质(聚乙二醇6000)的使用方法及泡腾剂(碳酸氢钠、柠檬酸)的最佳配比,选用La(34)表进行实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试验因素水平表按正交试验设计表中所设的赋形剂比例.称取柠檬酸、碳酸氢钠和5%的聚乙二醇6000、1%甜味素、74%提取好的药粉进行实验。
泡腾片生产工艺
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其主要成分为活性药物和泡腾剂。
泡腾片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并迅速溶解,便于患者服用。
以下是泡腾片的生产工艺概述。
1. 原料准备:活性药物和辅料是泡腾片的主要原料。
活性药物需要经过粉碎、筛网、干燥等步骤,以确保颗粒大小均匀。
辅料如填充剂、分散剂、润滑剂等也需要按照一定配方准备好。
2. 混合:将活性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干混,以确保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3. 制粒:将混合物通过制粒机制成颗粒状物料。
制粒可以采用湿法或者干法。
湿法制粒中,常用的方法是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水或溶液混合,形成湿颗粒。
干法制粒中,常用的方法是混合物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生成压片颗粒。
4. 干燥:将制粒后的湿颗粒或压片颗粒进行干燥,以去除湿气,提高稳定性。
5. 筛分:对经过干燥的颗粒进行筛分,去除不合格的颗粒。
6. 包衣:对符合要求的颗粒进行包衣,包衣可以起到保护颗粒、延缓释放药物的作用。
常用的包衣材料有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7. 包装:对包衣后的泡腾片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形式有铝塑
包装、泡腾片管、瓶装等。
以上是泡腾片的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根据具体药物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和工艺控制,以确保生产出质量稳定、符合要求的泡腾片产品。
泡腾片的工艺流程
《泡腾片的工艺流程》
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口服溶解片剂,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流感等症状。
其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配制、制粒、包衣、烘干和包装等几个关键步骤。
首先是原料配制,泡腾片的主要原料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溶剂等。
活性成分通常是药物的粉末或颗粒,辅料主要用于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而溶剂则是用来将药物和辅料充分混合。
原料的配制需要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确保药物的品质和有效性。
接下来是制粒工序,原料配制完成后,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混合均匀,然后通过湿法制粒工艺,将混合物制成颗粒状的产品。
制粒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提高口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效果。
制粒完成后,需要对颗粒进行包衣处理。
包衣是为了保护颗粒,避免颗粒在水中迅速溶解,同时也可以增加药物的口感。
包衣通常采用聚乙烯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材料,通过溶液浸涂或流化床喷涂工艺对颗粒进行包覆。
包衣完成后,颗粒需要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是为了去除颗粒内的水分,增加颗粒的稳定性和保质期。
烘干温度和时间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颗粒受热而破碎或变质。
最后是包装工序,烘干的颗粒经过质检合格后,需要进行包装。
通常泡腾片采用铝塑包装,通过自动包装机将颗粒装入铝塑袋中,并通过密封机进行密封,最后贴上标签,进行包装。
以上就是泡腾片的工艺流程,通过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口感良好的口服溶解片剂。
泡腾片的工艺流程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制剂形式,广泛用于中药、西药等领域。
其特点是药效快速、易于服用和吸收,被广大患者所欢迎。
下面将介绍泡腾片的工艺流程。
泡腾片的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合、颗粒制备、压片成型、涂膜包衣和包装等环节。
首先,对于泡腾片的制备,首先需要准备药物原料,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制剂添加剂等。
药物原料应符合国家法规及药典要求,确保质量和安全性。
接下来是配料混合环节。
将准备好的原料根据处方要求按比例进行称量和混合。
常用的混合方法有干混法和湿混法,即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将各种原料粉末混合均匀。
然后进行颗粒制备。
将混合好的配料进行湿法制粒或干法制粒操作。
湿法制粒主要是将混合物与粘结剂混合,加水或溶剂使其形成湿糊状物,然后通过压力、烘干等方法进行制粒;干法制粒则是直接将混合物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压制或研磨造粒。
接下来是压片成型环节。
将制备好的颗粒物料通过压片机进行压制成型。
压片时要控制好压制力和速度,确保片剂的外观和质量。
随后是涂膜包衣环节。
对于某些泡腾片,为了延缓药物释放或改善口感,需要进行涂膜包衣处理。
一般采用涂膜包衣机将片剂喷涂上一层包衣,常用的包衣材料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乙酯等,可以根据药物要求选取适当的包衣材料。
最后是包装环节。
将涂膜包衣完成的泡腾片进行包装,常用的包装材料有铝塑泡腾片包装袋、塑料瓶等。
包装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产品的密封性、稳定性和卫生性。
在整个制备过程中,还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要对原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检测,确保其安全有效。
如药物原料应检测其纯度、含量,制粒后的颗粒要检测其均匀性和颗粒强度等。
总之,泡腾片的制备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合、颗粒制备、压片成型、涂膜包衣和包装等环节。
整个过程涉及多个操作和严格的质量控制,需要合理把握各个环节的条件和方法,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药物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条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中药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岳彩黎
【期刊名称】《中国粉体工业》
【年(卷),期】2024()1
【摘要】泡腾片含有有机酸和碳酸氢盐或碳酸盐,遇水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呈泡腾状。
其具有吸收快,体积小、方便携带,反应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被应用于制药领域。
近年来泡腾片广受关注和重视,并逐渐向食品和保健品领域拓展。
由于绝大多数中药具有味道苦涩、口感差、起效慢等特点,中药泡腾片作为一种特殊片剂,可以改变中药的传统使用方式,提高人们接受与喜欢的广泛度。
本文主要对中药泡腾片的分类、主要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12-13)
【作者】岳彩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中药口服泡腾片的制备工艺
2.咽舒饮泡腾片中药材的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3.中药泡腾片的制备技术及研究进展
4.中药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5.浅谈中药泡腾片的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