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09.68 KB
- 文档页数:3
中药口服泡腾片的制备工艺
中药口服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其制备工艺如下:
1、药材准备:选择适宜的中药材,洗净、晾干,粉碎并筛选。
2、调配悬浮液:将中药粉末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助
溶剂,如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加入水或其他溶剂搅拌成均匀的
悬浮液。
3、制成粉末:将上述悬浮液倒入干混机中,与干剂粉混合均匀。
然
后将混合物经过粉碎、过筛,制成粉末备用。
4、制成泡腾片:将中药粉末与泡腾片粉末混合,用压片机进行压片,获得口服泡腾片。
5、包装:将口服泡腾片进行包装,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以上五个步骤是中药口服泡腾片的制备工艺,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
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其品质和药效的稳定性。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一涛,余华,李鹏,黎畅明,王胜鹏,章津铭,钟章锋申请号:CN201910170512.5
申请日:20190306
公开号:CN109939075A
公开日:
201906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材加工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中药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包合步骤:用环糊精对提取自中药材的脂溶性组分进行包合,得到环糊精包合物;制片步骤:将所述环糊精包合物与提取自所述中药材的水溶性组分、泡腾崩解剂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混合,经压片制得中药泡腾片。
该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环糊精对原料进行包合,改善了难中药活性成分的挥发性、不稳定性及刺激性等缺陷,可使药物增溶和提高稳定性外,还可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促进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增加药物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申请人:澳门大学
地址:中国澳门凼仔大学大马路澳门大学
国籍:MO
代理机构: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泡腾制备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现状与进展研究分析摘要:泡腾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碳酸盐和有机酸两种化学物质,使其与水发生反应,产生大量药物崩解所需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其达到预期的形态。
本文通过分析药物制剂泡腾制备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粉雾剂、滴丸、脂质体等泡腾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采用新型制剂和泡腾制备技术可以有效改善药物在机体中的释放途径,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和使用率,从而增强其治疗效果。
关键词:泡腾制备技术;粉雾剂;滴丸剂;脂质体引言泡腾技术是将碳酸盐和有机酸添加到药品中,使其在水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调控释放性能。
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泡腾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对如何改善其释放性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在粉雾剂中的应用1.1泡腾粉雾剂粉雾剂是以一种或多种药物的微粉形式,与载体结合,以囊泡、胶囊的形式制成,口服后,以干燥的粉末形式吸入病人的呼吸道,可以影响到病人的全身。
将干燥粉末吸入技术和泡沫制备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防止粉末颗粒之间的聚合。
结果表明,在制备含有聚苯乙烯酸正丁酯的过程中,将药物纳米粒子与环丙沙星进行喷雾干燥,制成可吸入的粉末,当泡腾颗粒与水分接触时,会发生气泡反应。
观察到泡腾颗粒的气泡,在观察到的范围内,纳米粒子以泡腾粉末剂的形式在肺部被释放,其释放度达到56.1±8.22%。
通过对药液中的纳米粒子的实验,发现其粒径没有明显的改变,而以乳糖为载体的药物,其径向直径明显增大。
这种现象表明,粉雾剂的稳定性与载体之间有很大的相关性,当载体选用泡腾颗粒时,其稳定性要明显好于以乳糖为载体的粉雾剂,两者的生物利用率均明显高于以乳糖为载体的粉雾剂。
1.2泡腾粉雾剂优势对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等疾病,肺直接给药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肺部直接给药,药物可以充分接触肺泡,吸收面积大,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另外,粉状药物制剂的五大优势是:①使用简便,病人能自行吸入粉末,无需他人配合;②本品不含抛射剂氟利昂,不会污染空气,不会刺激病人的呼吸道;③泡腾粉雾剂的给药方式可以是泡囊或胶囊,它的用量比较精确,能有效地防止过量用药等危害;M型不含有酒精等溶酶体和防腐剂,对病人的呼吸道黏膜无刺激作用;⑤泡腾粉喷雾是一种干粉,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能有效地防止外界的干扰。
泡腾片的常用辅料及制备方法(2007-11-25 22:21:07)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
泡腾片入水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迅速溶解,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且成本低,故近年发展较快。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泡腾片主要有口服泡腾片和阴道泡腾片。
口服泡腾片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质量较好的口服泡腾片泡腾完毕后即为一杯酸甜可口的饮品;阴道泡腾片用于局部治疗,使用方便,可增加药物与人体的接触面,提高药效,同时可避免污染衣物。
泡腾片主要用于非甾体抗炎药、H2 受体拮抗剂、抗生素、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牙科用药、消毒用药、妇科用药、中草药泡腾片剂等[1] 。
现将泡腾片的常用辅料及制备方法介绍如下。
1泡腾片常用的酸源泡腾片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
1.1柠檬酸柠檬酸在药剂中主要用作矫味剂、缓冲剂、抗氧增效剂、酸性泡腾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泡腾剂酸源,适于各种泡腾片[2] 。
柠檬酸易溶于水、口感好,但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在65%~75%的相对湿度下即可吸收大量水分,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常造成粘冲、颗粒难烘干、易涨片等问题。
因此,生产时应控制车间温度在(18~20)℃,湿度30%以下;储藏时应采用密闭性好的防潮容器。
柠檬酸的用量没有特殊的规定,一般泡腾时间在5 min 之即可。
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最佳产气摩尔比是0.76:1,溶解最快的摩尔比是0.6:l ,酸的用量往往超过理论用量,以利于稳定及适口。
为解决柠檬酸易吸潮以及酸碱反应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办法:(1)将柠檬酸与乳糖、甘露醇充分混合研磨后以聚维酮(PVP)的乙醇溶液制粒;(2)用聚乙二醇(PEG)包埋柠檬酸或碱以减少酸碱的接触;(3)以无水大颗粒(20~30 目)柠檬酸直接压片。
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1.2酒石酸酒石酸在药剂中用作酸化剂、矫味剂、络合剂、抗氧增效剂和泡腾剂。
中草药泡腾片的应用研究进展吴小燕;王仁才【摘要】泡腾片作为一种干的液体制剂,指的是在体外置于水中时,崩解剂迅速崩解,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一种新剂型.在此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起保健及预防疾病的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泡腾片工艺制备的综述,分析了泡腾片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对中草药中功能成分的具体功效和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展望,为进一步开发具有各种医疗保健作用的中草药泡腾制剂提供有力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9【总页数】3页(P21-22,26)【关键词】泡腾片;制备工艺;常见问题【作者】吴小燕;王仁才【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09.9泡腾片作为近年来一种备受欢迎的剂型,其与液体制剂及普通药片相比,克服了液体制剂起效快但携带不方便及普通药片服用后起效慢的缺点,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服药困难的患者。
其突出的优点有起效迅速,服用方便;体积小,便于运输携带;药物溶解度高,疗效确切;口感极好,易于被服用者接受;胃肠道反应少,安全性高;药物与病变部位的接触面积大使得应用范围更广泛。
泡腾片作为泡腾制剂中的一种,最常用于口服给药以快速发挥全身作用。
正是基于泡腾片的这些优点,国内外已逐渐将一些植物与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或天然活性产物开发制备成各种泡腾制剂,以满足市场需求。
笔者在此就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起保健及预防疾病的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泡腾片工艺制备的综述,分析了泡腾片在生产制备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对中草药中功能成分的具体功效和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展望。
1 中草药提取物制备泡腾片的相关研究结果宫江宁等[1]以紫苏叶为原料,控制紫苏粉加入量为10%,保持泡腾剂中碱酸含量比为1∶2,试验中为防止酸碱发生反应产生水而导致泡腾片质量不合格,通过酸碱分开制粒并压片法得出紫苏泡腾片最佳配方为3%的甜菊糖甙、10%HPMC、3%PEG8000,并添加0.6%紫苏香精以改善口感。
专利名称:治疗腰痛的中药外洗粉、泡腾片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祝凤仪
申请号:CN201010601814.2
申请日:20101223
公开号:CN102247457A
公开日:
201111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外洗粉、泡腾片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其外洗粉的配方:淫羊藿3750g、杜仲6250g、制附子3750g、巴戟天3125g、补骨脂3125g。
其外洗粉的制备方法:以上配方中药按重量称取,分别粉碎磨粉成200目,搅拌均匀,按照20g/包包装,得到其外洗粉。
其泡腾片的配方:原料药淫羊藿690g、杜仲1110g、制附子690g、巴戟天520g、补骨脂520g;辅料柠檬酸650g、碳酸氢钠780g、淀粉1105g、羧甲基淀粉钠260g、羟丙基纤维素195g、聚乙二醇6000195g。
其泡腾片的制备方法:(1)制备浸膏粉;(2)将上述浸膏粉分成二份,一份加柠檬酸650g 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一份加入碳酸氢钠780g粉混匀,制粒,干燥,整粒;(3)上述颗粒加入羟丙基纤维素195g、聚乙二醇6000195g,混匀,压制成片。
申请人:祝凤仪
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东城商贸花园牡丹阁1座503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作林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泡腾片制备工艺的研究改进泡腾片制备工艺,提高制剂稳定性。
方法:采田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制剂工艺,结果:最佳配比为A3B2C1.即碳酸氢钠为11.25%,柠檬酸7.5%,采用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并以此工艺制成泡睛片。
结论:改进工艺伏于常用丁艺,切实可行.S泡腾片是以泡腾物料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投入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并在较短时间内溶解,具有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咽固体制剂的患者[1]。
但通常采用的湿法制粒工艺制成的泡腾片最大的不足就是容易吸湿而出现裂片,中药浸膏泡滕片尤为突出1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中药浸膏泡腾片的稳定性,使其适应大生产的要求。
我们在清开灵泡腾片的试制过程中,时常用的泡腾片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仪器与试药1.1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箱:260型粉碎机;ZP-37旋转式压片机;FHS-3C型精密PH计;PSY-1型片剂手动硬度计;AEG-220电子天平。
1.2 药品泡腾片所用的药材:板蓝根、栀子、金银花、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珍珠母粉、水牛角等组成。
其中板兰根、栀子、金银花、珍珠母粉、水牛角;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
1.3 试剂聚乙二醇;碳酸氢钠;柠檬酸:甜味素;糊精。
2 实验方法2.1 中药材的提取泡腾片属国家四类新药,其处方由金银花、栀子、板蓝根经水提取、醇沉、浓缩后制成浸膏:珍珠母粉、水牛角分别用酸碱处理后,混合.与上述栀子、板兰根、金银花提取物合并,加入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等药粉及糊精适量.真空子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2 基质与泡腾剂的最佳比例实验中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泡腾片中基质(聚乙二醇6000)的使用方法及泡腾剂(碳酸氢钠、柠檬酸)的最佳配比,选用La(34)表进行实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试验因素水平表按正交试验设计表中所设的赋形剂比例.称取柠檬酸、碳酸氢钠和5%的聚乙二醇6000、1%甜味素、74%提取好的药粉进行实验。
(2007-11-25 22:21:07)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
泡腾片入水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迅速溶解,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且成本低,故近年发展较快。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泡腾片主要有口服泡腾片和阴道泡腾片。
口服泡腾片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质量较好的口服泡腾片泡腾完毕后即为一杯酸甜可口的饮品;阴道泡腾片用于局部治疗,使用方便,可增加药物与人体的接触面,提高药效,同时可避免污染衣物。
泡腾片主要用于非甾体抗炎药、H2受体拮抗剂、抗生素、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牙科用药、消毒用药、妇科用药、中草药泡腾片剂等[1]。
现将泡腾片的常用辅料及制备方法介绍如下。
1泡腾片常用的酸源泡腾片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
1.1柠檬酸柠檬酸在药剂中主要用作矫味剂、缓冲剂、抗氧增效剂、酸性泡腾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泡腾剂酸源,适于各种泡腾片[2]。
柠檬酸易溶于水、口感好,但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在65%~75%的相对湿度下即可吸收大量水分,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常造成粘冲、颗粒难烘干、易涨片等问题。
因此,生产时应控制车间温度在(18~20)℃,湿度30%以下;储藏时应采用密闭性好的防潮容器。
柠檬酸的用量没有特殊的规定,一般泡腾时间在5 min之内即可。
柠檬酸与碳酸氢钠的最佳产气摩尔比是0.76:1,溶解最快的摩尔比是0.6:l,酸的用量往往超过理论用量,以利于稳定及适口。
为解决柠檬酸易吸潮以及酸碱反应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办法:(1)将柠檬酸与乳糖、甘露醇充分混合研磨后以聚维酮(PVP)的乙醇溶液制粒;(2)用聚乙二醇(PEG)包埋柠檬酸或碱以减少酸碱的接触;(3)以无水大颗粒(20~30目)柠檬酸直接压片。
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1.2酒石酸酒石酸在药剂中用作酸化剂、矫味剂、络合剂、抗氧增效剂和泡腾剂。
酒石酸的酸性较柠檬酸强,易溶于水,是一种优良的泡腾酸化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