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7.89 KB
- 文档页数:2
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小结
泡腾片是一种常用的口服药物剂型,它能在水中产生气泡,通过气泡的作用使药物快速溶解,促进吸收。
以下是泡腾片的处方及制备工艺的小结。
一、泡腾片的处方:
1. 主要成分:选择具有较好溶解性的活性药物作为主要成分,如维生素C、布洛芬等。
2. 溶剂:选择适宜的溶剂,常用的有无水乙酸钠、无水柠檬酸钠等。
3. 其他辅料:根据需要添加辅料,如增稠剂、甜味剂等。
二、泡腾片的制备工艺:
1. 配方:将主要成分、溶剂和其他辅料按照一定比例称量。
2. 混合:将称量好的成分加入混合容器中,用搅拌器进行充分混合,直至成为均匀的粉末状。
3. 压片:将混合好的粉末放入压片机中,进行压片。
4. 干燥:将压片好的泡腾片放入烘箱中,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
5. 包装:将干燥好的泡腾片装入合适的包装袋或瓶中,密封。
三、注意事项:
1. 在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处方的配方比例进行称量,以保证药物的准确剂量。
2. 在混合和压片过程中,应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以防交叉污染。
3. 制备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稳定性,如避光、避热等。
总之,制备泡腾片需要准确的处方、合理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2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小结一、二、概要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
泡腾片入水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迅 速溶解,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 且成本低,故近年发展较快。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泡 腾片主要有口服泡腾片和阴道泡腾片。
口服泡腾片 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 质量较好的口服泡腾片泡腾完毕后即为一杯酸甜可口 的饮品;阴道泡腾片用于局部治疗,使用方便,可 增加药物与人体的接触面,提高药效,同时可避免 污染衣物。
二、常用辅料1、泡腾片常用的酸源主要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
酸源 优点 缺点柠檬酸 易溶于水,口感好,酸度好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容易产生粘冲、胀片等问题 酒石酸 吸湿性较小,酸度较柠檬酸强,泡腾力度大 口感较差,在饮用水中易与矿物质产生沉淀,价格较贵2、泡腾片的CO 2一般采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其安全易得,且较纯净;碳酸氢钾不但价格高,而且服用过多的钾离子对机体不利。
3、 常用的填充剂(稀释剂)有淀粉、糖粉、甘露醇、糊精、蔗糖4、粘合剂可保证制成的颗粒硬度适中、大小均匀、崩解迅速,常用粘合剂有水、乙醇、PVP 、L-HPC 。
富马酸没有吸湿性,有极好的润滑性,无粘冲、吸潮等问题 水溶性不好,酸度小,崩解慢 己二酸是较好的水溶性润滑剂,不吸潮 崩解慢,有残留 苹果酸 泡腾效果好,口感佳 吸湿性严重,压片效果差填充剂 性质特点淀粉 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乙醇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遇水溶胀糊精 白色、微黄细粉,微有异臭,冷水中溶解缓慢,热水较易溶,片剂、胶囊剂的填充剂乳糖 白色、无臭结晶颗粒或粉末,能溶于水,不易吸水,为泡腾片优良的填充剂甘露醇 白色、无臭、味甜的结晶粉末,不活泼、无吸湿性,可是泡腾片外观光洁,味佳、有清凉感蔗糖白色、味甜粉末,易受潮结块,为可溶性泡腾片的优良填充剂,有矫味和黏合作用 粘合剂 特点应用水 其本身无粘性,但若物料中含有遇水产生粘性的成分,仅加水润湿即可,仅适用于在水中不易溶解的主药。
泡腾片生产工艺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它在水中溶解时会产生大量气泡,并伴随着噪音和泡沫的释放。
泡腾片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粒、压片、包装等多个环节。
泡腾片的生产工艺开始于原料准备阶段。
制作泡腾片的主要原料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溶剂。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关键成分,它具有治疗作用;辅料则用于增加泡腾片的稳定性和改善口感;溶剂则用于溶解活性成分和辅料。
在原料准备阶段,需要准确称取活性成分和辅料,并将它们分别放入容器中。
接下来是混合阶段。
在混合过程中,将原料放入混合机中,通过机械搅拌的方式将其充分混合均匀。
混合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各个成分充分混合。
完成混合后,需要进行制粒处理。
制粒是将混合好的原料通过制粒机进行加工,使其形成颗粒状。
制粒的目的是提高泡腾片的稳定性和溶解性,以便在使用时能够更好地释放气泡。
制粒过程中需要根据所需粒径进行调整,以确保制粒效果的达到要求。
制粒完成后,是压片阶段。
将制粒好的原料放入泡腾片压片机中,通过高压使其形成固体片剂。
压片的目的是使泡腾片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形状,以便于携带和使用。
压片机的参数需要根据原料性质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以确保压制出的泡腾片质量稳定。
最后是包装阶段。
将压制好的泡腾片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一般采用铝塑包装或泡腾片专用包装材料。
包装的目的是保护泡腾片的质量和延长其有效期。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遵守卫生要求,防止外界污染。
总结起来,泡腾片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制粒、压片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
泡腾片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药品生产规范和要求,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不同的泡腾片产品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生产工艺要求,生产厂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科学的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安全有效的泡腾片产品,为人们的健康提供保障。
食品研究与开发F 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圆园20年3月第41卷第6期DOI :10.12161/j.issn.1005-6521.2020.06.0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102858);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UNPYSCT-2015070);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LBH-Q16130、LBH-Q16133);哈尔滨商业大学一般项目(17XN062)作者简介:曲中原(1980—),女(汉),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中药炮制。
*通信作者:邹翔,男,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抗肿瘤天然药物研究。
五味子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曲中原,朱室儒,姜雪,邹翔*,王欣晨,吴双,李文兰(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抗肿瘤天然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摘要:研究五味子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以崩解时限、产气量、pH 值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泡腾崩解剂配比、泡腾崩解剂质量分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 )6000的用量,并通过片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pH 值、产气量、硬度及脆碎度和五味子醇甲的含量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结果表明,柠檬酸∶碳酸氢钠最佳配比为1∶0.7(质量比),泡腾崩解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5%,五味子水提物浸膏质量分数26%,PEG 6000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甜菊糖苷2%,氯化钠2%,乳糖10%。
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泡腾片,外表呈浅粉色,片剂表面光滑,可迅速溶于水中,产生丰富气泡,汤色呈浅粉色,并伴有五味子特有香气,口味酸甜适中,口感良好,每片泡腾片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为(9.79±0.18)mg ,平均片重(500±20)mg ,崩解时限为(87.42±1.91)s ,pH 值平均值为4.63±0.071,崩解时限、pH 值均符合药典规定。
浅谈中药泡腾片的工艺研究王巍巍【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109-110)【作者】王巍巍【作者单位】黑龙江黑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正文语种】中文中药泡腾片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新剂型,这种制剂的优点是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又因为以溶液剂形式服用,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中药泡腾片的研制除主药和泡腾赋形剂外,还含有其他赋形剂如制粒剂(黏合剂和润湿剂)、矫味剂、甜味剂、润滑剂、着色剂及消泡剂等,这些赋形剂在制剂成型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且绝大多是水溶性的或是经过配伍后可在水中溶解的,以满足泡腾溶液澄清、透明的要求。
泡腾片是指含有碳酸氢钠和有机酸,遇水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呈泡腾状的片剂。
虽然泡腾片这种剂型的制备方法在几十年前已被西方一些药剂研究人员掌握,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才有真正的药用泡腾片上市,这是因为泡腾片对加工工艺及加工条件有特殊要求。
近20多年来,随着中药研究水平的不断深入、开发与提高,改变剂型产品应当并且能够根据所用药物性质的不同,对工艺进行研究和调整,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更适合新剂型的要求,从而充分发挥泡腾片的优势。
中药制剂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各国药学工作者对中药泡腾片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中药泡腾片经过多年的努力研制而产生。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主要对中药泡腾片常用的几种辅料、制备工艺和常见的几个品种的制备方法和工艺特点作以下简单的介绍。
1 中药泡腾片常用的辅料中药泡腾片所用的辅料是指除主药以外一切附加物料的总称。
由于泡腾片辅料种类多、用量大,故原料药在处方中所占的比例不应过高,而目前改剂中药泡腾片多以中药复方浸膏为原料制成,由于未对工艺进行提取纯化方面的进一步研究,仍采用传统工艺,致使片重过大。
还有些没有对酸源和二氧化碳源以及其他辅料种类和用量等成型工艺进行系统研究,而崩解时限检查不合格。
中药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岳彩黎
【期刊名称】《中国粉体工业》
【年(卷),期】2024()1
【摘要】泡腾片含有有机酸和碳酸氢盐或碳酸盐,遇水可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而呈泡腾状。
其具有吸收快,体积小、方便携带,反应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等优点,被应用于制药领域。
近年来泡腾片广受关注和重视,并逐渐向食品和保健品领域拓展。
由于绝大多数中药具有味道苦涩、口感差、起效慢等特点,中药泡腾片作为一种特殊片剂,可以改变中药的传统使用方式,提高人们接受与喜欢的广泛度。
本文主要对中药泡腾片的分类、主要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总页数】3页(P12-13)
【作者】岳彩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中药口服泡腾片的制备工艺
2.咽舒饮泡腾片中药材的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3.中药泡腾片的制备技术及研究进展
4.中药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5.浅谈中药泡腾片的工艺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小结 一、二、概要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
泡腾片入水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迅 速溶解,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 且成本低,故近年发展较快。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泡 腾片主要有口服泡腾片和阴道泡腾片。
口服泡腾片 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 质量较好的口服泡腾片泡腾完毕后即为一杯酸甜可口 的饮品;阴道泡腾片用于局部治疗,使用方便,可 增加药物与人体的接触面,提高药效,同时可避免 污染衣物。
二、常用辅料1、泡腾片常用的酸源主要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
酸源 优点 缺点柠檬酸 易溶于水,口感好,酸度好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容易产生粘冲、胀片等问题2、泡腾片的CO2一般采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其安全易得,且较纯净;碳酸氢钾不但价格高,而且服用过多的钾离子对机体不利。
3、 常用的填充剂(稀释剂)有淀粉、糖粉、甘露醇、糊精、蔗糖4、粘合剂可保证制成的颗粒硬度适中、大小均匀、崩解迅速,常用粘合剂有水、乙醇、PVP 、L-HPC 。
酒石酸 吸湿性较小,酸度较柠檬酸强,泡腾力度大 口感较差,在饮用水中易与矿物质产生沉淀,价格较贵富马酸 没有吸湿性,有极好的润滑性,无粘冲、吸潮等问题 水溶性不好,酸度小,崩解慢己二酸 是较好的水溶性润滑剂,不吸潮 崩解慢,有残留苹果酸 泡腾效果好,口感佳吸湿性严重,压片效果差 填充剂 性质特点淀粉 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乙醇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遇水溶胀糊精 白色、微黄细粉,微有异臭,冷水中溶解缓慢,热水较易溶,片剂、胶囊剂的填充剂乳糖 白色、无臭结晶颗粒或粉末,能溶于水,不易吸水,为泡腾片优良的填充剂甘露醇 白色、无臭、味甜的结晶粉末,不活泼、无吸湿性,可是泡腾片外观光洁,味佳、有清凉感蔗糖白色、味甜粉末,易受潮结块,为可溶性泡腾片的优良填充剂,有矫味和黏合作用5、润滑剂,在制成颗粒后、压片前须加入润滑剂,使颗粒润滑,减少与冲模的摩擦和粘连润。
五花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杨日丽【摘要】研究五花泡腾片的制备工艺,以崩解时间和口感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对五花泡腾片处方进行筛选。
结果最优处方为:原料五花浸膏用量40%,填充剂甘露醇35.5%,崩解剂枸椽酸11.7%,碳酸氢钠8.3%,矫味剂甜菊糖苷2%,2%润滑剂聚乙二醇6000,制备的五花泡腾片崩解迅速,口感良好,服用方便。
结论五花泡腾片组方合理,制备方法简便可行。
%The preparation method for Wuhua effervescent tablets was studied. The prescription of Wuhua efferves- cent tablets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time and taste as irLdex. The optimal prescrip- tion contained 40% Wuhua extract, 35.5 % mannitol, 11.7 % citric acid, 8.3 % sodium bicarbonate, 2% steviosides, and 2% polyethyleneglycol 6000. The Wuhua effervescent tablets could be obtained with good ta.ste, rapidly disintegration, and convenience in using. This prescription and technology of Wuhua effervescent tablets were reasonable, simple and effective.【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13【总页数】2页(P67-68)【关键词】五花泡腾片;处方;崩解时间;口感【作者】杨日丽【作者单位】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管理系,广东广州5105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6五花制剂由金银花、鸡蛋花、木棉花、槐花及葛花提取物组成,主治湿热,下血下痢,湿疹是治疗湿热,下血下痢,湿疹的良药,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凉散风热;鸡蛋花清热解暑、清肠止泻、止咳化痰;木棉花清热利湿,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散结止痛;槐花凉血止血,清肝泻火;葛花清热解毒,健胃护肝;甘草调和诸药,因而全方共奏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1]。
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小结2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小结一、概要泡腾片是以适宜的酸和碱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
泡腾片入水后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从而迅速溶解,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且成本低,故近年发展较快。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泡腾片主要有口服泡腾片和阴道泡腾片。
口服泡腾片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服固体制剂的患者,质量较好的口服泡腾片泡腾完毕后即为一杯酸甜可口的饮品;阴道泡腾片用于局部治疗,使用方便,可增加药物与人体的接触面,提高药效,同时可避免污染衣物。
二、常用辅料1、泡腾片常用的酸源主要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
2、泡腾片的CO 2一般采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其安全易得,且较纯净;碳酸氢钾不但价格高,而且服用过多的钾离子对机体不利。
3、常用的填充剂(稀释剂)有淀粉、糖粉、甘露醇、糊精、蔗糖酸源优点缺点柠檬酸易溶于水,口感好,酸度好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容易产生粘冲、胀片等问题酒石酸吸湿性较小,酸度较柠檬酸强,泡腾力度大口感较差,在饮用水中易与矿物质产生沉淀,价格较贵富马酸没有吸湿性,有极好的润滑性,无粘冲、吸潮等问题水溶性不好,酸度小,崩解慢己二酸是较好的水溶性润滑剂,不吸潮崩解慢,有残留苹果酸泡腾效果好,口感佳吸湿性严重,压片效果差4、粘合剂可保证制成的颗粒硬度适中、大小均匀、崩解迅速,常用粘合剂有水、乙醇、PVP 、L-HPC 。
5、润滑剂,在制成颗粒后、压片前须加入润滑剂,使颗粒润滑,减少与冲模的摩擦和粘连润。
口服泡腾片的润滑剂除了应有良好的润滑性外,一般还要求在水中有良好的溶解性,滑剂大致可分为两类:水溶性润滑剂和水不溶性润滑剂,常用的如下:填充剂性质特点淀粉无臭无味,不溶于水和乙醇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遇水溶胀糊精白色、微黄细粉,微有异臭,冷水中溶解缓慢,热水较易溶,片剂、胶囊剂的填充剂乳糖白色、无臭结晶颗粒或粉末,能溶于水,不易吸水,为泡腾片优良的填充剂甘露醇白色、无臭、味甜的结晶粉末,不活泼、无吸湿性,可是泡腾片外观光洁,味佳、有清凉感蔗糖白色、味甜粉末,易受潮结块,为可溶性泡腾片的优良填充剂,有矫味和黏合作用粘合剂特点应用水其本身无粘性,但若物料中含有遇水产生粘性的成分,仅加水润湿即可,仅适用于在水中不易溶解的主药。
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一、处方1、原料:(1)主要原料:氨水6.00g,磷酸三钠7.00g,硫酸钠20.00g,(2)辅料:山梨糖醇7.10ml,甘油2.00ml,维生素K3 0.10g,磷酸二氢钾0.50g,植物油0.50ml,水溶性润滑剂羟乙基淀粉1.00g,2、制备:将(1)中主要原料氨水、磷酸三钠、硫酸钠按处方放水,搅拌成水溶液;将(2)中辅料山梨糖醇、甘油、维生素K3 、磷酸二氢钾、植物油和水溶性润滑剂羟乙基淀粉混合按处方取用,加入上述水溶液中,充分搅拌均匀,再加入水量适量,冷滴滤,经过过滤、精制成(3)【工艺程序】:(1)原料分量:将(1)中的主要原料氨水、磷酸三钠、硫酸钠按处方分量放入搅拌机中;(2)搅拌、调节:用温水将上述原料加满搅拌机,再加入搅拌机内的调节剂,用搅拌机搅拌、调节短时间;(3)过滤:将上述搅拌好的溶液通过60纱过滤,将过滤液置于过滤煲中;(4)精制:将过滤液加热至60℃,精制60min,待温度降至室温时搅拌均匀,取一部分滴定检查溶液PH值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钠或碳酸钠调整PH值;(5)消毒:将上述精制的溶液加入消毒容器中,用75%的乙醇消毒一次;(6)成品:待上述消毒液满容器后,用乙醇按4.5的浓度进行烘干,再加入至药加热至90℃冷却,用分装机进行分装,即可得到泡腾片成品;二、分装过程1、泡腾片分装过程:(1)准备工作:使用前应对分装机及配件进行清洁消毒,井然有序摆放好药材、辅料、毛巾、纸杯等容器;(2)夹料:将药物夹三分之一,量取药物置于夹料器中;(3)排料:将上述药物排入装料箱中;(4)分装:将上述装料箱推入分装机机口,将药物逐层装入纸杯中;(5)封口:将上述纸杯中的药物用膜封口,以确保药物的安全;(6)成品检验:对分装完成的泡腾片进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7)包装:将合格的泡腾片装入密封袋中,铭牌标记,再加入外包装盒中,完成包装;(8)存放:将完成的泡腾片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以确保质量。
泡腾片制备工艺的研究改进泡腾片制备工艺,提高制剂稳定性。
方法:采田正交设计方法优选制剂工艺,结果:最佳配比为A3B2C1.即碳酸氢钠为11.25%,柠檬酸7.5%,采用5%聚乙二醇包裹碳酸氢钠,并以此工艺制成泡睛片。
结论:改进工艺伏于常用丁艺,切实可行.S泡腾片是以泡腾物料为崩解剂制成的一种片剂,投入水中会产生大量的气泡。
并在较短时间内溶解,具有药物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携带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儿童、老年人和不能吞咽固体制剂的患者[1]。
但通常采用的湿法制粒工艺制成的泡腾片最大的不足就是容易吸湿而出现裂片,中药浸膏泡滕片尤为突出1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中药浸膏泡腾片的稳定性,使其适应大生产的要求。
我们在清开灵泡腾片的试制过程中,时常用的泡腾片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仪器与试药1.1 实验仪器真空干燥箱:260型粉碎机;ZP-37旋转式压片机;FHS-3C型精密PH计;PSY-1型片剂手动硬度计;AEG-220电子天平。
1.2 药品泡腾片所用的药材:板蓝根、栀子、金银花、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珍珠母粉、水牛角等组成。
其中板兰根、栀子、金银花、珍珠母粉、水牛角;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
1.3 试剂聚乙二醇;碳酸氢钠;柠檬酸:甜味素;糊精。
2 实验方法2.1 中药材的提取泡腾片属国家四类新药,其处方由金银花、栀子、板蓝根经水提取、醇沉、浓缩后制成浸膏:珍珠母粉、水牛角分别用酸碱处理后,混合.与上述栀子、板兰根、金银花提取物合并,加入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等药粉及糊精适量.真空子燥,粉碎成细粉.备用。
2.2 基质与泡腾剂的最佳比例实验中通过正交试验优选了泡腾片中基质(聚乙二醇6000)的使用方法及泡腾剂(碳酸氢钠、柠檬酸)的最佳配比,选用La(34)表进行实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试验因素水平表按正交试验设计表中所设的赋形剂比例.称取柠檬酸、碳酸氢钠和5%的聚乙二醇6000、1%甜味素、74%提取好的药粉进行实验。
泡腾片处方及制备工艺
泡腾片是一种常见的口服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
它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混合、压片、包装等环节。
1. 原料准备
泡腾片的主要原料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
在制备泡腾片时,需要先将NaHCO3粉末进行筛选、干燥和精细加工,以保证其质量。
2. 混合
将NaHCO3与其他辅料混合均匀,辅料包括酸类物质、甜味剂、香精等。
其中,酸类物质可使泡腾片在与水接触时产生二氧化碳,从而产生泡沫;甜味剂和香精则可使泡腾片口感更佳。
3. 压片
将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泡腾片压片机中进行压制。
泡腾片压片机通常由上下两个压板组成,上压板上有数百个状如圆柱体的小孔,压制时将混合后的粉末放在下压板上,上压板向下移动时,粉末被压入小孔中,从而形成泡腾片。
4. 包装
泡腾片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
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铝塑包装、
纸塑包装等。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泡腾片的密封性,以避免受潮。
除了以上制备工艺外,还需要注意泡腾片的质量控制。
对于药品来说,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泡腾片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总的来说,泡腾片的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需要进行严谨的生产过程控制,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正确使用泡腾片,遵医嘱服用,以达到最佳疗效。
泡腾片制作工艺流程
朋友!今天咱来唠唠泡腾片制作这档子事儿。
想当年我刚开始接触这玩意儿的时候,那叫一个懵圈啊!不过慢慢地,我也算是摸出了点门道。
先说这原材料准备吧,你得把各种材料都搞齐喽。
像啥柠檬酸啦、碳酸氢钠啦,这可都是关键的东西。
我跟你说,这选材料就跟挑对象似的,得精挑细选,不然出来的泡腾片可就不咋地啦!
然后就是混合环节,这可得小心谨慎。
我记得有一次,我手一抖,材料比例弄错了,那泡腾片做出来效果差得哟,唉!所以说,比例一定要拿捏好。
说到压片这一步,哇,那压力可得控制得恰到好处。
压力大了,泡腾片太硬;压力小了,又容易散架。
嗯...这就好比做饭时火候的掌握,难着呢!
还有啊,干燥这一步也不能马虎。
要是没弄好,泡腾片容易受潮,那可就全完啦!
对了,我突然想到之前有个同行,他在制作过程中居然睡着了,结果那批泡腾片全毁了,哈哈,你说逗不逗?
我这又扯远啦!咱接着说。
这整个制作过程中,每一步都像是在走钢丝,稍微有点差错,就前功尽弃。
不过呢,只要你用心,多尝试几次,肯定能做出满意的泡腾片。
我记得好像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事儿难如登天,现在回头看看,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就是得多琢磨多练习。
朋友,你要是也打算试试,可得加油啊!要是过程中遇到啥问题,随时来找我交流。
咋样,我讲得还算清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