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肌力评定及关节活动度的测定
- 格式:ppt
- 大小:6.67 MB
- 文档页数:17
临床肌力评定方法一、肌力分级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
1级仅测到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在床面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抗阻力。
4级能作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
5级正常肌力。
二、测试方法1. 受试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以右手拇指及将右手示、中、环指置于受试者腓肠肌部位,然后嘱受试者做踝背屈动作,检查者用力向下压住受试者踝部并尽量阻止其做背屈动作,测其最大对抗力量。
做同样的动作,检查另一侧。
该项测试能反映受试者腓肠肌的肌力。
检查时应注意两侧用力要均衡。
如两侧力量相差悬殊则说明可能有脊髓受损。
检查踝背屈时应特别注意深反射亢进。
2. 受试者取仰卧位,检查者以右手拇指及示、中、环指分别置于受试者股四头肌的髌骨上缘、股骨下端内侧、胫骨结节处,然后嘱受试者做膝关节屈曲动作,检查者用力向下压住受试者膝关节并尽量阻止其做屈曲动作,测其最大对抗力量。
做同样的动作,检查另一侧。
该项测试能反映受试者股四头肌的肌力。
检查时应注意两侧用力要均衡。
如两侧力量相差悬殊则说明可能有脊髓受损。
检查膝关节屈曲时应特别注意浅反射及病理反射有无异常。
3. 受试者取坐位,双髋及双膝关节屈曲90度,检查者以左手托住受试者枕部,用右手用力压受试者背部,看其上肢有无持重抵抗力量;然后嘱受试者双手抱于膝前测试其动作;再嘱受试者将双上肢高举过头,然后检查者一手持受试者腕部向上抬,一手放在受试者枕部向下压,看其上肢有无持重抵抗力量。
以上方法能反映受试者上肢肩背部及上肢肌肉的肌力。
检查时注意两侧用力要均衡。
如两侧力量相差悬殊则说明可能有脊髓受损。
4. 受试者取俯卧位,检查者以双手托于受试者两侧肩峰部位,令受试者用力抬头使下颏离开床面,测其最大对抗力量;然后以手托扶受试者枕部并嘱受试者用力屈颈抬头以测试颈后伸肌的最大对抗力量。
该项测试能反映受试者在运动时其颈部肌肉的肌力。
检查时注意两侧用力要均衡。
【运动康复指导】上肢功能评定表运动康复指导:上肢功能评定表背景上肢功能评定表是一种常见的评估工具,用于评估运动康复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
通过测量患者上肢的各项功能指标,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进展进行客观评估和跟踪。
评定指标1. 肌力测试:- 肱二头肌收缩力:评估患者上臂肱二头肌的收缩力,使用手持测力计进行测量。
记录患者最大收缩力的数值。
- 三角肌收缩力:评估患者肩部肌肉力量,使用手持测力计进行测量。
记录患者最大收缩力的数值。
2. 关节活动度测试:- 肘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者肘关节的活动范围,使用手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记录患者最大伸展和屈曲角度。
- 肩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者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使用手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记录患者最大上举和内外旋角度。
3. 功能评定:- 握力测试:评估患者手部握力,使用握力计进行测量。
记录患者最大握力的数值。
- 活动功能评定:通过观察患者的上肢协调和功能表现,进行主观评估。
记录患者的功能评定等级,如: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
结论通过上肢功能评定表的使用,可以全面评估运动康复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和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评定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在使用上肢功能评定表时,确保您具备相关评估技能和知识。
如有需要,可随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1] Keiser TE, Saemann WH, Prentice WE, et al. (1989).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baseball throwing protocol: its effect on the shoulderand elbow. Int J Sports Med, 10 Suppl 2:S123-6.[2] Ellenbecker TS, Roetert EP, Bailie DS, et al. (2002). Glenohumeral joint total rotation range of motion in elite tennis players and baseball pitchers. Med Sci Sports Exerc, 34(12):2052-6.[3] Bovend'Eerdt TJ, Dawes H, Sackley C, et al. (2005). Craig Le, rehabilitation after stroke.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4):CD00343。
肩关节伤残鉴定标准肩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组成,同时还涉及到锁骨和肩带肌的参与。
肩关节的运动范围广泛,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等六个方向。
因此,肩关节的伤残鉴定标准也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一、肩关节伤残的评定标准肩关节伤残评定标准主要包括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活动度、肌力和疼痛等方面。
以下是具体的评定标准:1. 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肩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是评定肩关节伤残的重要指标,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受限程度:指肩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活动范围受限程度,通常以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角度为评定指标。
(2)肩关节稳定性:指肩关节在运动时的稳定性,通常以前臂在特定方向上的外力作用下肩关节的位移情况为评定指标。
(3)肩关节协调性:指肩关节在运动时肩胛骨和锁骨的协调性,通常以肩胛骨和锁骨在特定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情况为评定指标。
2. 活动度肩关节活动度是评定肩关节伤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主动活动度:指患者自发进行的肩关节活动范围,通常以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角度为评定指标。
(2)被动活动度:指医生或其他人员帮助患者进行的肩关节活动范围,通常以肩关节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和外旋角度为评定指标。
3. 肌力肩关节肌力是评定肩关节伤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肩部肌肉的力量:指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通常以肩带肌、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的力量为评定指标。
(2)肌肉的协调性:指肩带肌、肱三头肌和肱二头肌之间的协调性,通常以肩带肌和肱二头肌之间的力量比值为评定指标。
4. 疼痛肩关节疼痛是评定肩关节伤残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疼痛程度:指患者在特定肩关节活动时的疼痛程度,通常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评定指标。
(2)疼痛的影响:指肩关节疼痛对患者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通常以功能障碍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评定指标。
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3评定者:评定日期:年月日说明:肩关节功能评定根据:疼痛(P)、ROM(R)、ADL(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5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P:根据患者自觉疼痛和影响活动评分,总分30分;R:根据患侧肩关节ROM评分,总分25分;A:根据7项ADL评分,总分35分;M:根据Lovette分类法,徒手肌力检查肩关节5大肌群(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和外展)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总分5分;F:根据肩关节有无脱位、畸形、假关节形成及其程度进行评分,总分5分;然后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测,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髋关节功能评定记录表说明:髋关节功能等级和疗效评分:效果总评分疼痛评分优良尚可差91-10040 76-90050-7504910平衡量表基本使用说明在对患者进行评价时要求给与示范和说明。
当记录患者得分时以每个项目完成情况的最低分为原则。
测试时仅需要一个助手、一块秒表、一根软尺、一个台阶和两把高度适中的椅子即可完成,应用非常简便。
但是,具体到对每个动作评分时,则需要依据比较细致的评分标准进行,所以要求测试者能熟练掌握方可保证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从坐位到站立位指令请站起来。
请不要使用你的手支撑。
()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而且独立、稳定;()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需用手支撑桌子保持稳定;()需用手干支撑桌子站起和保持稳定(需要桌子最小的帮助或稳定);()需别人帮助或用手干支撑桌子站起和保持稳定(需要最大的帮助)持续无支持站立指令请使用你的手支撑而站立二分钟。
()能安全地站立分钟;()能扶持在监督下站立分钟;()能持续无支持站立秒;()需要支撑桌子站立秒;()不能站立秒无支持坐位指令请双臂相抱保持坐位分钟。
能十分安全地坐分钟能在监督之下坐分钟能坐秒精彩文档能坐秒不能在没有支持坐秒从站立到坐指令请坐下。
安全并且最小程度的用手坐下使用手控制身体落下对抗椅背或腿部控制身体落下独立地坐下但是不能控制身体落下需要帮助才能坐下转移指令请从床转移到椅子上。
关节活动度量表使用指南
关节活动度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了解患者的关节功能状况,从而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正确地使用关节活动度量表。
1.选择合适的关节活动度量表。
不同的关节有不同的活动度量表,例如膝关节活动度量表、肩
关节活动度量表等。
在使用之前,需要确认所选的活动度量表与患
者的关节问题相符。
2.准备工具。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量表评估时,需要准备一把测量角度的工具,例如角度测量器或者手持测量仪。
确保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清晰的指导。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量表评估时,需要清晰地向患者解释评估的
目的和过程。
确保患者理解并配合评估。
4.标准化的操作。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量表评估时,需要确保操作的标准化。
例如,测量关节活动时需要保证患者的姿势正确,测量工具的放置准确等。
5.记录和分析数据。
在完成关节活动度量表评估后,需要准确地记录测量结果,并
进行数据分析。
可以将测量结果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从而评估患
者的关节功能状况。
6.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关节活动度量表评估的结果,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关节活动度不足的患者,可以进行相应的关节活动训练。
总之,关节活动度量表是评估关节功能状况的重要工具,正确
地使用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治疗师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制定有
效的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提供的使用指南能够帮助您正确地使用关
节活动度量表。
肩关节康复评定流程
一、患者基本信息收集
在开始肩关节康复评定之前,需要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受伤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为后续的评定提供参考。
二、症状描述评估
症状描述评估是对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疼痛程度、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等方面的描述。
可以通过询问患者、填写问卷等方式进行评估。
三、肩关节活动度检查
肩关节活动度检查是评估肩关节的屈曲、伸展、外展、内收、旋前、旋后等方向的活动范围。
检查时,患者应脱去上衣,暴露肩膀,采取坐位或站立位,医生用测量工具测量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四、肌肉力量测试
肌肉力量测试是评估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
可以通过等张肌力测试和等长肌力测试等方法进行测试。
测试时,患者应尽量放松,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肌肉收缩,医生用测量工具记录肌肉力量的大小。
五、特殊检查
特殊检查包括盂肱关节造影、MRI、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神经学检查等。
特殊检查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肩关节的结构和功能状况,为康复评定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六、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通过X线、CT、MRI等影像学手段进行检查,可以观察肩关节的结构和病变情况,如骨关节炎、韧带撕裂等。
这些检查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康复评定提供依据。
七、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是根据以上各步骤的结果,对患者的肩关节康复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描述、肩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测试、特殊检查结果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
同时,医生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和评估,以监测康复进程和调整康复计划。
关节僵硬的康复关节僵硬属于康复诊断范畴,在骨科康复疾病中包含肩关节僵硬(肩锁关节脱位/分离、肱骨骨折、锁骨骨折、肩袖损伤等等)、肘关节僵硬(肘关节脱位、肱骨内上髁骨折、尺桡骨骨折等等)、腕关节僵硬(尺桡骨远端骨折、前臂不全离断等等)、膝关节僵硬(髌骨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膝关节韧带损伤等等)、踝关节僵硬(三踝骨折、跟腱损伤等)。
一、关节僵硬的康复评定:关节僵硬常用评定方法有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肢体肿胀评定、疼痛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感觉评定等。
具体康复评定标准如下:1.肌力评定标准: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3.肢体肿胀康复评定:即测量肿胀肢体周径,与健侧对比。
4.疼痛评定:视觉模拟尺评定法面部表情测量图极度疼痛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少量疼痛无痛5.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评定标准:6. 感觉评定方法: (1) 浅感觉检查触觉: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患者的皮肤,让患者回答有无一种轻痒的感觉或让患者数所触次数,每次给予的刺激强度应一致,但刺激的速度不能有一定规律。
痛觉:以均匀的力量用针尖轻刺患者需要检查部位的皮肤,让患者指出受刺激部位。
温度觉:用分别盛有冷水或热水的试管两支,交替、随意地接触皮肤,试管与皮肤的接触时间为2~3s。
压觉:检查者用大拇指用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
(2)深感觉检查运动觉:检查者轻轻握住患者手指或足趾的两侧,上下移动5°左右,让患者辨别移动的方向。
位置觉:将其肢体放一定的位置,然后让患者说出所放的位置;或嘱患者用其正常肢体做与病侧肢体相同的位置。
振动觉:将每秒震动256次的音叉放置患者身体的骨骼突出部位询问患者有无振动感和持续时间。
(3)复合感觉(皮质感觉)检查皮肤定位觉:用棉花签、手指等轻触患者皮肤后,由患者指出刺激的部位。
两点辨别觉:是区别一点还是两点刺激的感觉,两点须同时刺激,用力相等。
实体觉:嘱患者闭目,将一熟悉的物件放于患者手中,嘱其抚摸以后,说出该物的属性与名称。
康复量表(NIHSS,Brunnstrom肌力分级,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法,关节活动度评定)①Brunnstrom运动恢复法阶段上肢手下肢Ⅰ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无任何运动Ⅱ仅出现协同运动模式仅有极细微的屈曲无任何运动Ⅲ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可有匀状抓握,但不能伸指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Ⅳ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1、肩伸展0度,肘屈90度的情情况下前臂可旋前,旋后能侧捏及松开拇指手指在坐位上,可屈膝90度以上,可2、在肘伸直的情况下,肩可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前屈90度地情况下能背屈踝3、手背可触及腰骶部Ⅴ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握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1、肘伸直时肩可外展90度指可作集团伸展,但不能直膝的情况下,可背屈踝,可将踵2、在肘伸直时肩前屈30-90度的独立伸展放在向前迈一小小的位置上情况下,前臂可旋前和旋后3、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在站立上可便髋处展到超出站起该Ⅵ运动协调近于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速度和准确性化健侧差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在坐位上,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侧慢(≤5秒) 可伸直膝的情况下可内外旋下肢合并足的内外翻②瑞典学者Fugl-meyer等人在Brunstrom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更细致和全面的运动分级,测试运动和能力的50个不同方面,包括肌力、反射和协调性,评分0~226分,本测试方法可靠、有效,重复测试可反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在科研中应用较多。
上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法部位运动功能评定(该项最高分)评定标准上肢1、上肢反射活动(坐位)i. 肱二头肌腱反射(2)0分:不能引出反射活动ii. 肱三头肌反射(2)2分:能够引出反射活动Ⅱ. 屈肌协同运动i .肩关节上提(2)0分:完全不能进行ii.肩关节后缩(2)iii.外展(至少90°)(2)1分:部分完成iv.外旋(2)v. 肘关节屈曲(2)vi. 前臂旋后(2)Ⅲ. 伸肌协同运动2分:无停顿充分完成i. 肩关节内收/内旋(2)ii. 肘关节伸展(2)0分:完全不能进行iii. 前臂旋前(2)1分:部分完成Ⅳ. 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2分:无停顿充分完成i. 手触腰椎(2)0分:没有显明活动3部位运动功能评定(该项最高分)评定标准1分:手必须通过髂前上棘2分:能顺利进行ii. 肩关节屈曲90°(肘关节胂直)(2)0分:开始时手臂立即外展或肘关节屈曲1分:在接近规定位置时肩关节外展或肘关节屈曲2分:能顺利充分完成iii. 肩0°,肘屈90°,前臂旋前旋后(2)0分: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前1分:肩、肘位正确,基本上能旋前、旋后2分:顺利完成Ⅴ. 分离运动(指与协同运动分离的运动)i. 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0分:一开始肘关节就屈曲、前臂偏离方向不能旋前(2)1分:可部分完成这个动作或者在活动时肘关节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2分:顺利完成ii. 肩关节屈曲90°~180°,肘于伸直位,前0分:开始时肘关节屈曲或肩关节发生外展臂于中立位(2)1分:在肩部屈曲时,肘关节屈曲,肩关节外展2分:顺利完成iii. 在肩关节屈曲30°~90°、肘关节伸直位时0分: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进行或肩肘位不正确前臂可旋前旋后(2)1分:能在要求肢位上部分完成旋前、旋后2分:顺利完成Ⅵ. 正常反射活动(2)0分:至少2~3个反射明显亢进肱二头肌腱反射 1分:一个反射明显亢进或至少2个反射活跃指屈肌反射 2分:活跃反射不超过一个并且无反射亢进肱二头肌腿反射(患者只有在v项得6分,第vi项才有可能得2分)Ⅶ.腕稳定性i. 肩关节0°,肘关节屈曲90°时腕的活0分:患者不能背屈腕关节达15°动(2)1分:可完成腕背屈,但不能抗拒阻力2分:施加轻微阻力仍可保持腕背屈i i. 肩头节0°,肘关节90°时腕关节屈伸(2)0分:不能随意运动1分:患者不能在全关节范围内主动活动腕关节2分:能平滑地不停顿地进行iii. 肘关节伸直,肩关节前屈30°时(2)评分同i项iv. 肘关节伸直,肩关节前屈30°屈伸腕(2)评分同ii项v. 环行运行(2)0分:不能进行1分:活动费力或不完全2分:正常完成Ⅷ.i. 手指集团屈曲(2)0分:不能屈曲1分:能屈曲但不充分2分:(与健侧比较)能完全主动屈曲ii. 手指集团伸展(2)0分:不能伸1分:能放松主动屈曲的手指(能够松开拳)2分:能充分地主动伸展iii. 勾状抓握:掌指关节伸展并且近端和远0分:不能保持要求位置端指间关节屈曲,检测抗阻握力(2)1分:握力微弱2分:能够抵抗相当大的阻力抓握iv. 侧捏:所有指关节伸直时,拇指内收(2)0分:不能进行1分:能用拇食指捏住一张纸,但不能抵抗拉力2分:可牢牢捏住纸v. 对捏:患者拇食指可挟住一支铅笔(2)评分方法仿ivvi. 圆信状抓握:患者能握住一个圆筒状物评分方法仿iii体(2)5部位运动功能评定(该项最高分)评定标准vii. 球形抓握:抓握球形物体,如网球(2)评分方法仿iiiⅨ. 协调性与速度:指鼻试验(快速连续进行5次)i. 震颤(2)0分:明显震颤1分:轻度震颤2分:无震颤ii. 辨距不良(2)0分:明显的或不规则辨距障碍1分:轻度的或规则的辨距障碍2分:无辨距障碍iii. 速度(2)0分:轻健侧长6s1分:较健侧长2~5s2分:两侧差别少于2s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定法体位运动功能评定(该项最高分)评定标准仰卧位Ⅰ.反射活动i. 跟健反射(2) 0分:无反射活动ii. (髌)膝腱反射(2) 2分:反射活动Ⅱ.协同运动屈肌协同运动i. 髋关节屈曲(2) 0分:不能进行ii. 膝关节屈曲(2) 1分:部分进行iii. 踝关节背屈(2) 2分:充分进行伸肌协同运动iv.髋关节伸展(2) 0分:没有运动v.髋关节内收(2) 1分:微弱运动vi.膝关节内收(2) 2分:几乎与对侧相同vii.踝关节跖屈(2)坐位Ⅲ.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i.膝关节屈曲大于90°(2)0分:无主动活动1分:膝关节能从微伸位屈曲,但不超过90° ii. 踝背屈(2) 0分:不能主动背曲1分:主动屈曲不完全2分:正常背屈站位Ⅳ. 分离运动(髋关节0°)i. 膝关节屈曲(2) 0分:在髋关节伸展位不能屈膝1分:髋关节不屈曲的情况下,膝能屈曲,但不能过到90°,或在进行时髋关节屈曲2分:能自如运动ii. 踝背屈(2) 0分:不能主动活动1分:能部分背屈2分:能充分背屈坐位Ⅴ. 正常反射(2)膝部屈肌 0分:2~3个明显亢进膝反射 1分:1个反射亢进或2个反射活跃跟腱反射 2分:活跃的反射不超过1个体位运动功能评定(该项最高分)评定标准仰卧位Ⅵ.协调/速度:跟胫膝试验(连续重复5次)i. 震颤(2) 0分:明显震颤1分:轻度震颤2分:无震颤ii. 辨距障碍(2)0分:明显的不规则辨距障碍1分:轻度的或规则的辨距障碍2分:无辨距障碍iii. 速度(2)0分:轻健侧长6s1分:较健侧长2~5s2分:比健侧长2s 部位关节活动度评定评分标准运动分疼痛分肩关节屈曲(4)* 运动积分外展90°(4) 0分:活动度只有几度外旋(4) 1分:被动关节活动受限内旋(4) 2分:被动关节活动度正常肘关节屈曲(4)伸展(4)腕关节屈曲(4)疼痛积分伸展(4)指关节屈曲(4)伸展(4)前臂旋前(4) 1分:有些疼痛旋后(4) 2分:无疼髋关节屈曲(4)外展(4)外旋(4)内旋(4)膝关节屈曲(4)伸展(4)踝关节背屈(4)跖屈(4)足外翻(4)内翻(4)(一)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检查评分1a意识水平:即使不能全面评价(如气管插管、语言0=清醒,反应敏锐1=嗜睡,最小刺激能唤醒病7障碍、气管创伤、绷带包扎等),检查者也必须选择1个反应。
说明:肩关节功能评定根据:疼痛(P)、ROM(R)、ADL(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5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P:根据患者自觉疼痛和影响活动评分,总分30分;R:根据患侧肩关节ROM评分,总分25分;A:根据7项ADL评分,总分35分;M:根据Lovette分类法,徒手肌力检查肩关节5大肌群(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和外展)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总分5分;F: 根据肩关节有无脱位、畸形、假关节形成及其程度进行评分,总分5分;然后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测,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说明:髋关节功能等级和疗效评分:效果总评分疼痛评分-------------------------------优91-100 40 良76-90 ≥30尚可50-75 ≥20差≤49 ≤10Berg平衡量表基本使用说明在对患者进行评价时,要求给与示范和说明。
当记录患者得分时,以每个项目完成情况的最低分为原则。
测试时仅需要一个助手、一块秒表、一根软尺、一个台阶和两把高度适中的椅子即可完成,应用非常简便。
但是,具体到对每个动作评分时,则需要依据比较细致的评分标准进行,所以要求测试者能熟练掌握方可保证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1. 从坐位到站立位指令: 请站起来。
请不要使用你的手支撑。
(4)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而且独立、稳定;(3)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2)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需用手支撑桌子保持稳定;(1)需用手干支撑桌子站起和保持稳定(需要桌子最小的帮助或稳定);(0)需别人帮助或用手干支撑桌子站起和保持稳定(需要最大的帮助)2. 持续无支持站立指令: 请使用你的手支撑而站立二分钟。
(4)能安全地站立 2 分钟;(3)能扶持在监督下站立 2 分钟;(2)能持续无支持站立 30 秒;(1)需要支撑桌子站立 30 秒;(0)不能站立 30 秒3. 无支持坐位指令: 请双臂相抱保持坐位 2 分钟。
(4)能十分安全地坐 2 分钟(3)能在监督之下坐2 分钟(2)能坐 30 秒(1)能坐10 秒(0)不能在没有支持坐10 秒4. 从站立到坐指令: 请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