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肌力评定及关节活动度的测定共24页
- 格式:ppt
- 大小:740.50 KB
- 文档页数:9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一、概述(一)关节解剖(1)关节的形成骨连结是骨与骨联系的纽带,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类。
1.直接连结骨与骨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紧密地连结起来,两骨之间没有关节腔,这种关节基本上不活动或活动甚微。
根据连接两骨的组织的不同,又分为纤维连结、软骨结合和骨性结合三种。
2.间接连结又称滑膜关节或关节,骨与骨之间没有直接的连结,活动度大,结构复杂。
(2)关节的结构关节都具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1.关节面构成关节的骨面光滑,都有一层关节软骨覆盖。
关节软骨的作用是减轻摩擦、吸收震荡和使关节面更相符合。
2.关节囊是由致密结缔组织形成的包囊,附于关节面周围的骨膜将构成关节的各骨连结起来。
分两层,外层为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
3.关节腔有关节囊的滑膜层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腔隙,腔内含有少量滑液。
4.辅助结构关节的支持韧带(关节囊韧带、副韧带)、关节盘、关节唇、滑液囊及滑液鞘。
(二)关节的生理学运动1.关节的生理学运动形式滑动运动、角运动(屈伸运动,内收、外展运动)、旋转运动和环转运动。
2.关节的运动模式包括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内翻、外翻、背屈、跖屈、环转等。
(三)关节的副运动为了进行正常的运动,关节囊必须松弛,此时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组织处于运动状态,这种运动成为副运动。
是人体不能随意控制的运动,也成为关节囊内运动。
一般分为构成运动和关节间隙运动。
构成运动是随着主动运动而产生的关节囊内的运动。
关节间隙运动是关节在放松地体位时出现的一种关节囊内的运动。
副运动包括滑动、转动和轴旋转。
二、测量工具与基本测量方法关节活动度检查时测量在特定的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围。
其测量工具和方法有多种,如量角器测量、力矩-角度运动范围测量、电子角度计测量等。
临床上最多的是量角器测量。
(一)测量工具——量角器量角器是由金属或塑料制成的规格不等的测量尺。
长度从7.5cm 到40cm 不等。
伤残鉴定中的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伤残鉴定里那个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你说这肩关节啊,那可是咱上肢活动的关键部位呢!想象一下,要是肩关节出了问题,那咱抬手、扭头这些平常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可都得受影响啦。
在伤残鉴定中,准确测量肩关节活动度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事儿。
一般来说呢,会让伤者保持特定的姿势,然后用专门的工具或者仪器来测量活动的范围。
就好像咱量东西得用尺子一样,得有个标准的手段。
比如说前屈吧,得让伤者尽量往前伸手,看看能到什么程度。
这可不是随便比划一下就行的,得认真仔细地量。
还有外展呢,胳膊往旁边伸展开,这也是个关键的测量角度。
这就好像一棵树的树枝往外伸展一样,得知道能伸展多长多宽。
测量的时候可不能马虎,万一测错了,那对伤者的鉴定结果可就不准确啦!内收也不能落下呀,胳膊往身体这边收回来,看看能收到什么位置。
这就好像把东西往回拿一样,得清楚能拿回来多少。
后伸也是要测的哦,往后伸胳膊,看看能到哪儿。
这就好比我们往后够东西,能摸到多远的距离。
除了这些基本的方向,还有内旋和外旋呢。
内旋就像把东西往里面拧,外旋就像往外面拧,这也得准确测量出来。
在测量的过程中,鉴定人员那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眼睛得死死盯着,一点偏差都不能有。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关系到伤者的权益呢!而且呀,不同的情况可能还得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比如说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那测量的时候就得区别对待。
不能一概而论,得根据具体情况来操作。
咱想想,如果测量不准确,那不是会让伤者受委屈嘛,该得到的补偿没得到,那多不公平呀!所以说,这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可真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良心活。
总之呢,伤残鉴定中的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那是相当重要的,得认真对待,仔细操作,不能有丝毫马虎。
只有这样,才能给伤者一个公正的鉴定结果,让他们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帮助。
这可不是小事儿呀,大家都得重视起来!。
简述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及正常范围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活动度测量对于评估肩关节的功能和健康非常重要。
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包括对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测量。
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自己进行的运动,而被动运动是指医生或者治疗师辅助患者进行的运动。
通过测量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可以确定肩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肩关节的功能障碍。
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或者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以下是常用的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及其正常范围的参考内容:1. 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测量活动度:- 活动度测量的六个方向:前屈、后伸、内旋、外旋、上举和下举。
通过观察患者在这些方向上的活动范围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
- 正常范围参考值:- 前屈:大约160-180度。
- 后伸:大约40-60度。
- 内旋:大约70-90度。
- 外旋:大约90-120度。
- 上举:大约170-180度。
- 下举:大约40-60度。
2. 使用仪器进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 仪器测量肩关节的角度:通过测量患者肩关节的角度来确定肩关节的活动度。
- 常用的仪器包括肩关节角度仪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仪。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活动的角度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并提供精确的数值结果。
- 正常范围参考值:视具体测量仪器而定,正常值的范围通常是依据大量已知正常个体的数据统计得出。
除了活动度测量,还可以进行肩关节的力量测试和稳定性测试来全面评估肩关节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通常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体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进行活动度测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1. Neer CS, Francis KC, Marcove RC, Terzis JK.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surgical neck of the humeru 分析肩关节角度具体测量方法,提示了角度测量的重要性和正常范围。
肩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方法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活动度决定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动作和姿势能否顺利完成。
因此,评定肩关节活动度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
1.主动活动度评定法主动活动度评定法是最常用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之一。
它需要受检者自主完成一系列肩关节活动动作,评定者观察受检者完成这些动作时肩关节的活动度,并记录下来。
这个过程需要注意受检者是否有疼痛或其他不适感,以及动作是否完成得正确。
主动活动度评定法可以评定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等各项活动度。
2.被动活动度评定法被动活动度评定法是指评定者通过对受检者的肩关节进行被动活动,来评定肩关节的活动度。
这个过程需要评定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避免对受检者造成伤害。
被动活动度评定法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的屈曲、伸展、内旋、外旋等活动度。
3.肩关节角度测量法肩关节角度测量法是指使用测量角度的仪器来评定肩关节活动度。
这个方法可以直接测量肩关节的各项活动度,并输出具体的角度数值,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肩关节角度测量法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等活动度。
4.肌肉长度测试法肌肉长度测试法是指通过测量肌肉的长度来评定肩关节的活动度。
这个方法需要评定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以避免对受检者造成伤害。
肌肉长度测试法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周围肌肉的长度来评定肩关节的各项活动度。
在评定肩关节活动度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评定者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以避免对受检者造成伤害;2.评定时需要注意受检者是否有疼痛或其他不适感,以避免加重病情;3.评定过程需要准确、细致、耐心,避免因评定不周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4.评定结果需要记录下来,以便于后续的治疗或康复计划。
肩关节活动度评定方法多种多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评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科学、严谨、细致,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治疗或康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肩关节功能评价与衡量量表(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说明:肩关节功能评定根据:疼痛(P)、ROM(R)、ADL(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5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P:根据患者自觉疼痛和影响活动评分,总分30分;R:根据患侧肩关节ROM评分,总分25分;A:根据7项ADL评分,总分35分;M:根据Lovette分类法,徒手肌力检查肩关节5大肌群(前屈、后伸、内旋、外旋和外展)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总分5分;F:根据肩关节有无脱位、畸形、假关节形成及其程度进行评分,总分5分;然后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测,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髋关节功能评定记录表说明:髋关节功能等级和疗效评分:效果总评分疼痛评分-------------------------------优91-10040良76-90≥30尚可50-75≥20差≤49≤10Berg平衡量表基本使用说明在对患者进行评价时,要求给与示范和说明。
当记录患者得分时,以每个项目完成情况的最低分为原则。
测试时仅需要一个助手、一块秒表、一根软尺、一个台阶和两把高度适中的椅子即可完成,应用非常简便。
但是,具体到对每个动作评分时,则需要依据比较细致的评分标准进行,所以要求测试者能熟练掌握方可保证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1.从坐位到站立位指令:请站起来。
请不要使用你的手支撑。
(4)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而且独立、稳定;(3)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2)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需用手支撑桌子保持稳定;(1)需用手干支撑桌子站起和保持稳定(需要桌子最小的帮助或稳定);(0)需别人帮助或用手干支撑桌子站起和保持稳定(需要最大的帮助)2.持续无支持站立指令:请使用你的手支撑而站立二分钟。
(4)能安全地站立2分钟;(3)能扶持在监督下站立2分钟;(2)能持续无支持站立30秒;(1)需要支撑桌子站立30秒;(0)不能站立30秒3.无支持坐位指令:请双臂相抱保持坐位2分钟。
图⽂详解——关节活动度测量评定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骼、神经病损病⼈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
其主要⽬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式、⽅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及治疗师提供动⼒,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瘫痪或⽆⼒;运动控制障碍等。
肩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前屈:就是前平举,最⼤可以举到完全竖直,⼤约是70-90°。
后伸:胳膊贴着⾝体两侧向后抬的动作就是后伸,⼤约有40°。
外展:侧平举就是外展,⼤约80-90°。
但是外展最⼤的⾓度也可以到胳膊完全竖直,⼿臂贴着⽿朵,也就是180°。
这是因为有肩带整体参与运动的缘故,盂肱关节(狭义的肩关节)外展只有⼤约90°。
内收:伸直胳膊,⼿去摸对侧的腿的动作,就是肩关节的内收。
⼤约20-40°内旋:胳膊加紧在⾝体两侧,肘关节弯成90°,⼩臂向⾥转,⼿能摸到肚⼦,就是内旋最⼤⾓度。
⼤约70-90°。
外旋:和内旋相反⽅向的动作就是外旋。
⼤约40-50°。
肘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屈曲:屈曲就是弯胳膊。
⼤约135-150°。
⼀般胳膊弯过来,⼿指可以轻松地搭在肩上,肘关节的屈曲就到位了。
伸展:就是伸直胳膊,呈⼀条直线的时候,就是0°。
很多⼈存在过伸,就是⽐0°再伸直⼀些,叫做过伸,⼤约10-15°。
胳膊夹紧贴在⾝体两侧,肘弯成90°,⼿握拳竖起⼤拇指,⼤拇指正好指向上,就是0°位。
【专业知识】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概述:
1.定义关节活动度( range of movement,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是指关节远端骨所移动的度数,而不是关节远端骨与近端骨之间的夹角。
ROM的测量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度测量
(1)主动关节活动度( active range of movement,AROM):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绵产生运动使关节所通过的运动弧。
(2)被动关适动度( passive range of movement. PROM: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目的
(1)确定关节活动度受限的程度。
(2)根据主动与被动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情况,明确关节活动受限的特点,区别关节僵硬与关节强直。
(3)为制订或修改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决定是否需要使用夹板和辅助用具。
(5)治疗疗效的对比。
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
(1)关节活动度减小
1)关节内疾病:骨性病变、滑膜或软骨损伤、积血或积液、关节炎或畸形等。
2)关节外疾病: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粘连、瘢痕挛缩、肌痉挛、肌肉瘫痪等。
(2)关节活动度过大:可见于韧带断裂、韧带松弛、肌肉弛缓性麻痹等。
临床应用
1.适应证①骨关节与肌肉系统疾患、神经系统疾患及术后关节活动度受限患者;②其他原因导致关节活动障碍的患者。
2禁忌证①关节急性炎症期②关节内骨折未作处理:③肌腱、韧带和肌肉术后早期等。
肩关节肌力评定方法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组成,周围有多个肌肉和韧带支持。
肩关节肌力评定是评估肩关节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医生或理疗师了解患者的肩关节肌肉力量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肩关节肌力评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肩关节屈曲肌力评定肩关节屈曲是指将上臂向前抬起,使肘部弯曲,这个动作主要由肱二头肌和前三角肌完成。
评定肩关节屈曲肌力时,患者应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臂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评定者站在患者的侧面,用手扶住患者的上臂,让患者将上臂向前抬起,直到手臂与地面平行,然后再缓慢放下。
评定者可以用手轻轻阻力,以检测患者的肌力状况。
评定时应注意患者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有疼痛感。
2. 肩关节外展肌力评定肩关节外展是指将上臂向侧面抬起,使手臂与地面平行,这个动作主要由中三角肌完成。
评定肩关节外展肌力时,患者应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臂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评定者站在患者的侧面,用手扶住患者的上臂,让患者将上臂向侧面抬起,直到手臂与地面平行,然后再缓慢放下。
评定者可以用手轻轻阻力,以检测患者的肌力状况。
评定时应注意患者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有疼痛感。
3. 肩关节内收肌力评定肩关节内收是指将上臂向身体内侧移动,这个动作主要由胸大肌和前三角肌完成。
评定肩关节内收肌力时,患者应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臂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评定者站在患者的侧面,用手扶住患者的上臂,让患者将上臂向身体内侧移动,直到手臂贴紧身体,然后再缓慢放下。
评定者可以用手轻轻阻力,以检测患者的肌力状况。
评定时应注意患者的动作是否规范,是否有疼痛感。
4. 肩关节外旋肌力评定肩关节外旋是指将上臂向外旋转,这个动作主要由肱外旋肌群完成。
评定肩关节外旋肌力时,患者应坐在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双臂自然垂放在身体两侧。
评定者站在患者的侧面,用手扶住患者的上臂,让患者将上臂向外旋转,直到手臂与地面平行,然后再缓慢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