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的评定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32 MB
- 文档页数:64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定义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一种用来评估关节运动范围和灵活性的测量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制定出针对性的康
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这项评定主要检测关节能够完成的各种运动,比如屈曲、伸展、
旋转等等。
通过测量关节的可活动范围,评估关节功能和肌肉灵活性,可以得出对于此关节的正常范围和可接受范围以及与正常范围偏差的
程度,在人体生理的正常考量范围内的活动度,有助于医护人员了解
患者的病情和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以及参考治疗效果的评估。
在评定过程中,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决定需要评估的关节,然后通过观察患者运动的过程中是否有疼痛和不适感等症状来确
定评估的难度。
接着,医护人员会用专业的动作测量仪器进行具体的
测量,测量完毕后,将结果与左侧同样关节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得出相关数据的判断。
总体来说,关节活动度评定需要医护人员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
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准确地评估出患者的关节运动范围和灵活性,并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出相应的康复方案,帮助患者更快速地恢复到正常
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同时建议,为了保证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患
者在接受关节活动度评定时应该与医护人员配合,遵守评估前的准备
和注意事项,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图⽂详解——关节活动度测量评定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骼、神经病损病⼈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
其主要⽬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式、⽅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及治疗师提供动⼒,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瘫痪或⽆⼒;运动控制障碍等。
肩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前屈:就是前平举,最⼤可以举到完全竖直,⼤约是70-90°。
后伸:胳膊贴着⾝体两侧向后抬的动作就是后伸,⼤约有40°。
外展:侧平举就是外展,⼤约80-90°。
但是外展最⼤的⾓度也可以到胳膊完全竖直,⼿臂贴着⽿朵,也就是180°。
这是因为有肩带整体参与运动的缘故,盂肱关节(狭义的肩关节)外展只有⼤约90°。
内收:伸直胳膊,⼿去摸对侧的腿的动作,就是肩关节的内收。
⼤约20-40°内旋:胳膊加紧在⾝体两侧,肘关节弯成90°,⼩臂向⾥转,⼿能摸到肚⼦,就是内旋最⼤⾓度。
⼤约70-90°。
外旋:和内旋相反⽅向的动作就是外旋。
⼤约40-50°。
肘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屈曲:屈曲就是弯胳膊。
⼤约135-150°。
⼀般胳膊弯过来,⼿指可以轻松地搭在肩上,肘关节的屈曲就到位了。
伸展:就是伸直胳膊,呈⼀条直线的时候,就是0°。
很多⼈存在过伸,就是⽐0°再伸直⼀些,叫做过伸,⼤约10-15°。
胳膊夹紧贴在⾝体两侧,肘弯成90°,⼿握拳竖起⼤拇指,⼤拇指正好指向上,就是0°位。
第二章关节活动度评定第一节概述关节活动度ROM固定骨移动骨概述关节活动度评定概述▪主动关节活动度被动关节活动度AROMPROM ▪略大于概述生理因素概述病理因素关节本身的疾病概述概述概述概述关节脱位、骨折未愈合不进行ROM测量。
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解剖位或中立位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中心轴心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测量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关节活动度评定的注意事项必须准确记录运动开始时以及运动结束时的角度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应健侧、患侧双侧对比或与参考值对比第二节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人体主要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肩关节屈曲和伸展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内旋和外旋肩关节主要活动范围肘关节屈曲和伸展前臂旋前和旋后肘关节屈曲、伸展及前臂旋转活动度测定腕关节掌屈和背伸腕关节桡偏和尺偏返回目录腕关节活动度测定拇指掌指关节活动度测定手指掌指关节手指近端指骨间关节活动度测定髋关节屈伸髋关节的活动度膝关节屈曲和伸展膝关节屈曲、伸展踝关节背屈和跖屈返回目录踝关节活动度测量三、脊柱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脊柱活动度的评定关节运动受检体位测角计放置方法正常值轴心固定臂移动臂颈部前屈坐或立位,在侧方测量肩峰平行前额面中心线头顶与耳孔连线0~60°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50°左旋右旋坐或仰卧,于头顶测量头顶后方头顶中心矢状面鼻梁与枕骨结节的连线各0~70°左侧屈右侧屈坐或立位,于后方测量第7颈椎棘突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的连线头顶中心与第7颈椎棘突的连线各0~50°胸腰前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通过第5腰椎棘突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0~45°后伸同上同上同上同上0~30°左旋右旋坐位,臀部固定头顶部中点双侧髂棘上缘连线的平行线双侧肩峰连线的平行线0~40°左侧屈右侧屈坐位或立位第5腰椎棘突两侧髂嵴连线中点的垂线第7颈椎与第5腰椎棘突连线各0~50°颈屈曲的ROM测量颈伸展的ROM测量颈侧屈的ROM测量颈旋转的ROM测量躯干屈曲的ROM测量躯干伸展的ROM测量躯干侧屈的ROM测量躯干旋转的ROM测量返回目录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