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第十讲上肢矫形器
- 格式:ppt
- 大小:6.57 MB
- 文档页数:40
《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第一部分上肢矫形器概述1 、上肢矫形器概述上肢矫形器:上肢整体或部分矫形器。
主要用于维持或固定上肢功能位置,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纠正上肢畸形,补偿失去的肌肉力量以支撑瘫痪的上肢等。
近年来,随着骨科手术的发展,尤其是手外科的专业化,上肢矫形器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一般的上肢矫形器要求重量轻、佩戴方便、结构简单,所以它是由低温板制成的。
附件:上肢关节解剖图附件:上肢解剖图附件:上肢的运动模式和功能位置所谓的功能位置是指当每个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时,最有可能发挥肢体功能的肢体位置。
常用的功能体位有:①肩关节:外展(儿童可增加至~)旋前~旋前体位,因适应症而异;②肘关节:固定原则;③前臂桡尺关节:中立位,不旋前或旋后;④腕关节:背屈~ ⑤手:拇指在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各屈曲。
上肢运动模式示意图二、上肢矫形器基本功能固定功能此类矫形器用于固定肢体、限制上肢关节和腱鞘发炎引起的肢体异常运动、外伤等。
缓解疼痛、促进病变愈合。
这种矫形器用于预防和纠正上肢关节挛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增强肌肉力量,以保证术后效果和骨骼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发育。
矫正功能通过三点式力量矫正原理,通过应用小力量来矫正上肢关节畸形。
通过矫形器限制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降低肌肉张力可以降低肌肉拉伸反射和肌肉张力。
补偿功能这种矫形器使用一些弹性装置,如弹簧、橡皮筋来加强手指的运动,包括一些辅助工具、自助装置来帮助瘫痪者恢复功能。
保护功能保护易受损伤或病变影响的上肢部位,防止关节过度伸展和紧张、肌腱,防止瘢痕挛缩促进病变愈合。
三、上肢矫形器分类上肢矫形器按位置分类如下:(1)手矫形器:包括手指矫形器和手矫形器。
如鹅颈手指矫形器。
()腕手矫形器(世卫组织):例如对掌矫形器。
()肘关节矫形器(EO):可分为固定式肘关节矫形器和功能性肘关节矫形器。
()肘腕手矫形器(EWHO):可分为带肘铰链的肘腕手矫形器和不带肘铰链的肘腕手矫形器。
上肢矫形器的种类及其所对应的适应症手指静态矫形器适用于偏瘫痉挛、上肢神经损伤。
100、锤状指矫形器矫正锤状指畸形 101、鹅颈指矫形器矫正鹅颈指畸形 102、纽扣指矫形器矫正纽扣指畸形 103、手指指间关节矫正矫形器适用于偏瘫、臂纵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等引起的手指畸形104、拇指外展矫形器适用于急性掌指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拇指扭伤、正中神经损伤、烧伤等 105、圈簧式指间关节伸展辅助矫形器(卡佩纳型矫形器)适用于主动或被动的近端指间关节(PIP)伸展功能障碍,指伸韧带损伤,外伤性指间关节纤维化,近端指间关节(PIP)屈曲挛缩等106、钢丝架式指间关节伸展辅助矫形器(安全销式矫形器) 107、橡皮筋式指间关节伸展辅助矫形器(小型伸指器)108、指间关节助屈矫形器适用于PIP关节伸展挛缩或屈肌变弱而造成的PIP关节屈曲 109、手静态矫形器(手固定矫形器)(台板式、三明治式、片簧式)适用于爪状指畸形、偏瘫、烧伤瘢痕挛缩、福克曼缺血性挛缩等引起的手指、掌指关节、腕关节屈曲畸形等110、拇指腕掌固定矫形器适用于轻度的痉挛患者大拇指内收畸形、正中神经损伤、风湿病引起的疼痛、肌力变弱等111、掌指关节(MP)助伸矫形器适用于尺神经、正中神经麻痹引起的手指内在肌麻痹。
另外,还用于手指骨折、术后苏德克骨萎缩症 112、MP助屈矫形器矫正MP关节的伸展痉挛 113、尺神经麻痹用矫形器(简易型、卡佩纳型、切辛顿型)适用于尺神经损伤时出现的手内肌麻痹表现出的爪形手、第4、5指的MP关节过伸,IP关节屈曲进行矫正114、手掌虎口撑开矫形器适用于烧伤、正中神经损伤引起的手掌虎口挛缩115、掌腱膜挛缩症用矫形器矫正手指屈曲畸形及伸指功能障碍对掌矫形器为了保持拇指与其他四指尤其是示指、中指的对掌位使用的矫形器。
限制腕关节背屈或内收,使拇指保持掌位,适用于对掌功能障碍的患者116、兰乔(Rancho)型静态对掌矫形器短对掌矫形器适用于拇指掌指关节处的桡侧副韧带损伤、拇指指骨关节炎、在C7/C8/T1处的脊髓损伤,周围神经麻痹包括尺神经、正中神经及偏瘫等长对掌矫形器适用于C5/C6处的脊髓损伤、周围神经麻痹包括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及偏瘫等117、恩根(Engen)型静态对掌矫形器118、C形片型或贝尼特型静态对掌矫形器同上119、动态长对掌矫形器动态长对掌矫形器是根据伴有手指屈曲挛缩的病情,增加了IP伸展辅助装置;还可同时采用MP伸展辅助装置,用以保持MP 的背屈位。
十二、装配上肢矫形器注意事项1.矫形器要依照手和臂的轮廓造型,尽可能要使矫形器与手臂相接近。
2.腕矫形器的前臂部分长度要向上延长至前臂长度之2/3处,以不影响肘关节的活动为限,其宽度为前臂外侧中线至内侧中线之间,以保持矫形器的稳定。
3.腕部保持中间位或背侧屈15。
30。
4.骨隆突处要避免受压。
5.掌侧手矫形器的末端止于掌侧远端折痕处,以不妨碍掌指关节屈曲卯为限。
6.制作背侧手矫形器时,掌骨及肌船可用垫物加以保护。
7.手矫形器的理想长度为从手背远端腕折痕处至掌指关节近端处,相当于掌侧折痕之末端连线处为止,如此可以避免妨碍腕与掌指关节的活动。
8.手指要处于功能位,矫形器在手指与拇指处要有足够的长度给以适当的支持,但又不要影响手指的捏夹功能。
9.拇指要在功能位即外展和对指的位置。
10.矫形器应勿限制手大鱼际及小鱼际的活动。
11.带上矫形器半小时后,再移去矫形器,20分钟后察看皮肤,肢体皮肤应无红色受压的征象。
一、手指矫形器[FO)又称作手指夹板。
包括治疗IP(指间)关节伸展或屈曲挛缩、变形及固定用的矫形器,和治疗MP(掌指)关节伸展或屈曲挛缩及固定用的矫形器。
治疗IP关节的可分为屈指器、栈状指矫形器和伸指器;治疗MP关节的可分为屈指器、伸指器和固定型矫形器。
手指矫形器有静态与动态之分,带橡皮筋或弹簧辅助屈伸的为动态矫形器,单纯用于固定的为静态矫形器。
1.治疗IP关节用指间关节屈曲辅助矫形器(评屈指器):利用橡皮筋辅助IP关节屈曲活动的矫形器。
主要用于矫治U关节伸展挛缩引起的鹅颈变形。
指间关节伸展辅助矫形器(涩伸指器):利用弹簧或橡皮筋,辅助IP关节伸展活动的矫形器。
主要用于矫治IP关节屈曲挛缩引起的槐状指和扣眼变形。
指问关节固定型矫形器(1P固定器):采用低温热塑板材或手指小夹板,使指间关节固定在伸展位。
用于矫治IP关节屈曲挛缩和槐状指、扣眼指变形。
U伸指器2.治疗MP关节掌指关节屈曲辅助矫形器(bD屈指器):利用橡皮筋辅助MP关节保持屈曲的矫形器。
上肢矫形器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四川现代医院曾福俊骨科康复是康复医学中的主要内容,随着骨科疾病发病率提高,其作用逐渐凸显。
骨科康复的主要服务对象包括所有因骨骼、肌肉、关节、肌腱等运动系统受损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的患者,该类患者常有肢体肿胀、步态异常、肌力下降等症状。
骨科康复的任务就是使用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促使患者恢复正常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骨科康复治疗技术有关节活动度训练、水疗、装配假肢、矫形器等,现在医学与科技的进步,让矫形器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上肢矫形器就是其中常见的恢复器械。
矫形器,是通过调节神经肌肉和骨骼的功能特性帮助患者恢复的体外装置,而上肢矫形器主要作用于人体上半部分躯体,帮助固定肢体、提供牵引力、补偿失去的肌力。
上肢矫形器可以使用于多类病症,包括骨折、关节畸形、偏瘫、脑瘫肢体痉挛等。
其根据功能不同可划分为固定性、矫正型、功能性,而根据安装部位区别可分别手矫形器、肘矫形器、肩矫形器等。
上肢矫形器通常用于帮助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关节炎、手部痉挛性畸形、烧伤等患者恢复。
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包含多种症状,主要有:颈髓第五阶段完全性损伤导致四肢瘫痪、脑瘫与偏瘫、臂丛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尺神经损伤并正中神经损伤、桡神经损伤等:①颈髓第五阶段完全性损伤导致四肢瘫痪。
针对该类病情常采用工具夹持矫形器,其可以将患者手部、腕部、肘部固定,维持部位的柔顺性,同时在虎口间隙支撑板设有用于夹持工具的夹子,通过夹子,患者可以完成握持动作如吃饭、写字、洗漱等。
在更换工具时,患者仅需用牙齿就可以自行更换。
②脑瘫与偏瘫。
该类患者由于存在爪形手畸形、先天性指屈曲等症状,安装静态腕手固定矫形器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手腕矫正。
③臂丛神经损伤。
其是由工伤、事故、产伤等原因引起的较为常见的周围神经损伤,臂丛神经中断导致上肢失去运动能力。
对于此类患者,可以采用电动矫形器矫正,但需要注意的是,电动矫形器安装复杂,需要在他人帮助下完成工具替换。
上肢矫形器的基本要求
上肢矫形器的基本要求
及时有效由于上肢尤其是手部功能和疾病复杂,致使上肢矫形器品种规格很多,因此要求上肢矫形器的设计制作要快,疗效要可靠。
保持功能位多数上肢矫形器应该保持肩、肘、腕手指关节处于功能位。
所谓的功能位是指各关节正常的可动范围受制约时,最容易发挥肢体功能的肢体位。
一般常用的功能位如下:
肩关节:外展45度(儿童由于适应证可增加到60-80度),前屈15-30度,内旋15度位;
肘关节:以固定到90度为原则;
前臂桡尺关节:以既不旋前又不旋后的中立位;
腕关节:背伸20-30度,尺侧偏10度,在临床上可让患者握拳,使拳和前臂在同一平面上,同时要注意使示指纵轴线于前臂纵轴线平行;
手:拇指处于对掌位,掌指关节(MP)、近端指间关节(PIP)、远端指间关节(DIP)各屈曲20度。
3、关节活动度正常允许上肢有尽可能大的活动范围。
4、使用方便结构简单,轻便、易于穿脱。
上肢矫形器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上肢关节的功能位
上肢关节的功能位是指能充分发挥上肢功能作用的关节固定位置。
上肢运动依靠众多肌肉控制,有些是协同运动,有些是拮抗运动。
他们的联合作用使上肢即能快速、灵活、多向地运动,又能在运动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各关节处于什么位置,决定了上肢能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活动。
因此,各关节所处位置不同,上肢的功能作用及其发挥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二上肢矫形器设计原理
上肢是一个极端复杂而又精致的工具,通过绝妙的协调运动,上肢带有关节的各个部分进行了及其多方面的运动,恢复残缺上肢3个基本运动(抓握、放松、传递)是非常困难的机械的重现正常上肢中的高度精细的关节,杠杆和运动系统的问题比下肢要多很多。
一具理想的矫形器控制或产生的运动只是哪些异常的丧失运动,并且残留功能的部位上,运动不受约束。
显然,对于矫形器所包绕的每个部分和平面应该予以认真的考虑。
必须对矫形器的机械效率和装配精确情况给予同等的重视。
只有当矫形器有明确的治疗目的,或者矫形器提供了在其他方式中不能完成的某种功能时,病人才会接受上肢矫形器。
临床上的优点必须超过缺点,病人是否接受矫形器,也取决于处方上的功能是否适当,如果病人在使用中感到不方便,那会很快感到矫形器没有效果而不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