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矫形器的种类及其所对应的适应症
- 格式:docx
- 大小:13.27 KB
- 文档页数:12
上肢矫形器的适应证
一神经损伤
1、中枢神经损伤如瘫痪:四肢瘫引起的手部畸形,偏瘫后肩关节脱位和上肢痉挛,脑瘫后引起的上肢痉挛等。
2、周围神经损伤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如臂丛神经:尺神经、挠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等损伤引起的上肢畸形。
二炎症
如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症用矫形器。
三关节损伤
上肢的骨与关节损伤是康复治疗中的常见疾病,如上肢的骨折、脱位及术后固定等。
四外伤等
如烧伤,深度烧伤会造成瘢痕挛缩。
上肢矫形器可以预防或矫正由于皮肤瘢痕,关节囊、肌肉、肌腱等软组织挛缩引起的关节畸形,并能减轻疼痛。
上肢矫形器的种类及应用上肢矫形器是一种用于纠正上肢功能障碍的辅助器具,主要应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外伤后的功能恢复等方面。
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姿势,恢复肌肉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减轻关节压力,改善关节活动度,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类型的上肢矫形器,适用于不同的病情和功能障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上肢矫形器及其应用。
第一种是手腕支具,它主要用于治疗手腕骨折、腕关节扭伤、腕关节炎等病症。
手腕支具可以限制手腕活动,保护受伤的组织,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此外,手腕支具还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撑和稳定,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比如洗涤、握持等。
第二种是手部功能矫形器,它主要用于治疗手部功能障碍,比如脑卒中后的手功能恢复、手指拇外展功能障碍等。
手部功能矫形器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手部功能锻炼,增强手部肌肉力量,促进手部功能恢复。
它一般采用可调节的设计,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保证矫正效果的最大化。
第三种是肘部支具,它主要用于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比如肘关节弯曲受限、肘关节扭伤等。
肘部支具可以提供肘关节固定和支撑,保护肘关节受伤的组织,减轻关节压力,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它还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手部和前臂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一些活动,比如洗涤、摆放等。
第四种是臂部功能矫形器,它主要用于治疗上臂肌肉力量减退、肩关节功能障碍等病症。
臂部功能矫形器可以提供臂部的支撑和稳定,帮助患者进行上肢功能的锻炼和恢复。
它一般采用可调节的设计,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从而实现最佳的功能矫正效果。
第五种是肩部支具,它主要用于治疗肩袖损伤、肩部功能障碍等病症。
肩部支具可以提供肩部的支撑和稳定,减轻肩部的压力,促进肩部功能的恢复。
它还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肩部姿势,减少肩部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上肢矫形器在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外伤后的功能恢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矫形器技术上肢矫形器第一部分上肢矫形器概述1 、上肢矫形器概述上肢矫形器:上肢整体或部分矫形器。
主要用于维持或固定上肢功能位置,提供牵引力以防止挛缩,预防或纠正上肢畸形,补偿失去的肌肉力量以支撑瘫痪的上肢等。
近年来,随着骨科手术的发展,尤其是手外科的专业化,上肢矫形器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上肢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一般的上肢矫形器要求重量轻、佩戴方便、结构简单,所以它是由低温板制成的。
附件:上肢关节解剖图附件:上肢解剖图附件:上肢的运动模式和功能位置所谓的功能位置是指当每个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受到限制时,最有可能发挥肢体功能的肢体位置。
常用的功能体位有:①肩关节:外展(儿童可增加至~)旋前~旋前体位,因适应症而异;②肘关节:固定原则;③前臂桡尺关节:中立位,不旋前或旋后;④腕关节:背屈~ ⑤手:拇指在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各屈曲。
上肢运动模式示意图二、上肢矫形器基本功能固定功能此类矫形器用于固定肢体、限制上肢关节和腱鞘发炎引起的肢体异常运动、外伤等。
缓解疼痛、促进病变愈合。
这种矫形器用于预防和纠正上肢关节挛缩,改善关节活动范围、和增强肌肉力量,以保证术后效果和骨骼发育过程中的正常发育。
矫正功能通过三点式力量矫正原理,通过应用小力量来矫正上肢关节畸形。
通过矫形器限制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降低肌肉张力可以降低肌肉拉伸反射和肌肉张力。
补偿功能这种矫形器使用一些弹性装置,如弹簧、橡皮筋来加强手指的运动,包括一些辅助工具、自助装置来帮助瘫痪者恢复功能。
保护功能保护易受损伤或病变影响的上肢部位,防止关节过度伸展和紧张、肌腱,防止瘢痕挛缩促进病变愈合。
三、上肢矫形器分类上肢矫形器按位置分类如下:(1)手矫形器:包括手指矫形器和手矫形器。
如鹅颈手指矫形器。
()腕手矫形器(世卫组织):例如对掌矫形器。
()肘关节矫形器(EO):可分为固定式肘关节矫形器和功能性肘关节矫形器。
()肘腕手矫形器(EWHO):可分为带肘铰链的肘腕手矫形器和不带肘铰链的肘腕手矫形器。
矫形器临床常识1.上肢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上肢矫形器的适应症按病症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二大类:(1)先天性上肢疾病,又可分为:a.畸形、b.发育期的影响;(2)后天性上肢疾病,又可分为:a.外伤、b.炎症、c.瘫痪、d.新陈代谢的影响、e.老化。
2.下肢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1)下肢矫形器主要适应于各种神经肌肉疾患如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脑瘫、偏瘫、截肢,周缘神经损伤引起的肌肉瘫痪和痉挛性瘫痪、及继发的膝内翻、外翻、膝反屈。
(2)下肢矫形器还适应于各种骨关节功能障碍如下肢骨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等。
3.脊柱矫形器的主要适应症有哪些?脊柱矫形器的适应症很广泛,主要有:(1)下腰部疼痛、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根炎、腰椎间盘突出症;(2)脊柱手术前后、脊柱融合术后、椎间盘手术后;(3)脊柱骨折;(4)脊柱关节炎,如类风湿性脊柱炎;(5)脊柱骨骶骨软骨病;(6)脊柱结核;(7)麻痹性病变,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发育不良;(8)截瘫;(9)脊柱裂;(10)脊椎滑脱;(11)颈椎扭伤、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先天性斜颈、颈椎骨折、脱位等。
4.上肢矫形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上肢矫形器按其功能分为固定性、矫正性和功能性三种。
固定性矫形器主要适用于腱鞘的炎症,促进骨折愈合。
矫正性矫形器主要适用于矫正上肢特别是手部关节或软组织的挛缩畸形。
功能性矫形器主要用于稳定上肢关节的松弛,代偿麻痹的肌肉功能,辅助恢复病人的部分生活和劳动功能。
5.下肢矫形器的适用范围是什么?下肢矫形器:(1)适用于下肢无力;(2)适用于下肢骨骼关节畸形;(3)适用于下肢骨骼及关节不全;(4)适用于足部、踝关节的变形,马蹄足、外翻足、外翻扁平足;(5)适用于末梢神经麻痹;(6)适用于膝部疾患;(7)适用于髋部疾患;(8)适用于下肢骨折;(9)适用于截瘫。
6.脊柱矫形器的矫正原理是什么?(1)通过提供躯干的支持力使腹内压增加,从而减少脊柱及其肌肉、韧带的纵向负荷;(2)通过对躯干运动的限制,即依靠矫形器的“三点力”的作用,随时提醒患者注意而减少脊柱的运动;(3)通过被动和主动的矫正力来改变脊柱的对线关系。
假肢1、截肢:截除没有生机和/或功能的肢体,或截除因局部疾病严重威胁生命的肢体。
确切的说,截肢是经过一个或多个骨将肢体的一部分切除;而特别将通过关节部位的肢体切除称为关节离断。
2、截肢的适应症:因疾病或外伤导致肢体血运丧失,且不可能重建和恢复时是截肢手术的唯一绝对适应症。
包括:外伤性截肢,肿瘤截肢,血管病性截肢,糖尿病性截肢,先天性畸形截肢,感染性截肢,神经性疾病。
3、截肢水平的选择:上肢截肢部位的选择:尽量想方设法地保留肢体长度下肢截肢部位的选择:以保留较长残肢为其基本趋势,(小腿截肢除外,以中下1/3 交界处为佳,因小腿远端软组织少、血运不良)4、假肢:是为截肢者弥补肢体缺损和代偿其失去的肢体功能而制造、装配的人工肢体。
5、假肢的分类按结构分:壳式假肢、骨骼式假肢按安装时间分:临时假肢、正式假肢按驱动假肢的动力来源分:自身力源、外部力源假肢按假肢组件化情况分:组件式假肢、非组件式假肢按假肢的主要用途分:装饰性假肢、功能性假肢按假肢的制造技术水平分:传统假肢、现代假肢6、现代假肢接受腔与传统假肢接受腔的区别接受腔/假肢传统假肢现代假肢接受腔形式末端开放式末端闭合式残肢与接受腔接触情况局部接触全面接触接受腔的承重情况局部承重全面承重残肢形状要求圆锥状圆柱状残肢末端承重功能的要求不要求良好承重功能7、人工器官:当人体器官因疾病、外伤而丧失功能时,有可能使用一种人工制造的装置替代或者部分替代失去的自然器官,以补偿、替代或修复自然器官的功能,这样的器件或装置称为人工器官。
8、上肢假肢:是截肢者用于补偿、替代上肢整体或部分缺失的体外人工器官。
9、按照性能、结构特点和动力上肢假肢的分类装饰性上肢假肢被动型上肢假肢工具型上肢假肢上肢假肢自身力源上肢:直接、间接力源主动型上肢假肢体外力源上肢假肢混合力源上肢假肢:直接、间接力源10、装饰性假肢(cosmetic prosthesis):又称美容手,是为了弥补上肢外观缺陷,以恢复人手外观为主要装配目的,注重肢体外观形状的假肢。
血友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支具和助行器(代发)北京协和医院物理康复科陈丽霞支具血友病患者在病程的某些阶段,有时需要借助于支具使肢体功能得到恢复或改善。
支具也叫矫形器,是为矫正四肢、躯干畸形或增强其支持能力而制作的改善功能的器具。
矫形器的基本作用包括:1 稳定和支持。
通过限制关节异常或正常的活动,来稳定关节、减轻疼痛、恢复关节承重功能。
2 固定和保护:通过对病变肢体或关节固定以促进愈合。
3 预防和矫正畸形。
4 减轻承重:可减少肢体、躯干的长轴承重。
5 改进功能:可改进站立、步行、饮食、穿衣等各种日常生活能力。
矫形器的分类:1 上肢矫形器:又分为:1)静止性上肢矫形器,主要是固定肢体于功能位,用于辅助治疗上肢骨折、关节炎、腱鞘炎等。
如手指制动器、手部制动器、腕部矫形器、肘关节矫形器和肩关节矫形器等。
血友病患者在急性出血阶段,就可使用这一类合适的支具来制动出血关节或肢体,以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
这类支具佩带时间的长短视病变而定,如骨折后的外固定(石膏或夹板)一般需要6周左右,软组织(如肌肉韧带)损伤后局部制动时间一般为3周左右,而对于血友病关节出血,则制动在出血停止后就应解除,不适当的、过长时间的关节制动会导致关节活动度下降,甚至关节挛缩,应该注意避免。
2)可动性上肢矫形器:用弹簧、橡胶等材料制成,允许肢体有一定程度的活动,用于纠正关节或软组织挛缩、畸形,也能对关节起到保护作用。
2 下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根据其结构特点和不同的适用范围,分为限制性和矫正性下肢矫形器。
也可分为用于神经肌肉疾患和用于骨关节功能障碍的两大类。
目前基本上按照矫正部位来命名。
踝足矫形器:是最常用的下肢矫形器,主要用于纠正足下垂。
膝踝足矫形器:主要作用是稳定膝关节,避免无力的膝关节承重时突然弯曲,也能矫正屈膝畸形。
对于股四头肌肌肉力量薄弱的血友病患者,可以借助膝踝足矫形器进行站立。
髋膝踝足矫形器:可有选择地控制髋关节的运动,增加骨盆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