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
周围性面瘫的评估及治疗概况摘要周围性面瘫是常见的临床疾病,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上的双重痛苦,总结其致病原因、临床症状、评估及其治疗方法能够帮助医务工作者更有效地解除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ABSTRACT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which has brought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ouble pains to the patients. Summarization of causes,clinical symptoms,assessments and treatment therapies can help medical workers relieve effectively the pains for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ir rehabilitation early.KEY WORDS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assessment;treatment周围性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在目前的临床神经科,康复科门诊中较为多见。
周围性面瘫好发生于春秋季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岁至40岁最为多见。
病因仍存在争议,但外界因素和心理刺激,如气候骤变,环境恶化,身体虚弱、疾病干扰,精神紧张,工作疲劳、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都会诱发此病。
本文对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评估、临床治疗措施等进行讨论。
1 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及其分类周围性面瘫与面神经损伤有关。
面神经位于骨管中,容易受到损害,由于周围性面瘫的病因较为复杂,以下是根据其病因做出的基本分类。
1.1 特发性面瘫特发性面瘫是周围性面瘫最常见的类型,又称Bell面瘫,几乎超过半数的周围性面瘫患者都被诊断为Bell面瘫,但其诊断一定是在排除其他因素之后,才能作出明确判断。
面瘫病面瘫病(面神经炎)一、病名及定义:面瘫病初起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兼夹其它邪气乘虚入中面部脉络,以致颜面一侧营卫不和,脉络气血痹阻,筋络失养,纵缓不收而成。
中医病名:面瘫病(TCD:BNV120)。
西医病名为面神经炎(ICD-10:G51.802),是指茎乳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针灸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教材,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松弛,口角下垂、流涎。
迎风流泪,眼睑不能闭合,额纹变浅或消失,鼻唇沟变浅,人中沟偏向健侧。
次要症状: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有疱疹,头痛头晕,目赤肿痛,心烦2、证候诊断(1)风寒阻络:起病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无力或不全,伴恶风寒,发热,肢体拘紧,肌肉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风热阻络:起病突然,口眼歪斜,伴口苦,咽干微渴,肢体肌肉酸痛,舌边尖微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3)风痰阻络:起病突然,口眼歪斜,或面部抽搐,患侧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膈满闷,呕吐痰涎,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瘀血阻络:口眼歪斜,眼睑缩小,面肌时有抽搐,日久不愈,舌质紫黯,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涩。
(二)西医诊断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出版《神经病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杜。
)中有关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病毒感染史或外伤史。
(2) 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 无神昏、肢体瘫痪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大多正常。
脑CT、MRI检查正常。
2、疾病分期急性期:发病10天以内。
面瘫诊断标准面瘫(面神经炎)诊断标准面神经麻痹又称为面神经炎、贝尔氏麻痹,亨特综合症,俗称“面瘫”、“歪嘴巴”、“歪歪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
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一、分型1.中枢型为核上组织(包括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脑桥等)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对侧颜面下部肌肉麻痹。
从上到下表现为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侧,即瘫痪面肌对侧),不能吹口哨和鼓腮等。
多见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和脑炎等。
2.周围型为面神经核或面神经受损时引起,出现病灶同侧全部面肌瘫痪,从上到下表现为不能皱额、皱眉、闭目、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露齿、鼓腮、吹口哨,口角下垂(或称口角歪向病灶对侧,即瘫痪面肌对侧)。
多见于受寒、耳部或脑膜感染、神经纤维瘤引起的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此外还可出现舌前2/3味觉障碍,说话不清晰等二、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侧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它分为周围性和中枢性两种(见面神经麻痹的分型)。
其中周围性面瘫发病率很高,而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炎或贝尔麻痹。
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
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1们称为“毁容病”。
三、体格检查1、检查耳后是否疼痛或一侧颞部、面部是否疼痛。
2、检查额部皮肤皱纹是否相同、变浅或消失,眉目外侧是否对称、下垂。
3、检查眼裂的大小,两侧是否对称、变小或变大,上眼睑是否下垂,下眼睑是否外翻,眼睑是否抽搐、肿胀,眼结膜是否充血溃疡,是否有流泪、干涩、酸、胀的症状。
面瘫护理评估面瘫(facial paralysis)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者脸部肌肉麻木无力,导致面部表情和咀嚼困难。
面瘫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接受严密的护理,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下面将对面瘫护理评估进行讨论。
面瘫护理评估的目的是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康复需求和生活质量,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面部肌肉活动、表情、咀嚼和吞咽功能等方面。
首先,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
面瘫患者常伴有眼痛、泪液过多、视力模糊等症状,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眼睑是否能完全闭合和闭合是否紧密,有无结膜炎等眼部并发症。
同时,还需要观察耳朵和咽喉的状况,因为面瘫可能会影响听力和咽喉功能。
其次,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面部肌肉活动和表情。
面瘫患者常表现为面部麻木、表情无力等症状,护士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眉毛抬眼、闭眼、微笑、咬牙等动作来评估面部肌肉的活动程度。
同时,患者的面部表情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护士需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是否自然、对称,有无扭曲等情况。
再次,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咀嚼和吞咽功能。
面瘫患者因面部肌肉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咀嚼和吞咽的能力。
护士可以观察患者进食时是否有困难,是否出现漏食、呛咳等情况。
此外,也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食量和体重变化等来评估咀嚼和吞咽功能的改善程度。
最后,护士还可以从患者的心理和社交状态评估其生活质量。
面瘫患者常常因为面部变形而影响自尊心和自信心,护士需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并及时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同时,面瘫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质量,护士可以询问患者的社交活动、家庭和工作生活等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协助或改善。
综上所述,面瘫护理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评估内容。
通过对患者的功能状况、康复需求和生活质量的评估,护士可以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促进面瘫患者的康复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语言障碍或其他原因影响面部表情的患者,应选择另一种方法评分。
评分方法为0-2分,其中0分表示正常,1分表示轻度或部分面瘫,2分表示完全面瘫。
肢体运动:评估上肢和下肢的运动功能。
对于不能完成指令或有瘫痪的肢体,评分者应在相关的肢体上进行被动活动。
0分表示正常,1-2分表示轻度或中度瘫痪,3-4分表示重度瘫痪。
肢体运动瘫痪:评估上肢和下肢的瘫痪程度。
评分方法为0-4分,其中0分表示无瘫痪,1分表示轻度或部分瘫痪,2分表示中度瘫痪,3分表示重度瘫痪,4分表示完全瘫痪。
言语:评估言语的流畅性和清晰度。
评分方法为0-3分,其中0分表示正常,1分表示轻度言语障碍,2分表示中度言语障碍,3分表示完全失语。
总分:将以上各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
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这个评分系统可以用于评估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文章中存在的格式错误已被删除,以下是改写后的文章:在进行面部检查时,如果存在胶带或其他物理障碍,应尽可能将其移除,以便进行评估。
上肢运动测试包括上肢伸展测试。
在坐位时,上肢应达到90度,而在卧位时则应达到45度。
要求患者坚持10秒钟,对于失语的患者,可以通过语言或动作鼓励,而不需要使用有害刺激。
评分者可以抬起患者的上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励患者坚持。
此项测试仅评定患侧。
下肢运动测试包括下肢卧位抬高测试。
要求患者将下肢抬高30度并坚持5秒钟。
对于失语的患者,可以通过语言或动作鼓励,而不需要使用有害刺激。
评分者可以抬起患者的下肢到要求的位置,鼓励患者坚持。
此项测试仅评定患侧。
面部运动测试包括评估面部肌肉的运动和表情。
评分标准如下:0 = 无视野缺失1 = 部分偏盲2 = 完全偏盲3 = 双侧偏盲(全盲、包括皮质盲)上肢运动测试的评分标准如下:0 = 上肢于要求位置坚持10秒,无下落1 = 上肢能抬起,但不能维持10秒,下落时不撞击床或其他支持物2 = 能对抗一些重力,但上肢不能达到或维持坐位90或卧位45,较快下落到床上3 = 不能抗重力,上肢快速下落4 = 无运动9 = 截肢或关节融合,需解释:5a代表左上肢,5b代表右上肢下肢运动测试的评分标准如下:0 = 于要求位置坚持5秒,不下落1 = 在5秒末下落,不撞击床2 = 5秒内较快下落到床上,但可抗重力3 = 快速落下,不能抗重力4 = 无运动9 = 截肢或关节融合,需解释:6a代表左下肢,6b代表右下肢共济失调测试旨在发现双侧小脑病变的迹象。
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一、概述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瘫(TCD编码:BNV1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面神经炎(ICD-10编码:G51.802)。
中医观点: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主要是指面部肌肉瘫痪,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西医观点:面瘫由感染、特发性(常称Bell麻痹)、肿瘤性、神经源性等多种原因形成面部神经痉挛麻痹,导致面部肌肉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症。
二、诊断:(一)中医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作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1)病史: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15天以内。
2.恢复期: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证候诊断1.风寒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于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脉浮数。
面瘫疗效评价
(一)疗效评价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症状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面部表情肌及动作恢复正常功能。
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积分为0~2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大部分面部表情肌及部分动作恢复较好。
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积分为3~12分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面部表情肌及部分动作明显但动作不到位。
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积分为13~23分
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面部表情肌及动作无改善。
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分积分为≥24分
(二)评价方法
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第1天、15天、30天、60天分别评定中医症状评分积分。
根据积分评定疗效。
面瘫病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评价(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见附表。
附表面瘫病中医症状疗效标准(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
注:治愈:积分0~2 显效:积分3~12分好转:积分13~23分无效:积分≥24分
患者姓名第一次评价时间年月日
评价总分评价医生
患者姓名第二次评价时间年月日
评价总分评价医生
患者姓名第三次评价时间年月日
评价总分评价医生
患者姓名第四次评价时间年月日
评价总分评价医生。
一侧部分面瘫伤残鉴定标准
一侧部分面瘫是指面部肌肉受损而导致的面部表情失调,通常是由于面神经受损或瘤、出血、感染等造成的。
对于面瘫伤残鉴定,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来判断伤残等级。
首先,要进行面瘫伤残鉴定,需要进行面部神经功能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面部表情、口角扯动力度、面颊鼓气、口吹气、上眼睑闭合力度等。
评估结果将用于确定伤残等级。
其次,伤残等级的判定是根据面部表情的受损程度来评估的。
通常分为三个等级: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症状包括面部表情较为自然,口角扯动力弱,上眼睑闭合无力;中度症状包括面部表情明显失调,口角扯动力度低,面颊鼓气和口吹气不易完成;重度症状包括面部表情严重失调,口角不能向上扬起,完成口吹气和面颊鼓气不易,同时上眼睑闭合无力或不能完全闭合。
最后,根据上述鉴定标准,判定伤残等级,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伤残赔偿或抚慰金给付。
同时,面瘫患者还应该接受相关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面部肌肉的正常运动。
综上所述,对于面瘫伤残鉴定,需要进行面部神经功能评估,根据面部表情受损程度来判定伤残等级,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赔偿或抚慰金给付。
同时,面瘫患者也需要积极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面部肌肉的正常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