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 格式:ppt
- 大小:795.00 KB
- 文档页数:12
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a、b、c、d是上面的4个位点,其中bc= cd。
在膜的外表面b、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箭头处表示接受刺激的部位。
(1)刺激a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刺激a点,兴奋在向右传导的过程中,先传到b点兴奋,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此时的d点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于是电流计的两侧就产生了电位差,电流方向自右向左;当兴奋继续传导至d处,d点兴奋,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而此时的b点已恢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左向右的电流。
由于两次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流计的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2)刺激c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刺激c点,由于兴奋传导的双向性以及bc=cd,所以b点和d点同时兴奋, 两点同时变为动作电位,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电流计的两侧就没有电位差,电流计中无电流产生,指针不偏转。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
具体过程: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通过突触前膜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称单向传递”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ms),称突触延搁”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要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
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a、b、c、d是上面的4个位点,其中bc= cd。
在膜的外表面b、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箭头处表示接受刺激的部位。
(1)刺激b 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根据图中两个神经元中突触小泡的位置,兴奋在二者之间的传递方向应该是从左向右。
电流表反向偏转的原因
电流表反向偏转是指,当电路中正常通过的电流值与仪表显示的电流值发生反向变化时,通常被称为反向偏转。
电流表反向偏转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类:
1、变送器的故障。
电流表可能是由变送器来放大电流信号,如果变送器出现故障,它会导致电流信号发生反向偏转;
2、电流表内部组件(例如:电流互感器)故障。
电流表内部的组件可能会因为受潮、热损坏等原因而发生故障,也会导致电流表偏转;
3、环境因素。
电流表的外壳或内部的接线可能会被潮湿或高温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反向偏转;
4、外部干扰。
严重的电磁干扰或其他外部干扰可能会影响电流表的测量结果,从而导致反向偏转。
以上就是电流表反向偏转的原因,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 -。
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的原因在物理学中,电流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电流表表盘和一个或多个指针组成,用来显示电流的大小。
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指针会根据电流的大小而偏转相应的角度。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采用了相同的量程。
量程是指电流表能够测量的电流范围。
不同的电流表具有不同的量程,例如,一个电流表的量程为0-10A,而另一个电流表的量程为0-20A。
如果两个电流表的量程相同,那么当相同大小的电流通过它们时,它们的指针都会偏转相同的角度。
其次,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灵敏度相同。
灵敏度是指电流表对电流变化的响应能力。
具有高灵敏度的电流表对电流的微小变化会有较大的响应,而具有低灵敏度的电流表对电流的变化则会有较小的响应。
如果两个电流表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它们会对相同大小的电流变化做出相同的反应,因此它们的指针偏转角度也会相同。
此外,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还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内部结构相似。
电流表通常由一个可转动的线圈和一个指针组成,线圈会受到电流的作用而产生磁场,进而使指针偏转。
如果两个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相似,那么它们受到相同大小的电流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也相同,从而使得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
最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还可能是因为它们受到相同的环境影响。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两个电流表处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则它们受到的环境影响相同,从而使得它们的指针偏转角度也相同。
综上所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采用了相同的量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内部结构相似或者受到相同的环境影响。
对于我们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大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状况。
因此,我们需要保证电流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在选择和使用电流表时要注意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我们能够得到准确的电流测量结果。
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
嘿,你问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啊?这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呢。
一种可能呢,是电流表的正负极接反了。
就像电池装反了一样,那肯定不行嘛。
电流本来应该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如果接反了,电流表指针可不就反向偏转了。
比如说,你在做实验的时候,一着急就把电流表的接线给接错了,那指针很可能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跑。
还有啊,可能是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
比如说,有个电路里有个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电流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如果这时候电流表没调整好,指针也可能反向偏转。
就好像一辆车本来朝着一个方向开,突然掉头了,那车上的指南针可能就会乱指。
另外呢,电流表本身可能有问题。
比如说,电流表内部的线圈或者指针出了故障,也可能导致指针反向偏转。
这就像一个手表坏了,指针可能就会乱转。
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同学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电流表的指针突然反向偏转了。
他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
还以为是电流表坏了。
后来仔细检查了一下,才发现是自己把电流表的正负极接反了。
他赶紧把线换过来,指针就正常了。
从那以后,他做实验就特别小心,每次都要检查好几遍接线是否正确。
所以说啊,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有很多呢。
咱在使用电流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还要注意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果发现指针反向偏转,不要慌张,好好检查一下,肯定能找到原因。
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实际应用中,都要小心谨慎,这样才能用好电流表,不出错哦。
中图版高中生物考点加强课5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重点题型1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膜电位的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测量方法测量图解偏转次数测量结果静息电位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1次动作电位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方向相反的2次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3)在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4)“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例证】(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答案 C题型1通过兴奋传导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分析,考查科学思维能力1.(2019·吉林市调研)如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为四种测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解析神经纤维受刺激后会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测量时电流计的两极分别是神经纤维膜的外(内)侧和内(外)侧。
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
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原因:
1、将电表接反,即没有按照电流自“+”接线柱进入,从“-”接线柱流出。
2、实际电流和电压超出电表的最大量程所致。
电流表是指用来测量交、直流电路中电流的仪表。
在电路图中,电流表的符号为"圈A"。
电流值以“安”或“A"为标准单位。
电流表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而制成的。
电流表内部有一永磁体,在极间产生磁场,在磁场中有一个线圈,线圈两端各有一个游丝弹簧,弹簧各连接电流表的一个接线柱,在弹簧与线圈间由一个转轴连接,在转轴相对于电流表的前端,有一个指针。
指针偏转。
由于磁场力的大小随电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过指针的偏转程度来观察电流的大小。
这叫磁电式电流表,就是我们平时实验室里用的那种。
一般可直接测量微安或毫安数量级的电流,为测更大的电流,电流表应有并联电阻器(又称分流器)。
主要采用磁电系电表的测量机构。
分流器的电阻值要使满量程电流通过时,电流表满偏转,即电流表指示达到最大。
对于几安的电流,可在电流表内设置专用分流器。
对于几安以上的电流,则采用外附分流器。
大电流分流器的电阻值很小,为避免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附加于分流器而引起误差,分流器要制成四端形式,即有两个电流端,两个电压端。
例如,当用外附分流器和毫伏表来测量200A的大电流时,若采用的毫伏表标准化量程为
45mV(或75mV),那么分流器的电阻值为0.045/200=0.000225Ω(或0.075/200=0.000375Ω)。
若利用环形(或称梯级)分流器,可制成多量程电流表。
电流表指针偏转与电流方向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不是电流方向。
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由什么来决定?
由电流流入电表的方向决定,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电表,则指针右偏,反之左偏。
电流方向与与电子方向的关系及原因:
二者方向相反,原因就是:电流方向是在没有发现电子以前定义的,科学家们曾经认为电流是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的。
根据电流表的偏转情况,可以判断电路内电流方向:电流表接入电路后,指针正向稳定偏转(一般是顺时针方向):该路是直流电流
从电流表正极接头流向电流表负极接头。
指针反向稳定偏转:该路是直流电流从电流表负极接头流向电流表正极接头。
电流表指针保持在“0”位:1该电路没有电流通过,或该电流表量程太大,而电流太
小所以无法显示,这时如果轻轻晃动电流表,其指针应能较灵活左右晃动。
兴奋传导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图1~图6为神经元(A和B)和突触的模式简图,微电极均连于神经纤维膜外。
分析过程依据的原理是: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是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动作电位是膜外为负膜内为正。
1. 指针偏转两次,方向相反(如图1)图1 A中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图1中,刺激c处,a处、b处均兴奋,但a处先于b处兴奋,当a处兴奋时,a处膜外是负电位,此时b处膜外是正电位,所以b处膜外高于a处,电流沿导线由b处流向a 处,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一次,当b处兴奋时,a处已恢复静息电位,依据同样的道理,a处膜外电位高于b处,电流沿导线由a处流向b处,电流表的指针又偏转一次,图一中的a′、b′也是如此。
图2 A中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图2中,由于从A中释放的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刺激c处,a处、b处都兴奋,a处也是先于b处兴奋。
所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两次,方向相反。
由上可知,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偏转的条件是:与微电极相连的两处神经纤维膜都兴奋,但不同时。
2.指针偏转一次(如图3、图4)图3 A中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图3中,刺激c处,由于兴奋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b处兴奋,a 处不兴奋,当b处兴奋时,b处膜外为负电位,低于a处膜外电位,电流沿导线由a处流向b处,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一次。
图4 A中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图4中,由于从A中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A神经元的兴奋不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刺激c处,a处可兴奋,b处不兴奋,此时,a处膜外是负电位,b处膜外是正电位,电流沿导线由b处流向a处,指针偏转一次。
由上可知,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的条件是:与微电极相连的两处神经纤维膜中只有一处兴奋。
3. 指针不偏转(如图5)图5 A中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且ac=cb(距离)图5中,刺激c处,由于c处与a、b两处的距离相等,且a、b、c三点位于同一个神经元上,故c处兴奋后,兴奋向a、b两处传导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a、b两处同时兴奋,a、b两处膜外不出现电位差,导线中没有电流,因此指针不偏转。
电流表反向偏转的原因
当一个电流表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时,如果它的指针偏向了相反的方向,这被称为电流表的反向偏转。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首先,电流表的设计可能存在缺陷。
通常,电流表包括一个线圈和一个磁针。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磁场会使磁针发生偏转。
但是,如果线圈和磁针的极性不正确,或者线圈和磁针的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电流表的反向偏转。
其次,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可能与电流表的预期方向相反。
在一些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可能与预期的方向相反,这通常是由于电路中的器件之间的连接或电路的设计造成的。
如果电流表的极性与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不匹配,就会导致电流表的反向偏转。
此外,如果电流表自身存在问题,例如内部电阻或电池电压不足,也可能会导致电流表的反向偏转。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修理或更换电流表的部件。
总之,电流表的反向偏转可能是由于电流表本身的设计缺陷、电路中电流方向的错误或电流表本身的问题所引起的。
通过正确地设计、连接和维护电流表,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 1 -。
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下:一、电流表正负极接反在闭合开关前,如果电流表的正负极接反,会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
这是因为电流表内部的机械零点是在正极一侧,而负极一侧的机械零点则是通过连接一个反方向的弹簧实现的。
如果正负极接反,则弹簧的拉力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导致指针反偏。
解决方案:1.正确连接电流表的正负极,确保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2.在连接电路前,务必先检查电流表的正负极连接是否正确。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错误电流表内、外接法错误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内接法适用于高电阻、低电流的测量,外接法适用于低电阻、大电流的测量。
如果内、外接法选择不当,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可能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
解决方案:1.根据待测电阻的大小和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内、外接法。
2.如果对测量结果要求较高,可以采用电桥法或补偿法等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三、待测电阻与电流表内阻匹配不当在测量电阻时,如果待测电阻与电流表内阻匹配不当,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如果待测电阻太小,而电流表内阻较大,则测量得到的电流值会比实际值小,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
解决方案:1.选择合适的待测电阻,确保其与电流表内阻匹配。
2.可以采用四线法或补偿法等消除内阻影响的方法进行测量。
四、电流表量程过小如果电流表的量程过小,在闭合开关前,待测电流可能已经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范围,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
解决方案:1.选择量程合适的电流表进行测量,确保待测电流在电流表的量程范围内。
2.如果对测量结果要求较高,可以采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进行测量。
3.如果有多个量程的电流表可以使用,应选择与待测电路最匹配的量程进行测量。
4.在闭合开关前,务必先检查电流表的量程是否合适,避免出现指针反偏的情况。
五、总结: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主要包括电流表正负极接反、电流表内、外接法错误、待测电阻与电流表内阻匹配不当以及电流表量程过小等方面。
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的原因嘿,咱们来聊聊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这事儿,就像解开一个有趣的小谜题。
我记得在学校实验室的时候,有一次做实验,本来电流表指针应该向右偏转的,可突然它向左偏了,可把我们小组的人都弄懵了。
这就像本来火车应该往南开,结果它往北跑了一样,太奇怪啦!那这是为啥呢?这里面的原因还挺多呢。
首先啊,很可能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电流表就像一个小警察,它有自己的规则,正接线柱要接在电流流入的那一端,负接线柱要接在电流流出的那一端。
要是你不小心把它们弄反了,就像小警察站错了方向,它就会给你个“错误提示”,指针就会向左偏转啦。
我那次在实验室就是这种情况,我们手忙脚乱地检查线路,发现真的是把接线柱接反了,就像把进和出的门搞混了一样。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电流表周围有其他磁场在捣乱。
你看,电流表里面的指针本来是根据电流产生的磁场来转动的,就像小磁针在磁场里会动一样。
但是如果周围有个额外的磁场,而且这个磁场还很强,就像来了个“大恶霸”磁场,它就会干扰电流表正常工作。
比如说,实验室里要是有其他大的电器设备在工作,它们产生的磁场可能就会影响电流表。
我有一次看到隔壁组的实验也出现了指针向左偏转的情况,他们检查接线柱没问题,后来发现是旁边有个大型电磁铁在运行,它产生的磁场让电流表指针乱了套,就像一群小蚂蚁本来排着队走,结果被一阵大风给吹乱了方向。
另外呢,如果电流表本身出了问题,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就像一个人生病了会做出奇怪的举动一样,电流表要是内部的零件有损坏,比如指针被卡住了或者里面的线圈有问题,它也可能不正常地向左偏转。
我曾经帮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器材,发现有个电流表的指针老是不太灵活,有时候轻轻晃一下它就会突然向左偏,这就是它自己“生病”啦,需要好好修理一下。
所以啊,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可不能小瞧,得像侦探一样,好好检查接线柱有没有接反、周围有没有磁场干扰、电流表本身有没有故障,这样才能让电流表好好工作,准确地告诉我们电流的情况呢,就像让小警察重新回到正确的岗位上执行任务一样。
电位变化引起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展开全文当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后,会产生兴奋(静息电位到动作电位的变化)并以电信号的方式传导、传递(涉及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兴奋。
这种变化可以通过电流表进行检测(见必修3 第17页图2-1 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示意图)。
下面就电位变化引起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做进一步的拓展和分析。
1. 膜内外电位差的检测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当A、B两个电极连接神经纤维膜外和膜内的瞬间,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由于偏转方向为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所以可以判断出膜静息的电位特点为外正内负。
2.传导、传递方向的检测如图1-1所示:电流表指针在A、B两点受刺激时都发生偏转,说明同一个神经元中兴奋双向传导;而图1-2中电流表指针在受刺激时不偏转,图1-3中电流表指针在受刺激时发生偏转,综合两者说明神经元间兴奋是极性传递的。
3.传导、传递方向及速率的检测3.1偏左刺激(以两电极间中点为参照,下同)如图2所示:2-1中指针偏转两次,先向左再向右;两次偏转间隔时间短。
刺激点右移至两电极间中点之前的任意位置,实验结果相同。
2-2中的指针偏转两次,先向左再向右;两次偏转间隔时间由于突触处的延迟现象相对较长。
刺激点右移至两电极间中点之前的任意位置,实验结果相同。
3.2中点刺激如图3所示:图3-1中指针由于动作电位同时传到两电极,故不会发生偏转。
实验现象也说明在同一个神经元中兴奋是双向传导的。
图3-2中的指针偏转两次,先向左再向右;原因是由于突触处的延迟现象而使动作电位传递到右侧电极处慢一些。
刺激点右移至突触之前的任意位置,实验结果与中点刺激均相同。
图3-3中的指针向右偏转一次;原因是不能通过突触传递至左侧电极处。
综合3-2、3-2结果,说明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3.3 偏右刺激如图4所示:图4-1中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先右后左。
图4-2中的指针偏转两次,先向左再向右;原因是虽然刺激点距离右侧电极近,但是突触处的延迟现象而使动作电位传递到右侧电极处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