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偏转问题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兴奋传导过程中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图1~图6为神经元(A和B)和突触的模式简图,微电极均连于神经纤维膜外。
分析过程依据的原理是: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是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动作电位是膜外为负膜内为正。
1. 指针偏转两次,方向相反(如图1)图1 A中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图1中,刺激c处,a处、b处均兴奋,但a处先于b处兴奋,当a处兴奋时,a处膜外是负电位,此时b处膜外是正电位,所以b处膜外高于a处,电流沿导线由b处流向a 处,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一次,当b处兴奋时,a处已恢复静息电位,依据同样的道理,a处膜外电位高于b处,电流沿导线由a处流向b处,电流表的指针又偏转一次,图一中的a′、b′也是如此。
图2 A中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图2中,由于从A中释放的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刺激c处,a处、b处都兴奋,a处也是先于b处兴奋。
所以,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两次,方向相反。
由上可知,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偏转的条件是:与微电极相连的两处神经纤维膜都兴奋,但不同时。
2.指针偏转一次(如图3、图4)图3 A中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图3中,刺激c处,由于兴奋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b处兴奋,a 处不兴奋,当b处兴奋时,b处膜外为负电位,低于a处膜外电位,电流沿导线由a处流向b处,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一次。
图4 A中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图4中,由于从A中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A神经元的兴奋不引起B神经元的兴奋,刺激c处,a处可兴奋,b处不兴奋,此时,a处膜外是负电位,b处膜外是正电位,电流沿导线由b处流向a处,指针偏转一次。
由上可知,电流表指针偏转一次的条件是:与微电极相连的两处神经纤维膜中只有一处兴奋。
3. 指针不偏转(如图5)图5 A中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且ac=cb(距离)图5中,刺激c处,由于c处与a、b两处的距离相等,且a、b、c三点位于同一个神经元上,故c处兴奋后,兴奋向a、b两处传导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a、b两处同时兴奋,a、b两处膜外不出现电位差,导线中没有电流,因此指针不偏转。
兴奋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a、b、c、d是上面的4个位点,其中bc= cd。
在膜的外表面b、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箭头处表示接受刺激的部位。
(1)刺激a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刺激a点,兴奋在向右传导的过程中,先传到b点兴奋,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而此时的d点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于是电流计的两侧就产生了电位差,电流方向自右向左;当兴奋继续传导至d处,d点兴奋,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而此时的b点已恢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故电流计中产生自左向右的电流。
由于两次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流计的指针能够发生两次相反方向的偏转;(2)刺激c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刺激c点,由于兴奋传导的双向性以及bc=cd,所以b点和d点同时兴奋, 两点同时变为动作电位,又同时恢复为静息电位,电流计的两侧就没有电位差,电流计中无电流产生,指针不偏转。
2、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传递的。
具体过程: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通过突触前膜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然后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方向传递,称单向传递”兴奋由一个神经元传递至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所以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ms),称突触延搁”因此,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要比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慢。
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a、b、c、d是上面的4个位点,其中bc= cd。
在膜的外表面b、d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箭头处表示接受刺激的部位。
(1)刺激b 点,电流计会怎样偏转?分析:根据图中两个神经元中突触小泡的位置,兴奋在二者之间的传递方向应该是从左向右。
电流表反偏的原因
电流表反偏是指在电路中,电流表指针偏向负方向,而实际电流方向却是正方向。
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直流电路中,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电源极性接反:当电源极性接反时,电流方向也会相应地反向,导致电流表反偏。
2. 测量电路中的电阻过大:当电流表接入电路时,会对电路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电路中的电阻过大,电流表的内阻会对电路产生较大的影响,导致电流表反偏。
3. 电流表内部元件损坏:电流表内部由许多元件组成,如电流表芯片、电流表线圈等,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元件损坏,都有可能导致电流表反偏。
4. 电流表使用不当:如果电流表使用不当,如超过了其额定电流范围、超过了其最大工作电压等,都有可能导致电流表反偏。
为了避免电流表反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正确接线:在接线时,需要仔细检查电源极性是否正确,并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极。
2. 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在选择电流表时,需要根据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和电压大小来选择合适的电流表。
3. 注意电流表的使用环境:电流表应该在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环境下使用,避免受潮、受热等情况。
4. 注意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在使用电流表时,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使用,并注意电流表的额定电流范围和最大工作电压。
总之,电流表反偏是一种常见的电路故障,我们需要注意以上几点,才能避免电流表反偏的发生。
电流表反向偏转的原因
电流表反向偏转是指,当电路中正常通过的电流值与仪表显示的电流值发生反向变化时,通常被称为反向偏转。
电流表反向偏转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类:
1、变送器的故障。
电流表可能是由变送器来放大电流信号,如果变送器出现故障,它会导致电流信号发生反向偏转;
2、电流表内部组件(例如:电流互感器)故障。
电流表内部的组件可能会因为受潮、热损坏等原因而发生故障,也会导致电流表偏转;
3、环境因素。
电流表的外壳或内部的接线可能会被潮湿或高温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反向偏转;
4、外部干扰。
严重的电磁干扰或其他外部干扰可能会影响电流表的测量结果,从而导致反向偏转。
以上就是电流表反向偏转的原因,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 1 -。
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的原因在物理学中,电流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电流表表盘和一个或多个指针组成,用来显示电流的大小。
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指针会根据电流的大小而偏转相应的角度。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采用了相同的量程。
量程是指电流表能够测量的电流范围。
不同的电流表具有不同的量程,例如,一个电流表的量程为0-10A,而另一个电流表的量程为0-20A。
如果两个电流表的量程相同,那么当相同大小的电流通过它们时,它们的指针都会偏转相同的角度。
其次,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灵敏度相同。
灵敏度是指电流表对电流变化的响应能力。
具有高灵敏度的电流表对电流的微小变化会有较大的响应,而具有低灵敏度的电流表对电流的变化则会有较小的响应。
如果两个电流表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它们会对相同大小的电流变化做出相同的反应,因此它们的指针偏转角度也会相同。
此外,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还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内部结构相似。
电流表通常由一个可转动的线圈和一个指针组成,线圈会受到电流的作用而产生磁场,进而使指针偏转。
如果两个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相似,那么它们受到相同大小的电流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也相同,从而使得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
最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还可能是因为它们受到相同的环境影响。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两个电流表处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则它们受到的环境影响相同,从而使得它们的指针偏转角度也相同。
综上所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采用了相同的量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内部结构相似或者受到相同的环境影响。
对于我们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大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状况。
因此,我们需要保证电流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在选择和使用电流表时要注意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我们能够得到准确的电流测量结果。
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
嘿,你问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啊?这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呢。
一种可能呢,是电流表的正负极接反了。
就像电池装反了一样,那肯定不行嘛。
电流本来应该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如果接反了,电流表指针可不就反向偏转了。
比如说,你在做实验的时候,一着急就把电流表的接线给接错了,那指针很可能就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跑。
还有啊,可能是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发生了改变。
比如说,有个电路里有个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的过程中,电流的方向是不一样的。
如果这时候电流表没调整好,指针也可能反向偏转。
就好像一辆车本来朝着一个方向开,突然掉头了,那车上的指南针可能就会乱指。
另外呢,电流表本身可能有问题。
比如说,电流表内部的线圈或者指针出了故障,也可能导致指针反向偏转。
这就像一个手表坏了,指针可能就会乱转。
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同学在做物理实验的时候,电流表的指针突然反向偏转了。
他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
还以为是电流表坏了。
后来仔细检查了一下,才发现是自己把电流表的正负极接反了。
他赶紧把线换过来,指针就正常了。
从那以后,他做实验就特别小心,每次都要检查好几遍接线是否正确。
所以说啊,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的原因有很多呢。
咱在使用电流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接线是否正确,还要注意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否会发生变化。
如果发现指针反向偏转,不要慌张,好好检查一下,肯定能找到原因。
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实际应用中,都要小心谨慎,这样才能用好电流表,不出错哦。
培优讲堂(八)——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疑难讲解]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2.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静息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动作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4.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1)曲线表示膜内外膜电位的变化情况;(2)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使K+外流。
(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
(4)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
(5)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6)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原静息水平。
[典例透析]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下图所示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在这一电位状况时膜外的________浓度高于膜内的,膜内的________浓度高于膜外的。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
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原因:
1、将电表接反,即没有按照电流自“+”接线柱进入,从“-”接线柱流出。
2、实际电流和电压超出电表的最大量程所致。
电流表是指用来测量交、直流电路中电流的仪表。
在电路图中,电流表的符号为"圈A"。
电流值以“安”或“A"为标准单位。
电流表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而制成的。
电流表内部有一永磁体,在极间产生磁场,在磁场中有一个线圈,线圈两端各有一个游丝弹簧,弹簧各连接电流表的一个接线柱,在弹簧与线圈间由一个转轴连接,在转轴相对于电流表的前端,有一个指针。
指针偏转。
由于磁场力的大小随电流增大而增大,所以就可以通过指针的偏转程度来观察电流的大小。
这叫磁电式电流表,就是我们平时实验室里用的那种。
一般可直接测量微安或毫安数量级的电流,为测更大的电流,电流表应有并联电阻器(又称分流器)。
主要采用磁电系电表的测量机构。
分流器的电阻值要使满量程电流通过时,电流表满偏转,即电流表指示达到最大。
对于几安的电流,可在电流表内设置专用分流器。
对于几安以上的电流,则采用外附分流器。
大电流分流器的电阻值很小,为避免引线电阻和接触电阻附加于分流器而引起误差,分流器要制成四端形式,即有两个电流端,两个电压端。
例如,当用外附分流器和毫伏表来测量200A的大电流时,若采用的毫伏表标准化量程为
45mV(或75mV),那么分流器的电阻值为0.045/200=0.000225Ω(或0.075/200=0.000375Ω)。
若利用环形(或称梯级)分流器,可制成多量程电流表。
高中生物学中电流计的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264400《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神经调节》中有关电流计指针偏转的问题,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内容,属于高中生物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
该部分试题建立在“神经纤维或者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由于膜内外存在电位变化,以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单向性”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且通过电流计可以测量出电流的有无及方向。
下面是我对这个知识点做了一个分析归纳:一、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表现为外正内负,通过电流计可以显示出来。
当受到某种刺激时,细胞膜外的Na+大量内流,此时,兴奋部位表现为外负内正,这样,兴奋部位与临近区域的膜内外都有电位差,就形成局部电流(在膜外,电流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再向外延伸,使兴奋传遍整个细胞。
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1.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外(1)在指针外的右侧刺激(如上图):解析:当电流计右侧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负电荷(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外),而左侧仍然为正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右偏转;当电流计左侧出现负电荷,而右侧仍然为正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左偏转。
因此,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2)在指针外左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左后右。
(3)在指针内偏左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左后右。
(4)在指针内偏右侧刺激:电流计偏转方向为先右后左。
(5)在两指针内中间部位刺激:不会出现偏转。
2.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内(1)在指针外的右侧刺激(如上图):解析:当电流计右侧神经纤维受到刺激,首先在电流计右侧出现正电荷(电流计连接在细胞膜内),而左侧仍然为负电荷,所以会出现第一次偏转——向左偏转;当电流计左侧出现正电荷,而右侧仍然为负电荷时,会出现第二次偏转——向右偏转。
电流表反向偏转的原因
当一个电流表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时,如果它的指针偏向了相反的方向,这被称为电流表的反向偏转。
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首先,电流表的设计可能存在缺陷。
通常,电流表包括一个线圈和一个磁针。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磁场会使磁针发生偏转。
但是,如果线圈和磁针的极性不正确,或者线圈和磁针的位置不正确,可能会导致电流表的反向偏转。
其次,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可能与电流表的预期方向相反。
在一些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可能与预期的方向相反,这通常是由于电路中的器件之间的连接或电路的设计造成的。
如果电流表的极性与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不匹配,就会导致电流表的反向偏转。
此外,如果电流表自身存在问题,例如内部电阻或电池电压不足,也可能会导致电流表的反向偏转。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修理或更换电流表的部件。
总之,电流表的反向偏转可能是由于电流表本身的设计缺陷、电路中电流方向的错误或电流表本身的问题所引起的。
通过正确地设计、连接和维护电流表,可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 1 -。
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及解决方案如下:一、电流表正负极接反在闭合开关前,如果电流表的正负极接反,会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
这是因为电流表内部的机械零点是在正极一侧,而负极一侧的机械零点则是通过连接一个反方向的弹簧实现的。
如果正负极接反,则弹簧的拉力与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相反,导致指针反偏。
解决方案:1.正确连接电流表的正负极,确保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2.在连接电路前,务必先检查电流表的正负极连接是否正确。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错误电流表内、外接法错误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内接法适用于高电阻、低电流的测量,外接法适用于低电阻、大电流的测量。
如果内、外接法选择不当,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可能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
解决方案:1.根据待测电阻的大小和电流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内、外接法。
2.如果对测量结果要求较高,可以采用电桥法或补偿法等更精确的测量方法。
三、待测电阻与电流表内阻匹配不当在测量电阻时,如果待测电阻与电流表内阻匹配不当,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如果待测电阻太小,而电流表内阻较大,则测量得到的电流值会比实际值小,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
解决方案:1.选择合适的待测电阻,确保其与电流表内阻匹配。
2.可以采用四线法或补偿法等消除内阻影响的方法进行测量。
四、电流表量程过小如果电流表的量程过小,在闭合开关前,待测电流可能已经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范围,导致电流表指针反偏。
解决方案:1.选择量程合适的电流表进行测量,确保待测电流在电流表的量程范围内。
2.如果对测量结果要求较高,可以采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进行测量。
3.如果有多个量程的电流表可以使用,应选择与待测电路最匹配的量程进行测量。
4.在闭合开关前,务必先检查电流表的量程是否合适,避免出现指针反偏的情况。
五、总结: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反偏的原因主要包括电流表正负极接反、电流表内、外接法错误、待测电阻与电流表内阻匹配不当以及电流表量程过小等方面。
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的原因嘿,咱们来聊聊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这事儿,就像解开一个有趣的小谜题。
我记得在学校实验室的时候,有一次做实验,本来电流表指针应该向右偏转的,可突然它向左偏了,可把我们小组的人都弄懵了。
这就像本来火车应该往南开,结果它往北跑了一样,太奇怪啦!那这是为啥呢?这里面的原因还挺多呢。
首先啊,很可能是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电流表就像一个小警察,它有自己的规则,正接线柱要接在电流流入的那一端,负接线柱要接在电流流出的那一端。
要是你不小心把它们弄反了,就像小警察站错了方向,它就会给你个“错误提示”,指针就会向左偏转啦。
我那次在实验室就是这种情况,我们手忙脚乱地检查线路,发现真的是把接线柱接反了,就像把进和出的门搞混了一样。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电流表周围有其他磁场在捣乱。
你看,电流表里面的指针本来是根据电流产生的磁场来转动的,就像小磁针在磁场里会动一样。
但是如果周围有个额外的磁场,而且这个磁场还很强,就像来了个“大恶霸”磁场,它就会干扰电流表正常工作。
比如说,实验室里要是有其他大的电器设备在工作,它们产生的磁场可能就会影响电流表。
我有一次看到隔壁组的实验也出现了指针向左偏转的情况,他们检查接线柱没问题,后来发现是旁边有个大型电磁铁在运行,它产生的磁场让电流表指针乱了套,就像一群小蚂蚁本来排着队走,结果被一阵大风给吹乱了方向。
另外呢,如果电流表本身出了问题,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就像一个人生病了会做出奇怪的举动一样,电流表要是内部的零件有损坏,比如指针被卡住了或者里面的线圈有问题,它也可能不正常地向左偏转。
我曾经帮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器材,发现有个电流表的指针老是不太灵活,有时候轻轻晃一下它就会突然向左偏,这就是它自己“生病”啦,需要好好修理一下。
所以啊,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可不能小瞧,得像侦探一样,好好检查接线柱有没有接反、周围有没有磁场干扰、电流表本身有没有故障,这样才能让电流表好好工作,准确地告诉我们电流的情况呢,就像让小警察重新回到正确的岗位上执行任务一样。
近年高考生物试卷中,出现过两道涉及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试题。
[试题1](2003上海高考生物第41题)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请回答: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
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
……
答案:(1)A 静息 C 动作
[试题2](2007广东高考生物第25题)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答案:AC
上面两道题都涉及电流方向引起的指针偏转问题,但试题1中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流入方向正好相同,试题2中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流入方向正好相反。
这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电流表中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仅与电流的流入方向有关,还与电流表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有关。
同样是测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或者动作电位,电流表的正负极的连接方式不同,指针偏转方向就
会不同。
对于常规的电流表来说,电流从正极流入,指针会向右偏转;电流从负极流入,指针会向左偏转。
上述两道高考题中,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的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正负极的连接方式不同,因而并不矛盾。
试题1的图1已经绘出了电流表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是正极连接膜内,负极连接膜外,A 图膜电位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电流从负极流入表内,故指针向左偏转;B图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电流从正极流入表内,故指针向右偏转。
试题2图中并没有表示出电流表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按照上述规律分析,A图应该是正极连接膜内,负极连接膜外,电流从负极流入,故指针向左偏转;C图应该是正极连接膜外,负极连接膜内,电流从正极流入,故指针向右偏转。
小结:在分析电流表的指针偏转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电流的流入方向和电流表的正负极连接方式,并按照常规的电流表连接方式判断即可:电流正极流入向右偏,负极流入向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