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流表偏转问题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2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我国正在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
其科学目标之一是探寻神秘的“119号”元Am→A119X+210n产生该元素。
关于原子核Y和质量数A,下列选项正确素,科学家尝试使用核反应Y+24395的是( )A. Y为 5826Fe,A=299B. Y为 5826Fe,A=301C. Y为 5424Cr,A=295D. Y为 5424Cr,A=2972.2024年8月3日,中国选手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冠,为中国网球赢得史上首枚女单奥运金牌。
如图所示,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甲某次在B点直线救球倒地后,运动员乙将球从距水平地面上D点高度为ℎ的A点水平击出,落点为C。
乙击球瞬间,甲同时沿直线BC奔跑,恰好在球落地时赶到C点。
已知BC⊥BD,BD=d,BC=l,网球和运动员甲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甲此次奔跑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与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lℎB. 2dlC. d2+l2ℎD. d d2+l2ℎl3.如图所示,一装满某液体的长方体玻璃容器,高度为a,上下两个面为边长32a的正方形,底面中心O 点放有一单色点光源,可向各个方向发射单色光。
液面上漂浮一只可视为质点的小甲虫,已知该液体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n=2,则小甲虫能在液面上看到点光源的活动区域面积为( )A. 18a2πa3B. 13C. πa2D. a24.假设某空间有一静电场的电势φ随x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且带电粒子的运动只考虑受电场力,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从x2到x3,场强的大小均匀增加B. 正电荷沿x轴从O运动到x1的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负电荷沿x 轴从x 4移到x 5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 x 2处场强大小为E 2,x 4处场强大小为E 4,则E 2>E 45.中国载人登月初步方案已公布,计划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科学探索。
创新题拔高练考点10 神经调节【解题模板】一、反射及兴奋产生、传导问题分析1.反射及反射类型(1)反射活动的判断一看:是否有中枢神经中枢二看:效应器是否反应三看:反射弧是否完整(2)反射类型判断一看获得方式,二看神经中枢,三看是否消退2.兴奋产生原理及影响因素探究一看:K+外流及外流量是否正常二看:刺激是否有效三看:Na+内流及内流量是否正常二、兴奋传导、传递特点及探究1.兴奋传递过程问题分析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状态的判断一看类型与数量:突触前膜释放的地址类型,释放递质的量是否正常二看运输与结合:递质与后膜受体作用过程是否正常三看效果与去向:阴阳离子的跨膜运输、递质是否正常水解2.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一看:电流表两极位置二看:两极处兴奋状态三判断:两极处出现电位差,电流表指针就偏转,偏转次数等于产生的电位差次数3.兴奋传导、传递特点探究对侧观察:分别在受刺激的前或后神经元观察一点刺激:神经纤维某一特定点给予适宜强度刺激两侧观察:在同一神经纤维刺激点两侧观察【练习】1.医学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传递功能下降相关。
NE是一种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节后神经元和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合成和分泌。
下图为NE的释放及作用过程示意图。
NE也是一种激素,由肾上腺髓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NE在胃肠道内可被破坏。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X代表交感节后神经元或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B.蛋白M与NE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结合后能改变膜的通透性C.若抑制抑郁症患者体内NE降解酶的活性,则NE的信息传递能力增强D.抑郁症患者可通过口服大量去甲肾上腺素的方法,来减少抑郁的发生2.γ-氨基丁酸(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延缓脑衰老等生理作用。
受体Ⅰ和受体Ⅱ是神经元细胞膜上GABA的两种受体,GABA与受体Ⅰ作用后,引起Cl-进入突触后膜,然后GABA被泵回突触前神经元,并被GABA氨基转移酶代谢降解;GABA与受体Ⅱ作用后,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2.3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传导及特点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及特点教学难点兴奋的产生、传导及传递知识点0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神经冲动: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2.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3.传导过程:课程标准目标解读 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
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
1.阐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传导过程和特点。
2.阐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3.说明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4.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兴奋可沿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兴奋与膜内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相同,与膜外的局部电流传导方向相反。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1)在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在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知识点0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相连,每一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此接触部位被称为突触。
(1)结构基础:突触由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构成。
(2)类型及简化图:③(神经-肌肉突触)(3)效应器中形成的突触类型①轴突—肌肉型②轴突—腺体型2.传递过程(1)过程: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小泡,并向突触前膜移动,经胞吐释放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不同部位的信号转化形式①突触小体:电信号→化学信号。
②突触后膜:化学信号→电信号。
3.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即: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
其原因是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高考加强课(十五)膜电位的测定及兴奋传导与传递的相关实验探究一、膜电位的测量及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考题范例】如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毫伏B.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B点的电位C.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审答提示](1)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相反。
(2)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通道打开,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Na+内流造成的,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解析:选C。
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60毫伏,故A错误;左图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于右图中的A点的电位,故B错误;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故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故D错误。
【备考锦囊】1.关于膜电位测量及曲线变化的分析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试题中的提示得出。
2.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1)指针偏转原理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如下:(2)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3)在神经元之间(ab=bd)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的原因在物理学中,电流表是一种用来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
它通常由一个电流表表盘和一个或多个指针组成,用来显示电流的大小。
当电流通过电流表时,指针会根据电流的大小而偏转相应的角度。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是相同的,这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采用了相同的量程。
量程是指电流表能够测量的电流范围。
不同的电流表具有不同的量程,例如,一个电流表的量程为0-10A,而另一个电流表的量程为0-20A。
如果两个电流表的量程相同,那么当相同大小的电流通过它们时,它们的指针都会偏转相同的角度。
其次,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灵敏度相同。
灵敏度是指电流表对电流变化的响应能力。
具有高灵敏度的电流表对电流的微小变化会有较大的响应,而具有低灵敏度的电流表对电流的变化则会有较小的响应。
如果两个电流表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它们会对相同大小的电流变化做出相同的反应,因此它们的指针偏转角度也会相同。
此外,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还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内部结构相似。
电流表通常由一个可转动的线圈和一个指针组成,线圈会受到电流的作用而产生磁场,进而使指针偏转。
如果两个电流表的内部结构相似,那么它们受到相同大小的电流时,线圈产生的磁场强度也相同,从而使得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
最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还可能是因为它们受到相同的环境影响。
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可能会受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果两个电流表处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则它们受到的环境影响相同,从而使得它们的指针偏转角度也相同。
综上所述,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可能是因为它们采用了相同的量程、具有相同的灵敏度、内部结构相似或者受到相同的环境影响。
对于我们使用电流表来测量电流大小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状况。
因此,我们需要保证电流表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在选择和使用电流表时要注意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以确保我们能够得到准确的电流测量结果。
培优讲堂(八)——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疑难讲解]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2.电位的测量测量方法测量图解测量结果静息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动作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1)在神经纤维上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
4.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1)曲线表示膜内外膜电位的变化情况;(2)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通道开放使K+外流。
(3)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使Na+内流。
(4)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
(5)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使K+外流。
(6)de段:静息电位恢复后,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原静息水平。
[典例透析]分别将灵敏电流计按下图所示连接(甲图为神经纤维,乙图含有突触结构,甲、乙图中ab长度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在这一电位状况时膜外的________浓度高于膜内的,膜内的________浓度高于膜外的。
(2)甲图灵敏电流计现在测不到神经纤维膜的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同时在甲、乙图中a处给予一个刺激,观察指针摆动,指针反应时间落后的是________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加强专题(四) 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重点突破1.膜电位的测量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刺激a 点,b 点兴奋――→早于d 点⇒电流计先往左后往右两次偏转;刺激c 点,b 、d 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偏转刺激c 点,b 点兴奋――→早于d 点⇒电流计先往左后往右两次偏转 刺激c ,b 处电流计先往右,后往左两次偏转,肌肉发生收缩 3.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先电刺激a 上一点,测量b 上有电位变化再电刺激b 上一点,测量a 上无电位变化 ①刺激b 点,a 点兴奋――→早于d 点,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②刺激c 点,a 点不兴奋,d 点可兴奋,电流计只发生一次偏转4.“三看法”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5.Na+、K+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1)K+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K+浓度升高→电位峰值升高K+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2)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Na+浓度升高→电位峰值升高Na+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专能提升例1 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例2 如图甲表示突触,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图甲中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图甲中a兴奋时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C.图乙处于②状态时的K+内流不需要消耗A TP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图乙膜电位峰值会低于40 mV[解析]兴奋传导到a处,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b,将兴奋传递给下一神经元,所以在a处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错误;由于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所以a兴奋不一定会使b产生图乙所示的变化,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图乙处于②状态即形成动作电位,是由Na+内流造成的,C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是Na+大量内流的结果,所以若将该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则③的位点将会向下移,D正确。
专题辅导(电流表的改装及量程的扩大)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实际的电流表电阻虽然很小,但并不为零,实际的电压表电阻虽然很大,但并不是无穷大。
通过请教老师,他们进一步了解到,电流表既可以用于测量电流,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测量电压;通过给小量程电流表串联或并联一个适当阻值的定值电阻,还可以将它改装成电压表或大量程电流表。
老师还特别强调,观察电流表,要注意指针满偏时的电流值,满偏电流的值在数值上等于该表的量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完成了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的实验方案。
该方案的要点有:①设计电路:按图中的方式给刻度均匀的电流表A 串联一个电阻R ,虚线框内即为改装后的电压表V ;②计算R 的值:若电流表A 的满偏电流为IA ,电阻为RA ,改装成的电压表V 的量程为UV ,则由R R U I A VA +=可得到R 的值;③给表盘重新标注示数:若通过电流表A 的电流为I ,改装成的电压表V 两端的电压为U ,则由RR U I A +=的变形式)(R R I U A +=可对表盘上每根刻度线重新进行标注。
由于R R A +是一个定值,因此U 与I 是正比关系,所以改装成的电压表V 的刻度仍是均匀的。
训练:1.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G 改装而成的。
电流表G 也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
图甲是一个量程为0~3mA 的电流表G ,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这时G 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压。
因此,电流表G 实际上也可以当成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
已知该电流表的电阻为Rg=10Ω.(1)若将这个电流表当成电压表使用,则刻度盘上最大刻度3mA 处应该标多大的电压值?(2)如图乙所示,若将这电流表串联一个定值电阻R 后,使通过G 的电流为3mA 时,A 、B 之间的电压等于3V ,这样A .B 之间(虚线框内)就相当于一个量程为0~3V 的电压表(图丙),求串联的定值电阻R 的大小。
关于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核心精要]一、兴奋传导特点的验证1.验证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击图中a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b处电位改变,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b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验证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击图中a处,测量c处的电位变化;再电激c处,测量a处的电位变化。
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二、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1)静息状态当灵敏电流计的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时,只观察到指针偏转一次。
当两极都与神经纤维膜外侧(或膜内侧)相连接时,指针不偏转。
(2)刺激神经纤维①刺激a点,引起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引起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的分析(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对点训练]1.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上的传导速度相同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A [本题易错之处是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中的各结构。
A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整个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高考生物重点题型1电位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知识梳理
1.膜电位的测量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测量方法测量图解偏转次数测量结果
静息电位
电表两极分别置于
神经纤维膜的内侧
和外侧
1次
动作电位
电表两极均置于神
经纤维膜的外侧
方向相反的2次
2.关于膜电位测量的相关曲线分析
电流计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刺激任何一侧,会形成一个波峰,如图1所示,电流计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或内侧),刺激任何一端,会形成方向相反的两个波峰,如图2、图3所示,图2和图3的判断可根据题中的提示得出。
3.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指针偏转原理图
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
(3)在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例证】(2013·四川卷,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解析根据题干说明“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那么兴奋传递方向在此处只能是神经→肌肉,故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不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灵敏电流表的左右偏转的规律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灵敏电流表那有趣的左右偏转规律,就像探索一个小怪物的怪癖一样好玩。
你看那灵敏电流表啊,就像一个超级敏感的小磁针舞者。
当电流从它左边流入的时候呢,它就像是被左边吹来一阵神秘的魔法风,一下子向左偏转,那姿态就好像是一个被左边舞台的聚光灯吸引的小演员,迫不及待地向左倾斜,感觉像是要去拥抱左边的电流世界。
这时候的电流表啊,就像是在说:“左边来的电流朋友,我来迎接你啦。
”可要是电流调皮地从右边流进去呢,不得了啦!电流表就像突然被右边的大力士拉了一把,猛地向右偏转,那速度就像火箭转弯似的。
这就好比是它看到右边有一个超级大的宝藏,整个身子都扑向右边去探索。
它这一偏啊,就好像在告诉我们:“哟呵,右边的电流来啦,我得赶紧跟过去看看。
”我们可以把电流想象成一群小蚂蚁,从左边来的蚂蚁大军一涌入,电流表这个小岗哨就向左倾斜,给外面的世界传达信号:“嘿,左边有好多蚂蚁兄弟过来啦。
”要是蚂蚁从右边进军呢,电流表又毫不犹豫地向右倒,像是在呼喊:“右边的蚂蚁大军来喽。
”而且这个灵敏电流表的偏转就像一个特别任性又超级准时的小闹钟。
只要电流方向不变,它的偏转方向就像被定了型一样,规规矩矩的,不会突然乱转,就像小闹钟到点就响,绝不含糊。
如果把电流比喻成水流,电流表就是那在水流中晃悠的小浮标。
左边进水的时候,浮标就向左歪,右边进水就向右歪。
这电流表啊,就这么直白地用自己的偏转来显示水流(电流)的方向,真是个简单又可爱的小家伙。
不过呢,这个小电流表也有自己的小脾气。
如果电流太弱,它可能就会像一个没吃饱饭的小孩,有气无力地小幅度偏转,好像在说:“电流哥哥,你给的力量不够我大展身手呀。
”要是电流太强呢,它又像是被吓着了,疯狂地偏转,就像一个被大风刮得东倒西歪的小树苗。
总之啊,灵敏电流表的左右偏转规律就像一场有趣的小表演,只要我们摸清了它的脾气,就能像看一场精彩的魔术一样,轻松读懂电流的方向这个小秘密啦。
近年高考生物试卷中,出现过两道涉及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试题。
[试题1](2003上海高考生物第41题)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请回答:
(1)图1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
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2中的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电位。
……
答案:(1)A 静息 C 动作
[试题2](2007广东高考生物第25题)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
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正确的是
答案:AC
上面两道题都涉及电流方向引起的指针偏转问题,但试题1中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流入方向正好相同,试题2中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流入方向正好相反。
这又是怎么回事?
原来,电流表中指针的偏转方向不仅与电流的流入方向有关,还与电流表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有关。
同样是测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或者动作电位,电流表的正负极的连接方式不同,指针偏转方向就会不同。
对于常规的电流表来说,电流从正极流入,指针会向右偏转;电流从负极流入,指针会向左偏转。
上述两道高考题中,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的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正负极的连接方式不同,因而并不矛盾。
试题1的图1已经绘出了电流表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是正极连接膜内,负极连接膜外,A 图膜电位为外正内负(静息电位),电流从负极流入表内,故指针向左偏转;B图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动作电位),电流从正极流入表内,故指针向右偏转。
试题2图中并没有表示出电流表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按照上述规律分析,A图应该是正极连接膜内,负极连接膜外,电流从负极流入,故指针向左偏转;C图应该是正极连接膜外,负极连接膜内,电流从正极流入,故指针向右偏转。
小结:在分析电流表的指针偏转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电流的流入方向和电流表的正负极连接方式,并按照常规的电流表连接方式判断即可:电流正极流入向右偏,负极流入向左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