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数量级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2.80 MB
- 文档页数:48
第五章复习题1、试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热边界层的概念。
答:在壁面附近的一个薄层内,流体温度在壁面的法线方向上发生剧烈变化,而在此薄层之外,流体的温度梯度几乎为零,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这一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
2、与完全的能量方程相比,边界层能量方程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答:与完全的能量方程相比,它忽略了主流方向温度的次变化率σα22x A ,因此仅适用于边界层内,不适用整个流体。
3、式(5—4)与导热问题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式(2—17)有什么区别?答:=∂∆∂-=yyt th λ(5—4))()(f w t t h h t-=∂∂-λ (2—11)式(5—4)中的h 是未知量,而式(2—17)中的h 是作为已知的边界条件给出,此外(2—17)中的λ为固体导热系数而此式为流体导热系数,式(5—4)将用来导出一个包括h 的无量纲数,只是局部表面传热系数,而整个换热表面的表面系数应该把牛顿冷却公式应用到整个表面而得出。
4、式(5—4)表面,在边界上垂直壁面的热量传递完全依靠导热,那么在对流换热中,流体的流动起什么作用?答:固体表面所形成的边界层的厚度除了与流体的粘性有关外还与主流区的速度有关,流动速度越大,边界层越薄,因此导热的热阻也就越小,因此起到影响传热大小5、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字描述应包括什么内容?既然对大多数实际对流传热问题尚无法求得其精确解,那么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字描述有什么意义?答: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字描述应包括: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及定解条件,定解条件包括,(1)初始条件 (2)边界条件 (速度、压力及温度)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字描述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对流换热中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每一种关系都必须满足动量,能量和质量守恒关系,避免在研究遗漏某种物理因素。
基本概念与定性分析5-1 、对于流体外标平板的流动,试用数量级分析的方法,从动量方程引出边界层厚度的如下变化关系式:x xRe 1~δ解:对于流体外标平板的流动,其动量方程为:221xy u v dx d y u v x y u ∂+-=∂∂+∂∂ρρ 根据数量级的关系,主流方的数量级为1,y 方线的数量级为δ则有2211111111δρδδv +⨯-=⨯+⨯ 从上式可以看出等式左侧的数量级为1级,那么,等式右侧也是数量级为1级, 为使等式是数量级为1,则v 必须是2δ量级。
2013年高等传热学复习题黄祯光 12S002002一、解释概念(数学表达式、物理含义)。
1、粘性耗散效应及耗散函数Φ:粘性应力做功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即为粘性耗散效应,将引起粘性耗散效应的流体应变关系定义为耗散函数Φ:22()()3j j i i j j i jx x x x υυυυ∂∂∂∂Φ=+-∂∂∂∂ 2、随动导数(物质导数、实体导数):d d i ib b bv x ττ∂∂=+∂∂,表示的是固定流体质点的某一特性量变化率。
若b 代表流速v i ,则d d iv τ代表流体质点的真实加速度d d i i i i j j v v v a v x ττ∂∂==+∂∂,式中iv τ∂∂表示当地加速度,i j j v v x ∂∂表示对流加速度。
3、热边界层:固体壁面附近,在垂直于壁面方向上,存在很大的温度梯度,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薄层。
在热边界层内沿壁面法向导热是主要的传热方式,热边界层厚度δt <<L ,热边界层的流动状态对换热起着决定性作用。
层流热边界层内:沿壁面法向的热流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
湍流边界层内:粘性底层靠导热,湍流核心区的脉动对流占主要地位。
4、热充分发展流:将热边界层汇合后的区域称为热充分发展流,此区域为无量纲温度分布不随主流方向(x 方向)发生变化,即截面内各点的温度保持按一定规律同步变化,流体与壁面的换热强度不变化。
5、雷诺应力:tij i j τρυυ''=-,表示因速度脉动而引起的动量传递(扩散性质),通常称为湍流附加应力或雷诺应力。
6、雷诺热流:t j p j q c T ρυ''=,表示因速度脉动与温度脉动所引起的x j 方向附加热流,称为湍流附加热流或雷诺热流。
7、湍流强度J :湍流脉动速度与平均速度的比值,21211(')3j J v V ==,V u ',v ',w '是三个方向的脉动速度,当222u v w '''==时为各项同性湍流,否则为各向异性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