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艺术活动硬糖和软糖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小班艺术硬糖和软糖教案1、小班艺术硬糖和软糖教案活动目标:1.试着用你的感官去感知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根据音乐的不同性质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魔术箱6个,软糖硬糖若干,软糖妈妈图片、硬糖爸爸图片,黄色筐一个、红色筐一个。
活动过程:一、出示魔法箱,引出课题1.你们看老师带来魔法箱?2.你摸到了什么?二、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性质分辨软糖妈妈、硬糖爸爸1.今天,糖果王国里软糖妈妈和硬糖爸爸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
2.幼儿为软糖妈妈和硬糖爸爸匹配相应的音乐,进一步感受软糖硬糖的不同。
3.游戏:送糖果宝宝回家,巩固简单的分类经验。
三、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性质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1.舞会已经开始,让我们和硬糖爸爸、软糖妈妈一起跳起来吧。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软糖妈妈和硬糖爸爸不同的动作,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2、小班健康活动软软糖硬硬糖教案反思活动目标能感知糖的软和硬并能用语言表达。
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控制自己的情绪,难过或疼痛时不哭。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已感知过软和硬的物体。
材料:一些软硬糖果、不透明袋子、小石头和海绵。
教师的活动。
让宝宝们分别摸摸这两个包,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我们来看看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鼓励宝宝大胆说一说,并猜测布袋里装的是什么?--将袋里的石子和海绵拿出来给宝宝们看看和摸摸。
二、出示装有糖果的布袋,鼓励宝宝摸一摸,感知糖的软硬。
--请宝宝摸过后猜猜袋子里装的是什么?师:"我们来看看袋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三、请宝宝人选一块糖果品尝。
--师:"宝宝们用手捏一捏,看看自己的糖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呢?"(鼓励宝宝说出自己糖的软硬)--师:"现在再请宝宝们吃一吃自己的糖是什么味道的?"(鼓励宝宝说出糖的味道和吃在嘴巴里有什么感觉。
)活动反思:这节活动课是充分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而精心准备的,活动内容具有探索性与科学性,引起幼儿的求知兴趣与探索欲望,特别是小班幼儿对新奇的事情特别的好奇活动反思:首先让幼儿分组实验,科学教育的目标包括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分组实验可以让幼儿自己探究各种感知方法,这样对探究结果印象更深刻;然后让幼儿交换分组,检验其他组的操作是否正确,幼儿在检验过程中,在发现别人存在的问题的同时也会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产生好奇;最后,教师引导幼儿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验别人操作成果的感受,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物体软硬特性的认识。
小班科学教案软糖和硬糖小班科学教案:软糖和硬糖引言:科学教育是小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科学实验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和实用的实验主题,即“软糖和硬糖”。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可以以亲身体验感受糖果的不同特性,并对物质的性质有初步的了解。
一、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认识并比较软糖和硬糖的特性,了解不同的物质在外观、口感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二、实验材料:1. 软糖(如柔软的口香糖)2. 硬糖(如薄荷糖)3. 盐水4. 两个小杯子5. 盐6. 水三、实验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软糖和硬糖两者的外观差异,如形状、颜色等。
让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两者的不同之处,并提醒他们在描述时注意详细的表达。
2. 然后,给每个幼儿发放一颗软糖和一颗硬糖,让他们尝尝软糖和硬糖的口感。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如有嚼劲、融化速度等。
3. 接下来,给幼儿准备两个小杯子,一个倒入盐水,另一个倒入普通水。
然后,分别把软糖放入盐水杯中,硬糖放入普通水杯中。
观察并引导幼儿描述软糖和硬糖在水中的变化。
4. 建议等待一段时间,让幼儿观察软糖是否变化,并引导他们尝试用手指触摸软糖和硬糖,观察其变化。
5. 继续引导幼儿讨论软糖和硬糖的差异。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幼儿提问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软糖会在盐水中膨胀?为什么硬糖不会?”或者,“为什么软糖比硬糖更快融化?”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幼儿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软糖和硬糖在外观上有一定差异,软糖通常比硬糖更柔软。
2. 幼儿发现软糖比硬糖更容易咀嚼,并且常常能融化得更快。
3. 在盐水中,软糖会膨胀并变得更大,而硬糖则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4. 软糖和硬糖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成分不同导致的。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幼儿对软糖和硬糖的不同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并通过亲身体验对物质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软软糖硬硬糖》一、教案背景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健康饮食习惯对幼儿成长的影响,特别是对糖果等甜食的合理摄入。
活动目的:通过《软软糖硬硬糖》的故事,教育幼儿了解不同糖果的特点,学会选择对健康有益的食物。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幼儿能够区分软糖和硬糖,并了解它们对牙齿的潜在影响。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兴趣。
行为目标:幼儿能够在成人的引导下,选择更健康的零食。
三、教学准备教学材料:软糖和硬糖的实物或图片。
牙齿模型或图片,展示吃糖后的牙齿状态。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有关口腔卫生和糖果选择的视频。
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或小游戏引起幼儿对糖果的兴趣。
故事讲述(10分钟)讲述《软软糖硬硬糖》的故事,介绍不同糖果的特点。
图片展示(10分钟)展示软糖和硬糖的图片,以及吃糖后对牙齿影响的图片。
视频观看(10分钟)播放有关口腔卫生和如何选择健康零食的视频。
互动讨论(15分钟)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喜欢的糖果,以及吃糖后的感受。
角色扮演(15分钟)幼儿扮演不同的糖果,模拟它们在口腔中的作用。
健康零食选择(20分钟)指导幼儿如何在多种零食中选择更健康的选项。
游戏巩固(15分钟)通过“健康零食大挑战”等游戏,巩固学习内容。
总结反馈(5分钟)总结今天学到的健康饮食知识,回答幼儿的疑问。
五、教学方法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直观展示糖果对牙齿的影响。
互动讨论法:通过讨论激发幼儿的思考,加深理解。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学习。
六、教学资源人力资源:教师和助教。
物质资源:教学材料和工具。
七、安全措施活动安全:确保教学活动场地的安全。
健康监护:注意幼儿的身体状况,防止糖果引起的不适。
八、评估方式观察记录: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口头测试:通过提问,检验幼儿对健康饮食知识的掌握。
九、附录教学材料清单活动流程图安全注意事项十、结语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健康的食物。
小班健康领域教案反思《软软糖硬硬糖》教案名称:《软软糖硬硬糖》课程目标:1.能够理解健康食品的概念和重要性。
2.能够辨别软糖和硬糖的区别,了解它们的营养成分和对健康的影响。
3.能够制定健康饮食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零食。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软糖和硬糖,并让学生品尝两种糖的口味和口感差异。
引导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并激发学生对健康食品的兴趣。
2.知识讲解:通过PPT或教材介绍软糖和硬糖的定义、制作过程、常见品牌等。
重点讲解它们的营养成分和对健康的影响。
告诉学生软糖中添加的大量糖分和食品添加剂会导致肥胖、蛀牙和其他健康问题,而硬糖含有较少的糖分,更适合健康饮食。
3.活动设计:a.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并列举一些常见的软糖和硬糖的品牌。
然后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b.健康饮食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其中包括选购适合自己的健康零食。
鼓励学生选择含有较少糖分和食品添加剂的硬糖,同时可以推荐一些其他健康零食,如坚果、水果干等。
4.总结:通过回顾课程内容,让学生总结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并强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选择健康食品,并避免过量食用糖分较高的软糖。
反思:整体来说,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较为合理。
学生在体验不同糖果的口感后,引发了他们对健康食品的思考和兴趣。
通过讲解软糖和硬糖的定义、制作过程以及对健康的影响,学生对两者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小组讨论和制定健康饮食计划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参与度,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总结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然而,教案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知识讲解环节,可以通过案例或实际的数据更加生动地说明软糖和硬糖对健康的影响。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学生参与的互动环节,如提问、让学生观察食品包装上的标签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另外,在活动设计中,可以设计一些更加具体的任务,如让学生团队合作制作健康零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班艺术教案:硬糖和软糖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课程,学生将会: - 了解硬糖和软糖的制作过程和不同之处; - 学习使用彩泥制作硬糖和软糖模型; - 培养学生感官体验,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彩泥(黄色、红色、蓝色、绿色);
2.美术活动桌;
3.制作好的硬糖和软糖模型(老师可提前制作好)。
教学内容
一、引入
1.老师向学生介绍制作硬糖和软糖的过程,并告诉学生两者的不同之处;
2.老师向学生展示制作好的硬糖和软糖模型,并让学生看看它们的特点;
3.老师引导学生讨论硬糖和软糖的不同之处。
二、学习制作硬糖和软糖
1.老师让学生取出黄色彩泥,揉成一个小球;
2.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制作硬糖的方法,将彩泥揉成一个硬糖模型;
3.老师让学生取出红色彩泥,揉成一个小球;
4.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制作软糖的方法,将彩泥揉成一个软糖模型。
三、尝试制作自己的硬糖和软糖
1.老师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彩泥制作自己的硬糖和软糖;
2.老师可以提供不同颜色的彩泥,让学生尝试不同的组合;
3.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工具,如模具、剪刀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制作出作品。
四、展示作品并总结
1.老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观看;
2.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分享一下自己制作作品的过程和心得;
3.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点评学生的作品。
总结
本节课通过制作硬糖和软糖模型,让学生了解硬糖和软糖的不同之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创造出不同形态的作品,这既增加了学生的乐趣,又激发了他们的艺术潜能。
幼儿园教案软糖和硬糖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教案-软糖和硬糖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 培养幼儿对不同糖果口感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糖果的正确食用习惯和健康意识。
教学准备:1. 软糖和硬糖各一份。
2. 幼儿园教室或活动场所。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导幼儿回忆他们平时喜欢吃的糖果。
- 提问:你们吃过软糖和硬糖吗?它们有什么不同?2. 探究(10分钟):- 给每个幼儿一颗软糖和一颗硬糖。
- 让幼儿观察两者的外观、形状和质地。
- 引导幼儿用手轻轻捏一下软糖和硬糖,感受它们的软硬程度。
- 提问:软糖和硬糖在质地上有什么不同?哪个更软?哪个更硬?3. 实践(15分钟):- 让幼儿先尝一颗软糖,然后尝一颗硬糖。
- 引导幼儿描述两者的口感和味道。
- 提问:软糖和硬糖在口感上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容易咀嚼?哪个更容易溶化?4. 总结(5分钟):- 引导幼儿讨论软糖和硬糖的区别,并总结出结论。
- 强调软糖和硬糖的食用习惯和健康意识,提醒幼儿不要吃太多糖果。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幼儿尝试其他口感不同的糖果,如涂层糖果、泡泡糖等,并比较它们与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 引导幼儿讨论糖果的健康问题,如过多食用糖果可能导致蛀牙等问题,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意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观察力和口述能力等。
2. 收集幼儿的口述回答和讨论内容,评估他们对软糖和硬糖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参与度和互动,通过观察和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软糖和硬糖的区别。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口述能力。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幼儿糖果的食用习惯和健康意识,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软软糖硬硬糖》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软”、“硬”糖果的区别;2.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硬”糖果对牙齿和健康的危害;3.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选择健康的零食。
教学内容知识点1.“软”、“硬”糖果的区别;2.“硬”糖果对牙齿和健康的危害;3.健康的零食选择。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老师为学生展示一些各类糖果的图片,让学生辨别其中的“软”和“硬”糖果;2.老师向学生介绍糖果的种类,并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种类糖果的区别。
第二步:理论学习1.老师通过展示PPT和物品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软”、“硬”糖果的区别;2.老师让学生模拟咀嚼“软”、“硬”糖果的过程,并学习和感受两者的区别;3.老师通过图片展示,“硬”糖果对牙齿和健康的危害。
第三步:案例学习1.老师通过实例,向学生讲解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2.老师与学生一起从超市中选购零食,让学生全方位了解如何在众多商品中分辨有害的食品。
第四步:巩固训练1.老师为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食品,让学生辨别有害和健康的食品;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答案,并得到老师及同学的反馈和评价。
第五步:作业布置1.老师布置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健康的零食,并编写一份购买清单;2.老师要求学生在下次上课前,购买并分享自己的选择,让全班同学一起品尝。
教学反思这次教学以《软软糖硬硬糖》为主题,以“软”、“硬”糖果及健康零食的选择为重点,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和口腔感受等多个方面全面了解到糖果的种类,以及不同种类糖果对健康的影响差异。
教学整个过程生动有趣,充满了互动和启发式的环节,让学生在感受和思考中了解健康的饮食观念。
通过本次教学,我反思到自己关于糖果及零食知识的了解不够详细,需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并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和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参与的程度,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此外,在课堂中,老师要尽量多地运用互动环节,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并与同学们交流和分享。
小班健康领域教案与反思《软软糖硬硬糖》一、教案背景1.1 教学时间和地点本次教学是在某幼儿园小班进行。
1.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幼儿了解软硬糖的区别,了解软硬糖对健康的影响,掌握正确的选择方式和食用方法,培养幼儿爱护身体的意识。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软硬糖的区别。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正确的选择方式和食用方法。
二、教学过程2.1 手段全员参与的教学活动,辅以课堂讲解和互动问答形式的学习,通过游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2.2 学习内容2.2.1 知识引导引导幼儿观察、探究硬硬糖和软软糖的区别。
使用幼儿乐器一口一颗糖,让幼儿按硬软品尝,带出软硬糖的分类。
2.2.2 游戏体验让幼儿们实践掌握正确的选择方式和食用方法。
半饱食后,学会口感选择,顺着甜——口感——多少颗糖的思路,让幼儿自己来选择甜度、口感、糖量和健康程度。
2.2.3 思维拓展开展思维活动,引导幼儿思考对身体影响和健康食品。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吃糖少的好处,引发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
2.3 教学形式结合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手段如:贴画板展示、对比展示、讲解、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
2.4 教学时间安排时间内容9:00~9:15介绍教学目标、对比糖果差异9:15~9:30游戏体验口感、选择甜度水平9:30~9:45辨别软硬口感,发表意见9:45~10:00选购健康好甜同学支持体验10:00~10:15思考人体的需要和好习惯10:15~10:30总结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和认同三、教学反思3.1 教学亮点本次教学活动主要以游戏体验为主,设计华丽又简单,让幼儿能自主体验、自主思考,班级各民族幼儿均参与其中,互动多,并结合正式场红卡延伸课,教育孩子们如何正视低糖低油的健康食品的魅力。
3.2 教学不足游戏形式的互动短促,有些幼儿的选择过于随意,参与方式也不够积极,需要加强幼儿参与度的训练。
3.3 改进建议引导幼儿思考与表达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注重如何引导幼儿表达。
软糖和硬糖小班科学教案小班科学教案:软糖和硬糖导语: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生动、互动、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关于软糖和硬糖的小班科学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有趣的观察和实验,从而探索不同糖果之间的差异,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能够区分软糖和硬糖的特点。
2. 学生能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3. 学生能够能够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并从中总结规律。
4. 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软糖、硬糖、塑料袋、放大镜、实验记录表等。
2. 实验环境准备:清洁、整齐的实验桌和椅子;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与通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用一些幽默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喜欢吃软糖还是硬糖?你觉得软糖和硬糖有什么区别?2. 实验探究(1)实验一:软糖和硬糖的外观观察将软糖和硬糖分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让学生观察两种糖果的外观特点,并用实验记录表记录下来。
(2)实验二:软糖和硬糖的质地观察让学生用手指轻轻触摸软糖和硬糖的表面,观察它们的质地特点,并记录下来。
(3)实验三:软糖和硬糖在水中的变化观察将软糖和硬糖分别放入装有一定量水的塑料袋中,观察它们的变化情况。
让学生描述软糖和硬糖在水中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 实验总结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学生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例如:- 软糖比硬糖更柔软,硬糖更坚硬。
- 软糖和硬糖分别在水中有不同的变化,可以进一步研究其原因。
4. 拓展实验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并设计相应的实验:- 为什么软糖会比硬糖更柔软?- 为什么软糖和硬糖在水中会有不同的变化?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仔细观察、有无实验记录等。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小班艺术活动硬糖和软糖教案
小班艺术活动硬糖和软糖教案小班艺术活动硬糖和软糖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尝试运用感官,感知软糖与硬糖的不同,根据音乐的不同性质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硬糖和软糖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感官,感知软糖与硬糖的不同。
2.根据音乐的不同性质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魔术箱6个,软糖硬糖若干,软糖妈妈图片、硬糖爸爸图片,黄色筐一个、红色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魔法箱,引出课题
1.你们看老师带来魔法箱?
2.你摸到了什么?
二、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性质分辨软糖妈妈、硬糖爸爸
1.今天,糖果王国里软糖妈妈和硬糖爸爸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
2.幼儿为软糖妈妈和硬糖爸爸匹配相应的音乐,进一步感受软糖硬糖的不同。
3.游戏:送糖果宝宝回家,巩固简单的分类经验。
三、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性质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1.舞会已经开始,让我们和硬糖爸爸、软糖妈妈一起跳起来吧。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软糖妈妈和硬糖爸爸不同的动作,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