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的采集与处理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5
采制样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采制样过程中,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 直接用手取样B. 使用未清洁的工具取样C. 使用清洁干燥的工具取样D. 在潮湿环境下取样答案:C2. 样品采集后,应如何保存?A. 暴露在空气中B. 放入密封容器中C. 随意堆放D. 直接丢弃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采制样的目的?A. 保证样品的代表性B. 确保样品的完整性C. 增加样品的多样性D. 保证样品的可追溯性答案:C4. 样品采集时,应避免以下哪项操作?A. 随机取样B. 均匀取样C. 集中取样D. 分层取样答案:C5. 样品的制备过程中,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仔细混合样品B. 去除杂质C. 随意添加其他物质D. 确保样品均匀性答案:C6. 样品的采集量应根据什么来确定?A. 个人偏好B. 样品的重量C. 样品的体积D. 样品的性质和分析需求答案:D7. 在样品采集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必要的?A. 记录样品采集的时间和地点B. 记录样品采集的方法和工具C. 记录样品采集人员的姓名D. 记录样品采集的天气情况答案:D8. 样品的包装材料应满足以下哪个条件?A. 可降解B. 耐腐蚀C. 可重复使用D. 以上都是答案:B9. 样品采集后,应如何进行标记?A. 随意标记B. 用油性笔标记C. 使用防水标签D. 不需要标记答案:C10. 样品的运输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确保样品的完整性B. 避免样品受到污染C. 将样品暴露在高温下D. 确保样品的安全性答案:C结束语:以上是采制样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学习和理解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请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采制样工作,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一章:试样的采集、制备与分解
1.由理查-切乔特公式,可直接得:最小样品质量=0.08*202=32kg
2.由理查-切乔特公式,可直接得最低可靠样品质量为:0.5*42=8kg,原始样品质量为16kg,故可以缩分,可缩分1次。
3.由图可知,当缩分后的样品质量为7.5kg以上,相对偏差稳定在2.0%,所以可知当样品量为7.5kg时,这是可采用的最低可靠质量
再由理查-切乔特公式,可得k=7.5/102=0.075
注:地矿部门,矿石一般α值取2。
4.由图可知,当假定k值为0.15以上时,相对偏差稳定在2.0%,所以可知k=0.15
5.对于煤量为1000t,且灰分大于20%的原煤,在火车中运输,最少需要取得的份样数为60份(P9表1-2)。
然后不论车皮的容量大小,每车至少采取3个份样,按3点法布点(P9图1-7)。
每个份样的最小采样质量为2kg(P9表1-4)。
6. P8-9,散装物料批量为2.5-80t时,采样单元数n=35
=
=(
批量
n
64
t)≈
.
*
34
20
T≤60Q/nG=60*60/(35*20)=5.14 min, 5分钟
7.见P18表1-9。
第2章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 某种物料, 如各个采样单元间标准偏差的估计值为0.61%, 允许的误差为0.48%, 测定8次, 置信水平选定为90%, 则采样单元数应为多少解: f=7 P=90% 查表可知t=1.90221.900.61()() 5.860.48t n E σ⨯===≈2. 某物料取得8份试样, 经分别处理后测得其中硫酸钙量分别为81.65%、81.48%、81.34%、81.40%、80.98%、81.08%、81.17%、81.24%, 求各个采样单元间的标准偏差. 如果允许的误差为0.20%, 置信水平选定为95%, 则在分析同样的物料时, 应选取多少个采样单元?解: f=7 P=85% 查表可知 t=2.36222.360.13()() 2.430.20t n E σ⨯===≈4. 已知铅锌矿的K 值为0.1, 若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30 mm, 问最少应采取试样多少千克才有代表性解:220.13090()Q Kd kg ≥=⨯= 5. 采取锰矿试样15 kg, 经粉碎后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2 mm, 设K 值为0.3, 问可缩分至多少克?解:220.32 1.2()Q Kd kg ≥=⨯= 设缩分n 次, 则 , ,解得 , 所以n=3 , m =第3章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 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 计算下列算式:(1)19.469+1.537-0.0386+2.54 (2)3.60.032320.59 2.12345(3) (4) pH=0.06, 求[H+]=解: a.原式=19.47+1.54-0.04+2.54=23.5........b.原式=3.6×0.032×21×2.1=5.1.c.原式=. .d.[H+]=10-0.06=0.87.mol/.)3. 设某痕量组分按下式计算分析结果: , A为测量值, C为空白值, m为试样质量。
检验科样本采集考试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血液采集的基本原则?A. 确保采集量足够B. 尽量减少患者痛苦C. 保证样本质量D. 以上皆是答案:D2. 常用的血液采集管有哪些类型?A. EDTA抗凝管B. 肝素抗凝管C. 草酸钾抗凝管D. 以上皆是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尿液样本采集的注意事项?A. 保持尿液样本的清洁B. 采集后尽快送检C. 使用一次性尿杯D. 将尿液样本暴露在阳光下答案:D4. 采集粪便样本时,以下哪项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干净的一次性手套B. 采集新鲜粪便C. 将粪便样本暴露在空气中D. 将粪便样本放在干净的容器中答案:C5. 以下哪种样本采集方法适用于细菌培养?A. 血液采集B. 尿液采集C. 粪便采集D. 咽拭子采集答案:D---二、填空题1. 血液采集前,应向患者说明采集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的______。
答案:同意2. 尿液采集时,应使用______尿杯,并在采集后尽快送检。
答案:一次性3. 粪便样本采集时,应使用______手套,并避免样本暴露在空气中。
答案:干净的一次性4. 咽拭子采集时,应将拭子插入______,轻轻旋转拭子,收集分泌物。
答案:咽喉部5. 血液采集后,应在______分钟内送检,以确保样本质量。
答案:30---三、判断题1. 血液采集前不需要向患者说明采集的目的和方法。
(×)2. 尿液采集时,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尿杯。
(×)3. 粪便样本采集时,可以使用干净的一次性手套。
(√)4. 咽拭子采集时,应将拭子插入鼻腔。
(×)5. 血液采集后,应在1小时内送检。
(×)---四、论述题1. 请阐述血液采集的注意事项。
答案:血液采集的注意事项包括:- 向患者说明采集的目的、方法和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的同意。
- 采集前应检查采集管是否完好无损,避免污染。
- 采集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练习题备注:每题后面的简单、一般、困难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
一、选择题1.土壤样品的水分测定时,称取适量样品于铝盒中,称重后,于105℃~110℃下烘( D ),恒重后测定水分含量。
(一般)A、2~3hB、1~2hC、4~5hD、3~4h2.固体废物样品制备步骤为( B )。
(困难)A、风干→混合→粉碎→缩分→筛分B、风干→粉碎→筛分→混合→缩分C、混合→风干→粉碎→筛分→缩分D、混合→风干→缩分→筛分→粉碎3.对需要较长期存放的土样,应该在( A )的地方保存。
(一般)A、干燥、通风、无污染B、恒温恒湿C、低温D、以上均不对4.野外估测的土壤湿度,一般可分为( C )级。
(一般)A、4B、5C、6D、75.土壤监测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多设( B )个采样点。
(一般)A、2B、3C、4D、5二、判断题1.土壤样品的湿法消解,是将土壤样品与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强酸共同加热浓缩至一定体积,使有机物分解除去的过程。
(√)(一般)2.土壤样品粉碎用金属或木质工具均可。
(×)(简单)3.农田土壤监测混合样中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污灌农田土壤。
(√)(一般)4.土壤样品在研磨过程中的分样,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一般不少于500g)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约100g。
(√)(一般)5.土壤样品制备过程中,缩分后的土样经风干后,除去其中的石子和动植物残体等异物,可用木棒或玛瑙棒研压,直至全部通过2mm尼龙筛。
(√)(困难)三、简答题1.简述发生污染事故的土壤监测应如何采样。
(困难)答:(1)现场调查和观查,根据土壤污染时间和污染物,确定监测项目。
(2)确定土壤污染范围和污染类型,分别按下述情况布点:①对于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打扫后采集表层5cm土样,采样点数不少3个。
②对于液体倾翻污染型:每个点分层采样,离事故发生点较近的地方多设采样点,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较远的地方,设较少采样点,采样深度较浅,采样点不少于5个。
取样附录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取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个体进行检验的过程,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取样的目的?A. 了解总体特征B. 评估总体质量C. 减少检验成本D. 增加检验误差答案:D2. 在取样过程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随机取样B. 有偏取样C. 系统取样D. 以上都是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取样误差的来源?A. 抽样方法B. 抽样工具C. 抽样人员D. 样品本身的性质答案:D4. 取样时,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取样数量越多越好B. 取样数量越少越好C. 取样数量应根据总体大小和研究目的确定D. 取样数量与总体大小无关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取样的基本要求?A. 代表性B. 随机性C. 系统性D. 经济性答案:C6. 在取样过程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取样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样品B. 取样人员应该遵循随机原则C. 取样人员可以忽略抽样方案D. 取样人员可以随意改变取样位置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取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A. 取样不均匀B. 取样误差C. 取样偏差D. 取样效率答案:D8. 在取样过程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取样工具应该定期校准B. 取样工具可以随意使用C. 取样工具不需要维护D. 取样工具可以与样品接触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取样记录的内容?A. 取样时间B. 取样地点C. 取样人员D. 取样结果答案:D10. 在取样过程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取样人员可以随意更改取样方案B. 取样人员应该遵循取样方案C. 取样人员可以忽略取样方案D. 取样人员可以随意选择取样位置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取样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代表性B. 随机性C. 经济性D. 系统性答案:ABC12. 取样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哪些?A. 抽样方法B. 抽样工具C. 抽样人员D. 样品本身的性质答案:ABC13. 取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哪些?A. 取样不均匀B. 取样误差C. 取样偏差D. 取样效率答案:ABC14. 取样记录的内容应该包括哪些?A. 取样时间B. 取样地点C. 取样人员D. 取样结果答案:ABC15. 取样过程中,取样人员应该注意哪些事项?A. 遵循随机原则B. 遵循取样方案C. 定期校准取样工具D. 随意更改取样位置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取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检验成本。
取样附录培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取样附录培训中,以下哪项不是取样的基本要求?A. 代表性B. 随机性C. 重复性D. 准确性答案:D2. 在进行取样操作时,以下哪个步骤是不必要的?A. 确认样品的来源B. 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C. 将样品编号D. 立即进行分析答案:D3. 取样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A. 使用未消毒的工具B. 直接用手接触样品C. 避免样品的交叉污染D. 取样后立即丢弃样品容器答案:C4. 取样附录培训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样品保存方法?A. 将样品暴露在高温环境中B. 将样品存放在潮湿的环境中C. 将样品存放在避光、干燥、低温的环境中D. 将样品与化学物质混放答案:C5. 取样附录培训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样品运输要求?A. 随意包装B. 无标签标识C. 包装牢固,标签清晰D. 无需记录运输条件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取样时,应确保样品具有________。
答案:代表性2. 在取样过程中,应避免________。
答案:交叉污染3. 取样后,样品的________应详细记录。
答案:基本信息4. 样品保存时,应确保环境________。
答案:避光、干燥、低温5. 样品运输时,应确保包装________。
答案:牢固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取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答案:取样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避免交叉污染、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描述取样工具消毒的步骤。
答案:取样工具消毒的步骤包括:使用消毒剂清洗工具、用无菌水冲洗、在适当的温度下烘干、存放在无菌环境中。
3. 取样后的样品应如何保存?答案:取样后的样品应存放在避光、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并确保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污染和变质。
4. 取样附录培训中,如何确保样品的可追溯性?答案:确保样品的可追溯性需要记录样品的来源、采集时间、采集地点、采集人员、样品编号等信息,并在样品容器上贴上相应的标签。
生物样本采集、运输、保存与管理参考答案1当运输感染物质过程中,使用固体二氧化碳(干冰)作为冷冻剂时,外包装还必须粘贴什么标签?A、杂项危险品标签B、感染物质标签C、UN3373D、非易燃无毒气体标签考生答案:A2《危险物品规则》(DGR)是由哪个组织制定的?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B中国民用航空总局C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考生答案:A3在固定的申请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以申请多次运输。
多次运输的有效期为几个月A、12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考生答案:C4所有危险物品的包装件都需要什么标记?A、收货人名称和地址B、运输专用名称C、UN或ID编号D托运人名称和地址考生答案:A,B,C,D5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其中接收单位的有关证明文件A具备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实验室的证明B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C法人资格证明材料D取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批准文件E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考生答案:A,C,D6根据卫生部第45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的要求,以下哪些运输须提交申请办理《准运证书》。
A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B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C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D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为A类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考生答案:A,B,C,D7感染性物质属第6.3项危险品。
A正确B错误考生答案:B8中国政府危险品航空运输管理的主要法规是《_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A正确B错误考生答案:A9《危险物品规则》(DGR)是由国际民用航空运输协会制定的。
取样管理规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取样管理规程中,取样人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A.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B.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C. 熟悉取样流程D. 以上都是答案:D2. 取样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必要的?A. 取样工具的清洁B. 取样环境的控制C. 取样时间的随意选择D. 取样记录的详细答案:C3. 取样管理规程中,取样的频率应如何确定?A. 根据样品的性质B. 根据样品的数量C. 根据取样人员的经验D. 以上都不是答案:A4. 在取样管理规程中,样品的保存条件应如何规定?A. 根据样品的性质B. 根据取样人员的经验C. 根据样品的数量D. 以上都不是答案:A5. 取样管理规程中,样品的运输应遵循哪些原则?A. 保持样品的完整性B. 避免样品的污染C. 确保样品的安全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取样管理规程应由_____制定,并经_____批准后实施。
答案:相关部门;上级领导2. 取样人员在取样前应进行_____,确保取样工具的清洁和无菌。
答案:消毒3. 取样过程中,应记录样品的_____、_____和_____等信息。
答案:名称;数量;状态4. 样品的保存应遵循_____原则,确保样品的稳定性。
答案:先入先出5. 样品的运输应使用_____的容器,并采取_____措施。
答案:专用;防震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取样管理规程的重要性。
答案:取样管理规程是确保样品代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它规定了取样的方法、程序和要求,有助于提高样品分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描述取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答案:常见问题包括样品污染、样品损坏、记录不完整等。
解决办法包括使用无菌工具、妥善包装样品、详细记录取样信息等。
3. 取样管理规程中,如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答案: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可以通过随机取样、分层取样、重复取样等方法,同时确保取样人员的专业性和取样工具的准确性。
样品地采集与处理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分样器地作用是( )
()破碎样品 ()分解样品 ()缩分样品 ()掺合样品
.欲采集固体非均匀物料,已知该物料中最大颗粒直径为,若取,则最低采集量应为()
() () () ()
.能用过量溶液分离地混合离子是()
() ,() ,() ,() ,
.萃取过程地本质可表达为()
() 被萃取物质形成离子缔合物地过程() 被萃取物质形成螯合物地过程
() 被萃取物质在两相中分配地过程 () 将被萃取物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地过程
.当萃取体系地相比时,萃取百分率(%)为()
() () () ()
.含地强酸溶液,用乙醚萃取时,已知其分配比为,则等体积萃取一次后,水相中残存量为()
() () () ()
.离子交换树脂地交换容量决定于树脂地()
() 酸碱性 () 网状结构 () 分子量大小 () 活性基团地数目
. 离子交换树脂地交联度决定于()
() 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地数目 () 树脂中所含交联剂地量
() 离子交换树脂地交换容量 () 离子交换树脂地亲合力
.下列树脂属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地是()
()() () ()() ()()
.用一定浓度地洗脱富集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地、和,洗脱顺序为()
() 、、() 、、
() 、、() 、、
.在分析实验中,可以用( )来进行物质地定性鉴定.
()分离系数 ()分配系数 ()溶解度 ()比移值
.用纸色谱法分离、混合组分得
.已知点样原点至溶剂前沿地距离为,则展开
()()
后,斑点中心间地距离为()()b5E2R。
() () () ()
.用薄层层析法,以环己烷-乙酸乙脂为展开剂分离偶氮苯时,测得斑点中心距离原点为,溶剂前沿离斑点中心地距离为.则其比移值为()p1Ean。
() () () ()
.水泥厂对水泥生料,石灰石等样品中二氧化硅地测定,分解试样,一般是采用( )分解试样.
()硫酸溶解 ()盐酸溶解 )合酸王水溶解 ()碳酸钠作熔剂,半熔融解
.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黄铁矿中硫地含量时,为排除、先将试液通过( ) 交换树脂,再进行测定.
()碱性阴离子 ()碱性阴离子 ()强酸性阳离子 ()弱酸性阳离子
二、填空题
.物质地定量分析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分析试样地采取和制备)、(试样地分解)、(干扰组分地分离)、(测定方法地选择)、(分析结果地计算和数据处理).DXDiT。
.进行物质地定量分析,必须要保证所取地试样具有(代表性).
.对于组成部均匀地试样,平均取样量与试样地(均匀度)、(粒度)、(易破碎程度)有关.
.分析试样地制备,一般包括(破碎)、(过筛)、(混匀)、(缩分)等步骤..常用地缩分法是(四分法).
.无机物地分解方法有(溶解法)、(熔融法)、(半熔法).
.干扰组分常用地分离方法有(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法)、(层析分离法)、(离子交换法)等.
.层析分离法包括(柱层析)、(纸层析)和(薄层层析)法.
.离子交换树脂地特性主要包括(交联度)和(交换容量).
.测定方法地选择,一般可由以下几方面考虑:(测定地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地性质)、(待测组分地含量范围)、(共存组分地影响)和实验室地条件等. RTCrp。
三、判断题
.()采集非均匀固体物料时,采集量可由公式计算得到.
.()试样地制备通常应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基本步骤.
.()四分法缩分样品,弃去相邻地两个扇形样品,留下另两个相邻地扇形样品. .()制备固体分析样品时,当部分采集地样品很难破碎和过筛,则该部分样品可以弃去不要.
.()无论均匀和不均匀物料地采集,都要求不能引入杂质,避免引起物料地变化.
.()商品煤样地子样质量,由煤地粒度决定.
.()分析检验地目地是为了获得样本地情况,而不是为了获得总体物料地情况. .()分解试样地方法很多,选择分解试样地方法时应考虑测定对象、测定方法和干扰元素等几方面地问题.
.()液—液萃取分离法中分配比是指溶质在有机相中地总浓度和溶质在水相中地总浓度之比.
.()在萃取剂地用量相同地情况下,少量多次萃取地方式比一次萃取地方式萃取率要低得多.
.()分配系数越大,萃取百分率越小.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地交换基团是—.
.()纸层析分离时,溶解度较小地组分,沿着滤纸向上移动较快,停留在滤纸地较上端.
.()比移值为溶剂前沿到原点地距离与斑点中心到原点地距离之比.
.()试液中各组分分离时,各比移值相差越大,分离就越好.
四、问答题
.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地主要区别有那些?
.欲测定硅酸盐中地含量;硅酸盐中, , , , 地含量.应分别选用什么方法分解试样?
.欲测定锌合金中, , 地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
.怎样溶解下列试样: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银币,玻璃(不测硅)
.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铬铁矿,金红石(),锡石(),陶瓷.
.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常用地有哪些方法?
.共沉淀富集痕量组分,对共沉淀剂有什么要求?有机共沉淀剂较无机共沉淀剂有何优点?
.何谓分配系数,分配比?萃取率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什么措施可提高萃取率?
.离子交换树脂分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地交联度,交换容量?
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分析试样地采取和制备、试样地分解、干扰组分地分离、测定方法地选择、分析结果地计算和数据处理
.代表性
.均匀度、粒度、易破碎程度
.破碎、过筛、混匀、缩分
.四分法
.溶解法、熔融法、半熔法
.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法、层析分离法、离子交换法
.柱层析、纸层析、薄层层析
.交联度、交换容量
.测定地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地性质、待测组分地含量范围、共存组分地影响三、判断题
.√.√.× .× .√ .√ .× .√ .√ .×
.×.√.√ .× .√
四、问答题
.(略)
.测定硅酸盐中地含量,用熔融分解试样;测定硅酸盐中, , , , 地含量,用混酸作溶剂分解试样.
.应采用溶液溶解试样.因为与, , 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可与锌基体分离.
.锡青铜:用热溶解;高钨钢:用溶解;纯铝:用溶解;银币:用溶解;玻璃(不测硅):用溶解.
.铬铁矿:用熔剂,刚玉坩埚熔融;金红石():用熔剂,瓷坩埚熔融;锡石():用熔剂(铁坩埚)或熔剂(刚玉坩埚)熔融;陶瓷:用熔剂,刚玉坩埚熔融.5PCzV。
.(略)
.(略)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