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代十国 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
展; 中原:五代更替——社会动荡、经济凋敝; 南方:十国更替——经济发展 经济重心:从唐朝开始南移
第一单元复习总结
隋唐时期
第一课 隋朝统一与隋唐更替 第二课 “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第三课 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第四课 盛唐气象 第五课 唐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一、隋朝的统一
条件: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的发展和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建立:581 隋文帝 杨广 大兴城
统一:589 隋灭陈
意义:结束了自西晋以来分裂割据状态, 重建全国大一统,,并迅速呈现十分“富 庶”的景象
(3)诗歌兴盛: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 人;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人;唐诗发展 到黄金时期。
十一、唐的衰亡
(1)安史之乱:严重削弱了唐朝的中央 集权、中原经济屡遭催产,国力大损的唐 王朝由盛转衰。
(2)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相争。
(3)黄巢大起义,使唐朝摇摇欲坠,分 崩离析。
(4)907年朱温废唐自立,国号梁,史称 “后梁”,唐朝灭亡。
(3)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三、政权巩固——大运河 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控制,便利
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规模: 3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 4自北向南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4
部分构成; 5自北向南沟通海河、黄河、淮海、长江、钱塘
江5大水系 评价:
积极:沟通南北交通,促进运河沿线经济和 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具有积极作用。
二、政权巩固——科举制
原因:魏晋南北朝朝,门阀世族逐渐把持选举大 权,庶族子弟多遭排斥。
内容: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发展:隋朝建立,唐宋发展完善,清废除,历时 13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