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瘘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17
喉癌术后咽瘘的形成与控制解读发布时间:2021-02-24T01:58:32.32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20年第7期作者:刘国全[导读] 逐渐形成窦道,这种情况下,食物势必会直接向皮肤外溢出,最终形成皮肤瘘。
四川高县人民医院 645150烟瘘主要是指唾液在贮积皮下或者是切口下的组织位置处,最终会形成脓腔破溃一直到皮肤或者是切口的边缘位置处,造成的结果就是患者在下咽、食管腔与皮肤相通的位置处,逐渐形成窦道,这种情况下,食物势必会直接向皮肤外溢出,最终形成皮肤瘘。
喉癌术后咽瘘形成的原因手术前期的相关因素: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的学者普遍都会认为喉切除手术的并发烟瘘与手术之前的放疗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手术之前的放疗,势必会导致烟瘘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与各种不同的放射剂量是否相关,目前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上提出的观点基本都不一致。
相关人士在针对该问题展开研究时,经过报告分析,放疗之后的手术烟瘘发生率可以达到60%以上,手术之前的常规性放疗,很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瘘管,是还没有进行放疗的2倍,而直接利用高能量放疗则是4倍。
由于放疗增加烟瘘的原因是整个放疗,对放射区域的组织造成严重的损伤,局部位置处,会受到严重的微循环破坏影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局部供血将会出现严重的障碍影响。
特别是下咽黏膜的再生修复能力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伤口会逐渐愈合,最终形成烟瘘。
在手术之前,将气管切开之后,由于切开之后会导致创口的感染影响,势必会导致手术之后的烟瘘发生率有所增加。
肿瘤的具体位置与成瘘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特征,肿瘤的分期与手术后的烟瘘形成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根据一系列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病变的整个范围如果越大,那么烟瘘的整个发生率就会越来越高,这与患者病变之后的切除,烟局部的黏膜受损情况相对比较多。
在这种形势下,其自身的整个缝合张力势必会有所提升,与喉周围组织的切除基本上都具有一定的联系。
手术处理与烟瘘之间的关系:皮肤的切口、缝合以及烟瘘的形成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全喉切除后咽瘘患者护理体会咽瘘是指唾液潴留于皮下或切口下组织,形成脓腔向皮肤破溃,造成喉咽、食管腔等与皮肤相通而形成的窦道。
咽瘘是全咽切除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 3.2%~38.6%之间[1]。
咽瘘的发生多为综合因素所致,加强其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咽瘘的发生,并在咽瘘形成后加速其愈合。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0年6月至2009年2月间共有11例咽瘘患者,在11例患者中,均为男性,年龄58~71岁,均出现在全喉切除术后,其中7例做过颈部淋巴清扫术。
经过精心的换药治疗和细心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2.结果咽瘘发生时间为术后4d~18d,平均8.5d。
咽瘘持续时间最短11天,最长53天,经过合理治疗和护理,11例患者咽瘘全部愈合,现均拔掉鼻饲管,经口进食。
3.咽瘘原因分析3.1 术者因素手术损伤过,黏膜缺损过多,缝合张力过大,黏膜对合不整齐,留有裂隙,切口设计因素等。
3.2 患者因素如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肝功能损害和坏血病均可使胶原蛋白合成率降低,明显提高了咽瘘的发生几率。
3.3 外界因素术后鼻饲流质可致营养缺乏、术前放疗、化疗、术后伤口感染等。
3.4 肿瘤的病变范围咽瘘的形成与肿瘤分期有密切关系,而与肿瘤位置及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
分期越高,病变范围越广,咽瘘发生率越高,并且咽瘘发生率随肿瘤分期呈梯样上升[2]。
4.咽瘘的预防与护理4.1 营养支持喉癌病人大多存在营养不良,不仅导致对手术的耐受力降低,而且容易导致咽瘘。
应根据病人的体质及进食情况,补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静脉输注白蛋白、脂肪乳、氨基酸或输血等,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提高抵抗力,促进切口愈合。
若并发咽瘘,鼻饲应保留到咽瘘愈合。
4.2 心理护理术后病人的恢复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心理的调适。
由于咽瘘患者均进行全喉切除,会失去发音功能,沟通困难。
我们应当指导其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与病人家属进行沟通,给予病人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心。
1例咽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治疗与护理
李冬梅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年(卷),期】2009(030)014
【摘要】咽瘘是全喉切除术后并发症之一,在喉部分切除术后也有发生,但较罕见。
2005年6月,我科收治1例咽喉术后伴有糖尿病并发咽瘘的患者。
本例喉部分切除术后8d发生颈部咽瘘,其原因可能与患者患有糖尿病影响颈部肌肉黏膜的愈合有关。
咽瘘形成的原因往往因咽壁黏膜切除过多或过浅过紧,引起贫血性坏死。
使其皮瓣与咽壁间存有死腔,继发感染。
咽瘘一经发现,应及时采取局部创腔冲洗,留置碘仿纱条刺激肉芽生长。
本例经过抗感染、降血糖治疗,瘘管在3周愈合,
未行再次手术修补,现将治疗及护理经过报告如下。
【总页数】0页(P1499-1500)
【作者】李冬梅
【作者单位】长春市人民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65
【相关文献】
1.喉咽癌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护理 [J], 李克
2.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护理体会 [J], 邓建鸿
3.1例咽喉部分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治疗与护理 [J], 李冬梅
4.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咽瘘患者的护理 [J], 刘蓉
5.喉癌切除术后并发咽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J], 李艳秀;王巧玲;蒋丽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例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的护理咽瘘是指唾液贮积与皮下或切口下组织,形成脓腔破溃至皮肤或切口,使下咽、食道腔与皮肤相通成窦道[1]。
咽瘘是下咽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为3.2%—38.6%[2]。
一旦发生咽瘘不仅影响预后,住院时间延长,推迟开始放疗时间,而且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及经济负担。
2011年12月19日我科收治了1例下咽癌患者,手术后出现咽瘘,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咽瘘愈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9岁,因“反复咽部不适,吞咽易出血两月余”。
于2011年12月19日,门诊拟下咽部肿物伴出血(下咽癌)收入院。
经电子喉镜检查及钳取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下咽部)符合非角仪鳞癌。
喉CT示黎状窝占位(考虑癌)提示侵犯食道上段并食道感染。
经术前输液,抗感染,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
于2011年12月30日在手术室于局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全麻后行全喉切除术。
术中经鼻留置胃管。
2012年1月7日,(即是术后第7天)切口换药发现气管切开口左上方局部切口红肿,伴有痰液渗出,有恶臭,瘘口大小为0.5—0.8CM。
经积极治疗,伤口换药,加强营养和精心护理。
患者术后50天瘘口愈合,并进行了放疗治疗。
于2012年4月13日出院。
2 护理2.1 心理护理解下咽癌全喉术后病痛的折磨,气管切开,鼻饲等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呼吸,发音,饮食功能,严重者还要经历咽瘘造成身心创伤。
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加之与外界沟通障碍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悲观绝望。
良好的心理状态是疾病康复的重要保证,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共同沟通,了解患者的个性及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约定成俗的手势和表情的含义,教会患者正确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如;竖起来的小手指表示不好,竖起来大拇指表示很好,翻转手掌表示要翻身,指下腹表示要小便,指臀部表示要大便,要做到让患者操作自如。
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给予更多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