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中信银行清收组织管理手册
- 格式:ppt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105
麦肯锡调研报告篇一:麦肯锡私人银行调查报告摘要麦肯锡私人银行调查报告摘要该调查报告是麦肯锡公司根据数据库及对全球160家私人银行绩效分析得出的成果。
报告分别对全球及各地区财富发展和私人银行运营状况做了表述和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对私人银行运营管理模式的建议。
由于资本市场波动性加大、低利率的大环境以及监管范围的不断扩大,私人银行业自20xx年以来面临更为复杂的经营环境。
主要表现为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很快,但营业收入增长缓慢。
一、全球财富分布正经历几大变化。
一是百万富翁增速进一步加快。
百万富翁财富目前正以每年8.5%的速度增长,预计20xx年将有1600万名百万富翁,控制80万亿美元个人金融资产。
未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个人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的超高净值人群财富增长。
二是新兴市场财富份额快速提升(除北美、西欧、日本以外)。
预计20xx 年新兴市场百万富翁财富将占全球37%,其中亚洲(除日本以外)的财富份额将达到20%,超过西欧。
中国、印度、韩国、台湾占主导,中国百万富翁财富将在20xx年达到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三是亚洲私人银行业利润增速最快。
预计未来四年全球私人银行业利润每年增长10%以上,将达到70亿美元以上,其中绝对值增长35%在亚洲(不包括日本)。
同时,因为美国私人银行渗透率低,北美私人银行的利润小于西欧。
四是离岸财富与在岸财富比例仍不变。
由于监管的加强,传统西欧市场离岸财富的私人银行客户在下降,但同时新兴市场在增长,因此总体保持平衡。
二、各地区情况西欧:资产管理规模增长,盈利面临压力。
西欧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总额在20xx年仍增长8%,但利润率下降1%,仅1/4的私人银行盈利能力超过经济危机前。
主要是目前低利率环境导致存款下降,进而利润率下降。
咨询委托管理业务收费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离岸私人银行市场监管趋严使离岸业务利润率下降,甚至低于在岸市场。
导致在岸与离岸私人银行间业务发展趋于接近。
私人银行领先者与落后者差距在不断扩大,六分之一的银行遭受亏损,并购活动将会持续进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资产清收管理,提高资产回收效率,保障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资产清收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公司资产清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清收活动合法、合规。
(二)风险可控:合理评估清收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三)效率优先:提高清收效率,确保公司资产尽快回收。
(四)权责明确:明确各部门、岗位在资产清收过程中的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资产清收范围第四条本制度所指的资产清收范围包括:(一)应收账款;(二)其他应收款项;(三)不良资产;(四)其他需要清收的资产。
第三章资产清收程序第五条资产清收程序如下:(一)审查编制债务人清册,确定破产企业债权。
(二)及时发出债务催交通知单,并按不同情况作好登记。
(三)编制债权清收计划,确定清收方式。
(四)对接到催收通知后仍拒不清偿的债务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五)对提出异议的,申请人民法院裁定执行。
(六)对作出分期或者延期清偿计划的,应及时催讨。
(七)制定切实可行的债权清收工作人员责任制,按时收回债权。
(八)对债务人或担保人确有偿债能力而拒不偿债的清收项目,以及已严重资不抵债或濒于破产的企业,或经核算无法保证回收资产大于诉讼或其他费用的项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经公司批准可采取由律师事务所风险代理形式进行清收。
第四章资产清收措施第六条资产清收措施包括:(一)催收通知:向债务人发出书面催收通知,要求其按时偿还债务。
(二)法律手段: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仲裁,申请强制执行。
(三)协商解决:与债务人协商,达成还款协议。
(四)资产处置:对无法收回的资产,依法进行处置。
第五章资产清收责任第七条资产清收责任如下:(一)各部门负责人对所负责的资产清收工作负总责。
(二)资产清收工作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资产清收职责。
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催清收与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模版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催清收与不良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规范银行小微信贷业务催清收和不良资产处置管理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保护银行权益,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催收管理第一节催收组织管理一、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小微信贷催收机构,设置专门的催收团队。
催收团队人员至少应具有初级法律职业资格或同等学历、能力和经验,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商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银行应建立小微信贷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客户基本信息、授信信息、贷款信息、担保信息、抵质押信息和催收记录信息等。
建立和完善客户信息数据库,设置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排除催收风险,做好催收情况日报和月报的统计和分析。
第二节催收程序管理一、银行应在小微信贷拨放前制定催收计划,并根据催收计划对业务进行跟踪,及时进行回访、提醒和催收。
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催收,包括电话催收、信函催收、律师函催收、上门访谈、司法程序等。
二、银行应及时催收逾期客户,根据客户还款能力和意愿,采取相应的催收措施。
对于可能出现风险的逾期贷款应进行逐户核查和处理。
第三节债权转让管理一、银行可根据自身业务需要,将小微信贷的不良贷款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转移给专业金融机构或其他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
二、银行应对债权转让的收购机构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保证合法性、合规性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债权转让管理制度,确保整个转让流程合规、规范、有效。
同时,应加强对债权转让机构的管理和监督。
第三章不良资产处置管理第一节不良资产管理一、银行应建立清收机制,确保对不良资产的及时、有序、高效处置。
建立专门的不良资产清收和处置机构,采用分类管理、专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
二、银行应根据不良资产的类型和质量,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
可以采用公开拍卖、协议转让、租赁经营、债权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置。
三、银行应建立与经营主管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加强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各方面关系管理,使不良贷款得到及时处理和妥善处置。
附件中信银行服务品质管理手册(2012年修订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中信银行服务水平,完善中信银行服务标准,提升网点竞争能力,实现网点从单纯结算型网点向交易、营销、服务三位一体的网点转型。
根据《银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操守》、《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管理办法》(银协发[2009]73号)、《中信银行服务品质管理办法(试行)》(信银字877号)、结合《中信银行零售业务柜面服务流程标准化手册》(2011版)和《中信银行网点零售业务销售化转型管理手册(V1.0版)》,对《中信银行服务品质标准手册》(2009版)(信银字[2009]1252号)进行修订,特形成本服务手册。
第二条本服务手册是对物理网点、服务设施、各岗位人员为客户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具体包括营业网点环境、营业网点服务人员礼仪形象、营业网点服务人员服务行为、抱怨和投诉处理服务流程、服务突发事件应急流程、老弱病残孕特殊服务流程以及电子渠道服务标准等内容。
第三条本服务手册指导宗旨为“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用心奉献、诚信亲和、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优质、规范的服务。
服务口号是"中信服务,天天进步"。
服务目标是以规范中信银行服务标准为导向,以建立科学服务管理流程为重点, 以不断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为目的,建设一流的服务团队,培育一流的服务文化,打造一流的服务品牌,展示一流的行业形象,提高我行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条各分、支行分别成立服务品质工作小组,指派专人作为分行服务品质管理负责人,负责辖属网点服务品质管理工作,负责贯彻落实本手册的规章制度;指定支行服务品质管理负责人,负责实施支行网点服务品质的具体内容。
第二章营业网点环境标准第一条营业网点外部装修、灯光系统、营业厅内的装修、装饰要符合中信银行企业形象识别(CI)手册和总行关于营业网点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二条营业厅外部环境标准一、设置醒目的行徽和行名门楣标牌、机构名称牌、营业时间、外币兑换及其他依照当地监管当局要求需要悬挂的物品,规范制作,中英文对照,悬挂在醒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