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晶型研究-1
- 格式:ppt
- 大小:409.51 KB
- 文档页数:25
国内外聚丁烯-1研究进展杨金兴乔辉史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介绍了国内外在聚丁烯-1的基本性能、结晶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温度、全同含量、分子量、CO2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聚丁烯-1与聚丙烯、聚乙烯的共混性能以及聚丁烯-1的老化性能和发泡工艺等等。
关键字:聚丁烯-1 结晶性能共混老化发泡伴随我们国家石油与化工行业的进步,四碳烯烃资源和四碳烯烃装置的生产量持续增加,丁烯-1(Bt)原料的如何充分利用问题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而聚丁烯-1可以采用改变规整度和结晶度的方法制得性能不同的材料,开发利用丁烯-1用作聚丁烯-1树脂等新材料的原料是缓解这个问题的一个较好方法[2]。
虽然合成全同聚丁烯-1材料已经超过30年了,但一直没有像聚乙烯(PE)与聚丙烯(PP)一样,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国外20世纪60年代已经工业化生产的1-丁烯聚合物主要是合成了高结晶度(结晶度为50~60%)、高等规(高于96%)的iPB,大多都采用与合成聚丙烯类似的催化体系和生产工艺[3]。
但是由于聚丁烯-1的价格和生产成本要比PE、PP等聚烯烃塑料高,尤其是最近研发了可替代聚丁烯-1的PPR(共聚型PP)后,经济利益问题一直是妨碍聚丁烯-1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国内,iPB树脂的工业化生产仍处在发展早期。
最近几年,由于1-丁烯可以作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聚单体来用,增加了对1-丁烯单体的用量。
而且随着聚合技术的进步,PB对于大多数的聚烯烃来说在性价比上更具有优势[4]。
所以,开发利用iPB材料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1 聚丁烯简介聚丁烯-1(Polybutene-1,简称PB-1)是丁烯-1单体的等规立构高分子均聚物。
是由纯的丁烯-1单体和催化剂在反应器中聚合而成的[2]。
聚丁烯-1的结构式为-(H2C-CH(C2H5))-。
PB-1可以采用改变规整度和结晶度的方法而制得性能不同的材料,适用于薄板、薄膜和n管材。
国内外聚丁烯-1研究进展杨金兴乔辉史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介绍了国内外在聚丁烯-1的基本性能、结晶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温度、全同含量、分子量、CO2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聚丁烯-1与聚丙烯、聚乙烯的共混性能以及聚丁烯-1的老化性能和发泡工艺等等。
关键字:聚丁烯-1 结晶性能共混老化发泡伴随我们国家石油与化工行业的进步,四碳烯烃资源和四碳烯烃装置的生产量持续增加,丁烯-1(Bt)原料的如何充分利用问题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而聚丁烯-1可以采用改变规整度和结晶度的方法制得性能不同的材料,开发利用丁烯-1用作聚丁烯-1树脂等新材料的原料是缓解这个问题的一个较好方法[2]。
虽然合成全同聚丁烯-1材料已经超过30年了,但一直没有像聚乙烯(PE)与聚丙烯(PP)一样,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国外20世纪60年代已经工业化生产的1-丁烯聚合物主要是合成了高结晶度(结晶度为50~60%)、高等规(高于96%)的iPB,大多都采用与合成聚丙烯类似的催化体系和生产工艺[3]。
但是由于聚丁烯-1的价格和生产成本要比PE、PP等聚烯烃塑料高,尤其是最近研发了可替代聚丁烯-1的PPR(共聚型PP)后,经济利益问题一直是妨碍聚丁烯-1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国内,iPB树脂的工业化生产仍处在发展早期。
最近几年,由于1-丁烯可以作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聚单体来用,增加了对1-丁烯单体的用量。
而且随着聚合技术的进步,PB对于大多数的聚烯烃来说在性价比上更具有优势[4]。
所以,开发利用iPB材料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1 聚丁烯简介聚丁烯-1(Polybutene-1,简称PB-1)是丁烯-1单体的等规立构高分子均聚物。
是由纯的丁烯-1单体和催化剂在反应器中聚合而成的[2]。
聚丁烯-1的结构式为-(H2C-CH(C2H5))-。
PB-1可以采用改变规整度和结晶度的方法而制得性能不同的材料,适用于薄板、薄膜和n管材。
P掺杂4H-SiC超晶胞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史茹倩;吴一;刘红;刘晨吉;郑树凯;王晓媛【摘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本征以及P替位式掺杂,P间隙式掺杂4H-SiC的晶格常数、能带结构、态密度、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
结果表明:P掺杂减小了4H-SiC的禁带宽度,其中P替位C原子掺杂的禁带宽度最小。
替位式掺杂导致4H-SiC的费米能级进入导带,使其成为n 型半导体,间隙式掺杂使4H-SiC的费米能级接近导带并在其禁带中引入杂质能级。
替位式掺杂后,4H-SiC的自由电子主要存在于导带底,而间隙式掺杂4H-SiC 中除了导带底外,禁带中的杂质能级也提供了自由电子,因此,电子浓度大幅度增加。
掺杂4H-SiC 的载流子迁移率主要由中性杂质对电子的散射决定,较本征态的大幅度降低。
通过计算4种体系的电导率可知,P替位Si原子掺杂4H-SiC的电导率最大,导电性最好。
%The lattice parameters, band structures, density of states, carrier concentration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pure 4H-SiC, P substitutional doped, and P interstitial doped 4H-SiC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plan-wave ultra-soft pseudo-potential method based on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 doping decreases the forbidden band widths of 4H-SiC, and the P substituted for C doped 4H-SiC shows the narrowest band gap. Substitutional doping makes the Fermi energy level introduces into the conduction band of 4H-SiC, and the 4H-SiC becomes an n-type semiconductor. Interstitial doping makes the Fermi energy level near the conduction band of 4H-SiC and introduces impurity energy levels into the forbidden band. The electrons of substitutional doped 4H-SiC mainly exist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duction band. Whilethe impurity energy levels in the forbidden band also provides electrons except those exist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conduction band of interstitial doped 4H-SiC, so, th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carrier mobility of the doped 4H-SiC is mainly depending on the neutral impurity scattering and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comparing to the intrinsic state. Through the calculations of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ies of the four systems, it is found that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4H-SiC with P substituted for Si is the biggest, and the 4H-SiC shows the best conductivity.【期刊名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8页(P1617-1624)【关键词】4H-SiC;P掺杂;第一性原理;电导率【作者】史茹倩;吴一;刘红;刘晨吉;郑树凯;王晓媛【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保定 071002; 河北大学计算材料与器件模拟研究中心,保定 071002;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保定 071002; 河北大学计算材料与器件模拟研究中心,保定 071002;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保定 071002; 河北大学计算材料与器件模拟研究中心,保定 071002;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保定 071002; 河北大学计算材料与器件模拟研究中心,保定071002;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保定 071002; 河北大学计算材料与器件模拟研究中心,保定 071002; 河北大学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保定071002;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绵阳621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随着社会信息化需求和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如航天、航空、军事、石油勘探、核能、通讯等)迫切地需要能够在250~600 ℃的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电子器件。
知识点一二氧化硅和硅酸1.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1)含量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仅次于氧。
(2)原子结构特点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4个电子,和碳一样,其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硅是无机界的主角,碳是有机界的主角。
(3)硅元素的存在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化合态的硅。
2.二氧化硅(1)二氧化硅的存在SiO2是硅最重要的化合物,其存在形态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统称硅石。
石英晶体是结晶的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晶体叫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称为玛瑙。
沙子中含有小粒的石英晶体。
(2)二氧化硅的结构SiO2晶体有多种晶型,其基本结构单元如图所示:该结构为四面体结构,每个Si周围有4个O,而每个O跟2个Si相结合,所以SiO2是由Si和O按原子个数比为1∶2所组成的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如图所示。
⑶物理性质SiO2的网状结构决定SiO2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熔、沸点高,硬度大。
⑷化学性质①SiO2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
SiO2是硅酸的酸酐,但不与水反应。
a.可以与强碱如NaOH等反应,方程式为:SiO2+ 2NaOH=Na2SiO3+ H2O特别提醒盛放NaOH(或其他碱性)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要用橡胶塞,因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SiO2,会与NaOH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SiO3,特别是瓶颈的磨砂部分更易与NaOH反应。
②特性与氢氟酸(HF)反应——HF是唯一可以与SiO2发生反应的酸。
SiO2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除氢氟酸外不与其他酸反应,SiO2与H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 + 4HF =SiF4↑+ 2H2O,故氢氟酸可用于刻蚀玻璃。
特别提醒因为SiO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氢氟酸能腐蚀玻璃,因此,氢氟酸在保存时不能盛放于玻璃瓶里,可以存在于塑料瓶里。
聚丁烯-1结晶行为的研究于东明,赵国书,秦岚摘要聚丁烯-1(PB-1)属于多晶型聚合物,晶型转化速度缓慢,本文通过对PB-1结晶过程的显微观察、DSC分析、对试样性能测试、对样品尺寸测量等,揭示了PB-1结晶行为及其影响,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聚丁烯-1 结晶形态晶型转化1、前言PB-1是1954年开始研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工业化,四十余年来,全世界制造商目前仅有荷兰、日本和韩国三家,其总产能仅数万吨/年。
如果说早期Bt-1比较少,价格高,PB-1的聚合也比较困难,PB-1的价格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而今,事情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国在寿光建成的万吨级示范生产线不同于国外溶液法合成,聚合工艺复杂,成本高,而是采用本体沉淀法,聚合工艺简单,成本低,今年也将加入PB-1制造行列。
业内人士透露,国产PB-1成本与PP相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国发展PB-1的步子应加大,8~10万吨/年不嫌其少,30~50万吨/年不嫌其多,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们期待会有所突破。
此前,PB-1发展速度缓慢,其价格高昂是主要原因,国产PB-1的出现,价格的彰碍将不复存在。
其性能存在缺陷,虽不是影响其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但其影响也是不可忽略地。
PB-1的性能包括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等,如对缺口敏感,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性能,再如其结晶速度缓慢,即影响到其加工性能,又严重影响到其使用性能。
青岛科技大学等对PB-1的加工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对PB-1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总体看,PB-1的加工与应用研究有待加强。
筆者有兴涉足PB-1的应用研究,简介如下:注:研究用PB-1分别取自三个不同牌号,为方便计,文内在可能的条件下,隐去了具体牌号。
2、聚丁烯-1结晶形态及变化聚丁烯-1树脂为多晶型聚合物,管道级聚丁烯-1树脂结晶度为48%~55%,已知其有五种结晶形态变异,分别为晶形I、晶形II、晶形III、晶形I´和晶形II″五种。
第五节 多晶型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一、药物的多晶型与药物的熔点晶型不同,药物的熔点不同。
二、药物多晶型与药物的溶解性三、药物多晶型与药物的稳定性1. 晶型转化稳定性对药物多晶型相对稳定性的判别,尚无成熟的理论,有以下经验规则:(1)晶型转变热规则如果在某一温度的晶型转变吸热,则在此温度以下必定可以找到一个热力学转变温度T t ,并且两种晶型可以互变。
(2)晶型熔化热规则若高熔点的晶型具有较低的熔化热,低熔点的晶型有较高的熔化热时,则两种晶型之间常常是能够相互转变。
(3)红外吸收光谱规则若药物的多晶型由氢键形成的,一种晶型的IR 谱中氢键吸收波数比另一种晶型高时,则前一种晶型稳定性差。
(4)晶型密度规则若药物的一种晶型的密度比另一种晶型的小,则前一种晶型的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溶解度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不同定性差。
2. 晶型的物理稳定性在干热、研磨粉碎、压片、吸湿、混悬等工艺过程中均可发生晶型的转变。
晶型不同,其蒸气压不同,吸湿性不同。
3. 晶型的化学稳定性应用DTA 法测定不同晶型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分解速度最大时的放热峰所对应的温度,根据Kissinger 方程求不同晶型的活化能与频率因子:第六节 药物多晶型对药品质量、药效的影响1. 药物多晶型与固体制剂的药效与生物利用度(1)药物多晶型与药效关系(2) 药物多晶型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是所有多晶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都一定具有显著差异。
规律:①难溶性药物晶型比易溶药物晶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大;②固体或半固体制剂中多晶型药物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显著有别于液体制剂。
2. 药物的假多晶型与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β~程序升温速率(℃·min -1)T m ~曲线上分解速度最大时放热峰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 A ~频率因子E ~活化能R ~气体常数 m 2m ln ln RT E E AR T -=β(1) 药物的溶剂化物与药物的体外溶出速率规律:药物溶剂化后,溶解速率将改变。
第49卷第11期 辽 宁化工 Vol .49, No . 112020 年 11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ovember ,2020一种他达拉非晶型丨的制备方法隋玲玲\闰紫薇2,白跃飞、皮昌桥\孙董军\王慧\张阳1(1.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27;2.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 要:以他达拉非粗品为原料,首先使用内'酮和水混合溶剂溶解,再热过滤、浓缩、析晶得到他达拉非成品,成品经DSC 和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为他达拉非晶型I 。
该方法不仅降低了溶剂使用量,并且所选溶剂对设备无腐蚀、安全性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他达拉非;纯化方法;晶型I中图分类号:R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0935 (2020) 11-1368-03他达拉非的化学名为(6R -12aR )-6-(l ,3-苯并二 恶茂-5-基)-2-甲基-2,3,6,7,12,12a -六氢化吡嗪并 [1',2'-1,6]-吡啶并[3,4-b ]吲哚-1,4-二酮,是由美国礼来 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口服的、可逆的、高选择性磷 酸二酯酶-5 ( PDE -5 )抑制剂,能治疗男性勃起功能 障碍(E D ) [1]。
该药首先在英国、德国、丹麦、瑞 典、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上市,商品名为希爱力,于 2003年11月23 H 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上市,也是F D A 批准的第三个用于 E D 的新药[2]。
其结构如下:他达拉非合成方法广泛采用的是有D -色氨酸 甲酯与胡椒醒进行Pictet-Spengler 反应,得到顺式 咔啉,再与氯乙酰氯反应得到氯乙酰咔啉,之后与 甲胺反应得到他达拉非粗品[W1。
以色列特瓦制药工 业有限公司的S •维策尔[61等报道他达拉非有八种晶 型,分别为晶型I 到晶型VI 。
高全同聚丁烯-1合成研究张文学;刘文霞;黄安平;高琳;李忠;段成龙;朱博超【摘要】High isotactic polybutene-1 is one of the most advanced polymer materials at present. Polybutylene-1 resin was synthesized by liquid-phase bulk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on polybutene-1 performance was research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activity,isotacticity,relative molecu-lar mass and its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 At last,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olybutene-1 was pointed out.%高全同聚丁烯-1树脂是目前先进的高分子材料之一.采用液相本体法合成了聚丁烯-1,考察了聚合条件对聚丁烯-1性能的影响,主要考察了聚合反应活性、全同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高全同聚丁烯-1树脂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8(047)001【总页数】7页(P35-40,84)【关键词】高全同聚丁烯-1;制备;反应活性;全同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作者】张文学;刘文霞;黄安平;高琳;李忠;段成龙;朱博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1+5高全同聚丁烯-1(i-PB)因其具有的突出的耐热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良好的韧性,适合做管材、薄膜,尤其适合做热水管材。
综述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3, 40(3): 62聚4-甲基-1-戊烯(PMP)的合成最早可追溯至1953年,采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聚合[1]。
1965年,英国帝国化学工业集团生产了商品名为TPX的系列PMP并进行深入研究。
1973年,该工艺出售给日本三井石化工业公司(即现今的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2003年11月,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将Iwakuni Ohtake工厂TPX的年生产能力从68 kt提高到75 kt[1]。
1989年,美国菲利普斯66公司开始在年产250 t的试点工厂开发商品名为Crystalor的PMP。
目前,PMP技术专利主要掌握在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和菲利普斯66公司[2]。
PMP是一种具有异丁基支链(R=CH2CH(CH3)2,R代表侧链)的具有等规结构的α-烯烃。
PMP密度很低,仅为0.83 g/cm3[3],且PMP是唯一一种晶相密DOI:10.19825/j.issn.1002-1396.2023.03.15 *度小于非晶相的半结晶高聚物[4]。
PMP熔点在240℃左右,玻璃化转变温度在35 ℃左右[3],具有高耐热性。
PMP的力学性能优异[5],成型制品机械强度高。
此外,PMP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高透明性、低介电常数以及优异的透气性等)[6-11]。
PMP 透气性较聚丙烯(PP)高12倍[12],25 ℃时PMP膜对O2,N2的透气速率分别为27×10-10,6.5×10-10cm/(cm2·s·cm),是一种很好的气体分离膜材料,特别是在富氧膜领域。
此外,PMP膜对CO2与O2的气聚4-甲基-1-戊烯的合成、结构与应用研究进展张 垚1,唐毓婧1*,郭子芳1,贾雪飞1,王 伟1,李昊坤1,姜志勇2(1.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3;2.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22)摘要:从聚4-甲基-1-戊烯(PMP)的单体、催化剂、合成、分子链结构、晶体结构以及结晶行为进行阐述,综述了其在电子电器、节能降耗、包装材料以及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最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