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型研究-1
- 格式:ppt
- 大小:1016.51 KB
- 文档页数:8
TS--1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化工领域中重要的反应之一,其产物是合成化学品、药物、香料和高 - 值化学品等的重要中间体。
传统的烯烃环氧化反应需要高温高压和强氧化剂,存在催化剂选择性差、副反应多、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新的、高效、环保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方法,成为当前化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分子筛是一种催化剂载体,其具有尺寸分子筛孔道和表面酸碱性质,可作为一种高效催化反应的催化剂。
而TS-1型分子筛是一种无机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孔道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尤其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因此成为烯烃环氧化反应研究中的重要催化剂之一。
目前,TS-1型分子筛已被广泛应用于环氧化反应、氧化脱氢等反应中,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旨在通过制备TS-1型分子筛,研究其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机理及催化活性,探讨其在环保合成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1. 分子筛制备本研究采用水热法制备TS-1型分子筛,以硅酸四乙酯 (TEOS)、钛酸四丁酯 (TBOT) 和十二烷基胺 (DDA) 为原料,探究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合成反应,制备出具有不同晶型和形貌的TS- 1分子筛。
2. 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通过采用环庚烯为烯烃原料,丙酮为氧化剂,研究TS-1分子筛对烯烃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活性,并探讨不同反应参数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用有机合成化学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表征,分析反应机理及合成途径。
三、研究计划1. 前期工作 (两周)熟悉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及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的研究进展;建立实验室的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程序等工作。
2. 分子筛制备 (四周)采用水热法制备TS-1分子筛,探究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合成反应,制备出具有不同晶型和形貌的TS-1分子筛;通过XRD、TEM、SEM等方法对制备的分子筛进行表征。
3. 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 (六周)使用环庚烯为烯烃原料进行烯烃环氧化反应,通过改变不同参数(如反应时间、反应物比例、催化剂用量等)探讨其对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采用液质联用仪器分析反应产物的结构及组成,分析反应机理及合成途径,并进行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
国内外聚丁烯-1研究进展杨金兴乔辉史翎(北京化工大学,北京100029)摘要: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介绍了国内外在聚丁烯-1的基本性能、结晶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温度、全同含量、分子量、CO2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介绍了聚丁烯-1与聚丙烯、聚乙烯的共混性能以及聚丁烯-1的老化性能和发泡工艺等等。
关键字:聚丁烯-1 结晶性能共混老化发泡伴随我们国家石油与化工行业的进步,四碳烯烃资源和四碳烯烃装置的生产量持续增加,丁烯-1(Bt)原料的如何充分利用问题渐渐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而聚丁烯-1可以采用改变规整度和结晶度的方法制得性能不同的材料,开发利用丁烯-1用作聚丁烯-1树脂等新材料的原料是缓解这个问题的一个较好方法[2]。
虽然合成全同聚丁烯-1材料已经超过30年了,但一直没有像聚乙烯(PE)与聚丙烯(PP)一样,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
国外20世纪60年代已经工业化生产的1-丁烯聚合物主要是合成了高结晶度(结晶度为50~60%)、高等规(高于96%)的iPB,大多都采用与合成聚丙烯类似的催化体系和生产工艺[3]。
但是由于聚丁烯-1的价格和生产成本要比PE、PP等聚烯烃塑料高,尤其是最近研发了可替代聚丁烯-1的PPR(共聚型PP)后,经济利益问题一直是妨碍聚丁烯-1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国内,iPB树脂的工业化生产仍处在发展早期。
最近几年,由于1-丁烯可以作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共聚单体来用,增加了对1-丁烯单体的用量。
而且随着聚合技术的进步,PB对于大多数的聚烯烃来说在性价比上更具有优势[4]。
所以,开发利用iPB材料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1 聚丁烯简介聚丁烯-1(Polybutene-1,简称PB-1)是丁烯-1单体的等规立构高分子均聚物。
是由纯的丁烯-1单体和催化剂在反应器中聚合而成的[2]。
聚丁烯-1的结构式为-(H2C-CH(C2H5))-。
PB-1可以采用改变规整度和结晶度的方法而制得性能不同的材料,适用于薄板、薄膜和n管材。
9015药品晶型研究及晶型质量控制指导原则当固体药物存在多晶型现象,且不同晶型状态对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或质量可产生影响时,应对药品原料药物、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混悬剂等中的药用晶型物质状态进行定性或定量控制。
药品的药用晶型应选择优势晶型,并保持制剂中晶型状态为优势晶型,以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与质量可控。
优势晶型系指当药物存在有多种晶型状态时,晶型物质状态的临床疗效佳、安全、稳定性高等,且适合药品开发的晶型。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共同形成的晶态物质被称为共晶物,共晶物属晶型物质范畴。
1.药物多晶型的基本概念用于描述固体化学药物物质状态,可由一组参量(晶胞参数、分子对称性、分析排列规律、分子作用力、分子构象、结晶水或结晶溶剂等)组成。
当其中这些参量中的一种或几种参量发生变化而使其存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固体物质状态时,称为多晶型现象(polymorphism)或称同质异晶现象。
通常,难溶性药物易存在多晶型现象。
固体物质是由分子堆积而成。
由于分子堆积方式不同,在固体物质中包含有晶态物质状态(又称晶体)和非晶态物质状态(又称无定型态、玻璃体)。
晶态物质中分子间堆积呈有序性、对称性与周期性;非晶态物质中分子间堆积呈无序性。
晶型物质范畴涵盖了固体物质中的晶态物质状态(分子有序)和无定型态物质状态(分子无序)。
优势药物晶型物质状态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故可选择一种晶型作为药用晶型物质,亦可按一定比例选择两种或多种晶型物质的混合状态作为药用晶型物质使用。
2.晶型样品的制备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通过改变结晶条件参数可获得不同的固体晶型样品。
常用化学方法主要包括有:重结晶法、快速溶剂去除法、沉淀法、种晶法等;常用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有:熔融结晶法、晶格物理破坏法、物理转晶法等。
晶型样品制备方法可以采用直接方法或间接方法。
各种方法影响晶型物质形成的重要技术参数包括:溶剂(类型、组成、配比等)、浓度、成核速率、生长速率、温度、湿度、光度、压力、粒度等。
聚丁烯-1结晶行为的研究于东明,赵国书,秦岚摘要聚丁烯-1(PB-1)属于多晶型聚合物,晶型转化速度缓慢,本文通过对PB-1结晶过程的显微观察、DSC分析、对试样性能测试、对样品尺寸测量等,揭示了PB-1结晶行为及其影响,对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聚丁烯-1 结晶形态晶型转化1、前言PB-1是1954年开始研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工业化,四十余年来,全世界制造商目前仅有荷兰、日本和韩国三家,其总产能仅数万吨/年。
如果说早期Bt-1比较少,价格高,PB-1的聚合也比较困难,PB-1的价格高一些是可以理解的。
而今,事情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我国在寿光建成的万吨级示范生产线不同于国外溶液法合成,聚合工艺复杂,成本高,而是采用本体沉淀法,聚合工艺简单,成本低,今年也将加入PB-1制造行列。
业内人士透露,国产PB-1成本与PP相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国发展PB-1的步子应加大,8~10万吨/年不嫌其少,30~50万吨/年不嫌其多,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们期待会有所突破。
此前,PB-1发展速度缓慢,其价格高昂是主要原因,国产PB-1的出现,价格的彰碍将不复存在。
其性能存在缺陷,虽不是影响其发展速度的主要原因,但其影响也是不可忽略地。
PB-1的性能包括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等,如对缺口敏感,直接影响到其使用性能,再如其结晶速度缓慢,即影响到其加工性能,又严重影响到其使用性能。
青岛科技大学等对PB-1的加工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对PB-1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总体看,PB-1的加工与应用研究有待加强。
筆者有兴涉足PB-1的应用研究,简介如下:注:研究用PB-1分别取自三个不同牌号,为方便计,文内在可能的条件下,隐去了具体牌号。
2、聚丁烯-1结晶形态及变化聚丁烯-1树脂为多晶型聚合物,管道级聚丁烯-1树脂结晶度为48%~55%,已知其有五种结晶形态变异,分别为晶形I、晶形II、晶形III、晶形I´和晶形II″五种。
第五节 多晶型对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一、药物的多晶型与药物的熔点晶型不同,药物的熔点不同。
二、药物多晶型与药物的溶解性三、药物多晶型与药物的稳定性1. 晶型转化稳定性对药物多晶型相对稳定性的判别,尚无成熟的理论,有以下经验规则:(1)晶型转变热规则如果在某一温度的晶型转变吸热,则在此温度以下必定可以找到一个热力学转变温度T t ,并且两种晶型可以互变。
(2)晶型熔化热规则若高熔点的晶型具有较低的熔化热,低熔点的晶型有较高的熔化热时,则两种晶型之间常常是能够相互转变。
(3)红外吸收光谱规则若药物的多晶型由氢键形成的,一种晶型的IR 谱中氢键吸收波数比另一种晶型高时,则前一种晶型稳定性差。
(4)晶型密度规则若药物的一种晶型的密度比另一种晶型的小,则前一种晶型的稳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溶解度 溶解过程的热力学函数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不同定性差。
2. 晶型的物理稳定性在干热、研磨粉碎、压片、吸湿、混悬等工艺过程中均可发生晶型的转变。
晶型不同,其蒸气压不同,吸湿性不同。
3. 晶型的化学稳定性应用DTA 法测定不同晶型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分解速度最大时的放热峰所对应的温度,根据Kissinger 方程求不同晶型的活化能与频率因子:第六节 药物多晶型对药品质量、药效的影响1. 药物多晶型与固体制剂的药效与生物利用度(1)药物多晶型与药效关系(2) 药物多晶型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不是所有多晶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都一定具有显著差异。
规律:①难溶性药物晶型比易溶药物晶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大;②固体或半固体制剂中多晶型药物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显著有别于液体制剂。
2. 药物的假多晶型与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β~程序升温速率(℃·min -1)T m ~曲线上分解速度最大时放热峰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 A ~频率因子E ~活化能R ~气体常数 m 2m ln ln RT E E AR T -=β(1) 药物的溶剂化物与药物的体外溶出速率规律:药物溶剂化后,溶解速率将改变。
高全同聚丁烯-1合成研究张文学;刘文霞;黄安平;高琳;李忠;段成龙;朱博超【摘要】High isotactic polybutene-1 is one of the most advanced polymer materials at present. Polybutylene-1 resin was synthesized by liquid-phase bulk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ization conditions on polybutene-1 performance was researche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activity,isotacticity,relative molecu-lar mass and its distribution were studied. At last,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olybutene-1 was pointed out.%高全同聚丁烯-1树脂是目前先进的高分子材料之一.采用液相本体法合成了聚丁烯-1,考察了聚合条件对聚丁烯-1性能的影响,主要考察了聚合反应活性、全同含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高全同聚丁烯-1树脂的发展前景.【期刊名称】《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年(卷),期】2018(047)001【总页数】7页(P35-40,84)【关键词】高全同聚丁烯-1;制备;反应活性;全同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作者】张文学;刘文霞;黄安平;高琳;李忠;段成龙;朱博超【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1+5高全同聚丁烯-1(i-PB)因其具有的突出的耐热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良好的韧性,适合做管材、薄膜,尤其适合做热水管材。
固体药物多晶型研究论文固体药物多晶型研究是药物科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药物多晶型是指同一药物分子在固态下以不同的结晶形式存在,其物理化学性质和药效可能有所不同。
在固体药物制剂的研发过程中,药物多晶型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药物的质量、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药效等方面。
本文将对固体药物多晶型的重要性、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固体药物多晶型的重要性药物多晶型的质量、性质、生物利用度都有可能发生变化。
存在不同形式的多晶型,药物可以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用于改变药物的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节约成本,优化剂量和治疗效果。
通过研究药物多晶型,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使药物研发更加高效。
此外,不同多晶型的药物也可以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例如:缓释剂形的制备,疾病治疗的改善,药物制剂的精密控制、纳米生物技术制品等。
二、固体药物多晶型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XRD)、热分析(DSC、TGA)、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单晶衍射、微分扫描量热法、生物利用度和物理化学性质的测量等。
其中,X射线衍射是识别药物多晶型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优异地分辨不同多晶型晶体结构,确定物质的晶体结构。
热分析是通过测量药物样品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可预测其多晶型。
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可以研究分子中的化学结构和功能团,有助于分析分子中的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单晶衍射是在XRD分辨不出时用来测定晶体形态。
微分扫描量热法可以研究药物样品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吸热和放热情况,用来预测其多晶型。
三、固体药物多晶型的研究进展随着药物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多晶体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固体药物多晶型的研究也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
固体药物多晶体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的固体,根据前期模拟实验预测的药物多晶型真实性后进一步制备多晶体方法的科技提升,目前制备多晶体的方法也更加丰富和多样。
例如,超临界流体结晶、垂直溶液法、熔点共晶合成法、气相蒸发法、固相转变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