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于拨乱反正的1982年,当时作者 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 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 到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 成此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一下P91“读一 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瀑布 pùbù: 从山崖上直流下来像悬挂着的布匹似的水。 迸溅 bèngjiàn:向四外飞溅 。 挑逗tiǎo dòu: 撩拨;逗引。 沉淀 chéndiàn:从溶液中分离出的沉淀物,把溶液中 不易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 花苞huā bāo:花未开放时包着花朵的变态叶片。 伫立 zhùlì: 久立,长时间地站着。 枯槐 kūhuái:枯干的槐树。 伶仃 língdīng (1):孤苦无依靠。斜阳孤影叹伶仃,横 按乌藤坐草亭。——陆游《幽居遣怀》(2) :瘦弱无力 的样子。瘦骨伶仃。 忍俊不禁 rěnjùn-bùjīn: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 忍不住笑。 仙露琼浆xiān lù qióng jiāng:神仙所喝的饮料和美 酒,多喻美酒。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 的思想感情。 2.领会蕴含在描写叙述中的人生哲理。 3.掌握文章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法。
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作者
,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 璞。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 《知音》、《弦上的梦》、 《红豆》,散文集《丁香结》。
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焦 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 颜色,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那种缥缈轻柔的感受。
通感修辞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 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 彼此移动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 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