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29
17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提高观察、想象和赏析能力;掌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结合作者的生活,谈谈对散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涵。
3.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自我反思,乐观豁达地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重点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文章描写景物的部分。
难点:抒情部分既是作品的重点也是难点,依据作者的经历及思想情感,教师多做讲解。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紫藤萝瀑布》这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写作者偶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情不自禁地停住脚步。
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使作者心中的焦虑和悲痛化为宁静和喜悦,并由此领悟了花和人虽各有各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无止境这一永恒的哲理,促使作者不由加快了生活的脚步。
文章赞美了生命的永恒与美好,鼓励人们要热爱、珍爱生命。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合作讨论法、感悟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展示导入通过展示“紫藤萝”图片导入新课。
(二)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
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
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
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红豆》,散文集《丁香结》。
中篇小说《三生石》,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
本文节选自《铁箫人语》。
2.写作背景在“文化大革命”中,宗璞一家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
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 1982年10月小弟病逝)。
她徘徊于庭中,看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