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教学方法的应用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生理学PBL教学法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教学模式。
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启发学生自己去探索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法。
我在护理专业民族班生理学部分章节的理论教学中尝试使用PBL教学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下面简单谈谈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地体会。
1 生理学教学中使用PBL教学法的原因1.1 生理学教学目标决定PBL教学法生理学教学中的必要性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形态学与技能学的转折点,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
生理学教学目标是:(1)学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最终成为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适用性人才。
(2)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创新性学习方法,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在课程学习的同时,要求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使用传统的教学法很难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
PBL教学法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有意义、相对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因而可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
所以,生理学教学中有必要进行PBL教学。
1.2 学生情况决定PBL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我校护理专业民族班学生主要来自于伊犁州,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等少数民族,基础较差、汉语HSK水平三级以上,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一少部分为高中毕业生。
一方面,学生的基础差,而生理学的内容枯燥、难学难懂、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学习变得被动;另一方面、学校实施汉语授课,而学生的汉语水平低、理解能力差,所以,生理学的学习给她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产生了厌学情绪。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应用体会摘要: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生理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但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生理学护理学专业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与医学专业课和临床工作有着密切联系。
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多而抽象、原理逻辑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枯燥乏味、难学难记,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低年级护理专科学生的往往对临床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应当把相关内容和临床案例有机结合起来,使理论知识更形象化,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介绍,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还可以为今后的临床学习进行铺垫,培养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法是目前高等教育各个学科中盛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已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基于此,我们尝试在生理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案教学法,在不断摸索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体会。
1 正确选择案例教师在对教学案例的选择上,应以教材为中心,根据学科特点,对大量的临床案例进行筛选,也可修改真实病例或编写模拟病案。
首先,所选案例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能够掌握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是否与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相一致。
其次,所选案例难度应适当。
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背景,案例难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案例难度过高,学生会无从下手,无法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反之,难度过低,过于简单,同样会降低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
只有难易程度适中的案例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空间,才能充分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雨课堂在生理学大班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在生理学大班教学中,雨课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生理学的知识。
在我进行生理学大班教学中的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雨课堂的应用及其带来的效果。
雨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在传统的大班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无法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而有了雨课堂这个工具,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随堂测验,让学生通过手机或电脑参与到课堂中。
我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学生可以用他们的设备进行答题,然后我可以实时看到他们的答案。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还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雨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雨课堂,我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测验,检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我可以设置一些选择题、判断题等等,让学生回答。
通过这样的测验,我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他们的学习问题。
如果有学生答错了问题,我可以及时给予正确答案的解释和相关的知识点回顾,帮助他们理解和消化知识。
这种实时反馈的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雨课堂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在传统的大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资源主要是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教材的阅读。
有了雨课堂这个工具,我可以随时在课堂上分享一些关于生理学的视频、图片、文章等。
这些资源可以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学生也可以通过雨课堂回看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演示,帮助他们巩固和复习知识。
多种教学方法在生理学《消化与吸收》中的应用与体会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和功能。
其中,消化与吸收是生理学的重要分支,对学生来说也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课堂讲授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对于消化与吸收这门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演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途径和吸收方式等内容,使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
在讲授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图表、视频、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来展示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其次,案例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和情境,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理学的理论知识。
在消化与吸收这门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有关胃病、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案例,帮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这些疾病的原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再次,小组讨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消化与吸收这门课程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研习某一消化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途径等内容,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最后,实验教学是消化与吸收这门课程不可缺少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和掌握消化和吸收的生理过程,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记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操作体验胃液的化学反应,化验肠液中的酶活性等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更深入地了解生理学知识。
总之,消化与吸收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可以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使用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开展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粗浅体会摘要:人体生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医学科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人体生理学教学的深刻的调查研究,指出了现价段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经常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和原因,并从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分析的针对现有问题的课程改革方法,最后总结出有指导意义的结论,相信能够对人体生理学教学改革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人体生理学教学改革一、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作为医学中一门基础的理论课程,人体生理学的内容是最基本的人体生理基础知识,是医学入门的必修课程,它对于学生以后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是,目前使用的人体生理学教材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要,不能满足对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需要,对人体生理学教学系统的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教材内容偏重理论,忽视动手实践,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对实物分辨不清、不敢动手操作的情况,要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要多做多看;其次,普遍来说,人体生理学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人体生理学课程特点是联系实际多,知识点多,知识理论体系性强,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学习经常发现概念混淆,理解偏差,对整个知识体系把握不好,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最后,由于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知识体系的原因在于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明显,如果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加以辅导,一定能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如何做好人体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1、明确教育目标,革新教学体系(1)改革教材内容,突出专业特色。
人体生理学的学习,主要是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我们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要认识到这一点,有目的地去学习。
传统的人体生理学教材偏重于知识理论,忽视实践能力和必要的教学实验,使得考试很好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也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要。
案例教学法在护生《人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摘要:将案例教学贯穿于《人体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使抽象的生理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密切联系课堂,科学选择案例,合理组织教学,加强实践学习。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生理学教学人体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研究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具有概念抽象、原理逻辑性强、名词繁多、难学难记、其内容与临床疾病的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1],学生学习感到枯燥乏味、记忆困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2]是以具体的案例作为教学资料,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生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的哈佛大学医学院,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法,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及前瞻性[3]。
在国内外师范教育及医学等教育中非常盛行。
将案例教学贯穿于《人体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的探究下展开教学活动,可使抽象的生理学内容形象化,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生理教研室在2010级高职护理学生《人体生理学》部分教学内容尝试应用了案例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体会如下。
1 密切联系课堂科学选择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其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在选择案例时首先应注意具有针对性,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选择相应的案例,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紧紧相扣,与所讲授的理论知识有密切关系。
其次,应注意具有典型性,选择的案例要有代表性,要选取准确反映理论,有较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的案例。
第三,应注意具有真实性,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案例真实方能生动[4]。
如学习动脉血压形成及影响因素时设计“高血压”案例;学习血型时设计“亲子鉴定”案例及“Rh血型不合”案例;学习组织液生成时设计“水肿”案例;学习气体运输时设计“煤气中毒”案例;学习呼吸化学感受性反射时设计“肺心病患者吸氧原则”案例,学习甲状腺激素时设计“甲状腺功能亢进”案例;学习胆碱能受体时设计“有机磷中毒”案例;学习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时设计“糖尿病”案例等。
生理学教学方法的应用体会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理论性和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由于难以象形态学科那样进行直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更需要讲究教学方法,就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做到扬长避短,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现将生理学教学方法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1 讲授法
讲授法是通过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的方法,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系统地传授知识,把教师本人的学习心得和治学经验传授给学生,并能在教学内容上抓住要领,突出重点,使讲课内容少而精,做到深入浅出、系统连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在相同的时间内,学生从教师讲授中获得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自己看书获得的信息量。
教科书中“绪论”及“细胞的基本功能”章节可以说是生理学课程的总论部分,许多内容贯穿全书,是生理学课程讲述最基础的部分,因其内容枯燥,名词概念繁多,再加上学生初次接触生理学,需要教师精心讲授,学生才能理解接受。
如靠学生自学,不但会影响教学进度,还会影响学生对最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宜以“讲授法”为主,同时辅以其它方法。
正确运用讲授法,要求教师必须认真组织教学,使教学环节紧密相连,同时要保证内容的科学性、正确性。
首先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剖析”,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地方可以设疑,哪些内容枯燥乏味,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独特的自我设计,使教学内容从平面转向立体,重点突出,难点易解。
在讲授过程中,必须与板书、教具紧密结合,使讲授内容清晰、系统、形象、生动。
尤其是多媒体课件的涌现,使教学中用语言难以描述清楚的生理过程通过课件而形象、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2 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法
生理学的内容是经过实验验证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组成的,根据生理学的特点,采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在把握学生知识水平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基础上,
对本堂课要提出哪些问题,如何和何时提出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例如,讲述脊髓对躯体运动调节时,可以设问,脊髓正常情况下总是与更高位中枢保持联系,如何才能了解其单独作用能对躯体运动功能做出何种调节?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有创伤和失去高位中枢的调节作用,如何验证其产生的原因?脊休克后,部分反射还能恢复,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启发了实验设计的思路。
又如讲授完骨骼肌的结构、肌丝的滑行学说、兴奋-收缩耦联及神经-肌肉接头后,可以布置这样的问题:坐骨神经兴奋后,如何引起腓肠肌收缩?甚至可以在讲述完神经系统之后,提出人是如何将收缩某一部位肌肉这一意识转化为肌肉收缩这一过程的?总之,在生理教学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于提高生理教学质量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3 对比和总结
对同一章节的并列内容采用对比的方式讲授,比单独分别讲授效果好。
如: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的讲解,可以把两者不同的特性进行对比;心肌细胞生物电的讲解,把窦房结、P细胞、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画在黑板上,学生很快就能区分哪是自律细胞,哪是工作细胞,哪是快反应细胞,哪是慢反应细胞。
每一章的内容讲完后,可进行概括性的总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总的轮廓,形成一个整体概念。
在总结中要重视图表、表格的作用,图表和表格能使人一目了然,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加强知识间纵横联系。
分类比较知识要点,让学生理清内容梗概,分辨易混的内容,突破记忆难关。
例如肾脏生理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作用的图解,内分泌系统下丘脑调节肽的种类、作用表格,都简洁明了地总结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4 做到四个联系
4.1 结构与机能联系:功能是在一定结构基础上产生的,两者联系起来对功能活动的特点就容易理解和记忆,如:皮质肾单位与髓质肾单位结构上不同的特点就决定其在尿生成过程不同的作用,皮质肾单位与尿生成有关,而髓质肾单位与尿的浓缩、稀释有关。
4.2 联系生理学最新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理学也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涌现,要求我们必须经常查阅有关书刊资料,不断汲取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进行自我更新。
同时要适当的将新进展介绍给学生,既可弥补教材滞后于学科发展的不足,又可使学生尽早获取最新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如:膜片钳技术、NO的发现过程等。
4.3 联系临床实际: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性学科,为学习临床知识做准备,在讲到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和调节时,适当联系临床实际,讲述一些典型病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也是他们了解和积累临床知识的开端,有助于缩短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心理适应过程。
如在讲渗透性利尿时,可以解释糖尿病病人为何会出现“三多一少”的原因。
4.4 联系日常生活:生理学虽然是一门深奥的医学基础课,但并不是深不可测,在生理学授课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联系日常生活,会使学生感到生理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产生亲合力。
例如:在讲“胆汁的作用”时,告诉同学们,胆汁过度浓缩可形成胆结石,有规律的定时进食,使胆囊保持反复的扩张,能防止胆汁过度浓缩,一些为了减肥而控制饮食次数的女性,常不吃早饭或午饭,就增加了胆石症的发病率。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善于适时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获得的知识越多,其学习效果也就越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