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 格式:ppt
- 大小:706.50 KB
- 文档页数:50
第四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文言句式〕鲁侯养鸟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①而觞之于庙,奏《九韶》②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
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注】①御,迎接。
②《九韶》,传说是舜的乐曲。
(1)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
(2)从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案:(1)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2)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对象,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可主观臆断,千篇一律。
【参考译文】从前,有只海鸟落在鲁国都城的郊外,鲁侯亲自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每天都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给它听,安排牛羊猪三牲给它吃。
鲁侯的这种招待把海鸟搞得头晕目眩,惶恐不安,一点儿肉也不敢吃,一杯水也不敢喝,过了三天就死了。
鲁侯是用他自己享乐的方式来养鸟的,而不是按照鸟的生活方式来养鸟啊。
,1.近年来高考对文言文翻译考查有什么特点?(1)从考查形式上看,绝大部分地区高考卷采用的是主观题的形式,包含2~3个小题;仅有个别地区高考卷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给出四个句子及各句的翻译,要求考生选择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2)从考查内容上看,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具体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以及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
2.考生在文言文翻译题上的失分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低分的原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没有采分点意识,即翻译语句的时候忽略了对一些关键词语的翻译,从而丧失了本该得到的分数;二是忽略对相关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没有对翻译后的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序进行调整等。
3.针对失分情况,应该如何复习文言文翻译?(1)文言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要认真推敲语句中的每一个词语的含意,坚持直译为主但绝不忽略意译的原则。
文言文阅读(六)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预习案】1、了解江苏省《考试说明》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说明: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2、正确理解句子包括三个层次:①能读懂句子字面意思,②能理清句间逻辑关系,③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或在文中的作用。
3、翻译句子涉及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知识,有时须着眼全篇借以综合考察。
4、阅读《核按钮》第63页“考点透视”,5、研习《核按钮》P64“典型题例”:【探究案】完成《核按钮》第66页18、19、20题,第68页37题,第70页52 、54题。
方法指导:1.翻译句子要做到“信”(忠于原文)、“达”(准确表达原意)、“雅”(简明通顺,有文采),其中“信”“达”是主要要求。
2.遵守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特别要根据语境。
翻译时,要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3.常用方法:留:①保留国号、年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等。
②保留原句的结构形式。
增:省略句要添加省略内容。
删:不必译出的虚词,如发语词,音节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词,停顿词。
调:用于特殊句式的翻译。
换: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
【训练案】2013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
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
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点击考纲】《考试大纲》规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
它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二是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正确理解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读通、读懂,能够概括其主要内容或含意;二是能够理解分句之间、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能够理解句子的深层含意,能够体会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将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它一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保留节目”,从2002年起将文言文直接翻译成现代汉语,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有利于更加深入、细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原文。
文言文的翻译是整个文言文的综合运用,它以理解句意为基础,以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为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考查手段。
高考文言文翻译试题,题型仍然是主观题,设置在第Ⅱ卷中。
命题材料尽管不在课本范围内,但是命题人不会故意为难考生,难度不会太大,注意突出“浅易”的特点,而十分注重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文言文翻译虽然是全句的理解,但是命题人总是选择那些带有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的语句来让考生翻译,并将其设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
这些关键词语和重要语法现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积累性的――重要的实词、重要的虚词、古今异义词、固定结构;第二类是规律性的――偏义现象、活用现象和特殊句式。
【领悟高考】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1年高考四川卷)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
父贲,有材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
尝治室于毁垣中,得白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语云: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
”时世祖以皇太弟受诏征云南,驻军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
世祖曰:“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愿以助军。
”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
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
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7.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学习目标】1.掌握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的方法。
2.学会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查方式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答题步骤第一步:审首先要审清文言文句中的语法要点。
先在草稿纸上将语法要点一一标出,引起自我注意。
第二步:切将文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用前面介绍的方法逐一加以解释。
第三步: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第四步:誊要做到“三清”: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要做到“三不”: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不写错别字。
解题技巧(1)要遵循文言翻译的一原则二标准。
一原则:信、达、雅;二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字顺。
(2)文言翻译当以直译为主,在遇到比喻、借代、排比、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难以直译时要采用意译。
如:①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这里的“尘网”是借喻,意译为“浑浊的官场”。
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曹刿论战》)这里的“肉食者”是借代,意译为“做官的人”。
③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贾谊《过秦论》)这是一个排比句,意译为“(秦孝公)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3)注意综合运用翻译的方法:保留法、删除法、替换法、调序法、补充法。
(4)把要求翻译的文句放到原文中,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翻译句子。
(5)寻找采分点,抓关键词语。
要做到四点:一要联系关键词语的相邻字词或上下句,二要联系相关成语,三要联系相关课文,四要联系相关诗句。
轻轻告诉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适用范围例句保留法:人名、地名、年号、国号、朝代、官职等专有名词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除“记”外均可保留)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剡溪”可保留)删除法:某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意的虚词、偏义复词的陪衬词、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可删除不译)昼夜勤作息(“息”是偏义复词的陪衬词,可删除不译)张良曰:“谨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