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应激和适应共33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33
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邵阳医学⾼等专科学校教案⾸页教学过程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新课导⼊】【展⽰教学内容】【给出教学⽬标】护理学理论是在护理及实践中产⽣并经过护理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性认识体系,是对护理现象和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系统的、整体的描述。
第⼀节护理学相关理论⼀、⼀般系统论系统作为⼀种思想,早在古代就已萌芽。
系统论的创始⼈美籍奥地利理论⽣物学家贝塔朗菲1932—1934年,他先后发表了《理论⽣物学》和《现代发展理论》,提出⽤数学模型来研究⽣物学的⽅法和机体系统论概念,可视为系统论的萌芽。
1937年,贝塔朗菲第⼀次提出“⼀般系统论”的概念。
1954年,以贝塔朗菲为⾸的科学家们创办了“⼀般系统论学会”。
1968年,贝塔朗菲发表了《⼀般系统论——基础、发展与应⽤》,全⾯总结了他⾃⼰40年来研究⼀般系统论的成果,为系统科学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纲领,被公认为是⼀般系统论的经典性著作。
在贝塔朗菲的创导下,20世纪60年代后,系统论得到⼴泛发展(⼀)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是由若⼲相互联系、相互作⽤的要素组成的具有⼀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这个定义有双重意义:1、系统由(要素)⼦系统组成,组成要素相互作⽤、相互联系。
2、每个要素有⾃⼰独特的功能和结构,系统的功能则具有各要素不具备的整体功能。
(⼆)系统的分类(1)按⼈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分类系统科分为⾃然系统和⼈为系统。
⾃然系统如⽣态系统、⼈体系统等;⼈造系统如计算机软件系统、机械系统等。
⾃然系统+⼈造系统=复合系统,如医疗系统、教育系统.(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系统可分为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开放系统如⽣命系统、医院系统等输⼊:物质、能量和信息由环境流⼊系统的过程例如⼈体消化系统对⾷物进⾏消化和吸收,呼吸系统完成氧⽓和⼆氧化碳的交换,⼤脑对获得的信息进⾏处理等。
通过对所获得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进⾏加⼯、吸收,整个系统可因此⽽发⽣改变。
输出:是指经系统改变后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散发进⼊环境的过程。
第一章护理理论护理: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护理学: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整体护理:一种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视护理对象为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的开放性有机整体,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恢复健康为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和方法,实施系统、计划、全面的护理理想和护理实践活动.基本需要:维持身心平衡并求得生存、成长及发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
压力:又称应激,在生理学上,是指人体对任何加诸于他的需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反应。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对个体的适应能力进行挑战,促进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因素.适应:指人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发生较大变化,致使个人的行为有所改变以维持平衡,它包括个体和宇宙间的各种保护性调整。
护理理念:引导护理人员认识及判断护理及其相关方面的价值观及信念。
第二章护理程序护理程序: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主观资料:护理对象的主观感觉,是护理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客观资料: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体检及借助医疗仪器设备检查所获得的有关护理对象健康状况的资料。
护理诊断:关于个人和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医疗诊断:用一个名称说明一种疾病或病理变化引起的症状、体征,以指导治疗。
护理目标:针对护理诊断而提出的,期望护理对象在接受护理活动后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评价护理效果的标准。
第三章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当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时,满足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
继续护理教育:规范化专业培训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生性护理学教育。
护理质量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的.第四章护理心理学基础护理心理学:从护理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在护理情境这个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