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水质监测数据的“五性”
- 格式:pdf
- 大小:370.25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实际工作中遵循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发表时间:2016-08-16T16:12:11.61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6期作者:张凤梅[导读] 如果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就要建立起严格和审核制度,找到有效的审核方法和技巧,那么在对数据审核中才能达到其真正作用。
张凤梅尚志市环境保护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摘要】阐述了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原则,同时审核人对监测数据校对的意义及方法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数据核对环境保护工作依赖于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管理,而环境监测工作在数据审核方面则依赖于监测数据的五性,即:原始性、规范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环境监测领域的技术和质量保证措施及监测效率有了巨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受监测环境、人员能力、仪器设备、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监测数据出现错误。
环境污染案件中对污染源的监测数据出现错误,可想而之会给环境案件处理的后续工作带来错误的导向。
所以要想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就必须保证在日常工作中把握好监测数据的五性,并做好对监测数据的审核,是环境监测及数据审核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遗漏的重要工作之一。
环境监测数据审核者面对庞大数据无从下手以往只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
如果要真正发挥其作用就要建立起严格和审核制度,找到有效的审核方法和技巧,那么在对数据审核中才能达到其真正作用。
环境监测人员要依据对数据“五性”的角度来具体操作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精准的反映所测水质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用“五性”的标准来审核环境监测结果是保证所测数据最有效的办法。
1、代表性: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水质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况。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一、简答题(共60小题)1、简述底质监测的目的?答案要点:水、底质和生物组成了完整的水环境体系。
通过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环境的污染现状,追溯水环境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动物的影响,并对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质量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2、离子色谱用于分析阴离子的淋洗液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答案:(1)能从分离柱填充的树脂交换被测离子,即淋洗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与被测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相近或稍大。
(2)能发生抑制反应,反应产物为电导很低的弱电解质,其Pka需大于6。
3、色谱-质谱联用仪进样系统中的接口应满足哪几个条件?答案:(1)接口的存在不破坏离子源的高真空,也不影响色谱柱的柱效;(2)接口应能使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尽可能多的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使色谱流动相尽可能的不进入质谱的离子源;(3)接口的存在不改变色谱分离后各组分的组成和结构。
4、简述常用制备纯水的方法?答:(1)蒸馏法:利用杂质不和水的蒸气一同蒸发而达到水与杂质分离的效果。
(2)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可游离交换的离子与水中同性离子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水中各种离子除去或减少到一定程度。
(3)电渗析法;根据含有电解质的水具有导电性,在电场的作用下,阴阳离子的正负极运动。
阴阳被阴阳离子膜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水中阴阳离子的目的。
5、GC-MS测定中,定性的依据是什么?答案:用样品质谱与标准物质谱相比较来鉴定一个待测物时必须满足两个标准:(1)样品组分和标准组分具有相同的GC相对保留时间;样品组分和标准组分的质谱相一致。
6、如何合理的布置某个河段的水质监测断面?答案要点:为评价完整的江湖水系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对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对于一个河段,只需设置对照对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7、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时如何消除水峰的干扰?答案:利用淋洗液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使样品和标准溶液含有相同的淋洗液浓度。
环境⽔质检测质量保证⼿册第⼆版复习题上传⽔样检测样本采集及其质量保证1、环境监测的⽬的是什么?为了达到了解环境质量,保护、管理和改良环境的⽬的,必须对各种环境物质的形态、性质和含量进⾏有计划的调查研究和监测,以便得到明确认识,进⽽借助于⽴法、经济、教育、⾏政以及技术相结合的⼿段,有效的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
2、环境监测结果的“五性”是什么?各代表什么意义?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有效样品特性,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总体的真实状况。
完整性,强调⼯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预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且⽆缺漏的获得这些样品的监测结果及有关信息。
可⽐性,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样品的检测结果应相互可⽐,也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样品的检测结果应该达到相关项⽬之间的数据可⽐,相同项⽬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的精密性,表现为测定值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准确性,是检测分析结果的固有属性,必须按照所⽤⽅法的特性使之正确的实现。
3、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包括哪些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制定监测计划;根据需要和可能并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确定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规定相适应的分析测量系统,诸如采样布点、采样⽅法、样品的采集和保存、实验室供应、仪器设备和器⽫的选⽤、容器和量器的检定、试剂和标准物质的使⽤、分析测量⽅法、质量控制程序、技术培训,以及编写相关的⽂件、指南和⼿册等。
4、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哪些内容?检出限受哪些因素影响?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的基础⼯作(⽅法的选定,试剂和纯⽔的纯化,容、量器⽫的校准,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等),空⽩试验,检出限的测量,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平⾏样分析,加标样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等实验室内部控制质量的常规⽅法。
检出限是分析⽅法所固有的质量参数。
它受空⽩试验的绝对值、分析⽅法的标准差和稳定因素的影响。
可接受的⽅法最低检出限由⽅法的特性决定。
四类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水质监测是保障人类饮水安全、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水质监测中,五参数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
这五个参数的监测与评价对于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保障人类用水安全和水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的含量,通常以毫克/升(mg/L)为单位进行测量。
溶解氧是维持水体中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有机负荷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溶解氧测定方法通常采用溶解氧仪或溶解氧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也可以采用标准化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对于地表水、饮用水和工业废水等不同水体的溶解氧标准值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通常要求溶解氧不低于5mg/L。
pH值是用来表示水体酸碱度的参数,对于水体中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的pH测定方法可以采用玻璃电极或者指示剂法进行测试,其中电极法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
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pH标准值一般在6.5-8.5之间,地表水和河流的pH标准值一般要求在6.5-9之间。
化学需氧量(COD)是指水中可被氧化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总量,通常以单位体积水样中的氧需量(mg/L)来表示。
COD的测定对于评价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含量、污染程度和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COD测定方法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或者滴定法进行测定,需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试验。
不同的水体对COD的标准值也有所不同,一般地表水的COD标准值为30mg/L,而地表水的COD标准值可以适当放宽到50mg/L。
总氮是指水体中所有形态氮的总和,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态氮和游离氨氮等。
总氮的测定对于评价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和污染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化的总氮测定方法可以采用显色比色法或者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需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试验。
不同水体的总氮标准值也有所不同,一般地表水的总氮标准值为1mg/L,而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总氮标准值一般要求低于1mg/L。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监测数据的五性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水质监测常用概念(1)一、监测数据的五性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环境监测结果的“五性”反映了对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1.代表性(representataion)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水质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况。
任何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是十分均匀的,因此要使监测数据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首先要优化布设采样点位,使所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2.准确性(accuracy)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从试样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到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影响。
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准确度常用以度量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可用测量标准样品或以标准样品做回收率测定的办法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准确度。
(1)标准样品分析通过分析标准样品,由所得结果了解分析的准确度。
(2)回收率测定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其回收率,这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从多次回收试验的结果中,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
按下式计算回收率P:回收率p(%)=(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3)不同方法的比较通常认为,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不准确性的可能性极小,当对同一样品用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测定,并获得一致的测定结果时,可将其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
关于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是评估水体质量监测数据是否准确可靠的过程。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通过连续、实时地采集、传输和处理水体质量数据,为水环境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对于水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进行技术评估。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与其技术性能直接相关。
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感器的精度、灵敏度和准确性是否满足监测要求;数据采集和传输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数据处理和存储设备是否能够保证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通过对这些方面进行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否具备进行可靠数据采集和传输的能力。
对监测数据的实时特性进行分析。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水体质量数据,并及时传输和处理,可以提供近乎实时的水体质量信息。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实时特性进行分析,可以对数据的时效性进行评估。
实时性越高,数据的可靠性也越高。
对监测数据的一致性进行验证。
对于同一水质监测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应该能够连续、稳定地采集到相似的水质数据。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一致性进行验证,可以判断监测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数据采集或传输等问题。
如果存在异常数据,需要及时调查并解决问题,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对监测数据进行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通过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评估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比分析可以采用同步监测或者定期抽样监测的方式,将自动监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如果自动监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存在明显偏差,则需要对监测系统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校正。
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分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考虑监测系统的技术性能、数据的实时特性、数据的一致性以及与现场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等多个方面。
只有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才能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一、简答题(共60小题)1、简述监测数据五性的含义?答:①代表性: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使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污染物存在的状态和污染现状。
②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③精密性:指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一般以监测数据的精密度表征。
④可比性: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测量同一样品时,所得出结果的一致程度。
⑤完整性:强调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预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而且无缺漏地获得监测结果及有关信息。
2、色谱-质谱联用仪进样系统中的接口应满足哪几个条件?答案:(1)接口的存在不破坏离子源的高真空,也不影响色谱柱的柱效;(2)接口应能使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尽可能多的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使色谱流动相尽可能的不进入质谱的离子源;(3)接口的存在不改变色谱分离后各组分的组成和结构。
3、在测定CODCr过程中,分别用到HgSO AgSO4-H2SO4溶液、沸石三种物质,请分别说明其在测定过程中的用途。
答案要点:(1)HgSO4:消除氯离子的干扰(2)AgSO4-H2SO4:H2SO4提供强酸性环境;AgSO4催化剂(3)沸石:防爆沸4、气相色谱中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答:外标法、内标法、叠加法、归一化法。
5、保存水样防止变质的措施有哪些?答:(1)选择适当材质的容器;(2)控制水样的pH值;(3)加入化学试剂抑制氧化还原反应和生化作用;(4)冷藏或冷冻降低细菌活性和化学反应速度。
6、简述底质监测的目的?答案要点:水、底质和生物组成了完整的水环境体系。
通过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环境的污染现状,追溯水环境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动物的影响,并对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质量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7、应从哪几方面选择空的色谱柱?答:柱材质的选择、柱长的选择、柱径的选择。
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各种物质和生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了解水质的状况和变化趋势。
水质监测的五参数标准是指监测水体中的五个主要参数,包括溶解氧、pH值、浊度、电导率和氨氮。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对这五个参数的监测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含量。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大气和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生长和代谢活动,是评价水体富营养化和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根据国家标准,一般地表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应不低于6毫克/升,富营养化水体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则应不低于4毫克/升。
其次,pH值是指水体中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
pH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水体中的生物生长和代谢活动,同时也会影响水中的溶解物质的化学形态和活性。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富营养化水体的pH值则应在7.0-9.0之间。
再次,浊度是指水中悬浮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
浊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光照条件,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一定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的浊度应不超过5NTU,富营养化水体的浊度则应不超过10NTU。
此外,电导率是指水中电导性离子的含量和活性。
电导率的高低反映了水体中的盐度和离子含量,对水生生物的适应性和生长环境有重要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的电导率应不超过300μS/cm,富营养化水体的电导率则应不超过500μS/cm。
最后,氨氮是指水体中的氨和氨态氮的含量。
氨氮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盐,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
但过高的氨氮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藻类大量繁殖,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地表水中氨氮的含量应不超过0.15毫克/升,富营养化水体中氨氮的含量则应不超过0.5毫克/升。
综上所述,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是对水体水质状况和变化趋势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溶解氧、pH值、浊度、电导率和氨氮等参数的监测,可以全面了解水体的水质状况,为水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表水常规五项
地表水常规五项是指地表水的常规监测项目,用于评估水体的水质状况。
常规五项包括水温、溶解氧、浑浊度、pH值和电导率。
1. 水温:水温是指水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摄氏度进行表示。
水温是地表水生态系统中生物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2. 溶解氧:溶解氧是指在水中溶解的氧气分子的数量。
水体中的溶解氧对于维持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非常重要,因此溶解氧水平是评估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
3. 浑浊度:浑浊度是指水中悬浮物质的含量,反映了水体的透明度。
高浑浊度会导致水中的光线散射,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条件。
4. pH值:pH值是用来表示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它反映了水体的酸碱度。
不同生物对水体的pH值有不同的适应性,所以pH值对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也有重要影响。
5. 电导率:电导率是指水体中电导电流通过的能力,它反映了水体中溶解物质(如盐类和无机离子)的含量。
高电导率通常表示水体中溶解物质含量较高,可能存在水质污染。
环境监测五性的探讨作者:陈涵来源:《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05期摘要: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对环境检测的质量和管理效果以及数据分析情况进行了真实的反映。
在进行相关操作时,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获取的实时性,对于监测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监测;监测数据;环境管理中图分类号:X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5-0-01DOI:10.16647/15-1369/X.2020.05.106Discussion on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Chen Han(Shant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henghai Monitoring Station,Shantou Guangdong 515000,China)Abstract:The data information produced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reflects the quality and managemen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testing as well as the data analysis.In the relevant operation,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data information and real-time acquisition has a positi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nitoring work.Key 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vironmental law enforcement monitoring;Monitoring data;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近年来,我国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并于2016年9月印发《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1月出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8年9月2018年第9期0引言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污染源总量控制、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是环境监测站的产品,高质量的监测数据是每个监测站的生命线和立站之本。
环境监测数据要能反映环境质量时间、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趋势;要能准确地对中国的经济、环境政策做出科学评估;要能对污染的责任做出公正科学的界定;要能对生态环境发生安全风险做出预警、对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对处理和受到损害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
代表性是取得准确检测数据的前提,准确性和精密性是监测数据的固有属性,可比性和完整性从整体上可以反映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
本文详细分析了监测数据“五性”的概念及具体质量保证措施,以更好地指导环境实际监测工作。
1代表性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样本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和环境状况。
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性质,样品的采集是监测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步。
有代表性的样品是监测数据准确的前提条件。
中国已制定了包括环境空气[1]、废气[2]、地表水、地下水[3]、河流[4]、海洋[5]、土壤[6]、噪声[7]、固废等各种技术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要遵从各种技术规范,必要时要对采样的时间及地点、布点等进行优化,以保证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2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受样品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实验室分析等环节的影响。
准确度决定着整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对以此数据为决策依据的后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
它决定着监测数据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客观地剖析问题,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
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采样、分析等全过程准确有效。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一、简答题(共60小题)1、何谓锐线光源?原子吸收光谱法为何必须采用锐线光源?答案:锐线光源即发射线的半宽度比火焰中吸收线的半宽度窄的多,基态原子只对001-002nm波长的特征波长的辐射产生吸收,若用产生连续光谱的灯光源,基态原子只对其中极窄的部分有吸收,致使灵敏度极低而无法测定。
若用锐线光源,就能满足原子吸收的要求。
2、简述原子吸收光度法中用氘灯扣除背景的原理?答案:当氘灯发射的光通过原子化气时,同样可为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和火焰的背景吸收。
由于基态原子吸收的波长很窄,对氘灯总吸收所占的分量很小(<1%)故近似地把氘灯的总吸收看作背景吸收。
二者相减(在仪器上,使空心阴极灯和氘灯的光交替通过原子一起来实现),即能扣除背景吸收。
3、什么是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答: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方法的选择、试剂和实验用水的纯化、容器和量器的校准、仪器设备和检定等),空白试验,检出限的测量,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平行样和加标样的分析,绘制质量控制图等。
在于提高分析测试的质量,保证基本数据的正确可靠。
4、什么是质量保证?④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文件、人员培训、质量管理手册等。
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它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主要内容:①制订监测计划。
②根据经济成本和效益,确定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
③规定相适应的分析测量系统,如采样布点、采样方法、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监测分析仪器、分析方法、质控措施等。
5、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基本职能是什么?答:基本职能是:测取数据,并应用翔实丰富的数据去解释环境质量的变化,表征和判断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和预测环境质量的发展态势,为改善和调控环境质量提供对策依据,为环境管理服务,还要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服务。
6、平行双样分析作用是什么?在监测工作中如何使用这项质控技术?答:平行双样分析是对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最低限度检查,用以发现偶然的异常情况。
实现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五性”要求研究摘要:从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质量的角度出发,要若确保分析数据能够准确地测定被测物质含量,反映生产过程状态,必须要求分析的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反映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质量要求,对提升监测数据质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监测;数据质量;五性X83 :A :2095-672X(2018)06-0156-01DOI:10.16647/15-1369/X.2018.06.092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y assuranc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we must ensure that the analytical data can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he measured substances and reflect the statu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monitoring data required to be analyzed are representative,accurate, precise,comparable and complete. “. The “five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reflec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nalysis, and have positiv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quality of monitoring data.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quality; Five characteristics质量定义为某种产品或工作预期性质的优劣程度。
水质监测的常规五项指标是哪些?地表水水质监测常规五参数指的是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温度。
水质常规五项检测意义:①pH值检测意义地表水水质中pH值的变化会影响藻类对氧气的摄入能力及动物对食物的摄取敏感度;会影响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活性和速率,影响其正常代谢,进而对整个食物网产生影响。
②电导率检测意义电导率测值常常被环保内人士称为“水质监测排头兵”。
电导率主要是测水的导电性,可以体现其他相关参数---TDS(溶解性固体总量)、盐度(SAL)、溶液中总的离子浓度。
地表水中监测电导率指标,主要目的是监测水体中总的离子浓度。
包含了各种化学物质、重金属、杂质等等各种导电性物质总量。
③溶解氧检测意义地表水中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
所以溶解氧是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指标,是水体是否具备自净能力的表示。
地表水中溶解氧近于饱和值时,藻类繁殖旺盛时,溶解氧含量下降。
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对水中生物如鱼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溶解氧低于4mg/L时,就会引起部分鱼类窒息死亡。
当溶解氧消耗速率大于氧气向水体中溶入的速率时;溶解氧的含量低于0.5mg/L时,此时厌氧菌得以繁殖,使水体进一步恶化。
所以地表水中溶解氧值得高低能够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④浊度检测意义地表水中浊度值得高低,直观反映的是水体的浑浊程度。
浑浊程度主要是受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引起,不溶性物质包括悬浮于水中的泥沙、腐蚀质、浮游藻类和胶体颗粒物等。
降低浊度的同时也降低了水中的细菌、大肠菌、病毒、隐孢子虫、铁、锰等。
地表水中浊度值偏高,同时会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影响了氧气的产生,导致腐烂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催化能力下降,使水体进一步恶化。
所以地表水中浊度测量参数是反映了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