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册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5.48 KB
- 文档页数:2
1
2
3
4 4-2 完成下列组合回转体被截切后的三面投影
5 4-3 求作相贯线
6
4-4 用近似画法求作轴线垂直的圆柱面的相贯线
4-5 两圆柱轴线垂直交叉,求作其相贯线 7
4-6 求圆柱与圆锥台正交的相贯线 8
4-7 求作相贯线 9
4-8 求作组合相贯线
10
内容有点乱,望见谅。可放大后观看,建议使用WPS及其类似软件观看,谢谢。
专注CAD 四个月,欢迎加我QQ(59)指教.Lady first.
4-1.已知各点的直观图,试作它们的二面投影图,并填写它们距投影面的距离。距Y面距离距H面距离点4. 点1.2.距H面距离距Y面距离点4-2. 根据投影图,确定各点所属分角及对V,H的距离。所属分角距离点点单位:毫米距W面距离距H面距离距V面距离4-3. 已知各点的直观图,试作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并填写它们距投影面的距离。班级 姓名 学号 8单位:毫米单位:毫米单位:毫米bcda'b'c'd'd'dcc'b(b')aa'4
4. 点4-4. 已知点A在第三分角等分面上,点B与点A对称于V面,点C与点A对称于X轴,求各点的二面投影,并说明B,C二点所属分角。所属分角点4-5.求各点的第三投影,并比较A与B,B与C等点的相对位置(以轴向距离表示)可。对不可见投影加括号。(上,下)方 mm(左,右)方 mm(前,后)方 mmC在B的正 方 mmA在B的4-6. 已知A、B、C各点的二面投影,并填写各点的坐标,画出各点的直观图。Y坐标点单位:毫米X坐标Z坐标4-7. 已知点A(10,5,20),点B(25,40,10),试作它们的三面投影图。4-8. 已知点A,B,C的投影图,填写点B和点C对点A的相对位置数据。在点A之左或右在点A之下在点A之后单位:毫米班级 姓名 学号 9
4. 点5. 直线班级 姓名 学号 10 SA 线 SB 线SC 线 AB 线CA 线 BC 线5-3.补画出三棱锥的第三投影,并判断各棱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填写它们的名称。1. 使AC:AB=1:2 2. 使点C与H面,V面等距5-4.在已知直线段AB上求一点C:5-5.试判断点K是否属于直线段CD。5. 直线班级 姓名 学号 11在 一般 一般水平水平水平3-16.已知线段CD长为50mm,试作出其水平投影。yy不在3-17.已知线段AB的二面投影,求作AB的实长及其对V面,W面的倾角θ和θ。yxxy
3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题2-1 图a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
3n 3lp 1hp
01423323hlppnF
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C、D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11(c)题2-1(d)54364(a)5325215436426(b)321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c)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所示。
题2-2 图a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连续转动。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轴上下摆动。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轴上下移动。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类专业
机械识图与电气制图
(第五版)习题册答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 1 §1—1 制图基本规定 ................................................................................................................... 1 §1—2 尺寸标注 ........................................................................................................................... 2 §1—3 尺规绘图 ........................................................................................................................... 5 第二章 投影与制图基础 .................................................................................................................. 6 §2—1 投影与三视图 ................................................................................................................... 6 §2—2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 12 §2—3 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 16 §2—4 正等轴测图 ..................................................................................................................... 22 第三章 组合体 ................................................................................................................................ 27 §3—1 圆柱的截割与相贯 ......................................................................................................... 27 §3—2 绘制组合体的三视图 ..................................................................................................... 32 §3—3 识读组合体的三视图 ..................................................................................................... 36 §3—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 44 第四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 49 §4—1 视图 ................................................................................................................................. 49 §4—2 剖视图 ............................................................................................................................. 54 §4—3 断面图 ............................................................................................................................. 65 第五章 机械图样的识读 ................................................................................................................ 68 §5—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 ............................................................................................. 68 §5—2 齿轮的画法 ..................................................................................................................... 71 §5—3 键、销、滚动轴承及弹簧的画法 ................................................................................. 74 §5—4 识读零件图 ..................................................................................................................... 76 §5—5 识读装配图 ..................................................................................................................... 79 第六章 电气图用基本电气符号 .................................................................................................... 83 §6—1 图形符号 ......................................................................................................................... 83 §6—2 字母代码 ......................................................................................................................... 86 §6—3 参照代号 ......................................................................................................................... 89 §6—4 端子代号 ......................................................................................................................... 92 第七章 电气制图的一般规则和基本表示方法 ............................................................................ 95 §7—1 电气图的一般规则 ......................................................................................................... 95 §7—2 电气元器件的表示方法 ................................................................................................. 99 §7—3 连接线的表示方法 ....................................................................................................... 102 第八章 基本电气图 ...................................................................................................................... 105 §8—1 概略图 ........................................................................................................................... 105 §8—2 电路图 ........................................................................................................................... 108 §8—3 功能图 ........................................................................................................................... 112 §8—4 接线图 ........................................................................................................................... 114 §8—5 电气布置图 ................................................................................................................... 120 第九章 特种用途专业电气图 ...................................................................................................... 123 §9—1 印制板图 ....................................................................................................................... 123 §9—2 线扎图 ........................................................................................................................... 128 §9—3 流程图 ........................................................................................................................... 130
内容有点乱,望见谅。可放大后观看,建议使用WPS及其类似软件观看,谢谢。
专注CAD 四个月,欢迎加我QQ(2843451159)指教.Lady first.
4-1.已知各点的直观图,试作它们的二面投影图,并填写它们距投影面的距离。距Y面距离距H面距离点4. 点1.2.距H面距离距Y面距离点4-2. 根据投影图,确定各点所属分角及对V,H的距离。所属分角距离点点单位:毫米距W面距离距H面距离距V面距离4-3. 已知各点的直观图,试作它们的三面投影图,并填写它们距投影面的距离。班级 姓名 学号 8单位:毫米单位:毫米单位:毫米bcda'b'c'd'd'dcc'b(b')aa'4
4. 点4-4. 已知点A在第三分角等分面上,点B与点A对称于V面,点C与点A对称于X轴,求各点的二面投影,并说明B,C二点所属分角。所属分角点4-5.求各点的第三投影,并比较A与B,B与C等点的相对位置(以轴向距离表示)可。对不可见投影加括号。(上,下)方 mm(左,右)方 mm(前,后)方 mmC在B的正 方 mmA在B的4-6. 已知A、B、C各点的二面投影,并填写各点的坐标,画出各点的直观图。Y坐标点单位:毫米X坐标Z坐标4-7. 已知点A(10,5,20),点B(25,40,10),试作它们的三面投影图。4-8. 已知点A,B,C的投影图,填写点B和点C对点A的相对位置数据。在点A之左或右在点A之下在点A之后单位:毫米班级 姓名 学号 9
4. 点5. 直线班级 姓名 学号 10 SA 线 SB 线SC 线 AB 线CA 线 BC 线5-3.补画出三棱锥的第三投影,并判断各棱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填写它们的名称。1. 使AC:AB=1:2 2. 使点C与H面,V面等距5-4.在已知直线段AB上求一点C:5-5.试判断点K是否属于直线段CD。5. 直线班级 姓名 学号 11在 一般 一般水平水平水平3-16.已知线段CD长为50mm,试作出其水平投影。yy不在3-17.已知线段AB的二面投影,求作AB的实长及其对V面,W面的倾角θ和θ。yxxy
第二章 投影基础
一、三视图基础(本大题共9题,每题2分,共18分)
1.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2分)(2003年)
2.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2分) (2004年)
3.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2分) (2005年)
4.根据平面图形的两个投影,求作它的第三个投影。(2分) (2006年)
5、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2分) (2007年)
6.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2分) (2008年1月)
7.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2分) (2008年10月)
8.根据题l图所示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2分) (2009年1月)
9.根据平面的两个投影,求作第三投影。(2分) (2009年10月)
二、求实长(本大题共9题,每题4分,共36分)
1.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AC的实长为40毫米。求作C点的两面投影。(4分) (2003年)
2.已知直线CD∥AB,过C点作直线CD,并使其长度等于25毫米。(4分) (2004年)
点评:这题有难度!
3.将直线BC向右延长到A点,使BC:CA=2:1,求A点的两面投影(a’、a)及线段AB的实长。(4分)(2005年)
答案:略。 提示:可取主视图投影一半(尺规作图找中点),再延长b’c’一半投影致A点,最后用阿发或贝塔三角形求实长(不难)
4.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AC的长为15毫米,并作出C点的两面投影。(4分)(2006年)
答案:与上题03年一样!(简单)
5、已知直线的β=30o,且B点在A点的上方,求作直线的正面投影。(4分) (2007年)
6.已知正平线CD的α=30o。,直线CD与AB长度相等且相交于K点,AK=20mm,且K点为CD的中点,求作直线CD的两面投影,只作一解。(4分) (2008年1月)
点评:这题有难度!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2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3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4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5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6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7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8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9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0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1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2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3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4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5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6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2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3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4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5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6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7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8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9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0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1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2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3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4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5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第 16 页 共 29 页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 08机电1、2班 答案
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七版) 习题册答案 绪 论 一、填空题 1.机械制造 2.材料 有用物品 3.生产过程 4.热 冷 5.工艺过程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选择题 1.B 2.D 3.C 4.C 四、简答题 1.生产过程包括产品设计、生产组织和技术准备,原材料的购置、运输和保存,以及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和试验等。 2.工艺过程包括毛坯制造、零件加工、热处理,以及产品的装配和试验等。 第一章 铸造 §1—1 概述 一、填空题 1.铸造 2.铸件 3.砂型铸造 特种铸造 4.疏松 粗大 5.毛坯 二、判断题 2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C 2.A 四、简答题 答:(1)优点:①可以生产出形状复杂的工件毛坯。②产品的适应性广,工艺灵活性大。③原材料大都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2)缺点: 铸造组织疏松,晶粒粗大,内部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会导致铸件的力学性能特别是冲击韧度低,铸件质量不够稳定。 §1—2 砂型铸造 一、填空题 1.砂型铸造 2.造型 造芯 合型 3.型砂 芯砂 4.铸型 5.型腔 消耗 可复用 6.可复用 7.芯盒 8.木材 金属 9.浇注系统 10.顶部 厚实 11.造型 手工 机器 12.有箱造型 脱箱造型 13.压实 震实 抛砂 14.型芯 手工 机器 15.固态 熔融 16.合箱 组元 铸型 17.外浇口 直浇道 横浇道 内浇道 18.端包 抬包 吊包 3 19.太快 增加 20.外观 内在 使用 21.落砂 粘砂 金属 氧化皮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选择题 1.A 2.C 3.A 4.B 5.A 6.C 四、简答题 1.答:铸造时,根据工件的铸造要求,按照制造模样、制备造型材料、造型、造芯、合箱、金属熔炼、浇注、冷却、落砂、清理等工艺过程即可得到铸件,经检验合格后获得所需的工件。 2.答:常见的手工造型方法有有箱造型、脱箱造型、组芯造型、地坑造型和刮板造型等。 3.答:典型的浇注系统应包括外浇口、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冒口几个部分。 浇注系统的作用是将金属液平稳地导入并充填型腔,避免冲坏铸型;防止溶渣、砂粒或其他杂质进入型腔;能调节铸件的凝固顺序。 4.答:冒口是指在铸型内特设的空腔及注入该空腔的金属。尺寸较大的铸件设置冒口使铸件避免出现缩孔、缩松。冒口一般设置在铸件的顶部或厚实部位。 §1—3 特种铸造及铸造新技术 一、填空题 1.熔模 金属型 压力 离心 2.熔模 硬化 3.重力 4.高压 压力 5.金属型 砂型 6.实型 模样 7.简单 短 不受 4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选择题 1.C 2.C 3.B 4.D 5.D 6.D 四、应用题 表1—1 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 工序 图示 工艺过程的名称 工艺过程的说明 1 制作蜡模 将糊状蜡料用压蜡机压入压型型腔,凝固后取出,得到蜡模 2 制作型壳 将蜡模组浸入涂料中,取出后在上面撒一层硅砂,再放入硬化剂中进行硬化。 反复进行挂涂料、撒砂、硬化4~10次,在蜡模组表面形成坚硬型壳。 将带有蜡模组的型壳放入80~90℃的热水或蒸汽中,使蜡模熔化并从浇注系统中流出,得到一个没有分型面的型壳。 经过烘干、焙烧,以去除水分及残蜡并使型壳强度进一步提高 3 浇注 将型壳放入砂箱,四周填入干砂捣实,再装炉焙烧(800~1 000℃)。 将型壳从炉中取出后,趁热(600~700℃)进行浇注。 冷却凝固后清除型壳,便得到一组带有浇注系统的铸件 4 清理检验 经清理、检验就可得到合格的熔模铸件 5 第二章 锻压 §2-1 概述 一、填空题 1.锻压 2.锻造 冲压 3.自由锻 模锻 4.冲压 5.锻造 冲压 6.锻造 冲压 轧制 拉拔 挤压 7.分离 成形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简答题 答:(1)锻造的特点: 1)改善金属的内部组织,提高金属的力学性能。 2)生产效率高。 3)适应范围广。 4)节省金属材料和减少切削加工工时。 5)不能锻造形状复杂的锻件。 (2)冲压的特点: 1)板料的厚度变化很小,内部组织也不产生变化。 2)生产率很高,易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3)冲压制件尺寸精确,表面光洁。 4)适应范围广。 5)冲压使用的模具精度高,制造复杂,成本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四、应用题 表2—1 工件的压力加工 序工件 压力加工方法 6 号 1 锻造 2 冲压 §2—2 锻造 一、填空题 1.下料 锻造 2.剪切法 锯割法 气割法 3.塑性 变形抗力 4.终锻 5.空冷 坑冷 炉冷 6.自由 手工 机器 7.基本 辅助 修整 8.镦粗 9.盲 通 双面 单面 10.弯曲 11.裂纹 轴心裂纹 12.模锻 胎模 模 13.套膜 合模 14.预锻 终锻 7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三、选择题 1.B 2.D 3.A 4.D 5.D 6.D 7.D 8.B 9.C 10.B 11.A 12.B 13.A 14.B 15.B 四、简答题 1.答:根据变形的性质和程度不同,自由锻工序可分为基本工序、辅助工序和修整工序三大类。 2.答:锻造生产基本的工艺过程为:下料、加热、锻造、冷却、检验和热处理。 3.答:使毛坯高度减小、横断面积增大的锻造工序称为镦粗。 镦粗一般用来制造齿轮坯或盘饼类毛坯,或为拔长工序增大锻造比及为冲孔工序作准备等。 §2—3 冲压 一、填空题 1.冲床 剪床 2.冲压设备 冲模 3.分离 成形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B 2.B 3.C 四、简答题 1.答:冲压的基本工序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类。 分离工序是使零件与母材沿一定的轮廓相互分离的工序,如剪切、落料、冲孔和整修等。成形工序是在板料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产生局部或整体塑性变形的工序,如弯曲、拉伸和翻边等。 2.答:冲压的特点是可冲出形状复杂的零件,材料利用率高;冲压件表面8 质量高,强度高,刚性好;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冲模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制造成本大等,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场合。 第三章 焊接 §3—1 概述 一、填空题 1.加热 加压 填充材料 2.熔焊 压焊 钎焊 3.熔化 4.压力 5.钎料 钎料 母材 6.焊条电弧焊 气焊 埋弧焊 氩弧焊 7.点焊 缝焊 电阻焊 8.金属材料 非金属材料 金属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选择题 1.A 2.D 3.A 4.C 四、简答题 1.答:焊接就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工艺方法。 按照焊接过程中金属所处的状态不同,可以把焊接方法分为熔焊、压焊和钎焊三类。 2.答:(1)节约金属材料,接头密封性好,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生产程序简单,经济效益高,生产周期短,劳动强度低。 (3)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成本低。 (4)焊接质量高。 (5)会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焊件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焊接缺陷,会产生有毒有害的物质。 9 §3—2 焊条电弧焊 一、填空题 1.弧焊电源 焊钳 焊件 2.保护液态金属 3.焊芯 药皮 焊芯 4.φ2.5 φ3.2 5.直流弧焊电源 交流弧焊电源 弧焊变压器 弧焊整流器 6.阳极区 阴极区 弧柱区7.平 立 横 仰 8.酸性焊条 碱性焊条 9.焊件 焊钳 10.焊条直径 焊接电流 焊件坡口形式 11.工件厚度 焊缝空间位置 焊接层次 12.3.2mm 13.Ih=10d2 焊接电流 14.焊透 不烧穿 15.弧长 16.I形、V形、X形、U形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1.AD 2.A 3.B 4.C 5.C 6.C 7.D 四、简答题 1.答:焊接时,将焊条与焊件接触短路后立即提起焊条,引燃电弧。电弧的高温将焊条与焊件局部熔化,熔化了的焊芯以熔滴的形式过渡到局部熔化的焊件表面,熔合在一起后形成熔池。 2.答: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是获得优良焊缝的前提,并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焊条电弧焊工艺是根据焊接接头形式、零件材料、板材厚度、焊缝焊接位置等具体情况制定的,包括焊条型号、焊条直径、电源种类和极性、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焊接坡口形式和焊接层数等内容。 10 3.答:运条一般分三个基本动作:沿焊条中心线向熔池送进;沿焊接方向移动;横向摆动。 §3—4 气焊与气割 一、填空题 1.可燃气体 助燃气体 2.焊炬 氧气瓶 乙炔瓶 3.气体混合比 流量 火焰 焊接 4.氧化焰 中性焰 碳化焰 中性焰 5.减压器 回火安全器 6.氧气减压器 乙炔减压器 液化石油气减压器 7.蓝色 红色 8.割炬 燃烧点 氧化 9.燃烧 熔化 10.乙炔 氧气 11.气割氧压力 切割速度 预热火焰能率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三、选择题 1.D 2.B 3.A 4.A 5.C 四、简答题 1.答:(1)熔池温度、焊缝形状和尺寸、焊缝背面成形等容易控制; (2)设备简单,移动方便,操作易掌握。 (3)焊距尺寸小,使用灵活,但生产率低,有较大的变形,接头质量不高。 (4)气焊适于各种位置的焊接。适于焊接在3mm以下的低碳钢、高碳钢 薄板,铸铁焊补以及铜、铝等有色金属的焊接。 2.答:右手的小拇指、无名指、中指和掌心握着焊炬手柄(也可只用大拇指与掌心握着,小拇指、中指、无名指与焊件接触作为支撑),大拇指和食指放于氧气阀侧(用于及时调节火焰氧大小)。调节火焰大小时,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控制乙炔阀,焊接时左手则用来拿焊丝。 11 3.答:(1)设备简单操作灵活、方便,适应性强。 (2)生产率高、切口质量好。 (3)成本低,设备简单。 §3—5 其他常用焊接方法 一、填空题 1.焊丝 焊件 2.自动 半自动 埋弧自动焊 3.采用连续焊丝 使用颗粒焊剂 焊接过程自动化 4.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5.氩气 6.钨极 工件 7.高温等离子弧 8.非转移型等离子弧 转移型等离子弧 联合型等离子弧 9.压力 电阻热 10.电阻对焊 电阻点焊 缝焊 11.钎料 母材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1.D 2.D 3.A 4.C 5.D 四、简答题 1.答:(1)采用连续焊丝。(2)使用颗粒焊剂。(3)焊接过程自动化。 2.答:(1)焊缝质量好。(2)生产率高。(3)成本低。(4)改善劳动条件。 3.答: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工艺具有生产率高、焊接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低氢型焊接方法焊缝质量好等优点。其缺点是焊接过程中飞溅较大,焊缝成形不够美观,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主要用于焊接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钢,也可以用于焊接耐热钢和不锈钢。目前广泛地用于汽车、轨道客车制造、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等诸多领域。 12 4.答:由于被惰性气体隔离,焊接区的熔化金属不会受到空气的有害作用,所以手工钨极氩弧焊可用以焊接易氧化的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也用于不锈钢、铜合金以及其他难熔金属的焊接。因其电弧非常稳定,还可以用于焊薄板及全位置焊缝。钨极氩弧焊在航空航天、原子能、石油化工、电站锅炉等行业应用较多。 5.答:(1)钎焊的特点: 1)焊接时,母材不熔化,只有钎料熔化。 2)焊件加热温度低,构件变形小,焊件金属组织和性能基本不变。 3)可焊接异种金属、难熔金属。 4)为半永久性连接。 (2)钎焊的应用:钎焊适用于精密零件、复杂结构件及异种金属、难熔金属甚至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连接。 §3—5 焊接机器人 一、填空题 1.焊工 点焊 电弧焊 2.三 3.电阻点焊 4.柔性 编程 5.计算机 可编程 6.点焊机器人 弧焊机器人 7.控制 感受系统 控制系统 8.被焊工件 最佳 9.机器人控制器 软件 10.在线示教编程 离线编程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1.B 2.C 3.A 4.A 5.C 四、简答题
《机械制图》练习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点的x坐标越大,其位置越靠( )。
A、前
B、左
C、右
D、后
正确答案:B
2、Φ50+0.025 表示( )
A、基本尺寸是Φ50 ㎜
B、最大尺寸是Φ50 ㎜
C、最小尺寸是Φ50.025
D、实际尺寸是Φ50 ㎜
正确答案:A
3、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后所得的视图,称为( )。
A、全剖视图
B、局部放大图
C、局部视图
D、半剖视图
正确答案:A
4、水平面在侧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为 ( )。
A、类似性
B、收缩性
C、积聚性
D、真实性
正确答案:C
5、正投影的基本特性主要有真实性、积聚性、( )。
A、收缩性
B、统一性
C、普遍性
D、特殊性
正确答案:A
6、图样中的C表示( )度的倒角
A、45 B、30
C、15
D、54
正确答案:A
7、比例1:2是( )比例。
A、缩小比例
B、原值比例
C、放大比例
D、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A
8、同一条螺旋线上的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的距离指的是( )。
A、导程
B、螺距
C、螺旋线
D、线数
正确答案:A
9、按螺纹的用途可分为联结螺纹 、和( )螺纹。
A、传动
B、普通
C、梯形
D、运动
正确答案:A
10、制造机件所用的图,通常称为( )。
A、工作图
B、设计图
C、机构图
D、制配图
正确答案:A
11、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 )。
A、极限尺寸
B、尺寸偏差
C、基本尺寸
D、实际尺寸
正确答案:A 12、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 ( ) 尺寸。
A、修理
B、最后完工
C、下料
D、毛胚
正确答案:B
13、等于半圆的圆弧应该标注( )。
A、角度
B、直径
C、半径
D、都可以
正确答案:C
14、在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方面,若两点的水平投影重合,则视两点的正面投影( )值大者为可见。
A、z 坐标
B、不能判断
C、y 坐标
题2-1 图a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各尺寸由图上量取),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图2-1a)
2)要分析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首先要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尽管此机构有4个活动件,但齿轮1和凸轮2是固装在轴A上,只能作为一个活动件,故
3n 3lp 1hp
01423323hlppnF
原动件数不等于自由度数,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即不能实现设计意图。
分析:因构件3、4与机架5和运动副B、C、D组成不能运动的刚性桁架。故需增加构件的自由度。
3)提出修改方案:可以在机构的适当位置增加一个活动构件和一个低副,或用一个高副来代替一个低副。
(1) 在构件3、4之间加一连杆及一个转动副(图2-1b)。
(2)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滑块及一个移动副(图2-1c)。
(3) 在构件3、4之间加一滚子(局部自由度)及一个平面高副(图2-1d)。 11(c)题2-1(d)54364(a)5325215436426(b)321讨论:增加机构自由度的方法一般是在适当位置上添加一个构件(相当于增加3个自由度)和1个低副(相当于引入2个约束),如图2-1(b)(c)所示,这样就相当于给机构增加了一个自由度。用一个高副代替一个低副也可以增加机构自由度,如图2-1(d)所示。
题2-2 图a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图上,齿轮1与偏心轮1’为同一构件,绕固定轴心O连续转动。在齿轮5上开有凸轮轮凹槽,摆杆4上的滚子6嵌在凹槽中,从而使摆杆4绕C轴上下摆动。同时,又通过偏心轮1’、连杆2、滑杆3使C轴上下移动。最后通过在摆杆4的叉槽中的滑块7和铰链G使冲头8实现冲压运动。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自由度。
机械制图练习册第七章答案
问题1:绘制一个简单的平面图形,并标注尺寸。
答案:根据第七章内容,绘制一个包含直线、圆、圆弧和角度的平面图形。首先绘制一个直径为50mm的圆,然后从圆心向外绘制两条长度分别为30mm和20mm的直线,形成一个直角。在圆的边缘绘制一个半径为25mm的圆弧,与直线相交。最后,标注所有尺寸和角度,确保尺寸清晰可读。
问题2:解释并应用投影法在三维图形上。
答案:投影法是将三维对象投影到二维平面上的方法。在机械制图中,最常用的是第一角投影法和第三角投影法。以第一角投影法为例,物体的三个视图(前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使得观察者从物体的正面、左侧和上方进行观察。在练习中,选择一个简单的三维图形,如立方体或圆柱体,并绘制其三个视图。
问题3:标注一个复杂机械部件的尺寸和公差。
答案:选择一个包含多个特征的机械部件,如齿轮或轴承座。首先,绘制部件的平面视图,然后标注所有线性尺寸,包括直径、长度和宽度。接着,根据标准,为每个尺寸添加适当的公差等级,如±0.05mm。确保公差标注清晰,易于理解。
问题4:解释并绘制一个简单的装配图。
答案:装配图显示了多个部件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机械系统。首先,选择几个简单的部件,如螺栓、螺母和垫圈。然后,绘制这些部件的平面视图,并在装配图中展示它们是如何相互配合的。确保所有部件的位置准确,并且有适当的注释说明装配顺序和方法。
问题5:分析并纠正常见的绘图错误。
答案:在机械制图中,常见的错误包括尺寸标注错误、视图不准确、线型使用不当等。通过分析一个包含错误的图纸,识别出这些错误,并提供正确的绘图方法。例如,如果一个尺寸没有正确标注,应该重新测量部件的实际尺寸,并在图纸上准确地标注出来。
结束语:
本章的练习旨在加深对机械制图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绘制和阅读机械图纸的能力。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地应用投影法、尺寸标注和公差,以及绘制和分析装配图。希望这些练习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更有效地进行机械设计和制图。
工程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答案
工程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之一。而《工程制图第七版习题集》则是一本经典的教材,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习题和练习机会。在本文中,我将分享一些《工程制图第七版习题集》的答案,希望能对学习者有所帮助。
第一章:工程制图概述
在工程制图的概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习题集中的问题主要涉及到了工程制图的定义、分类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例如,一道题目要求学习者解释工程制图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工程制图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答案可以是:工程制图是通过符号、线条和文字等方式,将设计师的构思和意图以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在建筑设计中,工程制图可以帮助设计师将建筑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施工图纸,供施工人员参考和执行。
第二章:制图基础知识
在制图基础知识部分,习题集主要涵盖了制图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有一道题目要求学习者解释图纸比例尺的概念,并计算出实际长度与图纸上长度的比例关系。答案可以是:图纸比例尺是指图纸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比例尺通常以分数或比例的形式表示,如1:100或1/100。如果实际长度为10米,而图纸上的长度为10厘米,则比例尺为1:100,即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的100厘米。
第三章:制图方法与技巧
在制图方法与技巧部分,习题集主要涉及到了各种制图方法和技巧的应用。例如,一道题目要求学习者使用CAD软件绘制一个简单的平面图。答案可以是:首先,打开CAD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绘图文件。然后,选择合适的绘图工具,如直线工具、圆弧工具等,按照设计要求在绘图区域内绘制所需的图形。最后,保存并打印绘制好的平面图。
第四章:工程制图的应用
在工程制图的应用部分,习题集主要涵盖了工程制图在各个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例如,一道题目要求学习者解释工程制图在机械设计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答案可以是:在机械设计中,工程制图可以帮助设计师将机械零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信息以图形的形式表达出来,供制造商参考和制造。例如,设计一个机械零件时,可以通过工程制图将其各个面的形状和尺寸以及与其他零件的位置关系表达出来,从而确保制造出的零件能够与其他零件配合良好。
-1- 项目7 机件的表示方法 任务7.1 视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1.根据主、俯视图,补画出其它四个基本视图。
-2-
班级: 姓名: 学号: 2.根据主、俯视图及轴测图,绘制C、D、E、F四个方向的视图。(补画的视图按向视图配置)
-3-
班级: 姓名: 学号: 3. 作A向、B向局部视图。
-4-
班级: 姓名: 学号: 4.作指定方向的斜视图。
-5- 任务7.2 剖视图
班级: 姓名: 学号: 1.补全剖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6-
班级: 姓名: 学号: 2.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7- 班级: 姓名: 学号: 3.在指定位置将主视图改画成全剖视图。
4.在指定位置补画出全剖的左视图。
-8-
班级: 姓名: 学号: 5.画出A-A、B-B全剖视图。
第7章 零件图
找出下列螺纹画法中的错误,将正确的图形画在指定位置。
1.
标注螺纹代号。
1.普通螺纹,大径为16mm,螺距为2 mm,单线,右旋,中径和大径公差带为6g,中等旋合长度。
2.普通螺纹,大径为10mm,螺距为1.5 mm,单线,左旋,中径和大径公差带为7H,旋合长度为长等级
3.普通螺纹,大径为20mm,螺距为2mm,单线,右旋,中径公差带为7g,大径公差带为6g,中等旋合长度。
4.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尺寸代号为 ,公差带等级为A级,右旋。
5.梯形螺纹,公称直径为36 mm,螺距为6mm,双线,右旋,中径公差带为7h,中等旋合长度。
6.锯齿形螺纹,公称直径为40mm,螺距为7mm,单线,左旋,中径公差带为7c,中等旋合长度。
21 根据轴测图,在白纸或坐标纸上徒手画零件草图,并标注尺寸。
技术要求
未注明圆角R3
HT150
技术要求
未注明圆角R2
ZAlSi7Mg
材料
材料
踏架
阀盖
名称
名称
1.
2.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1.分析图中表面粗糙度标注的错误,并在下图中示出正确的标注。
2. 标注齿轮表面粗糙度。
(1)轮齿工作表面的Ra值为μm;
(2)轴孔及两端面的Ra值为μm;
(3)键槽两侧工作表面的Ra值为μm;
(4)键槽底面的Ra值为μm;
(5)其他表面的Ra值为μm。 1.解释配合代号的含义(填空)。
(1)轴套与孔:
轴套与孔属于基 孔 制 过盈 配合;H表示 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s表示 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
轴套为IT 6 级,孔为IT 7 级。
(2)轴与孔:
Φ20表示 轴与孔的基本尺寸为Φ20 ;
轴与孔属于基 孔 制 间隙 配合;H表示 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 ,f表示 配合轴的基本偏差代号 ;
机械识图习题集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1.图纸的幅面按尺寸大小可分为 5 种,其代号分别为 A0,A1,A2,A3,A4。
2.图纸格式分为留有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按照标题栏的方位又可将图纸格式分为X型 和Y型两种。
3.标题栏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一般包含以下四个区:更改区、签字区、名称及代号区、其他区,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水平。
4.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应是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与所采用的比例 无
关。
5.常用比例有 原值比例
、放大比例和缩小比例三种;比例1:2是指实物是图形的2倍,属于缩小比例;比例2:1是指图形是实物的2倍,属于放大比例。
6.比例的选择原则是:作图时应尽量采用原则比例,需要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无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7.图样中书写的汉字、数字和字母,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划清除、间隔均匀、排列整齐,汉字应用 长仿宋
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斜 体或 直 体。
8.字号指字体的高度,图样中常用字号有3.5,5,7,10号四种。
9.常用图线的种类有 粗实线、细实线、波浪线、细虚线、细点画线、双点画线等六种。
10.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细虚线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线用细实线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画线画出。虚线、细实线和细点划线的图线宽度约为粗实线的一半 。
11.图样上的尺寸是零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代号或名称。
12.标注尺寸的四要素是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 尺寸数字。
13.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半径,φ表示直径,Sφ表示球面直径,SR表示球面半径,S表示 斜度 ,C表示 锥度 。
14.标注水平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上 ;标注垂直尺寸时,尺寸数字的字头方向应朝左。角度的尺寸数字一律按水平位置书写。当任何图线穿过尺寸数字时都必须
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册答案
序言:
本文将针对《机械制图第七版习题册》的习题进行详细解答,共计3000字,旨在为中职学生提供参考和学习帮助。本文仅为部分题目的解答,不包含所有的题目,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相关部分进行学习。
一、选择题(80分)
1.D 2.C 3.A 4.D 5.A 6.B 7.D 8.C 9.B 10.D
11.A 12.A 13.B 14.C 15.A 16.A 17.A 18.B 19.C 20.B
21.C 22.C 23.A 24.C 25.D 26.A 27.C 28.D 29.C 30.C
31.C 32.A 33.C 34.B 35.A 36.B 37.C 38.B 39.D 40.A
41.B 42.A 43.B 44.B 45.B 46.A 47.B 48.C 49.B 50.A
二、 填空题(10分)
1. 等分尺、分度尺
2. 90度、30度、60度
3. 绘图纸、边距
4. 矩形、对边
5. 数字、日期
三、简答题(10分)
1. 机械制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机械制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图纸、标注、尺寸以及符号等。其中,尺寸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之一,机械制图中的尺寸要求准确、详细,能够清晰地表达图纸上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关系。
2. 机械制图中的横向和纵向尺寸有何区别?
机械制图中的横向尺寸是指图纸上从左到右的距离,而纵向尺寸则是指图纸上从上到下的距离。在实际绘制机械制图时,要注意对横向和纵向尺寸的标注。
3. 机械制图中的视图有哪些种类?
机械制图中的视图主要包括正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上视图、下视图、后视图以及三个主视图等。在绘制机械图时,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视图来表达图纸上的物体。
四、计算题(20分)
1. 请根据视图绘制图样。
见图1
2. 请根据三视图绘制立体图。
见图2
五、应用题(20分)
请依据图纸,制作一个该器械的零部件组装图,并标注主要零件尺寸。
见图3
六、附加题(10分)
请利用机械制图的知识和技能自行设计一款简单机械零件,并给出其技术图纸。
技术图纸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