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育儿-足跟血
- 格式:docx
- 大小:16.40 KB
- 文档页数:5
新生儿足跟血pku正常值范围
新生儿足跟血pku正常值范围通常是指新生儿进行新生儿病筛
查时,检测苯丙酮酸(phenylketonuria,简称PKU)的浓度。
PKU是一种遗传代谢病,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积累在体内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新生儿病筛查是指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测,旨在早期发现一些可能会对婴儿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的潜在病症,包括代谢病、遗传性疾病等。
其中,足跟血pku检测是PKU筛查的一种常见方法。
新生儿足跟血pku正常值范围通常是根据研究和临床经验确定的。
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实验室的标准,正常值范围可能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正常值范围在2-6 mg/dL之间。
如果检测结果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婴儿患有PKU或其他代谢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PKU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早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智力发育延迟和神经系统损害。
因此,新生儿足跟血pku的正常值范围的确定,对于早期发现潜在的PKU患者非常重要。
同时,如果家族中有PKU患者或者有PKU的遗传风险,建议及早进行新生儿病筛查,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总之,新生儿足跟血pku正常值范围是指对新生儿进行PKU筛查时,
苯丙酮酸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参考值。
这个范围的确定对于早期发现PKU患者,进行及时治疗,避免潜在的健康问题非常重要。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为了筛查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母婴保健法》规定每个新生儿充足母乳喂养72h后必须从足跟处采血标本,以便达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患儿发生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落后的目的。
采集新生儿的血样标本,是疾病筛查工作的第一步,也是筛查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
我院从2005年开始对在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通过对采血的要求、采血时机、采血部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掌握了以下几点技巧。
1 采血要求1.1采血环境清洁,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2次,1h/次,地面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每天一次,防止院内感染。
1.2 操作前按要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以防止差错事故的出现。
操作时按规范遵守无菌技术原则,操作人员必须戴帽子、口罩,一次性使用橡胶手套,严格执行一人一针。
1.3采血时间血样的采集必须在新生儿出生72h后,并已经充分哺乳6次以上后再进行。
如果遇到未充分哺乳6次、低体重儿、早产儿、提前出院等没有采血者,嘱咐其家属20d内返院采血。
1.4标本要求采集3个直径大小≥8mm的血斑,按滤纸上圆圈大小两面必须充分渗透,否则血量不足,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 采血时机2.1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新生儿沐浴间环境温度25℃~28℃,水温38℃~40℃。
沐浴能促进新生儿全身的血液循环。
因采集的是足跟末梢血,能否采集成功与末梢血运有关,所以沐浴时可用温水浸泡采集部位可促进了足跟部的血液循环,沐浴后用柔软的浴巾立即将新生儿包裹擦干,按常规采血,可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采血过程中避免了因用力挤压而引起的溶血现象[1]。
2.2 新生儿足浴后采血法新生儿置于环境温度25℃~28℃左右、相对湿度55%~65%的采血室,水温38℃~4l℃,足浴时间控制在5~10min。
足浴能促进足跟部血液循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有利于血样采集。
2.3新生儿哺乳后采血法新生儿末梢血运在一般状态下受自身血容量影響较大,而新生儿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每次哺乳以新生儿吃饱为准[2]。
浅谈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与体会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对新生儿足跟部采血,进行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等4种疾病的筛查,筛查工作是防治儿童智力低下或疾病伤残的一项重要措施[1],筛查包括血样的采集、递送、实验室的检测,资料的储存等环节,其中血样的采集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分析,通过临床观察我们体会是:1采血部位选择正确的采血部位是预防失败的第一步,如果采血时部位不准确,易造成采样失败。
操作者食指与中指夹住新生儿的足背,右手大拇指与食指包绕足跟,虎口紧贴皮肤,握紧同侧小腿,以阻断静脉回流,使血管充盈,采血部位取左足或右足第五跖骨划一竖直线,此线与足背平行方向与足后跟内外踝连线相交,在相交点周围颜色最深处即血运最丰富处,此部位为足底浅静脉,收集足底皮静脉网,再汇入足背外侧缘静脉处[2],该部位血管丰富,出血快,采血标本好,且渗透均匀,很容易采到3个直径为8mm以上的合格标本。
2采血方法选择有利的采血方法是采血成功的关键[3]正确手法是操作者左手示指与其他三指夹住踝关节压足跟部,范围不可过小,有节律的挤压,放松,1次挤压3~5秒,勿超过8秒,如果持续挤压,手势过重,时间过长会造成局部瘀血或软组织挫伤;右手大拇指与食指包绕足跟,虎口紧贴皮肤,握紧同侧小腿,用力适度,间歇性放松。
挤压时密切两手配合。
3进针深浅及穿刺针选择[4]使用5.5号无菌注射针一次采血成功率高于使用三棱针组。
真皮内有乳头下血管丛和真皮下部血管丛,血管较多,血流丰富,具有储血功能。
使用一次性三棱针采血时针刺深度不易掌握,若过深,针头穿过真皮下部血管丛,达到皮下脂肪层,易导致采血量不足。
三棱针采血时垂直进针,刺破血管点相对较小,需反复用力挤压才有足够血液流出,而5.5号无菌注射针采血时,针头斜面完全刺入皮肤即可,进针深度易于掌握,进针浅且斜入皮肤,与血管接触面大,因此一针采血成功率高,标本合格率高,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准确性,减少新生儿痛苦,预防医疗纠纷,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深得产妇、家属及医护人员好评。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不同定位方法的效果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对新生儿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早期发现一些影响婴儿健康和发育的疾病。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到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主要包括足跟血和脚背血两种定位方法。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效果。
足跟血是一种常用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方法。
它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对婴儿的刺激较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新生儿的足跟用温水清洗干净,并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擦干;然后在足跟区域做好消毒防护措施后,用特制的足跟刺激器进行一定次数的穿刺,采集足跟血标本。
这种方法采集的血液较少,创伤小,婴儿相对较轻易接受,所以被广泛应用。
足跟血标本采集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采集的血量较小,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检查项目的进行。
采集到的血样质量可能不够高,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方式有足跟血和脚背血两种方法。
足跟血操作简便,创伤小,婴儿较易接受。
脚背血采集血量多,采集过程较快,血样质量高。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集方法,以提高筛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新生儿为何要采足跟血爸妈都知道吗宝宝刚刚出生不久,各式各样的检查接踵而来,比如说听力筛查足跟血筛查等等。
相信有不少妈妈有同样的疑惑,为何宝宝出生不久就要去采足跟血,究竟是采足跟血有什么用途呢?科普:什么叫新生儿采足跟血?新生儿采足跟血,也叫“足跟血筛查”,宝宝在出生72小时后,医院会安排医护人员为宝宝采集足跟血。
随后,再将血液样本送到疾病中心进行检测。
在做足跟血筛查之前,父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还要留下父母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
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现异常时,可以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正常情况下,如果宝宝足跟血筛查没有异常的话,医院不会做特意说明。
但是如果爸爸妈妈想知道筛查结果,可以直接询问医生,或是索要化验单。
新生儿采足跟血,好处多多!新生儿足底采血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进行采集的,首先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然后再将纸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新生儿采足跟血主要是针对一些发病率较高,而且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是却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病以及可以治疗的疾病。
目前我国已列入筛查范围的疾病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这两种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造成宝宝智力严重低下。
但是如果在新生儿期能够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就能避免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几滴足跟血,它可能会改变宝宝的一生。
为什么采血的部位是在足跟部?有些妈妈会有疑惑,为何要在足跟部采血呢?原因有二。
①抽足跟血对宝宝的伤害较小在抽足跟血的时候,宝宝的痛觉相对于其它部位来讲,比较不明显的。
这样对于宝宝的伤害也会相对较低。
②足跟部采血比手操作更简单实际上,筛查这些疾病并不是一定要足跟血,其他部位的血液也是可以的。
不过,新生儿足部血供相对比较丰富,有利于医生寻找宝宝的血管,可以快速的采集到所需要的血量。
而新生儿的手部一般是处于一种紧握的状态,若是要从手部抽血,就要强硬的掰开宝宝的手,对宝宝手部发育有影响。
新生儿采足跟血究竟是查什么?
文章导读
刚出生的新生儿身体比较脆弱,经常要做各种检查,比如足跟血啊、听力啊等等。
面对这些检查很多宝妈宝爸通常比较手足无措,一般足跟血检查要及时,以防影响宝
宝智力生长,造成宝宝发育迟缓。
那么新生儿采足跟血检查什么呢,如何才能更好的预防?
足跟血采集的时间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的检查,并且新生儿充分
哺乳。
对于各种原因( 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
生后20天。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
再将血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一般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
治疗的疾病。
目前我国列入筛查范围的项目主要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等。
具体检查项目和检查费用各医院可能会有差异,详细可询问医生。
一般医院会建议家长给
孩子做最基本的苯丙酮尿症筛查,这是一种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病。
一般情况下,患有这一疾病的患儿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通过饮食疗法,限制苯
丙氨酸摄入,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通过控制饮食的方式,患儿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健康
成长。
但如果未能发现疾病,患儿正常饮食,则可逐渐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和智力发育迟缓
等表现,直至患儿死亡。
因此采足跟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对这一疾病的筛查和对患儿及早进
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苯丙酮尿症孩子有什么表现?。
新生儿足跟采血,我可以不给宝宝采足跟血吗-0-1岁婴儿期成长发育对于经历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将健康宝宝抱在怀中的母亲来说,眼看着护士对新生宝宝"下狠手",心里一定难受极了,有时候一次采血不成功,可能还要来两次,医患矛盾也就一触既发。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采足跟血呢?采足跟血对宝宝非常重要,是国家对新生儿的一种筛查。
为什么不采别的部位呢?足跟部位没有重要的神经血管,而且肌肉较厚,可以尽量避免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
采足跟血的目的是什么呢?采足跟血,主要目的在于检测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比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苯丙酮尿症以及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检查仅仅是筛查,存在漏诊的可能,如果发现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对疾病对新生儿成长的影响。
我可以不给宝宝采足跟血吗?父母非要拒绝给宝宝的有创检查(),医护人员也无能为力,但是因此有可能错过疾病的早诊断,悔之不及。
采足跟血除了短时间的疼痛,对宝宝没有其余的伤害。
"宝宝这么小,采血得多疼呀!""晚点采不行吗?""为什么要在足跟采血?""能不能采少一点" "采血有什么用,我家大宝以前就没采过血。
"".......还不是变着相收钱"相信各位宝妈宝爸或者家属大都有说过诸如类似的话,很正常,我不了解原理前,我猜我也会说的。
新生儿足跟采血,是一件看似很简单实际不简单的事。
我有产科朋友曾经因为采血被BB家属骂或打了....其实,这可以分解成两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足跟和为什么采血。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选择足跟?新生儿的足底血供较为丰富,选择足跟部容易采集到足够检测的血量;新生儿足跟部疼痛的感觉相对不那么敏感,采血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新生儿的疼痛;新生儿一般曲肌张力比较高,手部通常保持紧握状,不易采集到指血。
新生儿足跟血pku正常值范围
新生儿足跟血PHENYLKETONURIA (PKU)检测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筛查项目,旨在早期发现和治疗PKU这种遗传代谢疾病。
PKU是由于体内缺乏酪氨酸羟化酶而引起的一种代谢障碍,会导致酪氨酸在体内积聚,产生有害物质苯丙酮酸。
在进行PKU筛查时,通常是通过收集新生儿的足跟血样本进行检测。
这种筛查方法简单、方便且无痛,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进行。
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足跟血PKU检测结果应该在一个特定的正常值范围内。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实验室,这个正常值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正常值范围是根据大量的新生儿PKU检测结果的统计数据来确定的。
一些常见的PKU检测结果正常值范围是在0-2mg/dL之间。
如果新生儿的PKU检测结果超出这个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PKU或其他相关代谢疾病。
PKU是一种可治疗的遗传代谢疾病,如果及早发现并进行适当的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患者长期的神经系统和认知发育问题。
因此,PKU筛查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新生儿常规筛查项目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新生儿足跟血PKU检测的正常值范围应该根据不同地区和实验室的统计数据确定,并且超出正常范围的结果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
这种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PKU这种遗传代谢疾病非常重要,以避免潜在的神经系统和认知发育问题。
新生儿验足跟血是检查什么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宝宝生下来3天,医生会说说要给爸爸妈妈验足跟血,很多妈妈疑惑,阿尔齐兹区足跟血是检查什么呢?足跟血主要查苯丙酮尿症(简称PKU)和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简称CH),这两种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宝宝智力严重低下,但是如果在新生儿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避开对宝宝造成严重伤害。
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线粒体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风湿病疾病。
因宝宝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蛋白质之一,经食物摄入体内随后,部分被人体用于蛋白质合成,其余部分被转化成其他生物体。
宝宝体内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乳酸,而蓄积在体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一系列的病理。
患病信号患病宝宝会逐渐出现头发由黑变黄、皮肤变白和眼睛虹膜变浅,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手部细微震颤、肢体反复动作等神经系统异常。
尤其不仅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宝宝尿液有非常难闻的老鼠尿味。
此外,小宝宝还容易有湿疹、呕吐、腹泻等。
在治疗苯丙氨酸上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既要保证宝宝正常生长发育需的各种营养素的供给,又要避免摄入量过多苯丙氨酸。
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TIPS1.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容许宝宝饮食,苯丙氨酸既不能摄入太多,也不能摄入太少,苯丙氨酸供应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2.定期调整食谱,一般1岁以下宝宝胡萝卜每个月调整一次烟肉,1岁以上的可2个月调整一次,学龄儿童可以3~4个月调整一次。
3.护理人员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乳喂养,切忌停喂母乳。
4.定期复查宝宝血中苯丙氨酸浓度,每6个月至1年对妈妈进行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检查。
5.治疗至少到青春期发育成熟,最好终生治疗。
6.女性PKU宝宝到生育年龄,需在妊娠前半年开始严格控制饮食,监测血苯丙氨酸浓度,直至分娩,以免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7.苯丙酮尿症的预防方法是避免近亲结婚;有PKU宝宝的夫妇再次怀孕前要进行夫妻双方基因检测,在怀孕后要对胎儿需要进行基因检测。
足跟血正常值范围什么是足跟血?足跟血是指从足底的动脉网络中提取的血液样本。
它可以提供有关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酸碱平衡以及其他生化指标的信息。
足跟血测试通常用于评估新生儿和婴儿的健康状况。
足跟血测试的意义足跟血测试是一种非侵入性、简单且相对安全的检测方法,对于新生儿和婴儿来说尤为适用。
它可以提供有关婴儿体内氧气饱和度、酸碱平衡以及代谢功能的重要信息。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医生可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
足跟血正常值范围在进行足跟血测试时,医生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参考值来判断结果是否正常。
下面是一些常见指标的正常值范围:1. 足跟血氧饱和度(SpO2)•新生儿:正常范围为90%以上;•3个月以内的婴儿:正常范围为95%以上。
SpO2是血液中氧气的饱和度,反映了氧气在血液中的含量。
低于正常值可能表示婴儿存在呼吸问题或心脏疾病。
2. 足跟血二氧化碳(PCO2)•新生儿:正常范围为35-45 mmHg;•3个月以内的婴儿:正常范围为30-45 mmHg。
PCO2是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反映了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
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可能表示呼吸系统存在问题或代谢紊乱。
3. 足跟血pH值•新生儿:正常范围为7.25-7.45;•3个月以内的婴儿:正常范围为7.35-7.45。
pH值是血液酸碱平衡的指标,反映了体内酸碱状态。
异常的pH值可能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代谢紊乱有关。
4. 足跟血乳酸•新生儿:正常范围为0.5-2.2 mmol/L;•3个月以内的婴儿:正常范围为0.5-2.0 mmol/L。
乳酸是代谢产物之一,正常情况下会被身体迅速清除。
高于正常范围的乳酸水平可能与缺氧、代谢紊乱或其他疾病有关。
如何进行足跟血测试足跟血测试通常由专业医务人员在医院或诊所中进行。
以下是一般的测试流程:1.准备:清洁和消毒测试区域,通常是足底。
2.采集:用专用工具在足底薄皮肤处轻轻刺破,将足底动脉网络中的血液吸入试管或采集器中。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报告内容
概述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一种常规的新生儿筛查项目,用于早期发现和预防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儿童足跟血筛查的内容和结果。
筛查项目
儿童足跟血筛查是通过新生儿脚底部的微量血样进行检测,目的是查找某些常见的遗传代谢性疾病,包括先天性甲低、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戊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等。
这些疾病如果早期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可以避免或减轻严重的健康问题。
报告内容
1. 检测结果
以下是本次检测的结果:
- 先天性甲低:阴性
- 苯丙酮尿症:阴性
- 半乳糖血症:阴性
- 戊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阴性
2. 解读结果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婴儿没有检测到任何异常。
这意味着婴儿不患有
先天性甲低、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和戊酰辅酶A羧化酶缺乏症等遗传代谢性疾病。
3. 维持健康
虽然本次筛查结果为阴性,但仍需要继续注意婴儿的健康。
建议家长在婴儿生长的过程中,定期带儿童到医院进行体检并按时接种疫苗,以确保其维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4. 注意事项
- 如果宝宝在今后的生长过程中出现异常症状,如呕吐、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请立即向医生咨询,并告知儿童足跟血筛查阴性的结果。
- 如果家庭有遗传代谢疾病的家族史,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制定适合儿童的检测计划。
结论
婴儿的儿童足跟血筛查结果为阴性,暂时没有发现遗传代谢性疾病。
婴儿的健康需要定期体检和预防接种来保持。
如果婴儿在日后出现异常症状,请咨询医生并提供此次筛查阴性的报告。
这份报告的目的是为了及早发现疾病,并给婴儿提供最佳的治疗和护理,确保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新生儿足跟血都能检测什么?新妈妈们应该了解哦
文章导读
\n \u3000\u3000很多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医生说给孩子做验足跟血,不少新妈妈感到特别的疑惑,验足跟血是怎么回事呢,新生儿足跟血都能检测什么?对于孩子的健康有好处吗,一系列的疑问让新妈妈们感到困惑不解。
\n
\u3000\u3000苯丙酮尿症属于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所以,很多妈妈要是不清楚新生儿足跟血都能检测什么,我们可以去了解下这种疾病,毕竟孩子出生之后,要是身体之中的苯丙氨酸代谢发生了障碍,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经食物摄入体内后,部分被人体用于蛋白质合成,其余部分被转化成其他物质。
宝宝体内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而蓄积在体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和一系列的病理改变。
\n。
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看后强忍心痛也要采集我们大人抽血检查的时候,一般都是采集手臂上面的血液或者是手指尖的血液,好像很少有检查足跟血的,而宝宝在出生之后,医生就会给他们采集足跟血,看着在采集的时候,宝宝哭的撕心裂肺的,家长也跟着疼,但不管宝宝有多疼,这足跟血还是要采集的,不过这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呢?采集足跟血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重要,我想也没有哪个医生会吃饱了没事干去采集这个血,当然是需要这个血来化验一些东西所以才会去采集的,医生在采集的时候,会有一些家长在问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这个知识吧。
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看后强忍心痛也要采集一般来说,在宝宝出生之后的3-7天的时候就要给宝宝进行采集足跟血了,不过要注意的是,是在宝宝的情况一切很正常的情况下,还有就是吃的奶量也是正常的情况下才能及时的进行采集,如果是身体有异常,那么最迟也是要在宝宝出生之后的20天以内就要进行采集足跟血了。
采足跟血的目的其实是想要通过这些刚刚采集到的血液拿去专门的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查出宝宝是否患有先天性的疾病。
主要是查新生的宝宝是否患有先天性的甲状功能较低、尿液苯丙酮症、半乳糖血病等等,其中先天性的甲状功能较低、尿液苯丙酮症这两种是必须要检查的,也被国家列为免费的检查项目,由此可见国家是有多么的重视孩子的健康问题。
看过上述的讲述之后,应该明白新生儿为什么要采足跟血了吧,这些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没有及时的检查出来,宝宝如果是患上了这些疾病,对宝宝的智力发育、身体健康都是有很大的危害的,家长要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哦,检查结果如果显示是阳性,那么就需要再次带宝宝去医院进行复诊,如果是阴性,那么就表示宝宝的身体没有问题。
为什么抽的是足跟血,其他的部位不行吗?当然是可以抽其他部位的血了,不过对于宝宝来说,抽足跟血的伤害是最小的,因为宝宝的足跟的地方血管很多,医生可以很快的找到,而且可以很快就采集到血液了,宝宝免于受很多的痛苦。
足跟血几天出结果宝宝出生以后需要做好多的检查,其中有一项是针对宝宝有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宝宝的智力、以及血液病做的检查,这个检查就是需要在宝宝出生后72小时完成的足跟血检查,下面就关于足跟血几天出结果,小编给做一下简单介绍。
足跟血几天出结果?1、每一个新生儿出生之后都要采集足跟血,每一个新生儿出生之后都要采集足跟血,这与注射乙肝疫苗同样重要,都是新生儿出生之后必须要做的事情,那么新生儿足跟血的最佳采集时间是什么时候。
2、新生儿出生之后的72小时之内要注射乙肝疫苗、接种卡介苗,并且采集足跟血,那么采集足跟血的目的是进行一种疾病的筛查,一般足跟血的采集结果正常者医生是不会通知家长的,如果说足跟血的化验结果异常,医生就会打电话通知家长,大部分宝宝的足跟血采集结果都是正常的。
3、采集新生儿足跟血的目的是为了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再者就是筛查苯丙酮尿症。
两者疾病在宝宝刚刚出生时并没有什么异常的反应,与健康的宝宝一样孩子看起来活泼可爱,但是随着一天天的长大,异常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新生儿怎么喂养?1、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
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
如果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利于母体因分娩造成的产后伤口的愈合。
2、母乳喂养时应采取“竖抱位”即头部略抬起,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规律的喂奶方式。
在这种姿势下新生儿和父母亲相对而视,还可增加相互间的亲密感;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母亲如有呼吸道疾病喂养时应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肤有破裂或炎症,应咨询医生后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哺乳。
3、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以上就是关于足跟血几天出结果做的简单介绍。
总之宝宝足跟血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检查,这个检查可以排除宝宝身体一些血液病,除了这个检查宝宝需要做的检查还有很多,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医院和护士仔细认真做好每一项检查,排除宝宝身上的隐形疾病。
足跟血
【导读】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指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的检查。
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
为什么要做足跟血筛查?
一般情况下,在宝宝出生充分哺乳72小时后,医院的医护人员就会为宝宝采集足跟血,送往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由于在新生儿足跟采血较其他地方采血容易,因此这个检查叫做新生儿足跟筛查。
这个检查主要针对发病率较高,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有实验室阳性指标,能够确诊并且可以治疗的疾病。
目前我国列入筛查范围的项目有两种主要疾病,分别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
有些地方足跟血筛查还包括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多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两个病种。
>>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揪出4大疾病源头
不少新妈妈说为什么要这么早跟宝宝做检查?这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此两种病主要症状是呆傻、反应慢、发育迟缓等,检查出来国家免费治疗,治愈率达95%以上。
如果在宝宝出生充分哺乳72小时后及时检查,那么患病的宝宝久能够和正常宝宝一样健康发育。
但如果发现较晚,治疗不及时,则将来得病后,宝宝可能出现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缺陷,这是无法治愈。
因此,发现与没发现,治疗与不治疗,宝宝的未来会是两个
完全不同的世界。
新父母不要小看这两三滴血,它足以改变宝宝的一生。
专家尤为告诫,父母一定要积极配合医院按照筛查程序进行足跟血筛查。
足跟血筛查的过程和步骤
不少新父母与周小姐一样,对宝宝进行足跟血筛查有着多种疑问,那么筛查多久有结果呢?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一般来说,足跟血采血时间在宝宝出生3~7天之内,并且此时新生儿已充分哺乳。
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20天。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分娩医院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将血滴在特殊纸片上,再将血片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检测)。
>>详解新生宝宝足跟血检查
1、医护人员左手握足底;
2、采血时左手握足底挤压,同时右手握紧同侧小腿,用力适度,并且间歇性放松;
3、用左手食指与中指配合夹住小腿自胭窝沿小隐静脉向下推至踝关节夹紧,回集血液,并阻止血液回流
4、足部加温,不需挤压让血自然流出;
5、洗澡后用温毛巾采血点局部热敷采血;
6、在常规采血的基础上给新生儿定时哺乳、沐浴、酒精按摩足跟后采集血液。
完成以上的足跟血采集后,大约一个月内出结果。
如果新生儿足跟血筛查异常,化验为阳性,则怀疑相关疾病,医生会建议患儿
重新检查一下,那就得再次采血。
如果化验报告为阴性,就不需要再采血了。
医疗机构通过电话或信函方式通知新生儿疾病筛查阳性的宝宝家属,所以孕产妇及家属在分娩医院所留电话和通讯地址必须真实、有效。
如果接到医院的通知电话,说重新化验的过程中发现出现了误差,家长也不要急,应尽量配合医生的检验,如果说不幸再次化验的结果也是异常,我们应该积极的干预治疗,不能轻易放弃。
足跟血筛查能检测哪些疾病?
对于足跟血筛查的两个大项目两个副项目--主项目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副项目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多症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不少新父母都一头雾水。
到底两个疾病哪些宝宝会患上,有什么症状?按之前专家所介绍的,这两种病症对宝宝的伤害回事不可逆的,是很严重吗?如何治疗呢?专家表示,在整个检查、诊断、治理过程中,父母应该对此病有一定的了解,更要配合医生的嘱咐,注意一些事项。
(一)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是由于先天因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宝宝生长障碍、智力落后。
新宝宝患病信号:主要表现为不爱动、不爱哭、反应差、爱睡觉、肌张力低下,此外还常常有喂奶困难、腹胀、便秘、生理性黄疸延长、体温低等。
三个月后宝宝逐步有以下症状:
特别面庞:颜面痴肥、眼距宽、鼻骨扁平、舌头年夜而宽厚
且常伸于口外、毛发干枯。
特别身形:身体矮小、上身大于下身、头大颈短。
特别站立及行走姿式:腰椎前突、膝微屈,行走摇曳。
特别发育:宝宝仰面、坐、走及出牙均较晚,前囟闭合迟,智力后进。
此病医治特别很是简单,给宝宝补充甲状腺素便可。
(二)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因宝宝苯丙氨酸代谢障碍,尿液中排出大量苯丙酮酸等代谢产物而得名。
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经食物摄入体内后,部分被人体用于蛋白质合成,其余部分被转化成其他物质。
对于这种疾病,遗传方式和宝宝性别没有关系。
父母和家族里其他人都可以是正常人,没有任何这种疾病的表现。
但不能因为父母表现正常或者家族里都没有这种疾病而掉以轻心,不能因此就不做足跟血的筛查。
如果宝宝得了苯丙酮尿症,那么反过来可以知道父母肯定携带了这种疾病的基因。
当然也可以父母有一方患有苯丙酮尿症,那宝宝得这种病的可能就要高多了;要是父母都患有苯丙酮尿症,那宝宝就肯定会得这种病,当然就不太应该要宝宝了。
新宝宝患病信号
患病宝宝会逐渐出现头发由黑变黄、皮肤变白和眼睛虹膜变浅,肌张力增高、步态异常、手部细微震颤、肢体重复动作等神经系统异常。
尤其值得家长注意的是宝宝尿液有非常难闻的老鼠尿味。
此
外,宝宝还容易有湿疹、呕吐、腹泻等。
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治疗越早,预后越好。
(三)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此病又称肾上腺生殖器综合征或肾上腺性变态征。
这是由于宝宝肾上腺皮质激素生物合成进程中所必须的酶存在缺点,导致皮质激素合成不正常。
临床上涌现差别水平的肾上腺皮质功能消退,伴随女孩男性化,而男孩则显露性早熟,另外还可有低血钠或高血压等多种症候群。
医治上应尽早运用氢化可的松或强的松;应坚持毕生服药或手术医治。
(四)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缺少症
这是一种遗传性代谢缺点,为X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男性病发多于女性。
因为G6PD缺少症变异型不少,临床表现差别极大,轻型的可无任何症状,重型者可显露为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一样平常多显露为服用某些药物、蚕豆或在沾染后引发急性溶血,重的可危及生命。
本病重在预防。
确诊患者尔后应禁食蚕豆、制止服用某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