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山寨机”基地大揭底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精心整理昨天本人发过相同的帖子,估计很多人都看到了,但在中午的时候被莫名的删除,包括以前的帖子被删除的一干二净还被关进了XHW。
出于什么理由被删我就不想表达个人观点了,在这请某些人自重,别为了个人私利而毁了天涯的名声。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天涯?就是觉的这里是个公平自由发布信息的平台。
重新发布内幕前我想声明一件事: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后都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也许是我本人表达能力有限使大家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在这我先说声对不起。
很多人现在一提起水货就跟翻新扯到一块,我很难理解这是什么思维,水货跟翻新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完全就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家为何一提到水货就拿它跟翻新机器划等号呢?难道行货机器就不会有翻新的么?翻新机器并不在于是什么类型的手机,而在于出自谁手和出售它们的人,大家要知道的是市场上行货翻新的量并不比水货的少只是你们不了解内情而已。
其实本人一直藏着一个最大的内幕但限于某些因素不能发表,等时机来临了大家估计都会痛骂某几个行货大牌。
再说说下面会提到的远望,其实很多事物都象一把双刃剑,好与坏只在于舞剑之人,以中国现阶段的国情注定会产生出象远望这类市场,即使没有远望1也会有远望2的存在,说句难听话没有远望大家都别想买到廉价的水货手机,都只能乖乖的去买高价行货手机,想买港行手机就自己飞香港去买吧,它在中国手机行业的地位是国内任何一个市场无法比肩的,没有远望的话中关村跟太平洋只能成为瘸腿的蚱蜢。
如果你明白它的地位就别再喊什么口号要打倒远望了,这市场存在的某些翻新机也只是某些不法商人的私人行为,跟远望没必然联系。
就象淘宝一样,有好卖家也有JS,不能因为某些JS的存在就一棍子推倒淘宝,如果淘宝都是假货的话也不会交易量年年破记录,除非中国人都有自虐倾向买了假货还要再去买。
希望大家以理智的眼光去看待每件问题。
本篇主要为大家大致介绍下深圳华强北各个数码市场的主要功能一.华强北主要有以下几大数码市场,其余的大小市场只是配套市场就不一一介绍。
山寨产业的真相与出路况玉清深圳到底有多少个山寨老板?山寨电子厂商的数量又有多少?没有权威数据来回答,但多如牛毛的说法大家都认可。
经过两年多发展,山寨电子产业这朵“恶枝花”已是漫山遍野地开放。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山寨电子产业面临的转型是必然的,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模仿阶段。
山寨,英文翻译为CHEAP COPY,即廉价的复制品。
它萌芽于2000年早期,爆发于2008年,经央视曝光后成为一个红透中国大江南北的社会性词汇。
经过几年的发展,山寨产业在模仿与抄袭的“原罪”下顶风成长,在珠三角尤其是深圳一带,这朵“恶枝花”的开放早已是漫山遍野。
如今,在苹果iPad面世之际,记者深入山寨产业的“心脏地带”深圳华强现场探访,试图寻访山寨产业的真相与出路。
iPad上市引发新一轮山寨潮深圳半导体行业协会产业研究组组长潘九堂指出,任何一项高端电子消费品,一旦走向平民化路线变成普通消费电子产品之时,就是山寨产品大爆发之日。
无疑,iPad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消费电子路线,深圳的山寨企业绝不可能放弃如此良机。
时间是下午6点多钟,虽然已经过了下班时间,但刘海峰所在工厂的生产线上,很多工人们仍在加班加点,赶制订单。
而这家工厂所在的工业区里,多辆卡车载着各种箱包进进出出,一片忙碌。
这是一家离著名的深圳盐田港近在咫尺、位于深圳关外盐田区北山工业区的微电子企业——深圳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以生产触摸屏为主营业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触摸屏电脑和掌上电脑,刘海峰正是这家企业的常务副总经理。
由于正赶上盐田区区长视察参观北山工业园,刘海峰的公司忙于接待,记者的采访活动也被相应顺延,当参观中显公司的生产车间时已是下午6点多钟。
“国产的iPad触摸屏电脑已经问世,预计到6月份后市场空间将会迅速打开。
”刘海峰告诉记者,他们是国内首家生产国产iPad触摸屏的企业,该产品正是国产iPad的重要核心配件,目前深圳达尔克生产的国产iPad已经正式上市,预计销售很快会达到10万台,他们工厂作为达尔克的上游供应商,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以抢占国产触摸屏电脑带来的第一波商机。
深圳的另类特产——山寨手机赴深圳之旅2(下)一般以往人们只要说起“特产”两字,脑子里便会条件反射似的弹出是关于吃的东西。
可是,在车上,当导游说,深圳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它没有什么很出挑的特产,倒是有一样很有特色,那就是——山寨手机。
以前也略微的听说过一点点,但是,当导游说起山寨手机的种种时,禁不住地也有了一些的心动。
想去瞅瞅,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在第二天晚餐后踱步回宾馆的路途中,我们一行人去了商场。
同住的女友买了一个移动硬盘和一个品牌手机的最新产品。
据说,在上海买正版的需要6000左右,在这里却几百元钱就能搞定。
但是,这里的山寨手机,倒是可以考虑一下,一来价格便宜,丢了也不心疼;二来这里的山寨手机据说水平非常的高;三来,又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机型又可以满足自己心上想要的价位。
带着这种种的年头与想法,我挑了个索尼爱立信的手机,当然,也是山寨的。
很小巧的外形,颜色是我很喜欢的那种暗淡的蓝色,开机时,翻盖上的花朵和茎会有彩色灯光的显示等等。
反正,我很喜欢,准备今年春节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的孩子。
而且,作为山寨机,价格也还得很合理,在我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OK,搞定,开心,就好。
我的第一部手机也是爱立信的,蓝色翻盖,但是,用了没多久,在一次坐车的时候,被小偷瞄上给偷了。
之后,我一直用诺基亚的手机,因为我发现防震功能特别好,无意中摔了几次都没事。
更新、淘汰,换了几次,到现在为止,用过的品牌一共只有这两个,其它的,我好像都不感冒。
现在用的是诺基亚最新版的,男式手机,白色背面的触摸屏的。
女式版的红色背面,我不喜欢。
当然,这不是自己买的,是八戒送我的礼物,呵呵。
但凡这种买东西,只要买到自己心里想买的比较合理的东西,就可以了。
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错过了,我也不去可惜,我会想,那注定不是我的。
我买到的,一定是属于我的。
呵呵!。
中国最牛的“山寨聚集地”,让华为小米苹果很无奈
要说国产手机品牌,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华为,小米,vivo,魅族,OPPO!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记得“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强北”这句话,其意思也很简单,中观村是中国的电脑批发聚集地,华强北则是手机批发聚集地。
今天,笔者就带大家见识一下所谓的中国最牛“手机山寨聚集地”的华强北。
在这个地方不仅拥有各种各样价格的翻新机,山寨机,而且,他们的做工一流,价格也相对实惠,通常要比官方和电商渠道的手机要便宜几百,甚至上千,而作为山寨的发源地,其中高仿iPhone在这里最受欢迎和追捧。
在这里我们甚至可以花最低价格,买到最逼真的iPhone 7或iPhone7 plus,但是,其手机系统则是安卓,不过,对于一些想要iPhone手机,却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的情况下,买个翻新iPhone手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是翻新机,所以部分店家会有一定时间的保修期,再加上水货通常情况下要比国行机好上不少,所以,买不起的朋友们可以试试这个渠道。
其实通常情况下,翻新机的过程一般都是先将旧机器拆掉,然后在选取一些保存完好的的零件继续使用,而手机外壳和边框通常是以打磨为主,打磨完后的外观基本上和新的一模一样,没有什么区别,随后,店家再将所有的iPhone的配件拼装在一起,组成一部全新的翻新机。
当然,在这个地方不仅拥有各种款式的iPhone手机,就连小米,华为,OPPO,vivo这些国产品牌的手机也是应有尽有,并且拥有无数个小作坊进行拆装,组合,翻新,所以,这里不仅是iPhone的伤心地,也是华为,小米,vo的伤心地。
深圳,中国最大的山寨城市?深圳破坏力每一个时代的拐点,每一段成长的尽头,我们都在寻找转变——在权威之前亦步亦趋,还是打破笼罩心智的定式,去寻找另一片光明的天空?这些问题,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商业机构如此,对于一个城市也是如此,只不过人们常以改变、创新或者改革等话语体系来形容。
我们想到了深圳,改革时代的一面旗帜,至今仍在奋力求变的大都市,一个民间创造力勃发的社会。
深圳一股股源自民间和市场的力量,破坏了俗规,颠覆了思维,创造了“深圳速度”,深圳人所做的,给意欲打破困境的人们以察觉不到的逻辑与思维。
我们从经济(比亚迪和山寨机)、文化(大芬村)、生活(平民高尔夫)三大领域考察,审视这股破坏的力量,它带来的不是答案,更应该是思考的空间。
2002年,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网文在因特网上震动海内外,也把深圳人的失落、竞争意识和危机感发挥得淋漓尽致。
翻开中国近30年的历史,对深圳最常用到的描述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这是一个去旧创新的符号。
深圳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曾有很多项全国第一:第一个引进外资、第一张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票、第一个竞标土地使用的拍卖会、第一个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试验田”的身份曾让深圳获得了各种先发优势。
然而,当国家资源的倾斜与改革试点的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逐渐流失,随着上海和广州等城市的崛起,深圳的焦虑感也与日俱增。
为了寻找新方向,深圳近几年来在官方层面做出过不同方向的推动。
它曾经提出过“建设中国的硅谷”;它曾意图建立金融中心;它曾想打造中国的设计之都;它曾推出综合配套改革的一揽子方案……为了在国家战略的层面去获得新角色的空间、灵感与支援,深圳可谓不遗余力。
但是,成功的经验可能是失败的教科书。
当深圳盼望国家层面的导航和扶持时,深圳一股股源自民间和市场的力量,却在另一个层面成为新的“深圳制造”:它们无视既定的大环境或者“气场”,不被约定俗成的规则和思维模式所禁锢,打破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外来成见,化繁为简,打拼出一条条既继承“深圳速度”,又擅长破解困境的颠覆之路。
山寨机王国:惊现高仿iPhone8,华强北山寨手机商又亮眼了
曾经华强北手机凭借廉价的联发科芯片,打造的山寨手机迅速崛起横扫全国,这也铸就了华强北成为全球电子产品制造中心和世界最大的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因为这里曾经是最大的“山寨”手机生产地。
在华强北的电子产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这就是一个中国电子产品的神奇之地!
如今华强北山寨手机商又亮眼了,苹果的iPhone 8都还没发布,但是山寨厂商已经有iPhone 8真机了?下面一起来看看华强北山寨机王国出品的“iPhone8”,你觉得像么?
这款手机大电量是其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跟iPhone 8 完全之前网上泄密的谍照1: 1设计并制造。
连系统界面都模仿的极为相似,可见厂商对其喜爱的力度。
解锁界面还真跟iOS界面一般不二,包括设置菜单的风格都跟正版iOS很像。
手机背面是也是完全山寨iPhone 8的纵向排列双摄像头。
不知道库克看到这台手机会不会和保时捷的老总看到众泰汽车一样,发出蜜汁般的微笑呢?,这次山寨高仿的iPhone 8,不得不说华强北山寨手机商又亮眼了,你觉得呢?。
暴利难续华强北山寨手机现状与未来分析深圳,华强北。
远望数码城三楼的一个柜台中,老板戴荣冷淡地接待着一个过来拿货的客户。
“这款手机,500台,外单,多少钱能拿?”客户站在柜台外,展开了手中的薄膜,露出一款手机。
戴荣伸着脖子看了一眼:“235。
”“不够意思!我到别处问才233。
你给个230吧。
”戴荣冷笑了下:“230做不下来。
”经历几番讨价还价、客户佯装要走之后,戴荣猛地掏出手机打起电话。
一分多钟后,电话挂断:“你要多少?”“500台。
” 客户回答后,戴荣在计算器上快速按了几下,随便点了下头,表示可以按230元一台成交。
“要印尼文和泰文的。
”客户用右手食指点了点柜台,转身离去。
这便是中国最大山寨机集散市场每天数十万笔交易中普通的一个。
可以预想见,一个月之后,这500台手机将出现在东南亚国家的用户手中。
在过去五六年,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只是过去柜台前客户拥挤,如今则变得稀落。
山寨机的总体销量并非减少,据市场研究公司iSuppli统计,2010年我国山寨手机整体出货量将达1.75亿部,过去几年一直保持着增长。
但这一行业现在却变得憋闷而没有活力。
这一改变,与iPhone及Android系统智能手机的兴起过程基本同步。
当用户只需要一部手机硬件本身的时候,山寨机要么用漂亮的外壳,要么用花哨、夸张的某些功能,再加上足够低的价格就能赢得市场。
但是当智能手机通过一整套生态系统来吸引顾客的时候,山寨机还没有找到应对之策。
目前华强北85%以上的山寨机,都销往国外;在中国用户中的市场占有率,只有顶峰时期的一半左右。
“山寨”一词即来自“深圳”。
早期由于生产厂家不敢在手机上署地名,只能印上SZ 两个字母,久而久之被喊成了山寨。
而毫无疑问,华强北是山寨手机的主巢穴。
业内粗略估计,目前在华强北有大约2000家山寨手厂商,最高峰超过上万家。
在所有打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中,山寨机也堪称是一种独特的商业现象。
它的一部分行为游走于法律边缘,但其产业链条中不乏联发科这样的合法、正规的大公司,也有从山寨机厂商洗白而拥有自己手机品牌的天宇朗通等。
深圳“山寨机”基地大揭底
作者:蔡国兆陈刚
来源:《人民文摘》2009年第03期
2009年初,深圳的华强北人头攒动。
华强北位于深圳福田区,拥有规模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电子通讯市场35家,日均人流量达40万到50万人次,年销售总额超过300亿元,是中国最大的手机集散地,也是“山寨手机”的主要集散地。
与此同时,“山寨”现象也正不断蔓延:从MP3到MP4、电视机、笔记本甚至汽车,都开始出现“山寨”的身影。
对有关部门和企业家而言,如何采取合适的路径变“山寨军”为“正规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小学毕业就能做手机
有人说,深圳是“山寨机”的天堂,这里流传着诸多以“山寨”发家的“创富”神话,不仅生产商、销售商云集,产品更是五花八门,令人目不暇接。
“山寨机”之所以能够在深圳繁荣昌盛,行业门槛的降低与产业链的极度细分是重要基础。
2005年,手机生产领域经历了一次重大“革命”,台湾联发科技公司推出单芯片(MTK)解决方案,把需要几十人、一年多才能完成的手机主板、软件集成到一起。
“过去生产手机投入过亿元,‘山寨厂’根本做不了。
台湾联发科技公司的这种芯片让手机生产没有了门槛。
现在的情况是,小学毕业就能做手机了。
”在深圳拥有一家“山寨工厂”的孙云说。
单芯片不仅破除了手机生产的技术壁垒,还将手机的研发时间,从原来的6-8个月,缩短到了50-60天,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每部手机单机成本只需200-600元。
“在这里,整个手机产业的分工十分细致,从研发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有专人分工。
不夸张地说,连个螺丝、电阻也会有专厂制造。
”孙云说,在深圳,数千家手机相关厂商在主板、外观、包装和销售各个环节各有所长,手机厂商只需要把芯片和相关配件采购回来,就可以组装出一款手机。
这种门槛的破除,让“山寨产业”在深圳如花怒放。
“开一个加工厂,几十万元就可以!小作坊在家里生产也行,买一些配件回去凑,手工就做出来了,一天可以做几百台。
”孙云说。
违法的只有极少几个环节
“深圳周边虽然是‘山寨手机’的主要产地,但在生产的环节,很难找到一家违法企业。
”深圳市工商局福田分局经济检查科的姚雪雄这样说。
这句话涉及了“山寨手机”行业繁荣的因由与“久剿未平”的根本。
“大多数企业都是合法生产企业。
可能这个企业为‘山寨机’甚至其中的‘高仿机’生产配件,但这个企业的行为是合法行为。
”深圳市福田区工商部门的稽查人员说。
产业链的细分令有关方面的打击有点无从下手。
由于手机生产涉及数道工序、数十个部件,在深圳,跟“山寨机”相关的中小企业有数万家,而相关从业人员,据业内称至少有几十万人。
这条链条囊括了组成一部手机的所有环节,从方案设计、软件开发、模具制作、主板配件的供应、装配加工、印刷包装,到营销推广、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
“很长一根链条,一直是白的,到了生产的末端突然变得发灰甚至有些发黑。
产业链上,构成违法的只有极少几个环节。
”上述稽查人员说。
在华强北的一些数码城,曾一度出现过“店铺一开门,工商就上门”的局面,但即便是这样的力度,对“山寨机”中的“高仿机”也无法构成有效威胁。
在华强北,只要花500-1000元,就可以购买到各种不同的“苹果”“诺基亚N95”“摩托A1200”“三星伯爵”等手机。
“‘高仿机’的生产也是细分的。
”华强北的手机经销商陈平说。
在深圳,有一些开发模具的企业专门生产畅销机型的零部件,“高仿机”生产商只要委托不同工厂加工,加以简单拼装,刻上“LOGO”,就可以生产出各种翻版的“名牌手机”。
“高仿机”刻“LOGO”,也是一道分工,业内称为“刻字”。
在华强北一家数码城,有一家专业“刻字”的工作间,工作人员说,他们的价钱是4毛一部,如果有数百台,可以优惠到3毛一部。
惩处力度与巨大收益不相匹配
除了产业链细分带来的打击难外,“山寨机”久剿未平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大多数“山寨机”游走于灰色地带,生产销售者可能受到的惩处与其获得的巨大收益不相匹配。
“一款‘山寨机’销售到几万台,就非常成功了,意味着起码能赚上几百万元。
”陈平说。
与丰厚的利润与高度转动的资金流相比,大部分“山寨机”的生产销售商按当前法规,面临的惩处微不足道。
“以‘山寨机’中最多的‘三码机’为例。
‘三码机’是什么?就是没有经过入网检测,没有全国、全省的‘三包’服务。
这类手机大部分不标或胡乱标个牌子、生产地址,算得上‘三无产品’。
但按有关规定来处理,罚款也就在500-10000元之间。
”姚雪雄说。
有意思的是,在深圳,生产“三码机”的企业往往就是生产同型号“五码机”(往往是贴牌生产,是合法行为)的企业。
在推陈出新的激烈竞争中,一些企业为争取时间,没有经过入网检测就把没有标识的机器投入到市场中,尔后才推“五码机”。
“只要交纳费用,委托贴牌的企业默许厂商‘三码’‘五码’并推。
”陈平说。
在深圳,有个别企业的“创牌”甚至仅仅就是为了“卖牌”,而这一局面则令有关职能部门的执法更为艰难。
“现在的情况是,‘灰兔’要比‘白兔’多,‘山寨机’越打击越多。
”孙云认为。
摘自《上海证券报》20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