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使用农药促进南丰蜜桔成为无公害果品
- 格式:pdf
- 大小:109.96 KB
- 文档页数:2
严管桔园采前用药确保柑桔产品安全
我市柑桔将陆续进入采收期,目前我市各柑桔产区都已通过无公害柑桔生产基地的认证,桔农朋友要严格执行无公害柑桔生产技术,特别是农药使用上,一定要按照无公害柑桔生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柑桔产品安全。
一、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在柑桔整个生产周期内严禁使用甲胺磷、呋喃丹、甲拌胺、甲基1605、氧化乐果、三氯杀螨醇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二、采收前1个月内桔园不得使用化学农药。
对无公害柑桔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一定要注意该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要在安全间隔期过后方能采收,原则上柑桔采收前1个月内不得使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
不同药剂品种要交替使用,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三、当前主要病虫害防治。
1、螨类:9-11月份是红蜘蛛、锈壁虱发生的高峰期,将会直接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因此,各桔园要重视柑桔螨类的防治。
防治药剂可用选用57%炔螨特2000-2500倍液、或25%三唑锡1500倍液、5%霸螨灵1000倍液进行防治。
2、吸果夜蛾:果实受害后,腐烂脱落,严重时可造成超过30%以上的早熟温柑果实受害。
防治措施:清除桔园周围寄主;用频振式杀虫灯锈杀,或用糖醋液(水1公斤加红糖50克加柑桔汁100克加敌百虫15克)每4-5株树放一钵诱杀;桔园喷洒5.7%天王百树1500倍液,或2.5%保得2000倍液防治,也可在成虫发生高峰期树冠枝条
上挂樟脑球驱避成虫。
3、黑点病:该病近年来在我市柑桔上发生有加重的趋势,一定要引起重视。
防治措施: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清除病枯枝,减少侵染源。
在生长期可用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防治。
常见的橘子树病虫害和防治方法引言橘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受到了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的侵袭会严重影响橘子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及时有效地防治橘子树病虫害是保证橘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橘子树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果农更好地保护橘子树。
1. 黄龙病病害特点黄龙病是橘子树叶片黄化、干枯的一种病害。
感染橘子树后,树叶会逐渐转黄并落叶,导致橘子长势衰弱,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良好的管理和栽培:合理施肥、保证适宜的灌溉和排水、保持树冠通风通气是预防黄龙病的基本措施。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树:对于感染黄龙病的树木,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并彻底清理树冠和树下的病源,避免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
•防治药剂的使用:可根据农业部门的建议使用适量的防治药剂,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2. 橘黄龙卷叶蛾病虫害特点橘黄龙卷叶蛾是一种以橘子树为寄主的害虫,幼虫在橘子树叶片上取食,导致橘子树叶片呈卷曲状态,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进而影响橘子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机械防治:可手工采摘受害树叶上的幼虫,或使用软刷子轻轻刷去幼虫和卵。
同时,及时清除树冠底部的落叶和果实,减少幼虫的滋生环境。
•生物防治:可使用天敌进行控制,如细小石蜻蜓、细小远志蜂等。
这些天敌会主动寻找和捕食橘黄龙卷叶蛾的幼虫和卵。
•化学防治:可选用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农药,如25%氧乐果悬浮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3. 灰飞虱病虫害特点灰飞虱是常见的橘子树害虫之一,它以橘子树叶片为食,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逐渐枯黄、凋落,影响橘子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进行控制,如瓢虫、食蚜蝇、蚂蚁等。
这些天敌会主动捕食灰飞虱的成虫、若虫和卵,帮助控制其数量。
•农艺措施:定期修剪树冠,保持通风良好,减少灰飞虱的滋生环境。
同时,适度疏果,减少果实间的接触,避免虫害蔓延。
•化学防治:可选择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如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南丰蜜桔产业前景分析南丰蜜桔产业前景分析南丰蜜桔是独具特色的地方品种,距今已有1300多年栽培历史,在国际上久享盛誉,被誉为“桔中之王”。
2002年7月,温家宝总理指出:“南丰蜜桔不是银牌,是金牌,一定要把它做大做强”。
20世纪念70年代以来,南丰蜜桔一直被列为全国十大柑桔良种之一。
1995年,南丰县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蜜桔之乡”。
2003年,南丰蜜桔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这是我国最早获原产地域保护的柑桔品种,同年11月,县蜜桔果业有限公司注册的“南丰蜜桔牌”南丰蜜桔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一、南丰蜜桔产业发展现状1、南丰蜜桔栽培及生产情况南丰蜜桔自1991年遭遇毁灭性的冻害至今,种植面积已由当时仅存的2.04万亩发展到2004年底的30万亩,产量从1992年的72吨发展到2004年的17万吨,增长236011%。
2002年我县南丰蜜桔产值首次超过全县粮食总产值,成为南丰县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04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645元中有近1/3来自蜜桔产业,达1170元,其中农民增收的803.8元中有467元来自南丰蜜桔产业。
2、南丰蜜桔良种发展情况1991年大冻后的快速恢复过程中,南丰蜜桔栽培面积和产量都在飞速增长,但良种的推广却相对滞后。
虽然经过南丰县柑桔科技工作者多年的精心选育,目前选育成功了具有“早结丰产、高产、稳产、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的特优南丰蜜桔良种“杨小2-6”和“小果97-1”、“小果97-2”、“大果97-1”、“大果97-2”和一个早熟品种,但到2004年底,我县包括“杨小2-6”在内的南丰蜜桔良种种植面积约10万亩,仅占南丰蜜桔栽培总面积33%左右。
3、南丰蜜桔产业化发展情况近年来,南丰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保鲜、贮藏、深加工和市场营销及市场监管日益受到县委、县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后商品化处理从无到有。
2000年,飞环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现煌佳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初步建成投产,该企业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干黄果酒0.5万吨,年消耗南丰蜜桔鲜果近1.5万吨;2004年,“超大”电光分选、“梦龙”机械分选等2条设计日加工能力为 100吨和40吨的南丰蜜桔产后处理生产线初步建成试产,“超大”、“桔都丰盛果业”等2家设计年贮藏能力为1000吨和600吨的保鲜冷库建成投产;目前,我县还拥有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2处,拥有南丰蜜桔出口自主权的企业2家(梦龙果业、南丰微江果业有限公司), 2004年全县南丰蜜桔出口量达1.5万吨,并成功打入加拿大市场。
城固蜜桔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作者:潘惠忠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14期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蔬菜瓜果的种植户开始引进新技术,采用无公害栽培的方法,种植质量好、产量高的蔬菜瓜果。
文章通过分析城固蜜桔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使用现状,提出了具体问题并总结了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固蜜桔;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4-006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66 文献标志码:B城固县种植的蜜桔果形端正、果面光洁,果个中等偏小,色泽艳丽,呈现鲜橙色或橙红色,果皮细薄易分离,果实肉质细嫩多汁,甜酸适度,风味浓郁,是城固县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之一。
城固蜜桔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 000多年,是当地效益最好、潜力最大的特色产业,种植面积约15 333 hm2、产量达35万t、年产值达10亿元。
城固蜜桔以成熟早、着色好、果味浓郁等特点享誉北方,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城固县经济的增长。
在政府的引导下,农户改善了种植结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产业[1]。
近年来,绿色环保无公害成为了消费者的关注重点。
蜜桔种植户不断改良栽培管理技术,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当地蜜桔增产增收,提高市场竞争力。
1 城固蜜桔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使用现状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领域中新技术应用的范围越來越广,在促进农产品产量目标达成的同时,不能忽视种植行为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针对此情况,国家一直在推广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
在此背景之下,蜜桔产业作为城固县特色产业,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引进了无害栽培管理技术,逐渐扩大应用范围。
很多种植者对此技术也有所了解,加之当地蜜桔研究人员在技术方面不断优化,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蜜桔栽培方面的应用效果较好,但是依然与预期的效果有一定距离,存在农药残留超标、产量低、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诸多问题[2]。
蜜桔质量控制规范一、绿色食品蜜桔原料基地(橘园)管理制度原料基地管理制度是制作优质、安全、无污染蜜柑的基础工作,对蜜柑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宜都市创绿柑桔专业合作社基地生产的蜜柑达到绿色食品原料的质量标准要求,规范生产技术、农业投入品等管理,特制定橘园基地管理制度。
1、为了加强基地的保护和管理,成立橘园基地管理专班,由宜都市宜农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杰同志全面负责,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袁美玲、蜜柑专家顾问蔡永喜负责技术及管理措施的具体实施。
2、基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标准,严格按照《蜜柑生产技术规程》实施,由市特产技术推广中心、蜜柑专家担任绿色食品蜜柑基地技术顾问,生产技术部负责基地橘农的技术培训、授课,在蜜柑不同生长期有针对性的举办现场技术示范和指导,提高基地生产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
3、凡是确需使用农药,必须由技术人员到现场确定,开具处方,经专家顾问同意,由生产技术部统一购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允许使用的农药,并在技术人员指导下统一用药时间;统一使用配方、剂量;统一使用方法。
禁止购买绿色食品允许使用以外的农药。
4、橘园施肥:还阳肥、壮果肥应尽量多施有机肥,重点施专用配方肥,由各联络片组织安排,按技术人员制定的用肥通知落实到户,并检查到位,技术人员随时督促和指导。
5、橘园土壤管理。
按测土预案,每年测土一次。
根据测土结果,各片对土壤实施技术措施,各片负责组织劳力,技术人员指导到位。
6、橘园修剪管理。
柑橘修剪四季都可进行,以春、夏、冬季修剪较为重要。
春季以改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为主,疏去病、弱、衰枝,短截内膛空虚枝条;夏季以疏花、疏果,短截粗壮枝促发秋稍为主;冬季回缩结果枝,整理树形,有利花芽的分化。
7、橘园病虫害防治管理。
橘园病虫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每年采果结束后,喷施一次石硫合剂,清园消毒,除虫卵。
生产季节的病虫害防治严格按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实施。
8、橘园基地保护管理。
严格遵守绿色食品蜜柑的生产标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多样性,由市绿办和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加强监管,严格控制农药、肥料的使用标准,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力度,防止外来污染源进入,保证基地符合绿色食品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南丰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南丰蜜桔是我国的名特优柑桔品种,因其“皮薄核少,汁多无渣,酸甜适口,营养丰富”而被列为皇室贡品,多次被评为全国优质水果,素有“桔中之王”的美称,温家宝总理亦称赞南丰蜜桔是金牌。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发展思路,围绕“建区域强县,创桔都辉煌”的总体目标,坚持把做大做强南丰蜜桔产业化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抓,大力实施“蜜桔兴县”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的制约,南丰蜜桔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整体素质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强。
提高整体素质,做强、做优南丰蜜桔产业的任务艰区,任重道远。
一、分析现状找出差距:2004年,我县南丰蜜桔种植面积达26万亩,总产量1.7亿公斤,总产值达4亿元,超过粮食总产值,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从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及整体素质来衡量,南丰蜜桔产业还存在着良种化程度低、桔园配套设施差、栽培技术不规范、产后商品化处理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南丰蜜桔品牌和销售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1、良种化程度低:目前全县良种比例大约只占30-40%,大多数桔园品种(系不纯,同一桔园有大果系、小果系和早熟系,因此,果品经销商很难找到大批量的果形大小、成熟度、着色度、肉质、风味一致的果品,影响了南丰蜜桔订单农业的发展.2、桔园配套设施差。
桔园环境保护及水利化等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较差,大多数桔园生态破坏严重,梯田不规范,防护林没有同步建立,而且水利设施差或不配套(现有桔园50%以上无水利设施,70%以上水利设施不配套,高温干旱季节不仅土壤水分不足,而且空气相对湿度过低,阻碍果实顺利发育,导致渣多汁少味酸。
3、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
食品安全是国际社会广为关注的问题,而标准化生产是食品安全最主要的环节。
虽然已出台了《绿色食品南丰蜜桔生产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但生产过程还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桔园不具备标准化生产的条件和经济实力;政府对从业者进行标准化生产的培训力度也不够;缺乏有效的标准化生产的监督机制;对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和重要性不到位,桔农未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不了解标准化生产内容;诸多原因造成栽培技术不规范。
南丰蜜桔病虫害防治南丰蜜桔是一种具有浓郁香气、口感鲜美的柑橘水果。
在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口碑,并且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一。
然而,由于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南丰蜜桔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对树木造成危害,降低了产量和品质。
因此,对南丰蜜桔病虫害进行防治非常重要。
一、南丰蜜桔病害防治1. 黑斑病防治黑斑病是南丰蜜桔的主要病害之一,以出现黑色小斑点和小坑的形式表现。
对于黑斑病的防治,首先需要从种植树木的选择上下手。
选择健康的实生苗,避免采用带病毒的果树移植,可减少黑斑病的发生。
此外,及时清除落叶和死枝,使树冠通风透光良好可以减少病害感染。
在发现黑斑病时,可选用含有50% 的氯銅可湿性粉剂、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的苯嗪銨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喷洒。
每隔7到10天喷洒一次,直到病情得到控制。
2. 黄龙病防治黄龙病是南丰蜜桔的另一种常见病害,主要通过媒介昆虫(例如黄褐斑潜蝇、媒介黄龙病的桑小蜂等)传播。
对于黄龙病的防治,首先需要注重树木的繁殖和移植,在繁殖之前,需要对用于繁殖的株进行检测,避免携带病源的树木进入种植区。
对于已经受到感染的树木,应当及时移除并焚烧。
3.干腐病防治干腐病是南丰蜜桔的致病真菌感染,会导致树干出现裂口、水斑和腐烂状况。
对于干腐病的防治,需要进行合理的地块水利管理,避免过度浇水造成土壤过湿,同时注重通风、光照和排水条件,加强树木的调节能力。
同时,也可以采用杀菌剂进行喷洒,每隔7到10天喷洒一次,直到病情得到控制。
二、南丰蜜桔虫害防治1. 蜡蚧防治蜡蚧是南丰蜜桔的主要害虫之一,它通过范性吸汁,繁殖迅速,会影响南丰蜜桔的质量和产量。
对于蜡蚧的防治,首先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定期对树冠进行鉴定,防止害虫的危害。
同时也需要注重环境卫生和灌溉管理,避免引起病虫害的滋生。
2.柑桔潜叶蛾防治柑桔潜叶蛾是南丰蜜桔的另一种常见害虫,主要寄生在树叶中。
在发现柑桔潜叶蛾时,可以采用钩斜线虫菌进行防治,每公顷使用菌线虫6万亿左右,每隔7天左右用水喷洒,喷洒2-3次即可将柑桔潜叶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南丰蜜橘品质下降的原因及提升对策符爱容(南丰县农业农村局,江西南丰 344500)摘 要 南丰蜜橘的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柑橘十大良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不仅是南丰县的重要支柱产业,还是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产业快速扩张,种植面积和产量快速增长,蜜橘品质却呈现总体下降趋势,逐渐失去了该品种原有的优良特性,市场销售形势严峻,蜜橘产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大势,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 南丰蜜橘;品质下降;原因;南丰县1 品质下降原因笔者所在单位通对蜜橘精品园、蜜橘专业合作社及广大橘农进行广泛调研,认为造成蜜橘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种质方面 南丰蜜橘品系繁多,各品系之间的品质相差大,即使同一品系,在长期栽培过程中也因逐步芽变和自然杂交等原因,品质也相差较大。
在近年来的扩种过程中,许多育苗户无纯正优良的采穗母株,接穗来源复杂,苗木质量低,品种混乱,造成品质更加参差不齐。
1.2 土壤方面 不同类型土壤的品质差异大,有机质含量高、水分含量适中、酸度适宜的土壤,其果实糖酸比适中、风味好、化渣性能好。
对于贫瘠、有机质含量低、保水性差、偏酸严重的土壤,长出的果实个小,渣多糖酸比下降,果实品质差。
1.3 施肥管理方面 多数橘农为求省工、省时、省力,特别在蜜橘持续低迷状况下,重栽轻管,一味追求速效型肥料,偏施无机化肥,少施或不施有机肥,造成土壤板结、黏重、偏酸,有机质含量过低,加之多年产量消耗土壤大量矿质养分,如钾、硼等元素,又得不到及时补充,致使土壤矿质部分养分严重不足,树体营养失调,果实变硬、偏酸、不化渣。
另外,部分橘农的表土施肥方式,易引起根系上浮,根层过浅,根际环境恶劣,进一步加剧品质恶化。
1.4 病虫因素 南丰蜜橘的病虫种类多,对品质影响较大的主要有柑橘黄龙病、黑点病、疮痂病、煤烟病、红蜘蛛、锈壁虱、介壳虫等。
病虫为害严重时,不仅会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还会影响果实的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