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图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10
日本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将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查检表、直方图、控制图和散布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以及箭条图统称为“新七种工具”亲和图法是日本川喜田二郎(Kawakita jiro)先生在探险尼泊尔时,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予以整理时研究开发的,也叫KJ法、A型图解法,KJ法是日本川喜田二郎姓名读音的音字。
什么是亲和图法?就是针对某一问题,充分收集各种经验、知识、想法和意见等语言资料,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汇总,按其相互接近的程度(亲和性或相近性)加以综合整理,使问题明确起来,求得一致认识和实现协调工作,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如下图。
亲和图主要用途■用于工厂经营方针的制定与贯彻:工厂在确定经营方针和目标时,要广泛发动职工群众,多方听取意见,绘出系统分析图解,并以口头方式向下级传达、贯彻工厂的方针、目标和措施,达到制定和贯彻的目的。
■用于讨论未来问题或未曾经历的问题,借此吸收全员看法,获知全貌、掌握问题,形成自己的构思,想出对策。
■用于预测用户对某一产品的反映,制订开辟新市场方案等。
亲和图法图解的绘制程序■确定主题:小组观念沟通,破除已被采用的不正确的固有概念,提倡新思维、新观念。
■收集语言资料:直接观察法:利用眼、手、耳等直接观察;面谈调查法;阅览调查法;个人思考法(回忆法、自省法);团体讨论法(脑力激荡法、小组讨论法)。
■语言资料卡片化:将收集的语言资料用简明、精练的文字做成卡片。
■卡片汇总、整理、分组:收集所有人写出的资料卡片,将资料卡片加以搅混后摊开在大白纸上或桌面上。
■制作、摆放亲和卡:按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分类、汇总,卡片分组,将最初的相同信息的卡片资料汇总到一张卡片上。
■制作亲和图:卡片进行配置排列,把一叠叠亲和卡依次排列在大白纸上,粘贴、固定。
■口头发表:亲和图完成后,所有相关人员共同讨论,进一步理清其关系,统一大家的认知,边看亲和图法的图解,边按其内容进行讲解、说明。
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 )描述亲和图用于收集大量语言资料(如想法、观点、问题等),它根据资 料间的本质关系进行分组并对各组做出界定。
主要用途步骤对用途的描述第一步-任务1 确定解决问题的主题 第一步-任务2找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何时使用 使用亲和图的最佳时机是当:亲和图 在下面的情况下,我们不建议你使用亲和图。
● 非常简单●需要非常迅速地得到解决程序此时,卡片应当●问题看起来太大或者太复杂,因而无法把握-这时可以用亲和图“描绘出问题的版面结构”●需要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观察问题-或者-传统的观点不能产生明显的改善。
1. 组成一个恰当的团队小组的成员(最多五到六个人)必须具备发现问题各种因素的必要知识,并且习惯于互相协作。
在需要时,可以找一些外部人员予以协助。
2. 勾勒出即将考虑的问题的框架通过提问:“与……有关的问题是什么?”勾勒出即将考虑的问题的框架。
例如,“在成功地减少23号出版社组织更改所需的时间方面存在哪些相关问题?”从小组中得到关于问题的信息和一致意见。
一旦所有人都就问题达成了一致,把它用纸贴在墙上最高处以便整个小组都可以看得到。
3. 产生并记录想法。
想法产生以后,应当把它们写在大的串联图板所用的卡片上,并贴在墙上相关问题的下方。
这个产生想法的步骤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脑力激荡法是相同的,即: ● 不对任何想法进行批评 ● 每个想法都写下来 ● 不要对信息进行解释 ● 鼓励说出一些疯狂的想法 ● 以他人的想法为基础● 不对想法进行讨论 ● 为想法的孵化提供充足的时间 ● 每个人都参与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 )程序 (续)随意地贴在墙上,而不应当进行分组或把它们“对齐”。
3. 产生并记录想法(续)另外,想法应当:● 长度不超过五到七个词 ● 长度超过两个词 ● 具有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 4. 把所有的想法按照相关的分组进行排列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应当站在贴着写有各种想法的串联图板卡片的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