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语用”概要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6
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语用功能研究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它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对于学习和理解汉语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用功能进行研究,并探讨它们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一、语法结构的基本特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相对简洁,以主谓宾的基本句式为主。
但是,汉语又具有灵活变化的特点,可以通过变换词序、使用虚词和助词等手段来表达不同意思和语境。
1. 词序变化:汉语的词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变化。
一般来说,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语-动词-宾语,但是根据语境和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词序可以前后调整。
例如:他吃了苹果。
-> 苹果他吃了。
2. 虚词使用:汉语中的虚词是没有实际词义的,但是在句子中起到了重要的语法作用。
有些虚词用于连接句子成分,例如“的”、“地”、“得”等,有些虚词则用于表示动作的方向、状态等,例如“在”、“往”、“向”等。
例如:我喜欢吃水果。
我喜欢吃的是水果。
3. 助词的运用:助词在汉语中起到了连接词和句子成分的作用,使句子更加完整和准确。
汉语的助词有很多种类,如“了”、“在”、“得”等,每种助词都有自己的语法用法和意义。
例如:他在看电视。
他看电视看得很认真。
二、语用功能的应用语用是指语言在交际中的应用功能。
现代汉语的语用功能丰富多样,包括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
不同的语言功能对应着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
1. 陈述功能:陈述是常见的语用功能,用于客观地叙述事实、描述事物和表达意见。
在陈述句中,常使用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句式,通过修饰词和补语的运用,可以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的意思。
例如:他是一名医生。
这本书很有趣。
2. 疑问功能:疑问是用于询问和征求对方意见的语用功能。
疑问句的语序通常是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谓语+主语的形式,通过语调和疑问词的选择可以表达不同类型的问题。
例如:你是谁?你昨天去哪里了?3. 祈使功能:祈使是用于表示请求、命令或建议的语用功能。
祈使句通常以动词开头,省略了主语,语气直接且明确。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述(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一)语法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1)语法的含义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句法,主要讨论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律。
不过,这个分类对于汉语语法来说,不完全合适。
首先,汉语的词法部分相对空虚:词没有完全的形态变化、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不影响词的语法表现,词的分类也依据特定的句法环境来操作。
所以,汉语的词法内容基本上比较单薄。
也正由于汉语的词的分类定性都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环境来实现,所以,汉语语法有关词类问题的讨论总是要放到句法当中去进行,这样汉语的句法就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句法范围要宽一些。
上述两点,正是汉语语法诸多不同于西方语言之处的亮点之一。
(2)语法的作用研究语法,讲语法,那么语法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表明,语法的作用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从说和写的角度来看,语法规定着人们怎样用词造句。
比如,汉语的“我看书”从排列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六种顺序,我看书书我看我书看看我书书看我看我书但只有“我看书”是常态的,而“书我看”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是变式。
其余几种排列方式都是不合法的。
而这种排列顺序上的规则正是汉语语法规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可见,语法的法则在无形中制约了语言的使用。
b.从听、读、写的角度来看,语法指示人们怎样正确理解汉语的意义。
句子的意义是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所表达的,而不是词所表达的概念的简单相加之和,因而,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除了要懂得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懂得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对于句子语义内容表达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如汉语的语序和添加虚词)左右着句子语义内容的表述。
现代汉语知识概要(一)音素、音位及音节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其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典范。
语音,语言的声音,我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音标是记录语音音素的符号,所以现在一般把音标叫音素。
每一种语言中的音素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种语言中,方言的音素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英语音素、汉语音素、粤语音素。
英语辅音和元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
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
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英语音素。
英语国际音标共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
英语字母共有26个,其中有元音字母5个、辅音字母20个、半元音字母1个。
)汉语音素包括10个元音,22个辅音,总共有32个。
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音素,至多有五个音素。
如“普通话”,由三个音节组成,可以分析成“p,u,t,o,ng,h,u,a ”八个音素。
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普通话里有:(1)10个元音音位:a 、o 、e 、ê、i 、u 、ü、-i 、-i 、er(2)22个辅音音位:b 、p 、m 、f 、d 、t 、n 、l 、g 、k 、h 、ng 、j 、q 、x 、zh 、ch 、sh 、r 、z 、c 、s (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音素和音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素是从物理和生理角度看不同的音,音位是从社会角度看能区别意义的音。
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
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现代汉语语法简表一、词类二、短语三、句子成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我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
2.藤野先生总是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3.干事在黑板上写广告。
4.这位客人直勾勾地打量着主人的脸。
5.托尔斯泰透出一股才气。
6.一个陌生人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
7.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
8.科学技术是人类本性精神的最高成就。
9.这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场面。
10.在场的老年人格外兴奋、活跃。
11.白色的丝线拧成细细的绳子。
12.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民俗习惯。
13.我们喜欢倾听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鸟叫。
14.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
15.一位手里拿着照相机的记者一声不响地解掉了系在自己腰里的那条结实的粗绳子。
16.许多原子能发电厂源源不断地运来许多铅做的大箱子。
17.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1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19.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0.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2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22.直到今天,锯子仍然是木匠们干活的主要工具。
23.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曲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24.除去发明了许多木匠工具外,鲁班在其他方面还有不少创新。
25.当时,还有人把字写在丝织的帛上。
26.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27.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终于发明了造纸术。
28.窗外,细雨烟似的飘散着。
29.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30.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1.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东奔西走地忙碌。
四、单句五、复句。
1语法概说1.1语法和语法学语法√、语法学√1.2语法单位语素√(语素的检验方法(替代法)、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词√短语√(短语和词的分界)(扩展法)句子√2词的分类2.1词类概说划分词类的标准(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词类(词的语法类别);词性(词的语法特征)词类系统表5-12.2实词(能充当句法成分,既有词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词)2.2.1体词√2.2.1.1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1.名词可以受量词修饰,一般不能直接受数词修饰,要在数词之后加上量词,才可以修饰名词 2.一般不受副词“不,很”修饰3.名次经常用做主语,定语、宾语(包括介词宾语),一般不能做状语。
【4.名词无单复数之分,不论单数复数,形式上是一样的←严格意义上不算名词特点,是汉语特点】)名词的特殊用法(部分名词可以充当谓语、状语、可以重叠)名词的附类:方位词(是名词的一个附类,单纯/合成,黏着、定位、封闭)2.2.1.2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但数词不同于数目)数词(有限的、封闭的 eg.一、二、三、十、百、千)、数目(无限的、开放的 eg.十一、二十三、四百零五)(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的,但数词不同于数目。
)2.2.1.3量词(表示计量的单位)物量词(名词前)、动量词(动词后)、时量词(兼有物量词和动量词的特点)2.2.2谓词√(主要充当谓语,有时也可以做主语、宾语)2.2.2.1动词动词的语法特点(A绝大多数动词可以带宾语,不能带宾语的和只能带施事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 B多数动词可重叠。
【单音节AA(第二音节轻声)双音节ABAB(第二、四音节轻声)】【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短暂,如“你休息休息就会好的”;同时也表示尝试,如“这辆车让我先骑骑”】 C动词前一般不能加“很”等程度副词 D大多数动词可以受“不,没(有)”修饰,构成“V不V”或“V没V”肯定否定重叠形式 E动词经常加上“了、着、过、起来、下去”或重叠方式来表示“时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动作动词、存现动词、心理动词、使令动词);及物动词(形式动词【黏宾动词】、单宾动词、双宾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只能带施事宾语的);动词的情状分类(静态动词、持续动词、瞬间动词、终结动词);动词重叠的范围(少部分心理动词、持续性动词、人的意志可以支配的动词)和语法意义(表示时间短、尝试、语气轻缓委婉);比较特殊的动词:趋向动词、助动词(表示可能或意愿,可以直接作谓语)、判断动词(是、为、即、系)2.2.2.2形容词性质形容词(<数量最多最典型>分为一般形容词【谓语、定语】、唯谓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一般由性质形容词派生而来,构成方式分:AA,AB,AABB,ABB,A 里XY,A不X(Y),其他)形容词的语法特点(A大多数形容词都可以做定语状语 B性质形容词可以受“很”修饰,状态形容词本身已经包含表示程度的成分,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C大多数形容词都可以做谓语,但不能带宾语 D大多数形容词可以重叠【性质adj重叠方式AA,AABB,重叠后性质adj变成状态adj;状态adj中部分双音节adj可以重叠,ABAB,AAB,BAA,如笔直笔直,喷喷香,香喷喷】)2.2.3加词√2.2.3.1区别词区别词(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区别词的语法特点(A不能用“不”修饰,只能用“非修饰” B只能充当定语,充当定语时往往可以两个或几个连用【绝大多是可直接修饰名词,有些双音节做定语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如正当(的)理由;同中心语结合比较紧密的双音节区别词作定语,后面一般不能有“的”,如常务理事,行政命令,机要秘书】 C一定语言环境下,被区别词直接修饰的名词可以不出现,结果形成了区别词直接充当主语,宾语的情况。
如:寄挂号;这种病急性好治,慢性难治)2.2.3.2副词副词的语法特点(A不能做谓语,也不能做主宾语,只能做状语 B副词是附着性的,大多数不能单用 C有一部分副词具有关联性作用,可以独用【说了又说,说清楚再走】,合用【又白又胖,不折不扣】,有的都可以,有的还可以和连词配合使用【不但……还如果……就】)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先时、将来、短暂、频度和重复、不定时、恒常、时态)、情态副词(沿袭、渐次【日益】、快捷、趁便、悄然、状态、特意、专心)、否定副词、语气副词(巧合、估测、决断、加强、悖反、归结、无奈、委婉、侥幸)副词和形容词辨析(只要能占据除状语以外的其中任何一个位置,这个词就不会是副词)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的辨析(时间名词除了可以作状语外,还可以修饰名词,可以和介词组成介词短语;而时间副词只能作状语)2.2.4代词代词√(代词是具有替代和指称作用的词)代词的分类(根据代词的替代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2.3虚词关系词√2.3.1连词(连接词或短语、分句或句子、两者都可以)(连词起连接作用,在单句中连接词或短语【和,跟,与,同】,表示并列或选择关系;在复句中连接分句【不但,即使,不过,然而】,【前两种都能连的:并且,而且,或者,还是】表示分句间的种种关系)2.3.2介词(表时间、空间;表关涉对象;表原因、目的;表凭借、依据;表施事、受事;表排除)介词的语法特点(A主要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短语,所以介词又叫前置词。
介词后叫介词宾语 B介词短语主要修饰v,adj,充当状语【跟老张说话,比小李年轻】)2.3.3助词辅助词√结构助词【的,所】、动态助词【着,了,过】、比况助词、估量助词、列举助词2.3.4语气词(陈述【的,了,呢,啊,罢了】,疑问【吗,呢】,祈使【吧,了,啊】,感叹【啊】)2.4拟声词和叹词2.4.1拟声词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哈哈,叮当,轰隆隆,哗啦啦,咚咚】)2.4.2叹词叹词(一种通常独立于句法结构之外,表示感叹或呼应的词类。
叹词一般不与别的词发生结构关系)2.4.32.5词的兼类和活用同音词√、兼类词√、词的借用(别的词借用为量词 eg.一杯水、三桶油、画一笔)、词的活用√(临时性的 eg.实用主义、意识流)3短语3.1短语的结构类别(表5-8 p345 表5-9 p346)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量词短语、方位短语、介词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3.2短语的功能类别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副词性短语3.3短语的层次分析4句法成分4.1主语主语的语义特点(汉语中的主语从语义上来讲,往往具有指定的特点,也即主语所指的对象往往是已知的、确定的人或者事物)主语的语义类型:施事主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动作,行为的主体)、受事主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动作,行为的客体,谓语中有“被,叫,让”表示被动的标志)、中性主语(主语既不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也不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即主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只是谓语陈述的对象)4.2谓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做谓语,adj或adj性短语做谓语,少数名词可以做谓语、主谓短语做谓语4.3宾语宾语的语义特点(一般来说在指称上没有明确的限制,既可以是定指的,也可以是不定指的。
主语往往要求定指,而宾语可以不定指);宾语的语义类型:受事宾语(分类:动作承受者【打土豪,审稿子】,动作的结果【写文章,织毛衣】,动作的处所【留学美国,到上海】,动作的工具【跳绳,写毛笔】,动作的目的【躲清静,考大学】)、施事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发出者,往往不定指【来了几个留学生】)、中性宾语(施事受事之外或难以判定【教室里有三五个同学。
她长得像她妈妈】);双宾语√4.4补语补语√意义类别(结果【打开,修好,回答正确】,趋向【进来,出去】,程度【好得很】,情态【哭得死去活来】,数量【等了一会儿,打了几下】)4.5定语定语√4.6状语状语√5句子的类型5.1句型句型√、句型系统图5-1、句子的特殊成分√:提示成分和独立成分、非句型因素(A.句子的语气、语调、口气以及表达语气、口气的语气词(包括句中语气词)eg.“小王走了”“小王走了吗”都是主谓句 B.句子中的独立成分、提示成分、追加成分、连续反复的重复成分、冗余重复成分eg.“小王来了”“听说小王来了”是同一句型 C.单句内部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停顿,述语和宾语之间的停顿以及强调重音交替等节律形式eg.“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是同一句型 D.深层语义结构eg.P398 E.状语一般不影响句型划分eg.“我们要好好研究一下”和“我们研究一下”是同一句型 F.定语不影响句型划分eg.“她买了一件样式特别的粉红色外套”和“她买了外套”是同一句型 G.纯语用因素的句子变化不影响句型划分 eg.省略句和完全句是同一句型“他已经走了”和“已经走了”构成句子是同一句型;倒装句和尝试句也属于同一句型)、句型的确定(名词性谓语句、动词性谓语句【动词谓语句、述宾谓语句、述补谓语句、连动谓语句、兼语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名词性非主谓句)5.2句式句式(以句子的结构的某一特征为标志划分出来的句子结构的特征类别)常见句式: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条件限制)(1.“把”所组成的短语修饰的谓语动词必须是动作性的及物动词,而且在意念上能支配“把”后面的对象,句子一般来说具有“处置义”eg.“我把该做的事做完了” 2.“把”所组成的短语后面往往不能是单个动词,动词的前后一般有别的成分,eg.“小李把没吃完的饭菜放进冰箱”后置成分包括下面几种情况:A.带上其他宾语eg.“他把这本书借给我三天了”B.述补式复合动词带上处所宾语eg.“我们把介绍信带在身边”C.动词后带“得”的情态补语eg.“他把话说得很清楚”D.动词带趋向补语后带宾语eg.“老张把菜端上了桌子”E.动词带结果补语后再带宾语eg.“他把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 3.宾语是受事宾语,而且一般是确指的eg.“你把那支铅笔带上”不能说成“你把一支铅笔带上” 4.否定词或助动词一般要用在“把”字的前面,而不能用在“把”字后面,eg.“我们可以把这些饭吃完”)、“被”字句(条件限制)(1、“被”所组成的短语后面的主要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要能支配句子的主语eg.“一桌菜都被我们吃完了”2、“被”所组成的短语后面的动词可以加上“着,了,过”eg.“那间房子被小李占着”3、否定词和助动词一般要用在“被”字前面,不能用在他的后面eg.“小李没被老师批评过”)、“是”字句5.3句类句类(句子的语气分类,不同于句子的结构类,也不同于句子的内容类)句类的划分:陈述句、疑问句(是非问句、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正反问句)、感叹句、祈使句6句子的变化倒装(特点:1.倒装的成分可以复位,复位以后意义和结构都不变 2.语音上,倒装句后移部分往往轻读,后移部分与前置的部分之间有停顿,书面上以逗号隔开 3.句末语气词不能出现在后移部分之后,必须紧跟前置部分之后 4.表达重心前置)(类型: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追加、省略(类型:会话省,上下文省(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述省,)追加:在特定环境中出现的语用现象,指的是句子说完了再追补句中已出现的某个成分(你急什么你)7复句单句(一个句子只有一套结构,这套结构可以是名词性的,动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复句(一个句子有多套互不包含的结构,每个结构在复句中都可称为分句→由2个或2个以上分句构成+分句在结构上相互独立+分句在语义上有联系+复句有统一语调)复句的类型:联合:并列,连贯,递进,选择偏正:因果,转折,条件,让步多重紧缩复句(从形式上看没有停顿像单句,从内容结构上看,表达得几个意义之间有逻辑联系不互做成分)8语用常用修辞格:术语解释1、比喻:利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一种修辞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