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44
现代汉语语法李怡汉语言09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学习要点:掌握汉语语法的总特点和四个主要特点,熟悉语法学的种类,了解汉语语法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语言的主体:语音,词汇,语法。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
综合性语言就是偏重于形态变化的语言,例如法语和俄语;分析性语言就是偏重于次序变化以及虚词使用的语言,例如汉语。
没有语法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语法的含义(重点):含义一、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制约着句子组合合法性的规则含义二、指语法学,研究语法的学科。
(.<.廖序东版.................>.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语法包括:语音规则;语义规则;构词规则(包括词法和句法);构句规则。
<廖序东版>语法体系:含义一、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含义二、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它是研究和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分类术语等的系统性。
注意: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一个民族语言的语法学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汉语语法最根本的总特点: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二)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三)汉语的词类和句子成分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短语结构跟句子结构和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离合词:介于单词和短语之间,合拢的时候是单词,分离的时候是短语的一类词。
例如:洗澡---洗个热水澡※语法学的种类(P170):(一)传统语法(二)描写语法(三)生成语法(四)功能语法※汉语语法学简史:(P171)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学习要点:了解现代汉语的词类系统,掌握实词的十个词类和虚词的四个词类的特点,能够运用功能分析法(即词类划分理论中的功能划分法)来确定每个词的词性。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括(一)词类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抽象名词 "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
表示方向的叫做 " 方向名词 " ,如 "上""下 "" 左"" 右"" 前"" 后"" 中"" 东"" 西"" 南""北"" 前方 ""后边 ""东边 "" 南面 "" 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腾飞、审察、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想、重视、着重、敬爱、认识、相信、钦佩、挂念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能够加上 "很、十分 "。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能够、应当、应当、愿意、能够、可能、一定 ",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能够做、能够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份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转变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要紧手腕;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大体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份)。
④量词十分丰硕,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份:句法结构的组成成份。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份。
宾语:表人、物或情形,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份。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要紧):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份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份的能力(可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归纳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份,意义实在,即有辞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出名词;②一般名词;③时刻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点:①常常放在动词前后别离作主语和宾语。
②前面一样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样不能加副词。
③一样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一起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
一、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是以汉语的典型语言文字的现代表达形式为基础的语言学研究。
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汉语的语言学研究,是汉语掌握和运用的重要基础。
在大部分的中国,汉语的学习通常只会涉及对汉语词汇和文法的熟悉,但并没有涉及语言学知识。
1、关于句法结构
现代汉语句子由一个主谓部分及其他各种构成成分(如状语、宾语和补语等)构成。
句子中的主谓部分由一个词或词组构成,这种也就是所谓的主语语素,定语等都可以表示主语的语义,而谓语词组则表示谓语的语义。
另外还有补语、宾语、状语等语素,这些都是与主谓联系在一起的一部分,它们都可用于表达句子的语义。
2、关于短语以及成语
现代汉语中的短语是构成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由几个成分词组成的词组。
常见的短语有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副词短语等。
成语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连接而成,它们具有自身的意义与语义,具有独立的使用历史,常组成句子的有话筒结构。
3、关于变体形式
现代汉语中的变体词形有很多,这些变体包括字形变体、语气变体和
用法变体等。
字形变体是指对同一个词汇的一种外形变化,其次是用
法变体,它指的是指凡是因语境不同而在用法上产生变化的词形变化。
最后是语气变体,它是指句子中词汇的语气变化,也就是根据语境的
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语气变体。
综上,现代汉语语法是一门汉语词汇及其文法的研究,是汉语教学和
应用的重要基础。
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精髓所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
掌握汉语的用法,在许多涉及汉语的语言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现代汉语语法要点
一、词类与词性
汉语词类主要包括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
其中,名词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和代词所指的事物;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介词用来表示位置、方向、方式等;连词用来连接句子和词语;助词用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叹词用来表示感叹或命令。
二、语序与语音
现代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动词在中间,宾语在后。
语音方面,现代汉语的基本音节结构是声母+韵母,音调是汉语的特特点之一,汉语有四个声调。
三、句子成分与句子类型
句子成分主要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语是句子的中心成分,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是表达动作、状态的成分,定语用来修饰名词,状语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补语用来补充或说明动词的意义。
句子类型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四、句法关系与短语结构
句法关系包括主谓关系、动宾关系、定状关系、主谓宾关系等。
短语结构由词语组成,常见的短语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等。
五、语法范畴与句法功能
语法范畴指的是汉语中的动补结构、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状语从句等,它们在句子中起到特定的语法作用,用来完成句子的表达。
句法功能指的是汉语中句子成分的具体作用,例如主语、宾语、状语等。
六、语法规则与用法注意
以上只是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些要点,实际上,现代汉语语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学习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
现代汉语知识概要(一)音素、音位及音节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
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使用的语言。
其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典范。
语音,语言的声音,我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
音标是记录语音音素的符号,所以现在一般把音标叫音素。
每一种语言中的音素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种语言中,方言的音素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英语音素、汉语音素、粤语音素。
英语辅音和元音在语言中的作用,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声母和韵母。
在语音学与音韵学中,音素一词所指的是说话时所发出的声音。
国际音标的音标符号与全人类语言的音素具有一一对应。
(英语音素。
英语国际音标共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个、辅音音素28个。
英语字母共有26个,其中有元音字母5个、辅音字母20个、半元音字母1个。
)汉语音素包括10个元音,22个辅音,总共有32个。
一个音节,至少有一个音素,至多有五个音素。
如“普通话”,由三个音节组成,可以分析成“p,u,t,o,ng,h,u,a ”八个音素。
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普通话里有:(1)10个元音音位:a 、o 、e 、ê、i 、u 、ü、-i 、-i 、er(2)22个辅音音位:b 、p 、m 、f 、d 、t 、n 、l 、g 、k 、h 、ng 、j 、q 、x 、zh 、ch 、sh 、r 、z 、c 、s (3)有4个声调音位:55、35、214、51音素和音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素是从物理和生理角度看不同的音,音位是从社会角度看能区别意义的音。
元辅音音位是从音色角度分析出来的音段音位。
声调是从音高角度分析出来的超音段音位。
现代汉语语法第一编现代汉语语法概述1.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
2.汉字是音节文字。
3.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所谓能独立运用,是指能单说或能单独(不必与另一些特定的语言成分结合)进入句子。
4.短语:词与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就成为短语,也叫词组。
短语是造句的单位。
5.语素一般是比词小的语言单位。
短语是比词大的语言单位。
由于汉语的词大多缺乏明显的形态标志,又由于书面语中保留了相当数量的古汉语成分,所以一个语言单位究竟是语素还是词,是词还是短语,有时难以确定。
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对很多难于从理论上解决的语言成分,只能分析各方面的因素,然后加以规定。
语素、词、短语的划分对外国人学习汉语也不会造成很大影响。
6.句子:指能够表达完整的意思、前后有较大停顿、有一定语调的语言单位。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最小单位。
7.句子和句子连接起来,可以构成语段、篇章。
8.我们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兼顾其词汇意义。
9.根据语法功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包括名词(包括时间词、处所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七类。
虚词一般不能充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
虚词下又可分为介词、连词、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象声词四类。
此外还有叹词。
10.名词、代词、数词、量词是“体词”,在句中主要不作谓语;动词、形容词是“谓词”,在句中主要作谓语。
11.词的兼类现象较多,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
12.句法结构关系:词与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短语,词与短语又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一个更大的短语。
在短语中词与词(或短语)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的,这种关系叫句法结构。
13.汉语的句法结构关系有:联合关系、偏正关系、动宾(述宾)关系、补充(述补)关系、主谓关系。
14.短语可以分为三大类:实词与实词构成的短语,实词与虚词构成的短语,固定短语。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概要一、词汇特点:1.汉语的词汇量非常庞大,涵盖面广,具有丰富多样的词汇表达方式。
2.汉语的词汇具有音形义的统一,即一个字的发音和形状与其义项相关联。
二、句法特点:1.汉语是一种主谓宾语的语序,即通常是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的句法结构。
2.汉语的句子结构相对简单,不像一些其他语言那样需要明确的主语和动词变位形式。
3.汉语中的状语和定语的位置较为灵活,可以放在句子的任何位置。
4.汉语中的动词没有时态的变化,需要通过时间状语等来表达动作发生的时间。
三、语序特点:1.汉语是一种顺序语言,即语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基本的语序是主谓宾结构,但可以通过调整词语的顺序来强调一些成分。
2.汉语中可以使用倒装句、把字句等语序结构,来表达特定的语义和修辞效果。
四、句子成分特点:1.汉语中的名词和代词没有性、数的变化,但可以通过量词和数量词来表示数量和单位。
2.汉语中的动词具有不完全地动/非动的特点,即有些动词可以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与其他语言相比更灵活。
五、修辞特点:1.汉语中使用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使得表达更加地生动有趣,同时也加强了语言的表达力。
2.汉语中重视对称、反复的修辞方式,可以通过重复使用词语或句式来达到特定的修辞效果。
六、语气和语态特点:1.汉语中的语气很丰富,可以通过语气词、助词等来表达说话者的情感和语气。
2.汉语中的语态相对简单,通常是使用主动语态,而被动语态需要借助助词或谓词来表示。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语法具有词汇丰富、句法结构简单、语序灵活、修辞多样等特点。
这些特点都使得现代汉语成为一种表达力强、灵活多样的语言。
同时,汉语的语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使用的变迁,汉语的语法也在逐渐演变和形成新的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和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是组织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语法词类一、 词类划分依据词类: 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 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 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实词或短语) 形态: 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 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 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语法意义。
(一)名词 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③时间名词所名词位名词 语法特征: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一、语法和语法体系(一)语法的含义“语法“包含两个意思:1.指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通俗地讲,就是说话所要遵守的一种规则。
例如:1)三个学生做完了作业。
2)学生们做完了作业。
3)三个学生作业做完了。
4)三个学生们做完了作业。
5)三个学生做作业完了。
6)三个学生完了做作业。
7)做了完三个学生作业。
8)三作业个做完学生了。
这些句子,有的能说,有的不能说。
能说的是符合汉人讲话的规则,不能说的是没有遵守汉人讲话的规则。
即使能说的,各句间也有差别。
因为组合的成分虽然相同,但是所依照的规则不同,它表达的语法意义也有所不同。
这说明,话语的组织的确是有规则可循的。
正因为这样,才能互相听懂对方的话。
小孩学话,也是这样,人有一种推导的能力,话并不是一句一句地教会的。
2.“语法”的第二种意思是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这个术语的两种含义在话语中的表现如下,我们应该正确判断它们的含义:他对汉语语法完全无知,学了一些词也不能说话。
(指语法规则本身)他买了《汉语语法》。
(指语法学)讲到语法很容易联想到逻辑。
它们之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但是,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界线,语法一定不是逻辑,不合语法的话当然是不通的,但是合乎语法的话不一定都是通的,合逻辑的。
如“把字句”:哥哥把自行车修好了。
弟弟把书借来了。
妹妹把杯子打碎了。
……这些句子都符合把字句的句法格式,我们可以用替换法造出无数个句子。
可是,“门把风吹开了”,虽然合语法,但显然是荒谬的,因为不合事实,不合逻辑。
合语法不合逻辑的语言现象是很多的。
如:1)休息什么!(不是疑问,而是“别休息”)好什么!(不是疑问,而是“不好”)2)救火。
(对比“救人”)3)吃大碗不吃小碗。
(吃饭的工具)4)恢复疲劳。
(对比“恢复体力”)上面这些字面上不合逻辑的话,只要大家都这样说,都能听懂,就要承认它们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