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和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8.80 MB
- 文档页数:31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3-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器官、系统以及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目录 (1) (2) (4) (4) (6)一、器官1.定义: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2.植物的器官被子植物有六种器官。
(1)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有关,包括花、果实、种子。
(2)营养器官:与植物制造自身营养物质和生长有关,包括根、茎、叶。
(3)不同类群的植物,结构不同,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只有茎和叶的分化,无根;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但没有花、果实、种子;裸子植物无花和果实;只有被子植物有六大器官。
3.人体器官:人体器官有很多,它们都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
眼、耳、鼻是感觉器官,胃、肠、肝、胰是消化器官,肺或腮是呼吸器官,心脏和血管是循环器官,睾丸和卵巢是生殖器官。
二、系统1.定义:不同的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器的总和。
2.人体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
3.构成人体的八大系统在神经和体液(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
【重要提示】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区别:(1)组织是由形态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组合起来,是构成“器官的基本成分”(2)多种“组织排序”结合起来,组成具有一定形态并完成一定生理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例如胃、肠等。
3.许多“器官联系”起来,成为能完成一系列连续性生理机能的体系,称为系统。
比如说胃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组成,而胃、肠、肝等众多器官组成消化系统。
三、结构与层次生物体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1.人体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一人体。
2.植物的层次:细胞一组织→器官一植物体。
1.区分核心概念①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
人体结构的层次
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分为5大层次。
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骨架包括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由206块骨相连接而成。
1、细胞: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有机质和无机质构成细胞,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2、组织:由细胞与细胞间质组成组织,人体四大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3、器官:由组织构成器官,一般比较容易注意到的器官有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还有内脏器官,如心、肝、肺、胃、肾等。
不少器官都容易被忽略而不认为是器官,比如骨骼肌、皮肤等。
4、系统:功能相似的器官组成系统,人体共有八大系统,即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5、人体:由八大系统组成一个人体。
在临床上,男性和女性的结构层次有一定区别,男性有前列腺,女性有子宫以及卵巢、输卵管。
一般人体的某一系统或某一器官出现问题后,会影响其他的系统,故应该注意规律作息,营养均衡,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生物体生物体是能进行生命活动的生物个体,是地球上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自然界的动物种类非常多,有动物、植物、真菌和病毒,它们的个体被统称为生物体。
它们都不断地从地球上摄取水分、空气、养分等物质,进行着各种生命活动。
1、头部:从外界捕获信息,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在人的脸上,眼、口、鼻分布在一个平面上。
而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一个平面,眼位于头部两侧,口向前突出,这种结构能使动物视野更开阔,有利于动物捕获猎物,逃避敌害。
)2、颈部:位于头部与躯干之间,能使头部向左右转动,从而扩大头部感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
许多动物没有颈。
3、躯干:通常呈近似圆柱体形或扁圆柱体形。
人体的躯干从腹面分为胸部、腹部,从背面可分为背部、腰部和臀部。
躯干的最外面为皮肤,内有机头、骨骼和各种内脏。
4、四肢:许多动物的躯干上长有附肢,附肢的功能是使身体能运动,并发生位移。
人的附肢称为四肢,位于躯干上部的称为上肢,位于躯干下部的称为下肢。
在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开始只用下肢直立行走,于是手就获得了自由,可以随时任意使用。
从此,人类用双手制造工具、绘图写字(握住物体,制作,作出形状,握手等)……这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开始。
二、细胞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制造出一种能够放大270倍的显微镜。
细胞很小,直径一般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光学显微镜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主要分为三部分:机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学部分。
(1)镜座: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
(2)镜柱: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
(3)镜臂:一端连于镜柱,一端连于镜筒,是取放显微镜时手握部位。
(4)镜筒:连在镜臂的前上方,镜筒上端装有目镜,下端装有物镜转换器。
(5)物镜转换器(旋转器):接于棱镜壳的下方,可自由转动,盘上有3-4个圆孔,是安装物镜部位,转动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当听到碰叩声时,方可进行观察,此时物镜光轴恰好对准通光孔中心,光路接通。
第五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联合在一起→组织→器官→生物体。
第一节生物体生物体:是能进行生命活动的生物个体,是地球上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自然界的生物种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它们的个体呗统称为生物体。
它们都不断地从地球上摄取水分、空气、养分等物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一、动物体结构:1、头部:位于身体前端,通常长有眼、鼻、口、耳等器官,其主要功能:从外界捕获信息,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许多动物的脸不呈一个平面,这种结构能使动物视野更开阔,有利于动物捕获猎物,逃避敌害。
2、颈部:位于头与躯干之间,高等动物的颈柔软,能使得头部向左、右转动,从而扩大头部感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
许多动物没有颈。
3、躯干:是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呈近似的圆柱体或扁圆柱体形。
功能:保护、循环、呼吸等功能。
人体的躯干从腹面可分为胸部、腹部,从背面可分为背部、腰部和臀部,躯干的最外面为皮肤,内有肌肉、骨骼和各种内脏。
人体皮肤总面积:1.5~2m2头发:10万~20万根骨骼:206块:头部36块,躯干46块;四肢124块;骨骼肌:500块4、四肢:动物躯干上长有附肢,能使身体运动。
人的附肢称为四肢,分为上、下肢,上肢有肩、手臂、肘、手腕、手等部分,它们有灵活的关节,具有很多功能:握住物体,制作工具。
交流感情。
下肢有大腿、膝、小腿、足等部分,适应直立行走。
在进化过程中,有些动物的附肢发生了演变,如:鸟的附肢变成了翅膀(翼),适应在空中飞翔;海豚等水生哺乳动物的前肢变成鳍状肢;有些动物有许多附肢,如河虾、蜈蚣、蜘蛛等;还有些动物没有附肢,如蚯蚓、蛇等。
二、植物体:1、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地上部分:花、叶、主茎、芽、分枝地下部分:主根、侧根2、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
1、蕨类植物有:根、茎、叶三种器官2、苔藓植物只有茎、叶(还算不上真正的茎、叶)的分化,根为假根。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有机体的结构层次是一个功能结构,其结构具有生物系统的各种特征。
在有机体中,所有结构素出现在轴索-细胞层次。
这些细胞形成了具有不同特征的组织。
这些组织组成了器官,他们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
进一步,器官组成了器官系统,其功能依赖于组织的细胞
和结构。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为三个主要的维度:细胞、组织和器官。
细胞是最小的单元,是有机实体的基础。
它们具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在执行生物学功能时取得了标准的结果。
细胞的组成,形状和大小不同,它们组合成不同的组织,每个组织都有其特殊的形状、结构和功能。
器官由组织和细胞组成,并以复杂的形式完成特定功能。
器官是由细胞层次构成的,它们
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而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性。
器官的功能是由细胞、组织和其
衍生物组成的,他们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实现不同的功能。
器官系统是由器官组成的,它们有利于器官之间的协同作用。
器官系统将器官排列在一起,使它们能够完成更复杂和有密切联系的功能。
由此可见,细胞、组织和器官系统是生物体结构层级中最重要的元素。
综上所述,有机体的结构层级是一个由细胞、组织和器官组成的功能结构。
这些不同的结构元素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为有机体的行为提供支持。
最终,它们将有机体的结构和
功能模型实现出来。
器官和系统课时目标1.识别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种器官和人体的各种系统。
2.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命观念。
学习重点: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学习难点:器官、系统的概念。
课时活动设计温故知新。
教师提出问题:1.植物体的四种组织的特点及功能是什么?2.动物体的四种组织的特点及功能是什么?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回忆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器官。
教师展示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实物,并引导学生观察其由几部分组成。
学生观察后指出一株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教师提出问题——植物体各部分的结构一样吗?功能一样吗?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1.根:位于最下方的是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作用,还能固定和支撑植物,是营养器官。
2.茎:有运输营养和支撑的作用,是营养器官。
3.叶: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营养器官。
4.花:开花之后会结果,是繁殖器官。
5.果实:掰开之后里面有种子,是繁殖器官。
6.种子:播种后可以长出幼苗,是繁殖器官。
总结器官的概念——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叫作器官。
教师讲述——根据各器官的功能,我们把构成植物体的六个器官分为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
展示番茄果实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属于什么器官。
学生分析得出——番茄果实属于繁殖器官。
教师提问——请说出一株完整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组成。
学生思考并回答——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物,形象、直观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师展示一块骨的图片,提出问题——一块完整的骨(如一根肋骨)属于组织还是器官,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得出——一块完整的骨属于器官,因为一块完整的骨除了以骨组织为主外,其上还具有血管和神经等。
总结区分组织与器官的方法:组织只由一种基本组织构成;器官由多种基本组织构成。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教案)第一章:生物体的基本组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2. 让学生理解各种组成单位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
2. 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3. 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4. 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5.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功能。
2. 利用实物、图片等展示各种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和结构。
3.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各种组成单位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体结构知识。
2. 讲解细胞的功能和特点,展示细胞的结构图。
3. 讲解组织的分类和功能,展示各种组织的图片。
4. 讲解器官的组成和功能,展示器官的实物或图片。
5. 讲解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展示系统的实物或图片。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绘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图,标注各个层次的名称和功能。
2.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器官和系统,说明它们的功能。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让学生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 细胞膜的功能和特点。
3. 细胞质的作用和组成。
4.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
2. 利用实物、图片等展示细胞的结构。
3.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理解细胞各结构的相互关系。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细胞知识。
2. 讲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特点,展示细胞膜的图片。
3. 讲解细胞质的含义和组成,展示细胞质的实物或图片。
4. 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细胞核的图片。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识点总结一、细胞层次1.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2. 细胞的功能:新陈代谢、生物合成、运动等生命活动。
二、组织层次1. 上皮组织:由紧密排列的上皮细胞组成,分为简单上皮和复杂上皮。
2.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胶原纤维等组成,提供支持和保护,分为结缔组织和骨骼组织。
3. 肌肉组织:由肌肉细胞构成,可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4.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传递和处理信息。
三、器官层次1. 器官的定义:由多种组织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
2. 器官的例子:心脏、肺、肝脏、胃等。
四、器官系统层次1. 器官系统的定义:由多个相互协调合作的器官构成,共同完成特定的生理功能。
2. 器官系统的分类: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五、个体层次1. 个体的定义:一个完整的生物体,包括所有器官和组织。
2. 个体的特征:具有自我繁殖和遗传的能力。
六、种群层次1. 种群的定义:同一物种的个体聚集在一起的总体。
2. 种群的特点: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相似形态和生理特征。
七、群落层次1. 群落的定义:不同种群在同一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总体。
2. 群落的结构:由多个种群组成,相互依赖和影响。
八、生态系统层次1. 生态系统的定义:生物体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的总体。
2.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非生物因素。
九、生物圈层次1. 生物圈的定义: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总体。
2. 生物圈的特点: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等各种生态系统。
总结: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的细胞层次到宏观的生物圈层次,由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组成。
每个层次都有不同的组成和功能,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生物体的整体结构与功能。
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有助于研究生物体的生理和生态过程。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2、生物体通过细胞的不断分裂和细胞体积增大而由小长大。
3、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不同的组织。
4、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一片花瓣属于组织,一朵花属于器官;削掉的苹果皮、吃的橘子瓣属于组织,一个橘子、一个苹果属于器官。
5、多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6、植物体的主要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
7、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坚硬的骨头和柔软的血液都属于结缔组织。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植物根尖自下而上分别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组成。
2、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伸长区是植物根伸长最快的部位,根能不断长长是分生区和伸长区共同作用的结果。
3、木本植物茎由外而内分别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
4、木本植物能逐年加粗是因为形成层的作用,植物能经受风吹雨打而不折断是因为木质部很坚硬。
5、导管在木质部,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在树皮中的韧皮部,能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剥掉树苗的皮树苗会死亡,因为不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6、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主要是氮磷钾,氮肥是植物一生需求量最多的。
7、种子萌发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8、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9、移栽植物时带一坨土是为了保护根毛和幼根;阴天移栽或者剪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散失。
这两种方法都能提高成活率。
10、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下产生有机物和氧气,此过程在叶绿体中进行。
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氧气,消耗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此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1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氧气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生物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知识梳理】一、生物体生物体是指能进行生命活动的个体,它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
1.动物的身体一般可分为头部、颈部、躯干和附肢四个部分。
(1)动物的头部一般位于身体的前部,通常长有眼、鼻、口、耳等器官,这些器官有从外界捕获信息以及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的功能。
(2)动物的颈部位于头部与躯千之间,一般能使头部向左、右转动,从而扩大头部器官从外界捕获信息的范围。
有很多动物没有颈部。
(3)动 物 的 躯 干 是 动 物 体 的 主 要 部 分 ,一 般 呈 近 似 圆 柱 体 形 或 扁 圆 柱 体 形 。
躯干的最外面为皮肤,内有肌肉、骨骼和内脏。
(4)动 物 的 附 肢 长 在 躯 干 上 ,具 有 使 身 体 运 动 的 功 能 。
人 的 附 肢 称 为 四 肢 ,位 于 躯 干 上 部 的 称 为 上 肢 ,位 于 躯 干 下 部 的 称 为 下 肢 。
有 些 动 物 的 附 肢 在进 化 过 程 中 发 生 了 演 变 ,如 鸟 的 前 肢 演 变 成 了 冀 等 。
有 些 动 物 有 许 多 附 肢 ,还有一些动物没有附肢。
2.植物体植物体一般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到繁殖阶段能开花、结果,形成 种 子 。
但 藻 类 植 物 和 苔 藓 植 物 不 能 区 分 真 正 的 根 和 叶 ,有 假 根 ,不 开 花 ,也 没 有 种 子 。
蕨 类 植 物 和 裸 子 植 物 有 根 、茎 、叶 的 分 化 、但 没 有 真 正 的 花 。
3.细菌、真菌和病毒细菌和真菌都属于细胞生物,都有细胞形态结构。
病毒是没有细胞形 态 结 构 的 生 物 体 ,一 般 只 有 蛋 白 质 和 核 酸 两 种 基 本 成 分 ,它 寄 生 在 活 细胞内,进人细胞后才能表观生物的基本特征,二、组织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而形态相似、结构和 功 能 相 同 的 细 胞 联 合 在 一 起 而 形 成 的 细 胞 群 称 为 组 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