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顶点式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的公式配方法二次函数是一种形式为f(x) = ax^2 + bx + c的函数,其中a、b、c是常数。
对于任意的二次函数,我们都可以通过配方法将其转化为顶点式的形式。
顶点式的形式为f(x) = a(x - h)^2 + k,其中(h, k)是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配方法是一种数学方法,可以将二次函数转化为其顶点式的形式。
通过配方法,我们可以找到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并且可以方便地描绘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以下是配方法的详细步骤:第一步:将二次函数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f(x) = ax^2 + bx + c,我们先将其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具体做法是:1.将二次项的系数除以2,得到a/2;2.将a/2的平方加到函数内部,并减去这个平方的值,得到形如f(x)=a(x^2+(b/a)x+____-_____)这样的形式;3.将前三项作为一个完全平方进行因式分解,并将不完全平方项与常数项合并,得到形如f(x)=a(x+____)^2+____的形式。
以上步骤可以将二次函数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
第二步:确定顶点坐标通过观察完全平方的形式,可以确定顶点的横坐标为x=-b/2a。
这是因为在完全平方形式中,x的系数为a(x+h)^2,并且h的值为-b/2a。
将x=-b/2a代入完全平方的形式,就可以得到顶点的纵坐标。
第三步:写出顶点式的形式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我们可以确定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
将顶点坐标代入完全平方的形式,就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顶点式的形式。
通过以上三步,我们可以将任意的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的形式。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二次函数f(x)=x^2+4x+3,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将其转化为顶点式的形式。
第一步:将二次函数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将二次项的系数除以2,得到1/2、然后将1/2的平方加到函数内部,并减去这个平方的值,得到形如f(x)=(x^2+4x+4-4)+3第二步:确定顶点坐标观察完全平方的形式,可以确定顶点的横坐标为x=-4/(2*1)=-2、将x=-2代入完全平方的形式,就可以确定顶点的纵坐标。
二次函数公式顶点式交点式两根式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数学基本的一种函数类型。
在解题中,对于二次函数的不同公式形式的掌握以及它们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次函数的三种常用公式形式:顶点式、交点式和两根式。
一、顶点式:顶点式也叫标准式,它是二次函数最常用的一种表示形式。
顶点式的一般形式为:y=a(x-h)²+k,其中a表示抛物线开口的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h,k)表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顶点式提供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因此很容易确定抛物线的最值。
当a>0时,抛物线的最小值为k,当a<0时,抛物线的最大值为k。
此外,顶点式也可以很方便地求出对称轴的方程,对称轴的方程为x=h。
顶点式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通过求解顶点的坐标,可以得到二次函数的最值点,进而解决各种最值问题,如求抛物线经过的点中的最大或最小值等。
二、交点式:交点式是通过已知抛物线上两个点求解二次函数的一种表示形式。
交点式的一般形式为:y=a(x-x₁)(x-x₂),其中(x₁,y₁)和(x₂,y₂)表示抛物线上两个已知点的坐标。
交点式提供了抛物线上的两个点,通过已知两点可以直接写出二次函数的全式形式。
交点式也可以通过展开得到全式形式,展开后,得到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²+bx+c,其中a、b、c的数值可以通过已知的两个点求解。
交点式的一个重要应用是求解二次函数的方程,通过已知的两个点,可以将二次函数的方程写成交点式的形式,从而可以直接解出二次方程,求出解的个数以及具体的解。
三、两根式:两根式也是二次函数的一种常见表示形式,它主要用于求解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零点)。
两根式的一般形式为:y=a(x-x₁)(x-x₂),其中(x₁,y₁)和(x₂,y₂)表示抛物线与x轴相交的两个点的坐标。
两根式主要通过已知抛物线与x轴相交的两个点来求解二次方程的两个根。
高考数学中的二次函数顶点式与标准式转化法则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高考数学中的热门考点。
在高考数学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来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且要求能够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各种表示形式。
其中,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和标准式是非常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本文将针对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与标准式之间的转化法则进行探讨。
一、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一般形式为:f(x) = a(x-h)² + k其中,a表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h和k分别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h,k)。
从顶点式的形式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二次函数,其顶点坐标(h,k)是不变的,而a则可以通过其他信息得出。
因此,在解答题目时,我们可以根据顶点式的形式来得出顶点坐标,进而得出抛物线的形态和特征。
例如,假设题目中给出了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2,-3),开口向上,则可以得出该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为:f(x) = a(x-2)² -3再根据题目中其他信息,如经过点(1,-1)和点(3,1),就可以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了。
二、二次函数的标准式二次函数的标准式一般形式为:f(x) = ax² + bx + c其中,a不等于0,表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b和c为常数。
相比于顶点式,标准式的形式更加简洁明了,而且也是解决二次函数问题的首选形式。
因此,将顶点式转化为标准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从顶点式转化为标准式为了将二次函数的顶点式转化为标准式,我们可以采用“配方法”的思路。
具体来说,就是将二次项进行展开,并通过一定的化简和配凑,使其与标准式的形式相同。
以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为f(x) = a(x-h)² + k为例,将其进行展开,得到:f(x) = a(x² - 2hx + h²) + k再进行化简,得到:f(x) = ax² - 2ahx + ah² + k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式子与标准式f(x) = ax² + bx + c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二次函数抛物线顶点式顶点坐标 顶点式:y=a(x-h)^2+k 顶点坐标:(-b/2a,(4ac-b^2)/4a)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 顶点式:y=a(x-h)^2+k 抛物线的顶点P(h,k) 顶点坐标:对于二次函数 y=ax^2+bx+c 其顶点坐标为 (-b/2a,(4ac-b^2)/4a)考点扫描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能利用图象或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 3.会根据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 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
讲解 1.二次函数y=ax2,y=a(x-h)2,y=a(x-h)2+k,y=ax2+bx+c(各式中,a≠0)的图象形状相同,只是位置不同,它们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如下表: 解析式 y=ax2 y=a(x-h)2 y=a(x-h)2+k y=ax2+bx+c 顶点坐标 (0,0) (h,0) (h,k) () 对 称 轴 x=0 x=h x=h x= 当h>0时,y=a(x-h)2的图象可由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时,则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得到.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就可以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y=ax2向右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当h<0,k<0时,将抛物线向左平行移动|h|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个单位可得到y=a(x-h)2+k的图象; 因此,研究抛物线 y=ax2+bx+c(a≠0)的图象,通过配方,将一般式化为y=a(x-h)2+k的形式,可确定其顶点坐标、对称轴,抛物线的大体位置就很清楚了.这给画图象提供了方便. 2.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顶点坐标是(). 3.抛物线y=ax2+bx+c(a≠0),若a>0,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若a<0,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1)图象与y轴一定相交,交点坐标为(0,c); (2)当△=b2-4ac>0,图象与x轴交于两点A(x1,0)和B(x2,0),其中的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根.这两点间的距离AB=|x2-x1|=. 当△=0.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0.图象与x轴没有交点.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上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当a<0时,图象落在x轴的下方,x为任何实数时,都有y<0. 5.抛物线y=ax2+bx+c的最值:如果a>0(a<0),则当x=时,y最小(大)值=. 顶点的横坐标,是取得最值时的自变量值,顶点的纵坐标,是最值的取值. 6.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经过三个已知点或已知x、y的三对对应值时,可设解析式为一般形式: y=ax2+bx+c(a≠0). (2)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时,可设解析式为顶点式:y=a(x-h) 2+k(a≠0). (3)当题给条件为已知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时,可设解析式为两根式:y=a(x-x1)(x-x2)(a≠0). 7.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
二次函数的一般式怎么化成顶点式
y=ax²+bx+c,化为顶点式是:y=a(x+b/2a)²+(4ac-b²)/4a。
配方过程如下:y=ax²+bx+c=a(x²+bx/a)+c=a(x²+bx/a+b²/4a²-b²/4a
²)+c=a(x+b/2a)²-b²/4a+c=a(x+b/2a)²+(4ac-b²)/4a
在二次函数的图像上:
顶点式:y=a(x-h)²+k, 抛物线的顶点P(h,k)
顶点坐标:对于一般二次函数 y=ax^2+bx+c 其顶点坐标为 (-b/2a,(4ac-b ²)/4a)
图像关系
a、b、c值与图像关系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左侧时a,b同号,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右侧时a,b异号。
c>0时,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x轴上方;c<0时,抛物线与y轴交点在x轴下方。
a=0时,此图像为一次函数。
b=0时,抛物线顶点在y轴上。
c=0时,抛物线在x轴上。
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左侧时a,b同号,当抛物线对称轴在y轴右侧时a,b异号。
二次函数怎么配方成顶点式二次函数在数学中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函数,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学习二次函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的表示形式。
顶点式是一种常见的表示形式,它能够直观地显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将二次函数配方成顶点式,并通过示例进行说明。
1. 什么是顶点式?二次函数有多种表示形式,其中顶点式是一种常见形式。
顶点式表示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
对于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其顶点式可表示为:f(x) = a(x-h)^2 + k其中,(h, k)为顶点的坐标,a为二次项系数。
这种形式能够直观地展示二次函数的顶点位置和对称轴方程。
2. 如何将二次函数配方成顶点式?对于已知的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f(x) = ax^2 + bx + c,我们可以通过完成平方或配方法将其配方成顶点式。
平方配方法:通过平方配方法,我们可以将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配方成顶点式。
以下是具体的步骤:步骤 1: 将二次项系数a提取出来,得到f(x) = a(x^2 + (b/a)x) + c。
步骤 2: 对于x^2 + (b/a)x这一项,确定能够平方得到x^2 + (b/a)x的两个数值p和q,使得p + q = b/a且pq = b^2/(4a^2)。
步骤 3: 在二次函数的基础上加上补全项(p/2a)^2 - (p/2a)^2,得到f(x) = a(x^2 + (b/a)x + (b^2/(4a^2)) - (b^2/(4a^2))) + c。
步骤 4: 利用完全平方式将x^2 + (b/a)x + (b^2/(4a^2))部分进行平方,得到f(x) = a((x + b/(2a))^2 - (b^2/(4a^2))) + c。
步骤 5: 化简方程,得到顶点式f(x) = a(x - (-b/(2a)))^2 + c - (-b^2/(4a))。
最终得到的顶点式为:f(x) = a(x - h)^2 + k其中,h = -b/(2a),k = c - (-b^2/(4a))。
二次函数顶点式推导
二次函数是一种形如y = ax²+ bx + c 的函数,其中a、b、c 是常数。
顶点式是一种将二次函数转化为顶点坐标形式的方法,其形式为y = a(x - h)²+ k,其中(h,k) 是顶点坐标。
现在我们来推导二次函数顶点式的公式。
首先,我们将二次函数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即将x²项写成(x - h)²的形式,其中h 是一个常数。
这可以通过配方法来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 b 项的系数拆分成两个数,使其构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例如,对于函数y = 2x²+ 4x + 1,我们可以将其写成y = 2(x²+ 2x + 1/2) + 1 - 1/2。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完全平方式2(x + 1)²。
然后,我们将完全平方形式的二次函数写成顶点式的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和合并常数项来完成这一步。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将完全平方形式的二次函数写成y = a(x - h)²+ k 的形式,其中h 和k 分别是完全平方式的顶点坐标。
例如,对于y = 2(x + 1)²- 1/2,我们可以将其写成y = 2(x - (-1))²- 1 的形式,即y = 2(x - h)²+ k,其中h = -1,k = -1/2。
因此,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公式为y = a(x - h)²+ k,其中(h,k) 是二次
函数的顶点坐标,a 是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方便地求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如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和大小等。
二次函数顶点式最大最小值二次函数是一种常见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其一般形式为f(x)=ax2+bx+c,其中a、b、c是常数且a eq0。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而顶点则是抛物线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中,我们可以轻松地求得抛物线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二次函数顶点式在二次函数f(x)=ax2+bx+c中,其顶点坐标可以通过顶点式来表示。
顶点式是 $x = -\\frac{b}{2a}$,$y = f\\left(-\\frac{b}{2a}\\right)$。
最大最小值的求解方法通过顶点式,我们可以轻松地求得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当a>0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上,顶点为最小值;当a<0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顶点为最大值。
1.若a>0,则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 $f\\left(-\\frac{b}{2a}\\right)$。
2.若a<0,则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为 $f\\left(-\\frac{b}{2a}\\right)$。
举例说明例如,对于二次函数f(x)=2x2−4x+3,其中a=2,b=−4,c=3。
根据顶点式 $x = -\\frac{b}{2a}$,可得 $x = -\\frac{-4}{2 \\times 2} = 1$。
代入函数得$f(1) = 2 \\times 1^2 - 4 \\times 1 + 3 = 1$。
因此,二次函数f(x)=2x2−4x+3的最小值为 1,在x=1处取到。
结论通过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我们可以轻松求得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顶点式提供了简洁而有效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二次函数的特性。
在解决实际问题或优化函数时,顶点式的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次函数顶点式公式的推导方法摘要:1.二次函数顶点式公式简介2.二次函数顶点式公式的推导过程3.顶点式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结论与总结正文:【1】二次函数顶点式公式简介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一般形式为y = ax^2 + bx + c。
顶点式公式是二次函数的一种特殊表示形式,形式为y = a(x - h)^2 + k。
顶点式公式更容易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顶点位置、开口方向等。
【2】二次函数顶点式公式的推导过程要将二次函数转化为顶点式公式,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推导:1.先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进行完全平方处理,得到y = a(x^2 + b/2a x + (b/2a)^2 - (b/2a)^2) + c。
2.化简上式,得到y = a(x + b/2a)^2 - (b^2/4a) + c。
3.由此可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公式为y = a(x - h)^2 + k,其中h = -b/2a,k = c - (b^2/4a)。
【3】顶点式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顶点式公式在实际问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求解最值问题、几何问题等。
以下是一个求解最值问题的例子:已知二次函数y = 2x^2 - 4x + 3,求其在x轴上的最大值。
解析:首先求出顶点坐标,h = -b/2a = -(-4)/(2*2) = 1,k = c -(b^2/4a) = 3 - (0/4*2) = 3。
所以顶点坐标为(1, 3)。
由于a > 0,所以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因此在顶点处取得最小值。
将x = 1代入原函数,得到最小值为y = 2*1^2 - 4*1 + 3 = 1。
所以二次函数在x轴上的最大值为1。
【4】结论与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二次函数顶点式公式具有直观、易于理解的特点。
掌握顶点式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实际应用,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