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习作有四点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8
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习作一、本次习作写什么呢?同学们,这次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快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
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己拟题。
如果你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
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写完后,先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再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进行认真修改。
二、请同学们注意啦,本次习作有四点要求:1、如果你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2、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
3、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4、写完后,先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再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进行认真修改。
三、怎么样,现在你想好了吗?准备写哪一个内容呢?师:同学们,本次习作有两个内容,《看图作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各不相同,想一想,你对哪一个内容最感兴趣,你就写哪一个。
我要写的内容是四、有一些问题需要弄清楚1、如何观察这一幅图画呢?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想一想,如,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吗?她们是怎样认识的?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为什么说她们胜似亲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写作的素材。
2、写好这篇看图作文的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要想象具体一件事情,通过具体事情的描述,来表现人物之间的亲情。
3、写好这篇看图作文的要求是什么呢?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
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己拟题。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要求及范文(网络搜集编辑整理)一、本次习作有四点要求:1.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
2.做好材料的选择和整理工作,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3.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作,将习作进行相互交流。
4.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也可以编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手抄报。
二、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我们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从多个方面了解了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了我们民族自豪感。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
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在学习完《孔子拜师》后我们做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研究,学习《盘古开天地》后,我们又去搜集了有关的神话故事,学习《赵州桥》后,我们对中华古代建筑也做了一个相关的资料搜集……所有这一切内容的搜集,既有叙事性的,又有说明性的。
根据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这样思考:1.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以说明的形式展示出来。
2.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以叙述的形式展示出来。
3、我们还可以从其它许多艺术形式中看到璀璨的民族传统文化:对联、诗歌、绘画、书法、文房四宝、茶艺、京剧、刺绣、民俗节日、剪纸、皮影戏你就会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伟大艺术魅力,挖掘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请以“传统文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定,不要写成诗歌可以写八月十五会什么吃月饼,端五节为什么吃粽子,腊月二十八为什么做八宝粥来吃,春节为什么吃汤圆,……[写作点拨](一)话题理解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体现出本国家或民族独特审美情趣的文明,它是一种民族精神、气质、品质、操守的集中体现,也是百姓衣、食、住、行点点滴滴的生活积累。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实,传统文化的气息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得到。
习作1要求:
1.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
2.2.要求写清楚节日的名称、设立原因、节日情景、节
日意义。
3.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有丰富的想象。
习作2要求:
1.选择一个自己最得意的长处来写。
2.用具体事例来展现自己的长处。
3.内容真实,能用一些新鲜词句。
习作3要求:
1.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
2.书信的格式要正确。
3.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4.描写要具体生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习作4要求:
1.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象声词写下来。
2.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习作5要求:
1.用自述的形式,借助拟人、比喻等方法,将习作写得具体、生动、有趣。
2.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
象。
3.题目是×××的自述。
习作6要求:
1.展开想象的翅膀,为自己熟悉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
2.也可以为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再为他编个故事。
3.编故事的时候,内容要清楚,把故事说清楚。
习作7要求:
1.能用文字或照片,把生活中捕捉到的能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当时的想法记录下来。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图片,准确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
一篇短文,再现当时情景。
作文立意要做到以下四点:一、立意要正确健康首先作文所确立的中心思想要符合文题的要求。
其次,文章所确立的中心思想要是正确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应给读者树立一个榜样,确定一个目标,或者让读者从中吸取某种经验教训,使读者受到启发,受到感染,给读者以巨大的鼓舞。
二、立意要明确集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有明确的态度。
确立文章的主题时不能贪多求全,不能搞“多主题”,如果这也想说、那也想说,就不能突出重点,文章的主题就会不集中。
在确立了中心之后,应选择不同层次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中心,对所选择的材料一定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不能随心所欲,想到那儿说那儿。
浙江杭州的蔡建同学给我寄来了他的一篇日记,讲述了他奶奶的一件趣事:奶奶不识字,更不会写字,每天哪些人往家里打了电话,奶奶都记得很清楚。
原来,奶奶有一个小本子,上面画了许多奇怪的图形,画一个羊头,就是“老杨”打来电话;画三条流动的水波,就是“小刘”来过电话。
看着这些奇怪的图画,“我”肚子都笑疼了。
蔡建的老师看过习作,让他再琢磨琢磨怎样让习作的立意更深刻。
蔡建同学,这件趣事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素材,你能敏锐地捕捉到,说明你是一个有心人。
老师说你的习作立意不深,也很有道理。
文章立意深刻与否,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意”,就是指文章所要表达出来的基本思想。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
那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有心人,遇事还要学着尽可能地深入地想一想,寻找事情背后蕴涵着的耐人寻味的东西。
就拿你记叙的这件趣事来说吧,如果你不仅仅只是“把肚子都笑疼了”,还能问问自己,奶奶为什么要画图记事?是她为了弥补不识字、不会写字的缺陷。
那她为什么没有文化呢?是因为那个特殊的时代,是因为当时家庭条件的限制,还是自身的原因呢?和奶奶相比,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巨变?从这件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这样,一步步深入地思考。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教学设计参考一、课文(教学)内容分析本部分内容是习作,本次习作的话题是“笔尖流出的故事”。
与以往记事习作不同的是,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以生活中的人、事为基础,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它不是生活的重现和复述,而是对生活故事的加工和创编。
本次习作包含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习作前的回顾。
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入手,再次强调小说的文体特征,意在让学生懂得,小说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这些故事读起来就像在生活中发生过一样。
第二部分是习作内容。
本部分设计了三组环境和人物,让学生发从中选择一组或者自己创设一组,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故事。
这三组环境都已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基础,人物也是以少年形象为主,这些故事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话题开放,角度多元,适合学生展开想象。
如:第一组设计的是校园故事,人物形象鲜明,“淘气包”和雷厉风行的班长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情节。
第二组设计的故事地点是街头,爱心少年与志愿者会发生哪些暖心故事?第三组设计的是在亲人间,月下村庄的兄弟俩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
它提供了学生习作的思路和方向:先围绕主要人物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再考虑把故事情节写完整,能吸引人。
在能达到前两个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尝试用环境描写或人物心理活动来突出人物形象。
第四部分是习作后的交流。
建议班里开一个故事会,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故事。
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对故事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也是互学互评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行了三年的习作练习,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文从字顺地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完整。
在叙事中能够对人物的表现,如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相应的描写。
他们能够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作为习作的素材,在记实作文中能够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情。
但也有学生还不能把一件事叙述清楚完整,对于人物描写的方法还不能熟练运用,写作时不能把生活积累转变为写作素材,事件显得苍白模糊,需要教师给予进一步指导。
第六单元习作指导:一、习作要求:1.本次习作是记一次游戏,主要是训练学生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游戏过程,即学会运用场面描写。
2.自拟题目3.按照“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的时间顺序介绍游戏的过程,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这些连接词,4.游戏内容:丢沙包、抢椅子、击鼓传花、跳长绳、吹泡泡、老鹰捉小鸡、画鼻子、……5.习作前要思考的内容:在游戏前,你做过哪些准备?在游戏中,你做了些什么?印象比较深的是什么?游戏结束后,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如:应遵守规则,伙伴间要团结协作,遇事要勇敢果断,坚持到底……二、习作提纲:1、游戏前:先简要交待游戏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游戏名称和游戏规则。
2、游戏中:具体描写游戏的过程,自己和伙伴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是重点。
3、游戏后:写出自己在游戏中的体会和收获。
三、注意:1.写游戏的过程时,要有场面描写,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表现游戏的全貌。
2.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进行描写,突出游戏具体过程的紧张、激烈。
四、习作例文:记一次游戏今天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
我赶紧拉帮结伙地把我的“铁哥们”都叫到一起,商量玩什么游戏?号称“智多星”的张明提议我们玩老鹰捉小鸡,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经过选举,我当鸡妈妈,陈志和朱一航当老鹰。
我暗下决心,不管是“上刀山还是下火海,”我心不改,一定要保护好小鸡。
游戏开始了,“小鸡们”排成一排躲在我身后,各个惶惶不安,一副惊恐万状的样子。
我张开双臂,眼睛死死地盯住老鹰。
“陈老鹰”猛冲过来了,他左突右冲,我也不甘示弱,跟着他的步伐一会儿左挡,一会儿右拦,没有给他任何叼走“小鸡”的机会。
正当我稍稍松了口气时,突然,“朱老鹰”也冲了过来,他们对我形成了夹击之势。
我临危不乱,识破了他们的诡计,给他们来了个以退为进,一边盯着他们的动向,一边慢慢往后退。
两只老鹰大步流星地冲了过来,两眼冒着凶光,我急忙挥舞双臂,甚至用头撞、用脚挡,以阻止他们进攻。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2. 能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教学重点: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能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习作指导课流程:明确目标—学习示例—写作提纲—修改评价,通过这四个环节落实本次习作的目标。
一、明确目标1.确定习作主题:根据教材提供的导语和插图,引导孩子说出一处自己喜欢的地方,拓宽“好地方”的范围,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
2.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1)写作范围: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可大可小,可有名可无名,拓宽习作范围。
(2)写作重点:把推荐的地方介绍清楚,推荐理由写充分。
通过描写这个地方与众不同之处,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因此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好玩之处来写。
3.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
(1)你打算推荐什么地方?(2)这个地方在哪里?(3)有什么特别之处,推荐理由是什么?第一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目标,用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分享交流的欲望,拓宽“好地方”的范围,使学生选出自己要推荐的好地方。
二、学习示例1.打开课本第12页,认真读一读。
推荐一个古镇:这个古镇很美……在那里可以了解以前人们的生活……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2.师:借助图片你来说说从示例的描述中,你能找到什么规律?生:(1)要按一定顺序写;(2)抓住特点进行描写;(3)从古镇的风景、风俗、美食等方面来写推荐理由;(4)要把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写出来。
三、写作思路根据教材古镇为例,师生讨论并归纳:1.可先写景物的总特点。
介绍清楚自己要推荐的地点的环境情况以及大致特征。
(总写)2.要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有条理的写。
(分写)(1)可以按照游览的顺序或方位变化来描写。
(2)可以选两三处有吸引力的景物来描写。
(3)写出这个地方的好玩之处,如图书馆读书的乐趣,小区健身场的好玩的器械等。
本次习作有四点要求:1.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
2.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然后选取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3.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4.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学写导游词,想一想,你对哪一个景点风光的内容最感兴趣,你就写哪一个。
什么是导游词?导游词,就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旅游观光的人)游览观光时的讲解词。
是一种新的文体。
其作用是:一是引导游客观光游览。
二是宣传旅游景点。
写导游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写导游词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注重知识性。
当你选定要写的对象后,首先要收集资料。
可以搜集旅游景点的门票或查阅旅游手册,看看上面的简介,也可以上网查询。
只有掌握了你所要“讲解”的对象(景区或景点)的相关资料,才能考虑“导游词”写什么。
例文写的是《万里长城导游词》,如果作者不知道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不知道长城有多长;不知道“瞭望口”、“射击口”的作用和相关的历史知识;不知道孟姜女的传说,那么,别说写得好,恐怕连写出来都很困难。
二、增强趣味性。
许多景观都有一些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写导游词时,可以巧妙地引用这些资料,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不过,引用时,一定要自然,不可牵强附会,更不能胡编乱造。
在例文中,小作者看似不经意地用一句“您知道吗?长城是有感情的呢”,自然地引出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如果讲解时能充满感情,一定会很吸引人的。
最后,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千古绝唱》作结,既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又给听者以亲切之感。
三、讲究口语化。
写导游词应该使用生动形象的口语。
如果使用书面语,那也必须是通俗易懂的。
写作时,要多用短句子,避免使用拗口的词语。
这样,不仅讲着顺口,听着也轻松。
四、要注意整体介绍和重点讲解相结合,应该以“重点讲解”为主。
根据游客的不同身份,还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加上“欢迎词”和“欢送词”,这样,更有人情味儿。
如果是给外国人讲解,还要注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有民族自豪感;如果给小朋友讲,则要注意使用儿童语言,而且有必要提醒一下,游览时要注意安全。
写导游词并不难。
有了写景作文的基础,掌握了相关的参考资料,注意把握好记叙顺序,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导游词来。
写完后,可以试着给小伙伴或家长讲一讲,征求一下“听众”的意见,看看哪里有毛病,再认真地加以修改。
这些都想清楚了,那我们就可以开始动笔了导游词有哪些特点呢?导游词有一定的写作格式。
认识和了解导游词的特点,让我们先看一篇导游词——颐和园导游词各位游客小朋友:大家上午好。
我是颐和园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朱,名XX。
大家喜欢怎么称呼我?朱导——很正规的称呼;朱阿姨——很尊敬我的称呼。
有没有想大胆的称呼我的——对,直呼其名,因为名字就是让人叫的啊。
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游览颐和园,希望我的讲解能够让各位小朋友更多地了解颐和园这一世界文化遗产。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请看,这就是有名的长廊。
它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
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称画廊。
因为在廊中有很多的彩绘,小朋友猜猜,有多少幅?多达14000余幅,而且很少有重复。
其中有关于西湖风光的546幅,是乾隆十五年建造长廊时,命人到杭州临摹后画上来的。
人物画多采用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所设计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从三皇五帝到清朝,这些画面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史的一个缩影。
这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评为全球画廊之冠。
好,下面可以选取你喜欢的背景拍照留念,请大家注意安全和公园卫生,自由活动十分钟,之后我们就去万寿山了。
这篇导游词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注意用口语化;语言生动形象;串联词过渡自然;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导游词这篇作文看似简单,有很多同学找到了很多的资料,但是没有把资料中的内容转变成你自己的语言。
写导游词,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注意介绍自己是哪位导游?将会带大家去哪个景点?其次要有对景区或景点的一个概括、全面的介绍;再次需要介绍一、两处景区中重要的景点,不能只是介绍景区的整体面貌,而没有具体的景点;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介绍每个具体的景点前要有一两句过渡语,告诉游客你来到的是什么地方。
如何写好导游词的题目呢?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
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如何写好导游词的开头呢?开头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北京天坛公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开场白的情景。
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这样的开头,亲切自然贴切,先是问好,然后介绍自己的姓名,再说明要去游览的地方,最后提请大家注意。
导游词有哪些内容?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武老师: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
(例文第2自然段)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例文3自然段)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例文的最后一段)请注意: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
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
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
写导游词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呢?如果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要是请你来当导游,你怎么向游人介绍“世界遗产”呢?来,和我一起准备导游词吧!1.确定景点,收集资料。
首先要确定自己想介绍哪一处世界遗产。
这一处世界遗产最有特色的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著名风光、著名景点?这个景点有什么美丽的、动人的传说?你可以留心书报中散见的资料,可以观看电视中的相关节目,还可以上网查询,或访问游览过名胜古迹的亲朋好友或周围熟悉的人。
然后选取最有特色或最有价值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结构清楚,写有条理。
导游词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在“前言”中,你要向游客表示问候、欢迎,并进行自我介绍,有时还可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接着对游览景点作一个总的介绍。
然后在“分述”时抓住一个个景观,按游览顺序,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
浏览结束时,你可在“结尾”中对游览的内容作个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
3.语言生动,栩栩如生。
在导游词中,你应该使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口语,多用短句子,避免使用拗口的词语。
这样,不仅讲着顺口,听着也轻松。
在介绍中,你可以把本无声明的景物赋予生命,把静态的景观变成动态,从而激发游客的兴趣。
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
因此,在导游词中巧妙地引用这些资料,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如一个导游员对“秦兵马俑”的介绍,就使游客啧啧赞叹、笑声不迭:“大家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瞧这位,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战胜敌人;再看这一位,目光炯炯,神态专中,分明在暗下决心,誓为一统天下而战;再看他,紧握双拳,待命出征……啊,快来看看这位战士,双眼凝视前方,像不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一点,来,小朋友,有没有听见他轻微的呼吸声?”像这样生动、有趣、决无枯燥乏味的导游词,谁不喜欢?来,你也选择一处世界遗产,向大家介绍吧!写导游词还应注意什么呢?在语言方面,一般要适时提醒大家注意事项,比如:在旅途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做文明游客,不乱吐乱扔乱攀摘等;在游览位置和景点发生变化时,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观看,并给游客留一定的时间自由观赏。
有的幽默,有的活泼,这就是导游的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写作时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展现自己的风采。
你可以用优美的语言使解说充满诗情画意,也可以穿插故事笑话使解说幽默风趣,提高游客兴致,也可以以解答游客的提问的形式,做到服务周到,有耐心。
只要心中有游客,相信你的导游词一定是最棒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一读别人的好文章,我们可以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读读下面的文章,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或启发。
本次习作写什么呢?小朋友,这次的习作要写什么呢?这个在我们的课本里写得十分清楚,快翻开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再把你想到的写下来,内容具体,语句要通顺。
可以用“胜似亲人”做题目,也可根据习作的具体内容自己拟题。
如果你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
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写完后,先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再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进行认真修改。
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吗?你已经知道了习作的题目,下一步要了解的就是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这一点可是很重要呢,不然有可能会出现跑题的事情,后果很严重哦。
那么,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本次习作有四点要求:1.如果你不想写这幅图,也可以写生活中真实的故事。
2.所写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听到的或见到的。
3.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最好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4.写完后,先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再听听同学或家长的意见,然后进行认真修改。
怎么样,现在你想好了吗,准备写哪一个内容呢?如何观察这一幅图画呢?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注意图中人物的服饰,想一想她们是谁,她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想一想,如,小姑娘为什么要给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吗?她们是怎样认识的?小姑娘一直这样照顾老奶奶吗?老奶奶搂着小姑娘会说些什么?为什么说她们胜似亲人?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写作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