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3气测录井资料解释规范

2-3气测录井资料解释规范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规程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色谱气测井资料定性解释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探井的气测资料解释。

2 解释井段

2.1 全烃大于0.2%或高于基值2倍(含2倍)的气测异常井段。

2.2 低钻时并且有气测色谱分析资料的井段。

3 解释工作要求与流程

3.1 解释工作要求

气测井资料解释以可靠的现场录井资料为基础,以气测井油气显示为主导,及时搜集、分析现场油、气、水显示等情况,进行初步解释,提供中途测试层位和完井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进行综合分析解释,确定油气层段、提出试油意见。

3.2 解释工作流程

3.2.1 搜集邻近井的地质资料及测井资料。

3.2.2 验收气测井资料。

3.2.3 分析色谱气测井资料与现场资料解释。

3.2.4 分层、选值、计算、绘图解、运用各种资料进行气测井综合分析解释,提出解释结论,进行完井讨论(见图书馆)

3.2.5 整理编写单井解释总结报告。

3.2.6 整理有关资料图件、并经审核。

3.2.7 按归档要求归档上报。

4 气测井资料的处理

4.1 气测井原图人工处理(采用联机设备的可省略)

4.1.1 按每米深度进行人工整理、查出相应的数值填写色谱气测记录。

4.1.2 在原图上划出异常井段,并根据钻时进行深度校正。

4.1.3 查出异常值。

4.2 气测资料计算机脱机处理

4.2.1 对气测井资料进行抽查,异常井段、地质设计目的层数据抽查率100%,其它井段数据抽查率10%。

4.2.2 把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

4.2.3 对输入数据进行审核。

4.2.4 绘制气测录井图。

4.2.5 绘制解释图。

4.2.6 打印解释数据表。

4.2.7 编写气测井解释报告

5 气测井解释的基本方法及要求

5.1 油、气储集层位置和厚度的确定方法

5.1.1 根据全烃含量和钻时确定

a、在砂质岩层段,对全烃含量值较高井段参照钻时曲线和全烃显示幅度划分油气储集层的起止深度;

b、在泥质岩层段,钻时变化不明显时,应依据全烃曲线的高峰起止值划分油气储集层的起止深度;

c、复杂岩层段,根据地质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来归位油气储集层起止深度。

5.1.2 钻速指数(表征地层可钻性的参数)法和全烃显示确定储集层位置和厚度

根据钻速指数的大小把地层划分为:好储集层、差储集层和非储集层,然后结合全烃显示幅度来确定油气储集层的位置和厚度。

5.2 根据烃组成法判断储集层油气性质

5.2.1 常规油气层直观解释要求及方法

5.2.1.1 常规油气层直观解释要求,应用色谱法分离测定的烃类各组分C1,C2,C3,iC4,nC4等的相对百分含量,根据油气层在本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辅以录井槽面显示情况,视全烃组分的特征值的相互关系,解释油气水层。

5.2.1.2 常规油气层直观解释方法

a、气层,一般为高甲烷异常,少量乙烷和丙烷,乙烷含量大于丙烷,缺少或极微量正、异丁烷、钻井液密度下降、粘度增加,槽内钻井液液面上升、有气泡;

b、油层、烃色谱峰齐全、重烃组分中丙烷、异丁、正丁烷含量明显增高,槽面可见气泡及油花、岩屑劳光均有明显显示;

c、水层、不含有溶解气和残余油的水层组分无显示,当出现氢气

和二氧化碳时可考虑为水层。

5.2.2 三角形图板解释法

5.2.2.1 计算图板坐标值(C2/ΣC,C3/ΣC,nC4/ΣC)

5.2.2.2 绘制三角形,确定对应角连线的交会点。

5.2.2.3 按照三角形的状态、大小和交会点的益判断油担忧性质。

5.2.3 匹克斯勒图板解释法(Pixler)

计算解释层的甲烷分别与乙烷、丙烷、丁烷、戊烷的值之比,在该图板上作出各比值连结,根据其倾斜形状及落在的区域位置判别生产层和非生产层以及该层的油气性质。

5.2.4 轻烃值解释

5.2.4.1 计算烃的湿度比值(Wh),平衡比值(Bh)和特征比值(Ch).

计算公式:

Wh =

C2+C3+C4+C5

×K (1)

C1+C2+C3+C4+C5

Bh =

C1+C2

(2)

C3+C4+C5

Ch = C4+C5

(3)

C3+

式中:k—变比系数。

5.2.4.2 绘图。

5.2.4.3 判断地层流体性质,Bh大于100,该层含有极干的干气。Wh指示气相,Bh大于Wh,该层含气。Wh指示油相,Bh小于Wh,该层含油。Wh大于40且Bh比Wh小得多,该层含残留油。

5.2.4.4 特征值Ch解释,Ch小于0.5,用Wh和Bh解释含气是正确的。Ch大于0.5,用于Wh和Bh解释的含气与油有关。只有在Wh 和Bh解释为含气时,才能应用Ch值做进一步说明。

5.2.4.5 湿度值Wh的解释,Wh在0.5 ~17.5时为气,气体密度

随Wh的增大而增大。Wh为17.5~40时为油,油的密度随Wh的增大而增大。

5.3 根据烃含量法计算地层含气量

5.3.1 计算钻井液含气时

计算公式:

G = a

×ΣC×10 (4)

b

式中:G—钻井液含气量,%;

a—蒸馏出的气体体积,ml;

h—蒸馏的钻井液体积,ml;

ΣC——蒸馏出的气体浓度总和,%。

5.3.2 计算地层含气量

计算公式:

C Dg = 4QV g

×B×G (5)

πD2

S Dg = C Dg

×100 (6)

D

式中:C Dg—地面含气量,%;

Q—钻井液排量,m3/min

B—天然气体积系数;

S Dg—地层含气量,%;

V——钻时,min/m;

D——钻头直径,mm。

5.4 循环钻井液气测解释要求

5.4.1 计算循环钻井液显示深度。

5.4.2 确定解释结论;循环钻井液气测解释应参考地质录井剖面,钻井液密度,粘度和全脱气分析资料,确定气侵、油侵或无侵。

6 气测井解释报告及解释图标注内容

6.1 气测井解释报告内容

6.1.1 井别、设计井深、气测井段、气测目的、测量日期、施工小队、气测施工情况、仪器、质量监控、有关钻井工程作业等情况。

6.1.2 录取资料项目。

6.1.3 油气显示信处及分析。

6.1.4 资料质量评价。

6.2 气测井解释报告应由编写人和审核签字。

6.3 解释图标注内容应按要求(探井地质资料录取整理有关规范)标注。

7 完井讨论要求

7.1 气测井解释完成后经资料解释组讨论得出综合结论。重点井要有技术负责人参加,由主解释人提出结论性意见。最后由解释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审核。

7.2 按时参加管理局完井讨论,重点井技术负责人参加讨论。

8 资料归档

资料归档按要求(探井地质资料录取整理有关规范)整理归档。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大港石油管理局地质录井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长明、贾立起、杨立刚。

录井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原解释评价技术简介 一、气测解释图版 1、三角形图版法 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是用减去背景值后的C 1、C 2、C 3、C 4和C T (CT =C 1+C 2+C 3+C 4)值,计算出C 2/C T 、C 3/C T 、nC 4/C T 三个比值,做出一个三角形烃组分比值图。,图中虚线所圈闭的S 区域是有试油价值的“价值区”,或称“可生产区”,它是法国GEOSERVICES 公司给出的。我们以此例图来说明具体作图的方法(图 3-1)。 按C 2/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3/C T 轴的直线,按C 3/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nC4/CT 轴的直线,按nC 4/C T 值做一条平行于C 2/C T 轴的直线,三线相交构成一个三角形。将此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相应轴的0点连线,得到三条线的 交点M 。 解释时,根据三角形顶尖的指向和M 点在解释图中的位置来判断储层内流体的性质。 (1).如果三角形顶点朝上,是正三角形,该层为气层;若顶点朝下,是倒三角形,则该层为油层。 (2).若M 点落在S 价值区内,则认为其组分符合正常的地球化学指标,该储集层有生产价值;反之,若M 点落在S 区以外,则其组分异常,可能是水层中的溶解气、残余烃或油页岩,无生产能力。 必须指出的是,三角形顶尖朝上还是朝下,与解释图所定的三角坐标轴的上 图3-1 三角形图解法例图

限值密切相关。换言之,同样的C 2/C T 、C 3 /C T 、nC 4 /C T 值点绘在不同上限标值的 图版上,三角形顶尖指向有可能不同,价值区S的区域界限也将不同。这种图解法所给出的原始上限标值为0.17,即17%。 2、烃比值法 烃比值法是在60年代末由美 国BAROID公司的皮克斯勒提出 的,因而得名。使用这种方法进 行色谱录井资料解释时,先选举 已减去背景值的C 1~C 5 值计算出 C1/C2、C1/C3、C1/C4、C1/C5四个比 值,然后将它们点绘在如图3-2 所示的纵坐标为对数的烃比值解 释图上,且将各点连成线段。 解释图上已绘有虚线划出的油、气与两个非生产层区带,其分区值如表3-1所列。此法的基本解释规则为: 烃比值油气非生产区 C1/C22~10 10~35 <2及>35 C1/C32~14 14~82 <2及>82 C1/C42~21 21~200 <2及>200 (1).被解释地层的烃比值点(尤其是C 1/C 2 )落在哪一个区带内,该层即 为那种流体储层。C 1/C 2 值越低,说明流体含气越多或油的密度越低。若C 1 /C 2 值 低于2,则该层为干层。 (2).只有单一组分C 1显示的层段是干气层的显示特征,但过高的C 1 单一 图3-2 烃比值法解释法

气测录井皮克斯勒图板解释方法适用性解析

气测录井皮克斯勒图板解释方法适用性解析 余明发;边环玲;庄维;朱大伟;叶兴树;薛宗安 【摘要】皮克斯勒图板解释法主要涉及储集层流体性质、储集层含水性以及非产层判断3个方面.皮克斯勒图板设计之初,由于应用范围所限,未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油藏类型的烃组分特征,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在全球范围的广泛进行,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油气藏类型,探讨其方法适用性势在必行.在阐述该图板形成过程以及解释评价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了该图板以及各条解释原则的应用前提及效果,认为该图板法在原生油藏储集层的流体性质解释方面具有优势;在储集层边底水所致的含水性判断方面有应用价值;在次生油藏解释中,应该立足于油藏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在非产层判断方面陡斜率应用价值不高;非产能区的设置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了提高解释符合率,气测录井过程中,应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并结合其他录井解释评价方法. 【期刊名称】《录井工程》 【年(卷),期】2013(024)001 【总页数】6页(P14-19) 【关键词】录井;气测;皮克斯勒图板;烃比值;适用性;油藏类型 【作者】余明发;边环玲;庄维;朱大伟;叶兴树;薛宗安 【作者单位】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解释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32.1 0 引言 油气田勘探过程中由气测录井所检测到的烃类气体一般为油型气,是干酪根进入成熟阶段以后在热力作用下形成的天然气,可以根据热演化阶段分为热解气、凝析油伴生气和热裂解干气[1],这些气态烃类气体随着油气藏的形成可单独成藏或者成为油藏的伴生气。原油伴生气通常与油藏所含油质具有密切联系,轻质油藏、中质油藏与重质油藏的伴生气以及凝析气藏气体的组分特征具有明显差异,这与油藏的演化程度密切关联。 钻探中所遇到的油藏类型丰富,既有原生油藏,也有次生油藏。原生油藏虽然气测录井烃组分具有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气测录井显示特征的规律性比次生油藏要好,目前所观察到的次生油藏油气显示有3种情况:一种是盖层条件较差造成的轻烃逸散,导致油藏发生次生变化;另一种是盖层良好,但油藏在边底水部位由于较强水动力因素所造成的次生变化;还有一种是油藏的圈闭条件特殊,原生的伴生气已经逸散,油藏受到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再生的甲烷气是主要的气显示来源,形成生物降解气藏与稠油油藏共生的现象[1]。但过渡类型的存在使油藏类型复杂化,也对评价方法的使用提出更高要求。 不同地质背景、不同油藏条件下气测录井烃组分不同,其烃比值特征不同,说明烃比值与油藏类型关系密切,这就为利用烃比值法解释储集层流体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烃比值的应用实践中也得到了验证,形成了诸多解释评价方法[2],皮克斯勒图板就是其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多年来该图板法广泛应用,虽然在气测录井解释评价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局限性也一直存在,本文将对该图板法的适用

2-3气测录井资料解释规范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规程

气测录井资料解释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色谱气测井资料定性解释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探井的气测资料解释。 2 解释井段 2.1 全烃大于0.2%或高于基值2倍(含2倍)的气测异常井段。 2.2 低钻时并且有气测色谱分析资料的井段。 3 解释工作要求与流程 3.1 解释工作要求 气测井资料解释以可靠的现场录井资料为基础,以气测井油气显示为主导,及时搜集、分析现场油、气、水显示等情况,进行初步解释,提供中途测试层位和完井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进行综合分析解释,确定油气层段、提出试油意见。 3.2 解释工作流程 3.2.1 搜集邻近井的地质资料及测井资料。 3.2.2 验收气测井资料。 3.2.3 分析色谱气测井资料与现场资料解释。 3.2.4 分层、选值、计算、绘图解、运用各种资料进行气测井综合分析解释,提出解释结论,进行完井讨论(见图书馆) 3.2.5 整理编写单井解释总结报告。 3.2.6 整理有关资料图件、并经审核。

3.2.7 按归档要求归档上报。 4 气测井资料的处理 4.1 气测井原图人工处理(采用联机设备的可省略) 4.1.1 按每米深度进行人工整理、查出相应的数值填写色谱气测记录。 4.1.2 在原图上划出异常井段,并根据钻时进行深度校正。 4.1.3 查出异常值。 4.2 气测资料计算机脱机处理 4.2.1 对气测井资料进行抽查,异常井段、地质设计目的层数据抽查率100%,其它井段数据抽查率10%。 4.2.2 把原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 4.2.3 对输入数据进行审核。 4.2.4 绘制气测录井图。 4.2.5 绘制解释图。 4.2.6 打印解释数据表。

常规录井资料整理规范

录井资料整理格式规范 一. 录井综合图:(1 :500) 1. 规格:纸张规格A4(卷纸) 2 . 图头:一号字(隶书),比例尺1:500 二号字(宋体) 油商秘密(3号黑体 图列:六号字(宋体),其他文字均为小五号字(宋体) 3. 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依次为: 35+45+9+9+7+30+13+45+40+30+8+8=279 钻时+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颜色+剖面+取心+双侧向 +全烃+密度粘度+测井解释+综合解释 4. 曲线颜色: 钻时红色,自然电位为红色,声波时差为绿色,自然伽马为蓝色 感应(红色、绿色、蓝色、紫色、黑色),密度为红色,粘度为绿色。 5. 色谱曲线一栏:参考复印(红色、绿色、蓝色、紫色) 6. 特殊岩性使用统一图列; 碳质泥岩:凝灰质泥岩:钙质砂岩: 二. 岩心录井综合图:(1 :100) 1. 规格: 纸张规格A4(卷纸) 2.图幅:横向总宽为279 cm 依次为 15+15+15+45+9+9+15+15+7+30+9+40+55=279 cm 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电位时差伽马+层位+井深+取心 +岩样(心)位置+颜色+剖面+破碎磨光位置+深感应+岩性描述

字体、字号、曲线颜色均与录井综合图一致。 三. 录井完井报告:(二号宋体加粗) 1.纸张规格A4(包括附图、附表) 2. 封面格式、扉页格式、报告字号与报告文字内容必须严格按石油天然气探井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操作规程(第三版)执行。 封面:页边距上60mm、下45mm、 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 xx井录井完井报告封面(二号宋体) 中国石油…..年…..月…日….. 为(四号宋体) 扉页:盆地及一、二、三级构造单元名称(三号宋体、距顶50mm)井录井报告为(二号宋体) 施工单位、监督单位、地质监督、编写人、审核人(四号宋体) 中国石油….年..月…日..(四号宋体) 四、录井报告内容格式: 第一章概况(小三号宋体加粗) 第二章录井综述 1. 钻井简史 2.录井概况3、工程与录井、4、其他与录井质量有关 的问题(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 第三章地质成果 1、地层 2、油、气、水显示 3、生储盖层(1.生油层、2.储集层、 3.盖层4、生储盖组合)4、构造、(四号宋体、报告里面字号需加粗)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 测井技术及资料解释应用 2022年 一、石油测井技术方法二、石油测井地质应用 三、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 (一)石油测井技术概述石油测井技术是采用声、电、磁、放射性等物理测量方法, 应用电子技术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在井中对地层的各项物理参数进行连续测量, 通过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得到地层的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泥质含量等参数。 石油测井技术与录井、取心等其他技术手段相比,它之所以成为地层和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技术手段,主要是由于其具有观测密度大、高分辨率与纵向连续性,以及由众多信息类型组成的综合信息群等技术优势。 三维地震 服务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全过程 裸眼井测井评价裸眼井测井资料油井动态测井资料电缆测试资料射孔 地震合成剖面测井沉积相分析地层评价(逐井) 岩性描述储层分析含油气评价储量计算 勘探初期油藏模式分析 油田解释模型完井评价

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压力剖面 勘探中后期油藏描述 开发初期油藏模拟水泥胶结套管状况监测酸化压裂效果防砂效果产液剖面注入剖面温度压力剖面剩余油分布 开发中期油藏工程 开发后期采油工程 油藏监测 油田生产动态 (二)石油测井技术方法迄今为止,测井技术已经历了四次的更新换代,这一发展 进程,实质上是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形成精细分析与描述油藏地质特性配套能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测井发现和评价油气藏能力的过程。 第一代:模拟测井(60年代以前、80年代末) 第二代:数字测井(60年代开始、90年开始) 第三代:数控测井(70年代后期、97年开始)第四代:成像测井(90年代初期、2022年) 测井方法电学声学核物理学力学磁学光学量子力学实验学电阻率测井声波测井核测井电缆地层测试井方位测井流体成份测量核磁共振测井岩电实验室 测井技术应用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传感器技术、精密加工和材料学的成果。

录井技术详解

录井技术详解 一、录井全过程 接井位坐标—井位初、复测—设计—队伍、设备、材料及资料准备—设计交底、录井条件检查—各项录井—完井讨论—完井作业—完井资料整理上交、验收评级——打印装订归档。 1.接井位坐标:发坐标单位有:采油厂、地院等 2.井位初复测:测量队完成井位复测应在开钻前完成,甲方规定:未招标或未安排的井不得进行井位踏勘和初测。 3.设计:(1)编制过程:接通知单—收集邻井资料—设计—送审—打印装订—发放。(2)设计内容:探井:①基本数据②区域地质简介③设计依据及钻探目的④设计地层剖面及预计油气水层位置⑤地层孔隙压力预测和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⑥取资料要求⑦选送样品要求⑧井身质量要求、中途测试要求⑨技术说明及要求⑩附图及附表(井位构造图、过井剖面图、地震图、剖面柱状图、压力预测图、样品分析项目要求等)开发井:①基础数据表②钻井目的及设计依据③设计分层及邻井分层数据④邻井资料⑤对钻井液使用原则要求⑥取资料要求⑦固井水泥返高要求⑧对工程提示及要求⑨附图及附表 4、上井准备:(1)队伍:综合录井队一般6—7人,地质队3人(2)设备:探井依甲方要求上仪器(3)材料物资:砂样盒、样品袋、标签、分析药品及报表等(4)资料:邻井录井图、测井图、区块有关地质资料 5、设计交底(地质交底):二开前或录井前完成(1)开发井:由小队负责(2)滚动井和探井:甲方组织、录井人员参加(3)录井人员交底内容:①本井设计基础数据、区块及邻井地质资料②录井任务要求③工程提示④录井条件要求(4)录井条件检查:在录井前及录井过程中完成,开发井由大队负责,生产管理中心抽查;滚动井和探井由“中心”或甲方人员组织检查。录井条件检查内容:录井队队伍人员数量和素质,录井设备安装调试,材料准备,洗样用水,捞

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综合解释技术 油气水层解释评价是油田勘探开发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油气勘探测试选层设计、储量计算的重要依据,也是油田开发调整井投产射孔方案设计的重要依据。新钻一口井,地质家们就想知道,它有多少个含油气储层,含油气性怎么样,产油产气性怎么样,能产出多少液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是什么,有多少,产液性,产出量”,油气水层解释工作就是要解答这些问题的。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石油钻井的最直接的地质目的。 油气水层解释又可分为测井解释、录井解释、综合解释等,国际上的惯例是以测井解释为核心,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在解释中参考和应用录井现场资料,也称之为测井综合解释或综合解释。目前,国际上以及国内大多数油田都采用这种模式,只是有的油田由甲方项目经理部或研究院成立专门的综合解释部门承担该项工作,有的油田没有专门的综合解释机构,则委托测井公司代行其职能。大多数油田只要求录井公司提交录井现场资料,录井解释是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综合录井、地化录井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油田勘探开发对象越来越复杂,录井解释技术的优势和特色逐渐得以展现,录井解释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国内各家录井公司得到快速发展,其取得的优异成果也得到油田的广泛关注。2001年海拉尔盆地B302井的重大发现,对录井解释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该井测井解释和研究院综合解释都是水层,而录井解释出了17层油层,试油获得了日产百吨以上工业油流,从而发现了一个整装的百万吨级产能的高丰度高产油田,揭开了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新篇章! 这口井在全国引起了极大震动,录井解释第一次受到如此关注,录井解释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学科迎来了其前所未有的较好的发展机遇。为什么同样拥有测井和录井资料,同样拥有在该区工作多年的经验,解释和认识的反差却如此之大?非录井专业人员能否从录井资料的细微差别中真正认识其反映地下地质现象的本质,进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录井解释凭借其特色优势能否得到其应有的地位和发展空间?回顾油气勘探开发史,从任丘油田到南堡油田的发现,录井技术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仅就本人多年从事录井综合解释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体会与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章录井解释技术基础 一、录井解释概念和内容 1.录井解释概念 录井解释是指由录井公司及专业的录井技术人员,依据录井、测井、岩心分析、测试等资料作出的综合解释。录井解释是以录井资料为基础,测井等其它资料为辅助,这是其不同于测井解释以及其他家综合解释的主要特色之处。 2.录井解释内容 广义的录井解释内容包括: ①地层岩性剖面的建立 ②油气水层的解释 ③异常地层压力的解释 ④钻井工程施工中的异常事件的解释 狭义的录井解释是专指油气水层解释。 3.油气水层解释的目的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

利用综合录井气测资料解释评价油气水层 气测录井现场解释评价常用且比较成熟的经验统计法有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皮克斯勒解释图板法、烃类比值法(3H法)等,由于不同井场的地下地质和地面环境因素不尽相同、钻井工程参数的差异和解释方法的局限性,各种方法的解释符合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从提高解释符合率以及简便、快速发现并判别油、气层的角度出發,分析了应用气测录井全烃判别储集层油气水状况的理论依据,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判别原则,同时指出了该方法的局限性以及气测仪器的标定、影响因素。 标签:气测录井;全烃;异常倍数;重烃相对含量;油气水层;解释标准 气测录井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直接寻找油气的一种地球化学方法。应用气体检测仪自动连续地检测钻井液中所含气体成分的含量。它是综合录井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气显示的因素很多,有地面的,有井下的,有客观的,有人为造成的。概括起来为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两种。其中地质因素引起的气测显示变化正是气测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1 综合录井气测资料的重要性 气测录井过程中,全烃曲线具有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已成为现场录井技术人员发现和判断油气异常显示的重要手段。正常钻进情况下,如果钻遇地层岩性稳定,地层中流体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录井过程中全烃含量就比较稳定,全烃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小;在受到钻井施工情况、地层流体压力变化以及烃组分总量变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后,容易造成全烃曲线出现异常变化。分清不同因素影响的差异,有助于提高油气储集层的解释评价水平。 油、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提高油、气、水层解释评价的准确性,对于避免漏掉油气层、及时发现油气田、减少试油层位、节约试油成本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各种录井资料是识别油气层最直观、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目前油、气、水层综合分析和评价的基础田。多年来,虽然在储集层物性、流体性质、岩电关系等方面测井解释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对一些地区、一些层位的油、气、水层性质的判别上仍存在不准确性,对录井资料缺乏深人系统分析及应用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钻遇油气层后,饱含在油气层中的轻烃组分会进入钻井液中,钻井液从井底上返至地面过程中,将其中携带的气体一同带至地面,经过脱气器将气体从钻井液中分离出来后,用抽气泵将气体送到检测器中进行全烃、组分分析。 2 气测录井解释评价油气水层的方法 2.1 三角形图解法

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解释方法 开放分类:石油、地质、录井、采油 录录井解释方法 录井解释的具体工作,首先是对录井采集资料进行资料处理,求取储层评价参数,对录井单项资料进行定性解释,然后结合测井资料、岩心分析、试油等资料,进行图版解释和综合分 析判断,确定油气水层解释结论,预测油气层产能。从研究对象上,又可细分为油水层解释、气水层解释和水淹层解释。 第一节油水层解释方法 油水层解释流程: 采集资料处理——应用技术及有效参数优选——单项资料解释——解释图版建立——综合分析判断——油层产能预测 一、应用技术及有效参数优选 1.主要应用技术 ①岩心等实物观察判断技术 ②气测资料解释技术 ③地化分析评价技术 ④荧光显微图像分析评价技术 ⑤井喷、井涌、井漏、油气水侵及钻井液油气显示解释技术 ⑥测井解释技术 2.有效参数优选 ①反映有效厚度的参数:岩心含油产状及厚度,测井解释井段及对应的曲线特征,井壁取心含油砂岩井深位置,岩屑含油显示井段,气测异常显示井段。 ②反映孔隙性的参数:岩心分析孔隙度及孔隙类型,测井解释孔隙度、声波时差、岩性密度、中子密度曲线特征,地化热失重分析孔隙度,核磁共振分析孔隙度,岩心、岩屑、井壁取心岩性、粒度、分选性、磨圆度等,荧光图像分析面孔率。 ③反映渗透性的参数:岩心分析渗透率,岩心、岩屑、井壁取心岩性、粒度、分选性、磨圆度、胶结物、充填物、裂缝及层理构造发育程度等,荧光图像分析孔隙清晰度、连通性,测井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微电极幅度差、井径等。 ④反映含油性的参数:岩心、岩屑、井壁取心一次观察含油特征,地化分析岩石含烃量,气测分析全烃含量及异常显示曲线形态,井喷、井涌等异常现象及钻井液槽池面显示特征,测井电阻率及其曲线特征。 ⑤反映原油物性(渗流性)的参数:岩心、岩屑、井壁取心二次观察含油特征,地化分析岩石烃类组分含量、相对含量及其谱图形态特征,荧光图像孔隙含油颜色及分布特征,气测分析组分相对含量,井喷、井涌等异常现象及钻井液槽池面显示特征。 ⑥反映含水性的参数:岩心、井壁取心含水特征,地化分析烃类组分相对含量及其谱图形态特征,气测分析H2、CO2、CH4含量,气测异常显示曲线形态及组分相对含量,荧光图像含水特征,测井解释含水饱和度。 ⑦反映地层压力的参数:钻井液密度与井喷、井涌等异常现象,综合录井d指数、σ指数及钻井液体积等参数。 由于地下地质现象的复杂性,真实的地层很难直接得到,测、录井井筒采集资料中的感官现象、曲线特征、图形特征、图像特征、宏观的井口异常现象等,都可以作为获得储层参数的重要信息。 二、单项录井资料解释方法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1、测井解释收集的第一性资料: ①钻井取芯 ②井壁取芯和地层测试 ③钻井显示 ④岩屑录井 ⑤气测录井 ⑥试油资料 2、测井数据预处理 在用测井数据计算地质参数之前,对测井数据所做的一切处理都是预处理。主要包括: ①深度对齐:使每一深度各条测井数据同一采样点的数据。 ②把斜井曲线校正成直井曲线 ③曲线平滑处理:把非地层原因引起的小变化或不值得考虑的小变化平滑掉。 ④环境校正:把仪器探测范围内影响消除掉,获得地层真实的数值。 ⑤数值标准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测井资料的定性解释是确定每条曲线的幅度变化和明显的形态特征反映的地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结合地区经验,对储集层做出综合性的地质解释。 三、测井综合解释由各油田测井公司的解释中心选择的处理解释程序,有比较富有经验的人员,较丰富的资料对测井数据做更完善的处

理和解释,它向油田提供正式的单井处理与解释结果,综合地质研究,还可以完成地层倾角、裂缝识别、岩石机械性质解释等特殊处理。1、地层评价方法 以阿尔奇公式和威里公式为基础,发展了一套定量评价储集层的方法,包括: ①建立解释模型; ②用声速或任何一种孔隙度测井计算孔隙度; ③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和含油气饱和度; ④快速直观显示地层含油性、可动油和可动水; ⑤计算绝对渗透率; ⑥综合判断油气、水层。 2、评价含油性的交会图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 3、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 储集层产生流体类别和产量高低, 与地层孔隙度和含油气、束缚水饱和度、绝对渗透率和原油性质等有关。束缚水饱和度与含水饱和度的相互关系,是决定地层是否无水产油气的主要因素,绝对渗透率是决定地层能否产出流体的主要因素,束缚水饱和度有密切关系。没有一种测井方法可直接计算这两个参数。 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 1)将试油证实的或综合分析确有把握的产油。油基泥浆取芯测量的含水饱和度就是束缚水饱和度。

石油天然气测录井操作规程

石油天然气測录井操作规程 1.1常规测井 1.1.1测井作业应有测井施工通知单,包括以下内容。 a)基础数据:井号、地质情况、井口组合、油套管尺寸、井深(人工井底深度)、录井显示、井身质量、钻具组合、井下 情况、测井项目等; b)钻井液性能、井筒内液面高度等; 0)有毒有害气体情况。 1.1.2测井队应根据测井施工通知单编制《测井施工作业计划书》,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预案;如有特殊情况需变更测井施工作业计划 时,应经相关部门同意。 m3测井作业前,应召开钻井队、测井队、地质录井队和项目监督等 相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通报本井情况,进行测井施工技术交底。1.1.4井场应有足够的空间摆放测井绞车和工作车,绞车和井口的距 离不小于25m,不能有妨碍测井作业的障碍物。 1.1.3在测井作业前24h以内应通井循环,确保井眼畅通,测量井段以下20m内无落物。在测井过程中,井筒内钻井液静止时间超过60h, 应通井循环。在进行地层测试或井壁取芯作业时,若连续作业时间超过36h或钻井液静止时间超过48h,应通井循环。

1. 1. 6若测井作业对钻井液有特殊要求应在施工之前两天提出。 1.1.7测井作业时,井场供电应保持电压和电流频率的稳定,停止有碍测井施工的其它作业,中途停电应事先通知测井队。 u.8测井过程中发生阻卡,张力净增量超过4.45KN(1000pt)时应通井,对 阻卡井段进行划眼处理。 1.1.9在含硫油气井施丄,测井队应按SY/T6277执行。 mi。测井作业时,井场应有钻井及地质人员值班。循环罐液面监测按9. 4. 10. 4执行。 1.1.n应设立作业警戒区,装卸放射源时,应通知非作业人员远离 放射源20m以外。 1 -1.12夜间作业应配备足够的防爆照明灯。 1.1.13测井仪器的入井顺序:原则上第一趟测井径、井斜、方位等项目,以探明井下基本情况;第二趟测放射性的组合项目,然后再测 其它项目。 1.1.14测井过程中,如果发生溢流、井喷等,按9.5.3执行。 1.1.15出现七级以上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对测井作业有严重影响时,应停止测井作业。 1.2特殊测井

煤层气测井作业规范

煤层气测井作业规范 篇一:煤层气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Q/CUCBM 煤层气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The Operation Reg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Drilling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Q/CUCBM 0301--2002 目次 前言Ⅲ 引 言Ⅳ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钻井工程设计 1 3.1 钻井工程设计步 骤1 3.2 钻井工程设计书格 式2 3.3 井身结构设计3 3.4 井口及井控装置设 计4

3.5 钻井循环介质设 计4 3.6 钻柱设计5 3.7 固井工程设计6 3.8 取心设计6 4. 钻前准备及验收?????????????????????????????? ?????7 4.1 钻前准备7 4.2 开钻前验收7 5 钻井施工作业 7 5.1 钻井作业工序及技术要 求7 5.2 煤层钻进要求7 5.3 钻井循环介质性能监测及固相控 制8 5.4 复杂情况和事故处 理8 5.5 钻井井史8 6 取心施工作业 8 6.1 场地、人员要求8 6.2 下钻操作要求9 6.3 取心钻进要求9 6.4 割心操作要求9

6.5 提心操作要求9 6.6 起钻、换钻头操作要 求9 7 固井施工作业要 求 9 7.1 套管准备及作业9 7.2 固井施工要求9 7.3 套管柱试压要求 10 8 煤层气井井控要 求10 8.1 井控操作要求 10 8.2 井控设备要求 10 9 钻井工程质量要求 11 9.1 井身质量 11 9.2 固井质量 12 I Q/CUCBM 0301--2002 9.3 取心质量 12 9.4 完井质量 12 10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要 求 13 10.1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培训及管理体系13 10.2 健

气测录井基础知识

气测录井根底知识 一、概念 1〕破碎岩石气 在钻进的过程中,钻头机械的破碎岩石而释放到泥浆中的气体称为破碎气。破碎岩石的含气量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含油气多的地层往往有较多的显示,这是现场录井人员及时发现油气层的根底,有时在欠压实泥岩盖层的钻进中可能有较好的气显示。如果泥浆压力大于地层孔隙压力,也可能没有明显的气显示。 2)压差气 当井下地层孔隙压力大于井筒泥浆压力时,地层流体将按达西定律向井筒泥浆运移,由此产生的天然气成为压差气。压差气产生的原因又分以下四种情况。 ⑴接单根气 在接单根时的抽汲作用对井底压力降低,易形成压差气进入井筒,经过一个迟到时间就可以在录井仪器上检测到。如果钻过不同岩性地层的大段井段,而没有接单根气显示,这属不正常现象。 ⑵起下钻气——后效气 起钻过程中,由于停泵、上提钻柱,必然会有泥浆静止或抽汲效应,这两个效应都会使井中泥浆压力下降,因而有利于压差气的产生。在正常的起钻过程中,没有泥浆流出井口,因而也无从检测泥浆中的气体,停留在井筒内的气体要等到下钻后再次循环泥浆密度才能被检测到,这就是后效气。 ⑶扩散气 地层气可以以扩散方式进入井筒泥浆中,扩散气不受压力平衡状态影响,只与浓度有关,但扩散气的扩散过程较长,故在气显示上具有漫步性,这一特点使这种气显示与层位对应关系变得很模糊。很少用来确定油气层层位,一般把它划入到背景气中。 4〕背景气 在压力平衡条件下,钻头并未进入新的油气层,而是由于上部地层中一些气体浸入钻井液,使全烂曲线出现微量变化,称这段曲线的平均值为地层背景气,又称基值。 全烂一由全烧检测分析仪检测分析出循环钻井液中的所有烂类气体含量的总和 全量---循环钻井液中所有气体含量的总和。 色谱组分----循环钻井液中所有烧类气体的各组分含量。 非烂组分----主要指二氧化碳,氢气及惰性气体。 二、气测录井根底知识 1、气测录井的作用。 〔1〕气测录井---气测录井就是利用气体检测系统或按一定周期检测分析通过钻井液脱气器从钻井液中脱离出的烂类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它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预报井涌、井喷、气侵,综合评价储集层。

天然气录井规范

防滑单手套及棉手套执行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渤海钻探第四钻井工程分公司采购手套的技术要求、标志标识。 本标准检测具体执行GB/T 12624-2009 GB 18383-2007 。 2通用要求 2.1手套的结构 手套的设计与制造应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使使用者在进行相关的作业活动中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操作灵活性。 手套应便于创带和脱卸。 当手套的结构采用线缝时,缝线应有足够的强度,应不明显降低手套的总体性能 2.2手套的无害性 2.2.1一般要求 手套与使用者紧密接触部分,如手套的内衬、线、贴边等均不应有损使用者的安全和健康。生产商对手套中已知的、会产生过敏的物质,应在手套使用说明中加以注明。 2.2.2PH 值 手套的PH 值应大于3.5 且小于9.5 ,并尽可能接近中性。

3舒适性和适应性 3.1尺寸 3.1.1手部的尺寸(见图1 ) 图1 手部尺寸测量图 测量两个部位:掌围:拇指和食指的分叉处向上20mm 处的围长;掌长:从腕部到中指指尖的距离, 3.1.2手套的规格尺寸 3.2灵活性 手套应保证使用者操作灵活,性能等级应至少达到2 级(即测试中完成的最小测试棒的直径应大于等于9.5mm )

4手套技术要求 4.1手套防护范围 防滑、防水、防油、防寒(棉手套)的一般防护手套 4.2材质要求 填充絮片具体执行“ GB 18383-2007 絮用纤维制品通用技术要 4.3缝合要求 缝线应有足够的强度,应不明显降低手套的总体性能,具体工艺要求如下: (1)缝制时,各部位缝合线路顺直,无跳线、脱线,且缝制整齐牢固、平服美观; (2)缝制时的面、底线应松紧适宜,并且起针和落针时应回针固缝,以免缝线脱落; 3)缝合后的部位,不能有针板、送布牙所造成的痕迹;

录井资料解释2015版

1、掌握储层物性,含油气水丰度和(油气水的可动性)是评价油气层的充要条件。 2、如果层内含油丰度相近而不同渗透带的渗透率相差较大,那么可以确定高渗透带内 没有充满油,水是可动的,该层不高于(油气同层)。 3、进行井间对比的条件是:井距不远,储层的埋深相近,层位相近,储集类型和(物 性)相近,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相近。 4、定量荧光仪测定的是(荧光强度)。 5、在平衡状态下,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量之比称为(分配系数)。 6、岩心描述时,一般长度大于或等于(10)cm,颜色,岩性,结构,构造,含油情况 有变化着,均需分层描述。 7、正常地下油气显示层在工程参数出现钻时降低,DC指数减小,立压降低等变化,在 钻井液参数上,具有出口温度升高,相对密度(降低)和出口电导率(变小)等现象,而假油气显示没有上述变化。 8、氢火焰离子检测器属于(质量流速检测器)。 9、在下列各组参数中,是综合录井仪实时参数的是(立管压力,1号泵冲速率,4号泥 浆体积)。 1.QFT定量荧光仪的激发波长是(254)nm。 2.QFT定量荧光仪检测到的荧光物质是(以萘族为主的化合物)。 3.假岩心一般出现在岩心的(顶部)。 4.全脱分析时盐水必须使用(饱和盐水)。 5.普通电动脱气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脱气器钻井液出口量,应为满管的(2/3)最 佳。 6.DC指数是建立在(泥岩沉积压实)的理论基础上的。 7.Slgma方法是根据(岩石骨架强度)理论基础建立的。 8.在钻井过程中,用岩性对比地层时,最有效,最可靠的的方法是(岩性标准层标志 层)。 9.岩石热解地化录井参数TMAX的含义是热解(S2)的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 10.直接测量项目按被测参数的性质和及时性可分为:实时参数和(计算参数)。 11.转盘扭矩是反应(地层变化)及钻头使用情况的一项重要参数。 12.出入口钻井液温度的测量可以掌握(地温梯度),帮助判断油气层,还可以探测超 压地层。 13.从色谱组分分析仪注样开始到全部组分分析完成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出峰时间)。 14.对于气液色谱分离下列定义(利用不同物质的组分在涂有固定液的固定相中的溶解 度差异,从而在两相中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混合物质通过色谱柱时是单一物质组分得到分离,即挥发-溶解-在挥发=在溶解直至分离)是正确的。 15.对于气固色谱分离:利用吸附剂对单一物质的吸附性不同,是混合物质通过色谱柱 分离,即吸附-再吸附-解吸-再解吸直至分离。 16.根据石油的荧光性,请选择物质的荧光颜色正确的一组(油,沥青。黄色) 填空题

探讨气测录井中全烃检测值与烃组分含量之关联

气测录井技术(2012-03-0609:59:10) 气测录井是直接测定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一种录井方法。气测录井是在钻进过程中进行的,利用气测资料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并能预报井喷,在探井中广泛采用。 (一)气测录井的常见类型 根据所用仪器不同,气测录井可分为两种,即半自动气测和色谱气测。 半自动气测是利用各种烃类气体的燃烧温度不同,将甲烷与重烃分开。这种方法只能得到甲烷及重烃或全烃的含量。 色谱气测是利用色谱原理制成的分析仪器,它是一个连续进行、自动记录体系。 样品由进样口进入后被载气带进色谱柱进行分离,分离后各组分分别进入鉴定器,产生的信号在记录器上自动记录下来。它可将天然气中各种组分(主要是甲烷至戊烷)分开,分析速度快,数据多而准确。目前后者已基本取代半自动气测。 按气测录井方式可将气测录井分为两类,即随钻气测和循环气测。 随钻气测是在钻井过程中测定由于岩屑破碎进入钻井液中的气体含量和组分。 循环气测是在钻井液静止后再循环时,测定储集层在渗透和扩散的作用下进入钻井液中的气体含量和组分,故又称之为扩散气测。 (二)半自动气测资料解释 由于半自动气测只提供了全烃和重烃的数据,因此只能定性的识别储层中流体性质。主要根据油层气与气层气的不同特点,及烃类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解释。 1.区分油层和气层 油层气体的重烃含量比气层高,而且包含了丙烷以上成分的烃类气体。气层的重烃含量不仅低,而且重烃成分中只有乙烷、丙烷等成分,没有大分子的烃类气体。所以油层在气测曲线上的反映是全烃和重烃曲线同时升高,两条曲线幅度差较小。而气层在气测曲线上的反映是全烃曲线幅度很高、重烃曲线幅度很低,两条曲线间的幅度差很大。 2.分轻质油层和重质油层 由于烃类气体在石油中的溶解度随基本上是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增加的,所以在不同性质的油层中重烃的含量是不一样的。轻质油的重烃含量要比重质油的重烃含量高。因此,轻质油的油层气测异常明显的,而重质油的油层气测异常显示远不如轻质油的油层显示明显。它们各自呈现完全不同的特征。烃类气体是难溶于水中的,所以一般纯水层中气测没有显示。若水层含少量溶解气,在气测曲线上也会有一定显示,反映在全烃、重烃时增高,或只是全烃增高,而重烃无异常。但是,水层比油层显示低。

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

油、气、水定层定性判别 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判断油、气、水层: 一般而言,油气层在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和组分数值会出现异常显示,可根据气测曲线的全烃含量、峰形特征及组分情况判断油、气、水层。油层具有全烃含量高,峰形宽且平缓及组分齐全等特征;气层具有全烃含量高,曲线呈尖峰状或箱状,组分主要为C1,C2以上重烃甚微且不全;含有溶解气的水层具有全烃含量低,曲线呈锯齿状,组分不全,主要为C1等特征;纯水层气测那么无异常。 利用荧光录井判断油、气、水层 利用发光明亮成都,发光颜色,含油显示面积、扩散产状、流动速度等荧光录井描述可定性对油、气、水层进行判别。一般而言,油质越好颜色越亮,油质越差颜色越暗。轻质油荧光显示为蓝紫色、青蓝色、蓝色,正常原油荧光显示为黄橙、黄色、黄褐色,稠油荧光显示为棕色、深褐色、黑色。扩散产状常见有晕状、放射状和溪流状,其中,晕状、放射状显示含油级别高,溪流状系那是含油级别低。流动速度常见有快速、中速和慢速,其中,快速、中速显示含油级别高,慢速显示含油级别低。含油显示面积大于60%显示含油级别高,30%~60%显示含油级别中等,小于30%显示含油级别低。 利用岩屑录井判断油、气、水层: 井底岩石别钻头破碎后,岩屑随钻井液返出井口,按规定的取样间隔和迟到时间,连续采集岩屑样品,济宁系统观察、分析、鉴定、描述和解释,并初步恢复地层剖面。岩屑录井是地质录井的主要方法,根据岩屑录井描述可初步对储集层的含油、气、水情况作出判断。 油、气、水层定量判别 气测数据质量控制: T g=C1+2C2+3C3+4iC4+4nC4+5C5 T g为全烃值,可以根据T g/〔C1+2C2+3C3+4iC4+4nC4+5C5〕比值对气测数据是否准确进行判断。如果该值为0.8~2.0,用气测数据定量判别油、气、水层效果较好,反之,判别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符合率较低,因此,当该比值为0.8~2.0时,认为气测数据可比拟真实地反映底层流体性质,可用气测数据结合一些优选的经验统计方法实现对油、气、水层较为准确的定量判别。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录井规范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录井规 范 篇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录井规范(正式稿Q/SH067-2007)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地质录井规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Q/SH 0076—2007 目次 前 言 ................................................... .......................... II 1 范 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 ............... 1 3 术语和定 义 ................................................... ................... 1 4 录井条 件 ................................................... ..................... 1 5 含油(气)级别划 分 ................................................... ........... 2 6 岩屑录 井 ................................................... ..................... 4 7 岩心录 井 ................................................... .................... 10 8 井壁取心录 井 ...................................................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操作细则

年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操作细则

录井资料采集与整理规范操作细则

目录 前言 (1) 第一部分录井资料采集 (2) 第一章地质录井 (2) 第一节钻时录井 (2) 第二节岩屑录井 (2) 第三节钻井取心录井 (5) 第四节井壁取心录井 (10) 第五节荧光录井 (13) 第二章气体录井 (14) 第一节录取项目及内容 (14) 第二节录井井段及测量密度(间距) (14) 第三节质量要求 (15) 第三章工程录井 (16) 第一节钻井液参数 (16) 第二节钻井参数 (17) 第三节工程监测与工程事故预报 (18) 第四节钻井过程中地层压力监测 (18) 第四章地化录井 (18) 第一节录井项目及内容 (18) 第二节录井井段及密度(间隔) (19) 第三节质量要求 (19) 第五章其它录井 (20) 第一节岩心图象扫描 (20) 第二节特殊条件下地质录井 (20) 第六章分析化验 (21) 第二部分录井资料的整理 (22)

第一章采集资料项目、格式 (22) 第一节原始记录 (22) 第二节图幅 (23) 第三节实物样品 (23) 第四节录井电子文档资料 (24) 第二章成果资料项目、格式及内容 (24) 第一节录井报告 (24) 第二节录井报告数据表 (27) 第三节录井报告图幅 (28) 第三章资料上交 (28) 第一节资料上交项目 (28) 第二节资料上交时间 (29) 第四章原始记录填写要求见附录O (29) 附录A(规范性附录)颜色图列及代号 (3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封面格式 (31) 附录C(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格式 (32) 附录D(资料性附录)原始统计表格式 (45) 附录E(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屑录井图格式 (49) 附录F(资料性附录)随钻岩心录井图格式 (50) 附录G(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封面及扉页格式 (51) 附录H(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目录格式 (53) 附录I(规范性附录)录井报告数据表格式 (55) 附录J(规范性附录)录井综合图格式 (75) 附录K(规范性附录)岩心录井图格式 (76) 附录L(规范性附录)绘图要求 (77) 附录M(规范性附录)资料上交项目(一) (78) 附录N(资料性附录)资料上交项目(二) (80) 附录O(规范性附录)原始记录、录井报告数据表填写细则 (81) 附件A(规范性附录)探井化验项目取样及成果要求 (92) 附件B(规范性附录)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 (9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