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的基本性质 (2)
- 格式:ppt
- 大小:306.00 KB
- 文档页数:21
5.2 等式的基本性质-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1. 等式的定义等式是指两个数或表达式之间用等号连接起来的关系式,表达了它们相等的关系。
2. 等式的基本性质对于等式a=b,有以下基本性质:1.对a、b、c三个数,如果a=b,那么a+c=b+c;2.对a、b、c三个数,如果a=b,那么a-c=b-c;3.对a、b、c三个数,如果a=b,那么ac=bc;4.对a、b、c三个数,如果a=b,且c≠0,那么a/c=b/c。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学会如何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
2.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通过教师讲解,将等式的基本性质介绍给学生;2.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方法。
3.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教师介绍等式的基本性质;2.展示例题,让学生尝试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3.提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的方法;4.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学习等式的基本性质;2.学会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
2.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在实际运用时,如何确定何时需要用到等式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案例1. 例题设x + 3 = 7,求x的值。
解: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可知,要求x的值,可以让7-3得到x的值即可。
∴ x = 42. 练习题1.如果a=b,那么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a+c=b-cB. a-c=b+cC. ac=bcD. a/c=b/c答案:B2.如果a×b=c,那么以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A. (a+b)×b=cB. a+b+c=cC. a+b×c=ac+bD. a÷b=c答案:C五、学习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2等式的基本性质说课稿2(新版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上册》第5章一元一次方程5.2等式的基本性质是本金册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等式的定义、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乘除同一个数的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性质。
这些性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方程等基础知识,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等式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来加强。
此外,学生还需要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等式的概念,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的性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等式的基本性质。
2.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等式的性质,增强学生的理解。
3.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体会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概念。
2.新课导入:介绍等式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发现等式的性质。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等式的性质,交流解题心得,提高合作能力。
5.总结提升:对等式的性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等式性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