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的基本性质 (2)
- 格式:ppt
- 大小:290.50 KB
- 文档页数:17
等式的性质(二)(教案)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等式的性质(二)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等式的单项式加减法与等式的倍数关系的概念。
2、通过练习掌握等式的单项式加减法与等式的倍数关系的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解决等式的单项式加减法与等式的倍数关系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等式的单项式加减法与等式的倍数关系的概念与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等式的单项式加减法与等式的倍数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今天的学习内容。
2、通过让学生计算下面两个式子的结果来引进本节课的新知识:4x + 5x = ___________;6y - 2y = ___________。
二、讲授新知1、等式的单项式加减法等式的单项式加减法是指将同一等式两边相等的单项式加或减起来,仍可以得到一个等式的运算法则。
例如:2x + 3x = 5x,7y - 4y = 3y等。
2、等式的倍数关系等式的倍数关系是指将等式中的每个单项式的系数乘以同一个非零常数,所得到的新等式仍是一个等式。
例如:如果A = 4x + 3y,那么2A = 8x + 6y,3A = 12x + 9y等。
三、案例演示1、通过让学生自己思考,口算下面算式:3x + 2x - x = _____________;4y - 3y + 2y = ______________。
2、通过经典案例的展示向学生呈现等式的单项式加减法和等式的倍数关系的实际应用。
例1:有一家酒厂生产红酒,80升葡萄汁加50升水可以生产80升红酒。
若酿造120升红酒,需要多少升的葡萄汁与水?解题思路:由前面的条件得到如下等式:80升葡萄汁 + 50升水 = 80升红酒。
若要酿造120升红酒,则需要新的等式:y升葡萄汁 + z升水 = 120升红酒。
由等式的倍数关系可知:80升葡萄汁 + 50升水 = 80升红酒是等式的倍数关系的例子。
将方程两边分别乘以一个常数就可以得到新的方程:1.5y升葡萄汁 + 1.5z升水 = 180升红酒。
1.1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林家村初中孙志芳〖学习目标〗1.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实物,认识基本的几何体。
2.通过比较不同的物体学会观察物体间的不同特征,体会几何体的联系和区别。
3.会对简单几何体进行正确的分类。
〖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具体情境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何体的特征。
难点:观察身边的事物,用数学的眼光来评价它们;借助所了解的图形,归纳出几何体的分类。
〖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1.让学生回忆小学学过的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等,并展示实物教具和模型,让学生回忆这些几何体的形状。
2.请学生自己画一些立体实物(比如杯子等)。
3.组织学生观察校园里哪些物体与我们学习过的几何图形形状类似,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结果说出来(例如,学校里的垃圾桶是圆柱体,花池是六棱柱),由此让学生感觉到,正是这些基本图形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从而引出新课――我们身边的图形世界。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1.仔细观察课本第4页各图,并回答又有哪些与熟悉的几何体形状类似的物体。
2.认真观察课本第6页上图,然后分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长方体、正方体类似?(2)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与圆柱、圆锥类似?(3)请找出图中与笔筒形状类似的物体。
(4)请找出图中与地球形状类似的物体。
3.观察课本第6页图1-1 ,1-2, 1-3自己的语言描述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几何体的特征。
【精讲点拨】各类几何体的特征训练提升课本5-6页练习1 , 2合作交流(二)组内观察讨论课本第6页交流与发现中的各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哪些面是平的?哪些面是曲的?2.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物,说出他们的表面是平的还是曲的?练习课本第7页1 ,2【学习体会】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你的周围都存在着数学吗?作业:1.习题1.1。
2.动手做一个你认为在生活中比较实用的几何体。
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数学书P55-56及“做一做”。
教材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然后通过四幅插图描绘了利用天平进行实验,探究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前两幅图描绘在天平的两边同时放上或拿走同样的物品,天平仍然平衡。
这实际上揭示了等式的一条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后两幅图描绘了把天平两边的物品翻倍或只取它的几分之一,天平保持平衡。
这实际上揭示了等式的另一条基本性质,即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这几幅连环画式的插图,一方面提示教师可以怎样演示,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思考、感悟天平保持平衡的变化规律,提供了直观的观察材料。
有必要指出,教具演示能使学生看到动态的过程,获得实实在在的真切感受。
但演示过后,出现在学生眼前的,只剩最后的结果状态。
而连环画式的插图,没有实物演示那么生动,但可以保留初始状态和结果状态,便于学生观察、比较前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教材没有出现“等式基本性质”的名称,也不给出概括性质的文字。
这是因为,在本单元中,等式的基本性质(称之为“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 ),只是作为解方程的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1. 通过天平演示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让学生初步认识等式的基本性质。
2. 利用观察天平保持平衡所发现的规律能直接判断天平变化后能否保持平衡。
3. 培养学生观察与概括.比较与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话来阐述天平保持平衡的几种变换情况,进而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教具准备:天平及相关物品。
(也可以将插图制作成课件让学生逐步观察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时,可以先按课本提示设问、再开始演示。
也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天平左边放上茶壶,右边放上两个杯子,保持平衡。
然后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再进一步提问:往两边各放1个杯子,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后,教师通过演示加以验证,得出1个茶壶加1个杯子的质量等于3只杯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