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20
第一章概论导学: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了汽车检测与故障维修的概述、基础知识和诊断方法。
知识结构:第一章:概论学习单元一:概述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目的、分类和基本方法等学习单元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知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术语和诊断参数学习单元三:现代诊断方法与检测设备现代诊断方法和常用的检测设备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现代诊断方法与检测设备学习难点:现代诊断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发展过程;2.掌握汽车诊断的基本方法,了解汽车诊断的常用设备。
学习建议:在掌握了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了解汽车诊断的常用设备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根据本文的相关资源链接到相关网站进行知识拓展性学习。
学习单元一概述一、学习导引:导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过程中,要结合三大基本方法,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弄清我国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师建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多观察,多分析,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同时学会这种分析过程。
任务指派:上网搜集一些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方面的视频,分析视频里面哪些部分分别属于人工经验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自诊断法等。
二、学习内容:一、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是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以及在汽车不解体条件下的检测手段,以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及其故障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检测设备的研制、诊断参数的确定、汽车故障的诊断和汽车技术状况的预测等多方面内容。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涵盖多门学科:现代控制理论、信号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工程、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应用数学、数理统计以及相关的应用学科。
它以检测技术为基础,以诊断为目的,通过对汽车性能参数或工作能力的检测,依靠人工智能科学地确定汽车的技术状态,识别。
判断故障、甚至预测故障,为汽车继续运行或进厂维修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地位1.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实施汽车维修制度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汽车维修采用“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维修制度。
这种维修制度是根据车辆检测诊断和鉴定的结果,对车辆进行视情处理,施以不同的作业范围,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拆卸,最大限度发挥零件的使用潜力,提高汽车的可靠性和使用经济效益。
实施这一维修制度,是以先进的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为前提的。
因此,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检查、鉴定车辆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维修技术发展,实现视情修理的重要保证。
2.发展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室提高维修效率、监督维修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汽车维修任务相应加大;同时汽车结构日益复杂,汽车维修难度也相应加大,因此单凭经验进行汽车维修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的技术要求。
在车辆技术保障中,查找故障的时间约为70%,而排除和维修的时间约占30%。
所以,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在汽车保障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它是提高维修效率、保证维修质量的重要措施。
3.加强汽车安全技术检测是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现象十分严重,现已构成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因此,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对汽车的技术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找出隐患及时排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能更好地确保汽车的行车安全。
三、汽车检测与诊断的目的与分类对汽车进行检测与诊段是为了确定再用车辆的技术状况并查明故障的具体部位,确定故障原因并对其进行维护或修理,使其恢复正常。
汽车检测可分为以下几类。
1.汽车安全、环保性能的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和环保性能检测,目的是建立安全和环保的监控体系,强化汽车的安全管理,确保汽车具有符合要求的外观容貌、良好的安全性能和符合规定的尾气排放,使其在安全、高效和低污染的条件下运行。
2.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对汽车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综合性能检测,目的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确定运输车辆的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监控,确保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和排放性。
3.汽车故障的检测诊断对故障汽车的检测诊断,目的是在不解体的情况下,查出故障的确切部位和产生的原因,从而确定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排除故障的效率,使汽车尽快恢复正常。
4.汽车维修时的检测汽车维修前的检测,目的是找出汽车技术状况与标准值相差的程度,从而确定汽车是否需要大修或应采取何种技术措施修复,以实现视情修理;汽车维修过程中的检测,目的是确诊故障的部位和原因,提高维修质量及维修效率;汽车维修后的检测,目的是检验汽车的使用性能是否得到恢复,以确保维修质量。
四、汽车检测诊断的基本方法汽车技术状况的诊断是由检查、分析、综合判断等一系列活动完成的。
从完成这些活动的方式来看,汽车诊断的基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1.人工经验诊断法人工经验诊断法是凭借诊断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知识,利用简单工具,在不解体汽车或局部解体情况下,根据汽车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外部异常状况,通过眼看、手摸、耳听等手段,边检查、边试验、边分析,进而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定性分析或对故障部位和原因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不需专用的仪器设备,但对诊断人员的经验依赖性强,诊断速度慢、准确性差、不能定量分析。
2.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汽车不解体的情况下,利用各种专用仪器和设备,对汽车、总成或机构进行测试,并通过对诊断参数测试值、变化特性曲线、波形等的分析判断,定量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确诊故障部位和原因的一种方法。
它诊断速度快、准确性高、能定量分析。
但投资大,需占厂房。
3.自诊断法自诊断法是利用汽车电控单元的自诊断功能进行故障诊断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一定的操作方式,把汽车电控系统中电控单元的故障码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查阅相应的“故障码表”来确定故障的部位和原因。
这三种方法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并不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的。
人工经验诊断法是检测诊断的基础,它在汽车诊断的任何时期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即使汽车专家诊断系统,它也是把人脑的分析、判断通过计算机语言转化成电脑的分析判断。
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在人工经验诊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它在汽车检测诊断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使用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法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诊断法,对于电子控制的汽车各大系统十分有效,而且快捷准确,这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的。
五、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多功能化和自动化而发展起来的。
1.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状况50年代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就形成以故障诊断和性能调试为主的单项检测技术和生产单项检测设备。
60年代后期,国外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发展很快,并且大量应用电子、光学、理化与机械相结合的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检测技术。
例如:非接触式车速仪、前照灯检测仪、车轮定位仪、排气分析仪等都是光机电、理化机电一体化的检测设备。
7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检测诊断、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检测结果直接打印等功能的汽车性能检测仪器和设备。
80年代,发达国家的随车诊断已成为故障诊断的主流;车外诊断设备更具有诊断复杂故障的能力,具有汽车专家系统。
20世纪90年代后,国外汽车诊断设备发展的重要特征是直接采用各种自动化的综合诊断技术。
各工业发达国家相继建立汽车检测站和检测线,使汽车检测制度化。
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在管理上已实现了“制度化”;在检测基础技术方面已实现了“标准化”;在检测技术上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
2.我国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概况从60年代开始研究汽车检测技术,为满足汽车维修需要,当时交通部主持进行了发动机汽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等检测仪器的研究、开发。
7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了汽车检测技术,汽车不解体检测技术及设备被列为国家科委的开发应用项目。
由交通部主持研制开发了反力式汽车制动试验台;惯性式汽车制动试验台;发动机综合检测仪;汽车性能综合检验台(具有制动性检测、底盘测功、速度测试等功能)。
80年代初,交通部在大连市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
从工艺上提出将各种单台检测设备安装联线,构成功能齐全的汽车检测线,其检测纲领为30000辆次/年。
80年代中期,汽车监理由公安部主管,1990年底统计,全国已有汽车检测站600多个,形成了全国的汽车检测网。
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近千家,其中A级站140多家。
1990年交通部发布第13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1991年交通部发布第29号部令《汽车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
我国已能自己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如大型的技术复杂的汽车底盘测功机、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四轮定位仪、悬挂检测台、制动检测台、排气分析仪、灯光检测仪等等。
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100多项。
从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建站到汽车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都基本作到了有法可依。
3.我国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1)汽车检测技术基础规范化我国检测技术发展过程中,普遍重视硬件技术,忽略或是轻视了难度大、投入多、社会效益明显的检测方法、限值标准等基础性技术的研究。
随着检测手段的完善,与硬件相配套的检测技术软件将进一步完善。
今后应重点开展下述汽车检测技术基础研究:制定和完善汽车检测项目的检测方法和限值标准;制定营运汽车技术状况检测评定细则,统一规范全国各地的检测要求和操作技术;制定用于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大型检测设备的形式认证规则,以保证综合性能检测站履行其职责。
(2)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目前国外的汽车检测设备已大量应用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并采用计算机测控,有些检测设备具有专家系统和智能化功能,能对汽车技术状况进行检测,并能诊断出汽车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引导维修人员迅速排除故障。
我国目前的汽车检测设备在采用专家系统和智能化诊断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如四轮定位检测系统,电喷发动机综合检测仪等等,还主要依靠进口。
今后我们要在汽车检测设备智能化方面加快发展速度。
(3)汽车检测管理网络化目前我国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已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检测,虽然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了计算机测控,但各个站的计算机测控方式千差万别。
即使采用采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的,也仅仅是一个站内部实现了网络化。
随着技术和管理的进步,今后汽车检测将实现真正的网络化(局域网),从而作到信息资源共享、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
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高速公路将全国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联成一个广域网,使上级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即时了解各地区车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