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感染情况研究及防控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657.37 KB
- 文档页数:2
梅毒工作总结
梅毒是一种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性病,由梅毒螺旋体引起。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
率逐渐上升,给社会和个人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在防治梅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在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在梅毒的宣传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
宣传资料和利用社交媒体等途径,向公众普及梅毒的预防知识和治疗方法,提高了人们对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了他们对梅毒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其次,我们在梅毒的筛查和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建立了梅毒筛
查的定期检测机制,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的梅毒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梅毒患者,有效控制了梅毒的传播。
同时,我们也不断完善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梅毒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梅毒
的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一些青少年和特定人群中,对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还不够。
其次,梅毒的筛查和治疗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对梅毒的筛查和治疗水平还有待提高。
总之,梅毒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需要我们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来
防治。
我们要继续加强梅毒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梅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要加强梅毒的筛查和治疗工作,及时发现和治疗梅毒患者,有效控制梅毒的传播。
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治成效,让人们远离梅毒的危害。
梅毒院感防控措施一、背景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于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使得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梅毒感染病例数逐年上升,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梅毒院感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本文旨在探讨梅毒院感防控措施,以达到以下目标:1.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2.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和传播率;3.提高医护人员对梅毒院感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4.为医院制定有效的梅毒院感防控方案提供参考。
三、措施为了实现以上目标,以下措施可以采取:1.加强健康教育:开展梅毒预防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规范诊疗流程:制定梅毒诊疗流程,明确诊疗步骤和操作规范,减少诊疗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3.强化消毒隔离:对梅毒患者进行隔离治疗,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和医护人员的出入,避免交叉感染。
4.定期监测与排查: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定期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感染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5.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疗设备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水平和诊疗质量。
6.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梅毒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为制定防控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7.强化监督与考核: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估,确保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和执行。
8.加强社会宣传:通过媒体和社会宣传渠道,普及梅毒防治知识,提高公众对梅毒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9.开展科研与技术创新:针对梅毒院感防控的实际问题,开展科研与技术创新工作,探索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和方法。
10.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制定梅毒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11.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梅毒防治合作与交流活动,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我国梅毒院感防控的整体水平。
12.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对于在梅毒院感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医护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对于不遵守防控规定、造成感染事故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以示警戒。
宁夏人民医院梅毒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方法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即梅毒螺旋体引发一个慢性性传输疾病。
其经过性行为能够在人群中相互传输,并能够由母亲传染给胎儿,危及下一代。
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路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为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梅毒,我科特制订《宁夏人民医院梅毒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方法》,现下发各院区、科室,请医务人员遵照实施。
一、梅毒病毒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方法(一)病房消毒隔离方法1、梅毒病人有条件情况下单间隔离,设隔离标识。
2、严格实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接触感染患者周围环境前后应进行手卫生。
3、认真做好床边隔离,医务人员在对梅毒病毒感染患者诊疗及护理时操作放至最终集中进行。
4、医务人员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必需佩戴手套、口罩。
必需时需佩戴双层手套、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及穿戴含有防渗透性能隔离衣,操作完成,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需时进行手消毒。
5、患者产生全部垃圾均视为医疗废物,病室设置医疗废物桶,套双层医疗废物包装袋,搜集前应在医疗废物搜集标签上注明感染性疾病名称,交由医疗废物专职人员搜集。
6、加强患者或诊疗环境清洁、消毒工作。
使用专用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物体表面、地面采取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该立即消毒。
7、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及器具,反复使用医疗器械用后置于防渗漏容器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CSSD单独回收处理。
和患者直接接触反复使用医疗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诊疗盘、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员专用,并立即消毒处理。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员专用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8、病人送检标本放在固定容器里,容器外不得污染,并有特殊标识,送检容器在使用后用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或高压消毒处理。
9、患者用后被服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后,交由专员搜集清洗。
医疗暴露梅毒处置方案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病,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
对于医疗工作者来说,存在一定的职业暴露风险。
本文介绍医疗暴露梅毒的处置方案。
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到可能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从而面临感染风险的情况,包括意外针刺、血液飞溅等。
职业暴露的风险医护人员在诊疗梅毒感染患者时,面临着梅毒螺旋体的血液或体液暴露风险。
如果不及时处置,可能会导致医护人员感染梅毒,甚至危及生命。
职业暴露的处理原则及时处理一旦发生职业暴露,需要尽快处理。
因为病原体在体内滞留时间越长,感染的风险越高。
一般应在发生职业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处置。
给予及时的治疗职业暴露梅毒后,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
治疗包括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等。
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做好随访和观察对于职业暴露梅毒后的医护人员,在治疗结束后,需要做好随访和观察。
密切关注医护人员出现的梅毒症状,及时发现并治疗。
职业暴露的处置步骤步骤一:立即处理伤口如果发生针刺等职业暴露,应当立即进行伤口处理。
处理方法包括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然后用酒精或碘伏消毒伤口。
步骤二:确认暴露种类根据具体的情况,确认暴露的种类和危险程度。
如果是梅毒感染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接触,属于高危暴露。
步骤三:评估暴露风险程度针对不同的暴露情况,需要评估暴露的风险程度。
评估结果可以指导后续的处置方案。
步骤四:进行血液检测在发生职业暴露后,需要进行血液检测。
早期检测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也可以更早地发现是否感染,采取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
步骤五:根据检测结果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检测结果,对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有效防治梅毒的发生。
总结针对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梅毒,需要及时处理。
一旦发生暴露,应根据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时检测和治疗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职业暴露风险的预防,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皮肤性病学病例分析病例分析:患者是一名35岁的男性,他前来求诊因为出现了明显的外生殖器部位疼痛和溢液。
患者表示他最近与一位陌生女性发生了性行为,但他没有使用保护措施。
从接触后的第二周开始,他的阴茎上出现了一些疼痛性红疹,并伴有瘙痒感。
病情逐渐加重,从红疹发展为水疱,然后变成溃疡。
此外,患者还出现了轻度的发热和乏力。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可以初步怀疑他可能患上了性病。
在外生殖器上出现的溃疡病变可以是梅毒的表现之一、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
患者的非保护性行为和症状的发展过程是支持这种猜测的依据。
为了确诊,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包括非特异性梅毒试验(如非梅尔滨试验)和特异性梅毒试验(如螺旋体卡和抗体吸附试验)。
这些检查可以检测出人体对梅毒螺旋体的免疫反应,从而确定是否感染了梅毒。
同时,我们还可以对溃疡进行细菌培养和PCR检测,以进一步确定感染源和治疗方案。
如果患者最终被确诊为梅毒感染,我们可以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般来说,梅毒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如青霉素。
在早期感染阶段,一次性注射青霉素G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对于晚期感染或无法耐受青霉素的患者,可以选择其他抗生素治疗,如四环素和阿奇霉素等。
治疗完成后,患者应接受定期的随访和检查,以确保病情的稳定和避免复发。
此外,他还应接受相关的性传播疾病的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其他潜在的感染。
总结:皮肤性病学的病例分析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这个案例中,通过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以确定他可能患上了梅毒。
根据诊断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适当的治疗措施,并建议患者进行定期检查和随访,以确保他的健康状况和预防疾病复发。
梅毒工作总结
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近年来,我院在梅毒的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就我院梅毒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教育。
针对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我院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包括在医院内部和社区中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资料,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
通过这些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患者对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二、加强病例监测。
我院建立了梅毒病例监测系统,对患者进行及时的登记和报告,加强对梅毒病例的监测和追踪,及时发现和处理疑似病例,有效控制了疫情的传播。
三、加强诊疗服务。
我院设置了专门的梅毒诊疗科室,配备了专业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提供了规范的诊疗服务,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管理。
四、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梅毒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我院组织了多次梅毒相关的培训活动,包括学术讲座、临床技能培训等,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五、加强社区管理。
我院积极参与社区卫生管理工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梅毒筛查和宣传活动,加强了对患者的管理和救治工作。
总的来说,我院在梅毒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宣传力度不够、病例监测不够及时等。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进一
步加强梅毒防治工作,提高患者对梅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病例监测和诊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有效控制梅毒的传播。
医院梅毒控制实施方案
首先,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梅毒监测体系。
通过定期进行梅毒筛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断患者的梅毒感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和治疗,阻断梅毒的传播链条。
同时,医院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梅毒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梅毒的认识和诊断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其次,医院应建立规范的梅毒感染控制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建立梅毒感染病例的报告和登记制度,对患者进行隔离和管理,加强医疗废物的处理和消毒,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和消毒,确保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梅毒的传播和扩散。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宣传梅毒的预防知识和传播途径,增强患者和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患者之间和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降低梅毒的传播风险。
最后,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梅毒感染监测和评估机制。
定期对医院内梅毒感染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梅毒防控工作,提高医院梅毒防控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医院梅毒控制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降低梅毒的传播风险,保障医院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加强对梅毒防控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不断提高医院梅毒防控工作的水平和能力,为维护医院的良好医疗秩序和患者的健康福祉做出应有的贡献。
Mod Diagn Treat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Sep 29(17)梅毒属性传播疾病,它由苍白螺旋体引起,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呈一慢性过程,同时它的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也可以多年无症状,一直处于潜伏状态。
人体普遍易感,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其次为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性活跃者、吸毒者和性乱者等[1]。
它与艾滋病、淋病等26种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管理。
其中潜伏梅毒多见,其次为一、二期梅毒[2]。
本次选取了近两年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57例患者,对其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及分析,从而了解皮肤科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感染情况,并对其提出相关防控对策。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1257例就诊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0例(48.53%)、女647例(51.47%);年龄19~60(36.20±11.70)岁;30岁及以下507例(40.33%)、31~49岁(含)551例(43.84%)、50岁及以上199例(15.83%)。
检查前,对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告知。
1.2方法所有样本,首先进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 )血清学检测,之后对Trust 阳性患者再进行TPPA 实验,最后对双阳患者进行总结分析,从而分析患者梅毒感染情况。
Trust 检测试剂来自于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TPPA 检测试剂来自于富士瑞必欧珠式会社。
1.3临床观察指标对1257例患者进行梅毒阳性检测率比较,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因素对患者梅毒阳性检测率是否产生影响。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用χ2检验进行计量资料(n ,%)分析,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梅毒检测结果1257例皮肤科门诊就诊人员中检出梅毒感染人员389例,梅毒阳性总检测率为30.95%。
2.2不同性别就诊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比较女性梅毒218例,阳性检测率33.69%;男性梅毒171例,阳性检测率28.03%。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3不同年龄层次就诊人员的梅毒检测结果比较低年龄组(30岁及以下)梅毒阳性检出率为28.99%,中年龄组(31~49岁)梅毒阳性检出率为25.05%,高年龄组(50岁及以上)梅毒阳性检出率为52.26%。
三组数据相比较,高年龄组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低年龄组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2。
3讨论梅毒全球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达到1200万左右,南亚、东南亚和次撒哈拉非洲等为高发集中地。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梅毒患者近几年增长迅速,甚至成为性传播疾病报告病例数最多的病种。
据统计,在所报告的梅毒病例数据中,潜伏梅毒位居首位,其次为一、二期梅毒,先天梅毒也与日俱增。
科学证明,大量梅毒螺旋体常驻在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如未患病者皮肤或粘膜破损,甚至细微伤口,如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梅毒螺旋体都可通过细微破损进入人体,从而感染梅毒。
国家对血站管理工作极其重视,早已切断血源买卖皮肤科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感染情况研究及防控对策刘萍袁张菁(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南昌330003)摘要:目的研究皮肤科门诊就诊人员的梅毒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控制梅毒的工作提供有效数据。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1257例,对其进行Trust 血清学检测,统计患者中梅毒感染情况,分析相关数据。
结果统计数据表明在皮肤科门诊就诊的1257例患者,其中女性梅毒阳性检测率高于男性(P <0.05),高年龄组梅毒阳性检测率最高(P <0.05)。
结论加强性病知识宣传力度,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皮肤科;门诊;梅毒;感染;防控中图分类号:RR75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11 ̄8174(2018)17 ̄2751 ̄02表1不同性别患者梅毒检测结果比较(n )n阳性人数阳性率(%)男性女性61064717121828.0333.69n阳性人数阳性率(%)低年龄组(≤30岁)中年龄组(31~49岁)高年龄组(≥50岁)50755119914713810428.9925.0552.26表2不同年龄层次患者梅毒检测结果比较(n )2751··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Sep29(17)途径,故通过输血途径传播极少见。
而获得性梅毒,传染源为早期梅毒病人,通过无安全措施的性行为感染率高达95%,通过接吻、输血、污染的衣物等方式感染梅毒病例较少。
至于胎传梅毒,一般由患梅毒的母体传染给胎儿,其中一、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的母体传染给胎儿的几率颇高[2]。
皮肤科门诊病种主要为各种皮肤病、性传播疾病(STD),在STD方面,主要负责对其进行筛查、诊断以及治疗。
为了解皮肤科门诊的就诊人员梅毒感染情况,更好、更有效的做好梅毒防控工作,本次研究对1257例就诊人员进行梅毒检测,结果梅毒感染阳性率为30.95%,其中女性33.69%,男性28.03%。
女性梅毒感染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
主要原因考虑女性对性传播疾病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性行为感染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且女性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不够明显,甚至可以无症状。
而男性社会经验相对丰富,一般对高危行为的保护意识较强,感染梅毒的概率相对较低[3]。
此外,本次研究根据低年龄组(≤30岁)、中年龄组(31~49岁)、高年龄组(≥50岁)三个年龄组作出相关梅毒感染情况分析,低年龄组(30岁及以下)梅毒阳性检出率28.99%,中年龄组(31~49岁)梅毒阳性检出率25.05%,高年龄组(50岁及以上)梅毒阳性检出率52.26%。
三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显示高年龄组的梅毒感染风险较高,其次为低年龄组。
可能原因考虑老年男性对性行为存在需求,但在此群体中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同时老年女性梅毒感染者往往处于被动感染状态,加强对高年龄组群体的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相关行为干预迫在眉睫[4]。
另低年龄组梅毒感染颇高,可能与现代年轻人思想开放、婚前性行为随意性相关,致使梅毒感染阳性率上升。
梅毒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性接触传染占95%。
其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及血源性传染。
梅毒螺旋体主要通过性交皮肤破损处进入体内传染,在皮肤粘膜破损处可见大力病毒体,同时在唾液、乳汁、精液、尿液中也多见。
在感染病毒1年内,且未经治疗的病人传染性最强,随着患者病期的延长,其传染性也随之减低,如感染期限超过4年者,一般通过性接触零传染性。
当然,干燥的皮肤和完整的粘膜,病毒也可侵入。
仅少数病例报道可通过接吻、哺乳等密切接触传染,但必须在接触部位附有大量梅毒螺旋体病毒。
梅毒螺旋体一般在人体外生存小于1~2h,这和它的厌氧性有关,对外界的抵抗力极弱,在体外很难生存,仅阳光照射和干燥环境就能让它快速死亡,同时它对化学药品也很敏感,不耐高温,一般煮沸、干燥、肥皂水等都很容易杀死它,也因此通过各种器物的间接传染的可能性极低。
其次血液传播,供血者梅毒阳性,如被受血者采用即传染,所以血站这类部门要做到严格把关,控制源头。
胎传梅毒,即先天梅毒,胎儿通过胎盘血行被患有梅毒的母体传染。
妊娠期前4月,胎盘滋养体的保护胎儿,杜绝梅毒螺旋体病毒侵入,所以妊娠期前4月胎儿不被感染,随着滋养体萎缩,梅毒螺旋体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从而传染胎儿。
故妊娠初3个月内、妊娠末3个月都需正规治疗。
防控对策,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鼓励正当性行为,合理使用安全套[5]。
创建性病规范化门诊,为性病病人提供全面规范的服务,督促患者定期复诊及检测[6]。
其次采取以下防控对策:(1)性传播为最主要传播方式。
杜绝不正当的性行为,提倡洁身自好。
一旦高危行为或不安全的性接触史,应及时作梅毒血清试验,早发现早治疗。
(2)间接传播方面,公共场合注重个人卫生,不与他人公用毛巾、盆具等。
(3)血源性传染方面,正规医院输血,输血前核对血液的检查证明等。
(4)追踪梅毒阳性患者的性伴侣,凡与梅毒患者有过高危行为的人员都应该到医院进行梅毒检测,在没有治愈前严禁性生活。
(5)先天梅毒的预防,加强育龄妇女及孕产妇梅毒血清学筛查,对孕妇梅毒病毒携带者,应尽早预防性治疗,防止胎盘传播,对于未婚男女病人,治愈后才能结婚。
(6)病人行规范治疗后,应定期追踪随访,观察血清。
参考文献:[1]金玫华,杨中荣,李婧,等.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2018,30(8):809 ̄811.[2]白洁,孙菲.性病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检测情况研究[J].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Electronic Version),2018,18(14):154 ̄158.[3]宋潇,仲伟麒,谢艳光.性病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检测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7,10(3):59 ̄60.[4]侯霞,郭昕,高俊峰,等.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4):821 ̄826. [5]钟江红.性病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检测情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 (28):159 ̄160.[6]丁凤,程志新,虎峻瑞.2010-2012年某医院性病规范化门诊梅毒感染现况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0):948 ̄949.收稿日期:2018 ̄05 ̄112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