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海力布 名师教案 部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77.00 KB
- 文档页数:1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范文(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4、复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
《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据说在*****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这个故事,看有多少同学能自己读懂。
二、自学课文1、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
经过;海力布得到了龙王的宝石。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2、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读给大家听。
三、小组合作研讨想一想,从使你感动的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引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言行,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从中感受到海力布一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好品质。
)(当海力布从鸟儿那里听说“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这个消息时,“他急忙跑回来”告诉大家。
这说明海力布是个心中有他人的人。
当乡亲们听了海力布的话,谁也不相信时,“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可见海力布为乡亲们的安危十分担忧。
时间就是生命,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怎样让乡亲们安全转移呢?此时的海力布别无选择,他把从鸟儿那里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难道他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不。
他在危急时刻,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早已做好了**的准备,这是何等可贵的舍已为人的精神啊!此外还要引导学生体会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后,龙王要酬谢他,面对珍宝,海力布不贪心,只是接受了对自己打猎有所帮助的一颗宝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酬”等4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酬”等11个字和“猎物”等18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能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条理,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哪几件事。
3、尝试用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学习创造性复述。
4.能根据课文内容,用一段话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2、3、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教师:“酬”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酬”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
(PPT出示单元导读)预设: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民间故事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3、小结:对了。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民间故事的课文。
民间故事是一种口头艺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流传下来,寄托了人们朴素的愿望,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学习这些课文,我们要了解课文内容,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学习训练;还要学习如何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好吗?板书课题:9 猎人海力布2、齐读课题。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认识“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尊敬”等18个词语。
2. 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3. 能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 能抓住文中关键语句,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2)能抓住文中关键语句,体会海力布的高尚品质。
2. 教学难点能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学习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三、教学方法1. 默读法:通过快速默读,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3. 讲述法:引导学生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故事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板书课题)2.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海力布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猎人?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等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2. 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酬谢、发誓、谎话、迟延、牺牲、后悔、叮嘱、崩塌、焦急、催促(2)指名读,正音。
(3)理解词语:酬谢、发誓、迟延3. 交流讨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1)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概括。
(2)总结:课文写了海力布救小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这两件事。
(三)精读课文,感悟品质1. 默读课文,思考: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 学生自主学习,圈画相关语句,做批注。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积累“酬谢、叮嘱、发誓、倾盆大雨”等词语。
2.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
3.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语文要素:阅读:1.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
2.能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3.能简单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习作:学会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人文主题学习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1.读懂海力布为救百姓不惜牺牲自己变成石头的故事。
2.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听过《宝莲灯》、《精卫填海》、《八仙过海》这些故事吗?2.这些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它们都有一个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具有超人的力量。
我们把这些故事叫做民间故事。
3.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一个叫海力布的人变的,大家就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这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4.出示课题。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预习情况。
读准词语:报答酬谢崩溃千真万确狂风怒号(háo) 淹没(mò)指导字形酬三、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会变成一块石头呢?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用一句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2.交流归纳:起因:海力布救龙女得宝石。
经过:海力布救乡亲变石头。
结果:乡亲得救纪念海力布。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四、深入学习,研读课文。
(一)学习“得宝石”部分,从海力布选择宝石,感受海力布热心助人的品质。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第【1】篇〗一、文本教学解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属于2022版课程标准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以及“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
单元学习需要学生发现和持久理解的大概念是:1.民间故事表达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复述可以促进记忆和理解,运用合适支架(梳理情节信息+想象创造)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故事内容,为复述提供积极支撑。
《猎人海力布》是我国蒙古族地区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热心助人的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得到了一块可以听得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小白蛇告诉他不能把能听懂动物说话这件事告诉别人,否则自己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但是在一次打猎中,从动物对话中得知洪水即将来袭的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说出了实情,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本单元导语页的人文主题旨在告诉我们民间故事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往往没有具体的创作者,是由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于民间的,因此,民间故事一般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基于现实的想象。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映像,这些故事的内容大都情节夸张,充满幻想,不局限于真实的生活,但与神话故事相比,这种神奇的想象又都留有先民生活的印迹。
比如《猎人海力布》中的主人公是一名猎人,是游牧民族中一种较为主流的职业,猎人海力布因为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所以在龙宫得到了一颗能够听得懂鸟兽语言的宝石,这一情节的想象源于先民与大自然抗衡的现实挑战,即他们需要通过观察鸟兽的异常行动来判断自然灾害。
二是口语化的表达。
民间故事中有很多口语化的表达,《猎人海力布》也不例外,例如“方便极了”、“住的好好的”、“总得”,这些语言学生一读就懂,基本不存在理解困难,不仅如此,《猎人海力布》的情节发展的时间线也很清晰,即“从前”“有一天”“这样过了几年”,根据时间线索,学生很快能够找到《猎人海力布》包含的两个小故事,即“救白蛇得宝石”和“救乡亲变成石头”。
9猎人海力布教学目标1.认识“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酬谢”等18个词语。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些事情。
3.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4.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点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教学难点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酬”读chóu,不要读成yǒu或zhōu。
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发现生字的读音、字义与字形之间的联系。
如“誓=折+言”,“发誓”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慌=讠+荒”,“谎话”是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誓”与“谎”都与言语有关。
“牺牲”一词,古代指用牲畜祭祀的统称,所以是牛字旁,现指为正义献出自己生命或舍弃权利、利益。
“酬”的左半部分“酉”不要少一横,右半部分“州”的竖撇、竖、竖三个笔画的间距相等,整体上要写得瘦长一些。
“焦”上半部分“隹”是四横,不是“住”。
“谎”的右半部分中间的“亡”不要多写一点。
“延”被包围的部分不是“壬”,而是“”,其末笔是竖折。
阅读理解“创造性复述”是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准确把握创造性复述的要求。
创造性复述要以理解故事内容为基础,尊重故事的基本内容与价值取向。
要引导学生找到“创造”的生发点,如,在叙述简略的地方为故事增加情节,丰富故事细节。
教学的重点是在尊重课文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丰富故事内容。
迁移运用要抓住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紧搬家这一部分,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进行表演。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列出复述提纲,根据提纲先练习一般复述,再进行创造性复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完课文以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部编版猎人海力布教案(必备3篇)部编版猎人海力布教案(1)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大家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上有喊救命的声音。
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
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
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回去,我爸爸一定会好好酬谢您。
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
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
只要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
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
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
老龙王对海力布十分感激,要重谢他。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已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我吧。
”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
他把宝石含在嘴里,能听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
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
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借助人物关系图,简要概括这个故事2.研读关键情节,体会主人公海力布奉献自我的精神3.从人物性格出发,选择合适情节,展开创造性复述教学重难点:借助关键情节,体会人物性格从性格特征出发,展开创造性复述教学过程一、揭题倒入,初识猎人海力布1.联系阅读体验,说说对“猎人”一词大家是如何理解的?2.学生交流:捕猎为生的人,残忍的杀害动物的人,勇敢和猛兽搏斗的人3.结合预习:说说你对文章中猎人的印象二、借助人物关系图,概说猎人海力布故事情节1.默读课文,说说看本文围绕海力布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关注人物:尝试按照出场的先后次序,把文章中的人物找出来(猎人海力布,小白蛇,村民)3.以主人公为核心,利用人物关系图,概括故事。
(1)主人公海力布和这些次要人物都发生了哪些故事海力布→(拯救)小白蛇→(酬谢报道)海力布→(告知洪水消息)村民→(怀疑)海力布→(说出真相,变成石头)村民→(后悔纪念)海力布(2)在概括中相机教学“酬谢”的酬字的书写过程中,左边的酉下面一横不要遗漏,便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说说酬谢的意思(关注酬谢要给出报答的物品)4.尝试着根据任务关系图,大概讲一讲这个故事三、从具体情节出发,体会猎人海力布的性格特征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看你读到了一个怎么样的猎人海力布?你是从哪里看出这样的性格特征的?2.联系具体文本,交流(1)出示“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2)出示“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就多了”(3)出示“要救乡亲们,只能······”3.关注次要人物相关情节(1)出示“小白蛇再三叮嘱海力布无论如何都不要说出动物对他说的话,否则就会变成石头的这样的故事情节”这段话能否删去?(2)有人说,将海力布劝说村民二村民不信任的故事情节直接去掉,故事会更简单,海力布奉献自我的品质越突出,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四、从人物性格出发,尝试对猎人海力布展开创造性复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猎人海力布》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10篇)语文教案:《猎人海力布》1【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情,并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分角色演故事。
3.认真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介绍“海里布”石头的来历。
4.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读和写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情,并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分角色演故事。
【教学难点】认真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介绍“海里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情。
(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故事导入教师口述: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
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1)学生交流听后感受。
教师提示:《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二、介绍作者甘珠尔扎布(1903年7月17日1970年),别名韩绍约、川岛隆良,蒙古族,辽宁彰武人。
《猎人海力布》是甘珠尔扎布整理的。
民间故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从这两个特点,我们就可以发现:民间故事往往因为时代久远、又是口头传播,所以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作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第【1】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以海力布或乡亲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
2.能简要介绍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的来历。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26)教师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你还记得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吗?预设1:救白蛇得宝石。
预设2:救乡亲变石头。
二、尝试创造性复述故事1.教师引导:民间故事大多通过口耳相传流传到今天,如果我们想把这个故事传下去,怎样讲述它,可以让别人对它感兴趣?(说方法)预设1:把不重要的部分省略说。
预设2:把精彩的部分有感情地讲出来。
(出示课件27)教师引导: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详细复述。
但是,如果想让故事更加精彩,最好能进行创造性复述。
继续引导:我们有时候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添油加醋”,让我们的故事更加丰富和生动,让听众觉得更有趣,但又不改变主要情节,这就是创造性复述故事。
(出示课件28)2.梳理关键情节。
教师提出要求:围绕“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这部分内容,梳理出关键的情节。
全班交流。
预设1: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无效。
预设2:海力布不得不说出实情,而后变成石头。
(出示课件29)3.学习合理扩充。
(1)以海力布的口吻讲述故事。
(出示课件30)教师提出要求:发挥想象,以海力布的口吻讲述“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无效”这一关键情节。
注意复述的时候要用恰当的语气讲出海力布的心情。
(出示课件31)教师提问: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时非常着急,在“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背后,海力布究竟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就是海力布,你打算怎样劝说不知情的乡亲们?预设:乡亲们,赶快搬家吧!这里不能住了。
大家不要问了,相信我,快搬走吧!我海力布从来不说谎话,我发誓我说的千真万确,求求乡亲们相信我吧!快点搬家,再晚就来不及了!教师引导:以海力布的口吻讲述“海力布不得不说出实情,而后变成石头”的情节。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通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让学生理解课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自学。
我通过设计问题,并让学生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如,在了解海力布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效果比较好。
不足之处在于,对于让学生复述的环节,我指导得有点多,限制了学生的合理发挥,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改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看到他把老人fú qǐ()来,我羞愧极了,很hòu huǐ()没能及时帮老人一把。
2.他在国旗面前fā shì(),一定要维护国旗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尊严。
3.妈妈告诉我,shuō huǎng()可不是好孩子。
二、按要求仿写词语。
千真万确(带数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世世代代(AABB)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只要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介绍了主人公__________,救________,得_________,劝________,最后变成_________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重点段落品析。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1.根据要求写词语。
迟延近义词()镇定反义词()
2.选择并填空。
选文采用了()描写,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人。
A动作 B语言、心理
3.想象一下,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民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扶起后悔 2.发誓 3.说谎
二、千奇百怪一清二白前前后后老老实实
三、1.只要你用心,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2.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怎么是容易的事呢?
四、海力布白蛇宝石乡亲们离开石头善良、舍己为人
五、1.推迟慌张
2.B 善良舍己为人
3.示例:人们非常后悔,热泪盈眶,他们扑向石头,叫着海力布的名字,久久不肯离开。
六、示例:我熟悉的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织女为了幸福偷偷下界和牛郎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可是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织女带回天庭,并关起来。
牛郎带着孩子追了上来,王母娘娘就画了一条银河阻止他们相聚。
最后,每年
的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