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猎人海力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0.00 KB
- 文档页数:9
《猎人海力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故事《猎人海力布》。
(2)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猎人海力布的品质和特点。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
(2)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鼓励学生学习猎人海力布的勇敢和善良品质,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能够流畅地朗读和复述故事《猎人海力布》。
(2)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分析猎人海力布的品质和特点。
2.2 教学难点(1)理解故事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猎人海力布的箭矢代表什么。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
三、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1)故事《猎人海力布》的文本。
(2)思维导图模板或纸张。
(3)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3.2 教学环境(1)教室里摆放整齐的桌椅。
(2)足够的光线和通风。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猎人海力布》的背景和主要情节。
(2)引发学生对猎人海力布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猎人海力布》,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4.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分享自己的观点。
(2)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
4.4 思维导图(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整理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特点。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4.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如勇敢、善良、正义等。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进行情感交流。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朗读和复述故事的评价(1)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和复述能力,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传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誓、谎”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尊敬”等29个词语。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5.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1)课件。
(2)学生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说一说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
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学一学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有关的新词。
(着重学习“酬、叮、嘱、塌、誓”的音、形、义,着重强调“延”字的笔顺和书写。
)三、读一读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读。
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
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三、写一写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
(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写”比起“说”更郑重一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成语和文学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力布的勇敢、智慧和牺牲精神,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态度和道德勇气。
二、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
人物性格的深入分析和故事情节的逻辑理解。
三、教学难点理解海力布在故事中所做出的牺牲和选择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课文PPT,包含故事插图和关键情节的提示。
角色扮演所需的简单道具,如猎人服装、动物面具等。
教学辅助材料,如故事背景资料、人物性格分析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吗?”引入课题。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故事背景,包括海力布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
(二)新课呈现1. 朗读课文:教师首先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然后学生跟读。
2. 词汇学习:解释并练习课文中的新词汇和成语,通过造句加深理解。
(三)深入理解1.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发展和转折点。
2. 角色分析:分析海力布的性格特点,讨论他的选择和行为对故事的影响。
(四)拓展延伸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海力布的选择和牺牲的意义,以及这对我们生活的启示。
2. 角色扮演:选择几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情景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五)总结反馈1. 主题提炼:总结海力布的勇敢、智慧和牺牲精神,以及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学到的道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
(六)作业布置完成一篇关于《猎人海力布》的读后感,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验,谈谈对海力布精神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猎人海力布》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猎人生活-海力布:勇敢、智慧、冒险经历、勇敢面对困难环境描绘-村民:团结互助、选择与牺牲、智慧解决问题情节发展-人物冲突-故事高潮-牺牲与回报结局反思-人物成长-故事结局-深刻启示七、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要求:1.从猎人海力布为了乡亲们的生命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动人传说中,感受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美好品质,引导学生懂得从小心中要有他人。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兴趣,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
3.画出让人感动的句子,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认识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2.理解海力布为什么要宝石及把秘密告诉别人。
教学难点:复述课文应掌握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文朗读录音(配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
《猎人海力布》就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海力布是一个猎人,怎么变成了一块石头呢?请大家自己读这个故事,看有多少同学能自己读懂。
二、自读课文指导:阅读时注意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围绕着他的活动,怎样展开故事情节,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后来又是怎么发展的,最后结果怎么样。
三、理清段落层次板书提示:(一)故事的开头(引子)(二)故事的经过(情节)(三)故事的结局(尾声)四、再读课文五、听配乐课文朗诵,复述课文。
1、指导:①讲故事,第一要讲清楚什么地方,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先怎样,后怎样,结果怎样要交代清楚。
②讲故事,可以用课本上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讲,但是重要的地方应该用书上的词句。
例如:龙王女儿再三叮嘱的话;海力布听到的带头鸟的话;海力布急忙告诉大家的话。
③讲故事注意有感情。
在讲到紧张的地方,速度要快些,自已也显得比较紧张;讲到悲伤的地方,自己也很难过。
2、各自对述。
3、指名复述。
六、总结巩固1、分角色讲故事。
角色:海力布小白蛇——龙王的女儿龙王带头鸟众乡亲对话:海力布、龙王的女儿以及带头的鸟的对白,课文中写明了,我们可以照着讲;而龙王、乡亲们的话课文上没有直接写,但内容是有的,我们可以把叙述的话改为对白。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9《猎人海力布》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故事《猎人海力布》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词语搭配。
3.理解短文的主题和寓意。
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朗读、理解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动机。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海力布与其他人的关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能够在小组活动中相互协作。
2.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内心世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故事《猎人海力布》情节的讲解。
2.理解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搭配。
3.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和解释故事中的寓意。
2.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揭示其内在动机。
三、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或简短故事概要引出《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
2.学习:学生带领朗读文章,老师适当点评。
3.讲解: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4.分组讨论:小组讨论海力布的性格特点,并找出相应的证据支持。
第二课时1.复习:回顾前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2.分析:讨论海力布的行为动机和对其他人的态度。
3.写作: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力,写一篇与海力布有关的故事。
4.分享:学生互相交流自己写的故事,提出建议和意见。
第三课时1.复习: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通过小测验来巩固知识点。
2.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猎人海力布》的情节,展示对故事的理解。
3.总结:老师总结课文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给他们的启示。
4.作业布置:布置写一篇关于勇敢和正义的小作文。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都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寓意理解仍存在难题,需要更多的实例和辅导。
同时,需要更多的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让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故事。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做更好的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关于五年级上册语文9《猎人海力布》优质课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第【1】篇〗一、文本教学解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属于2022版课程标准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以及“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
单元学习需要学生发现和持久理解的大概念是:1.民间故事表达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复述可以促进记忆和理解,运用合适支架(梳理情节信息+想象创造)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故事内容,为复述提供积极支撑。
《猎人海力布》是我国蒙古族地区的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热心助人的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得到了一块可以听得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小白蛇告诉他不能把能听懂动物说话这件事告诉别人,否则自己就会变成一块石头。
但是在一次打猎中,从动物对话中得知洪水即将来袭的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说出了实情,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本单元导语页的人文主题旨在告诉我们民间故事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它往往没有具体的创作者,是由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于民间的,因此,民间故事一般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基于现实的想象。
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映像,这些故事的内容大都情节夸张,充满幻想,不局限于真实的生活,但与神话故事相比,这种神奇的想象又都留有先民生活的印迹。
比如《猎人海力布》中的主人公是一名猎人,是游牧民族中一种较为主流的职业,猎人海力布因为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所以在龙宫得到了一颗能够听得懂鸟兽语言的宝石,这一情节的想象源于先民与大自然抗衡的现实挑战,即他们需要通过观察鸟兽的异常行动来判断自然灾害。
二是口语化的表达。
民间故事中有很多口语化的表达,《猎人海力布》也不例外,例如“方便极了”、“住的好好的”、“总得”,这些语言学生一读就懂,基本不存在理解困难,不仅如此,《猎人海力布》的情节发展的时间线也很清晰,即“从前”“有一天”“这样过了几年”,根据时间线索,学生很快能够找到《猎人海力布》包含的两个小故事,即“救白蛇得宝石”和“救乡亲变成石头”。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猎人海力布》是部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讲述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间故事,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和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转换角色、合理想象、丰富细节的方法复述故事和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缩写故事。
教学目标:依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默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品读,读懂海力布不惜牺牲自己,保护乡亲的故事。
2. 感悟海力布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3. 用“转变角色、合理想象、丰富细节”的方法创造性复述故事,讲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情节。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品读领悟海力布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教学难点:“转变角色、合理想象、丰富细节”的方法创造性复述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情节。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内容:《猎人海力布》是个动人的民间故事,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最后自己变成了一块石头。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大家回忆一下,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你能用小标题的形式说一说吗?救白蛇得宝石获消息劝搬家救乡亲变石头你能借助小标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吗?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龙王送给他一块可以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
一天,他从一群鸟儿那里听到大山要崩塌的消息,就把这个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劝大家赶快搬家。
乡亲们得救了,他却变成了一块石头。
(一生概括)建议同学们概括内容时参考小标题提取课文主要信息。
【设计意图】:学生以小标题形式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并进行内容概括,自然开启本节课对重点情节的研读二、研读课文,感悟品质:1.出示学习任务:同学们,海力布劝搬家救相亲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与反思第1篇】《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牺”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生字。
正确读写“酬、叮嘱、崩塌”等词语。
2.在理解课文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3.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在理解课文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复述故事。
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三、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中的故事。
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
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同学们讲得真好,今天我们也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那就是——(板书:猎人海力布)四、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容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板书:大声朗读默读速读等方式)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握课文的主要容,并给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故事的起因。
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第三部分(5—8自然段)故事的经过。
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
第四部分(9—11自然段)故事的结果。
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五、再读课文。
1.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看谁用的字少。
2.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读后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画下来。
4.海力布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5.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六、练习复述七、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教案与反思第2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9课猎人海力布|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讲述的故事情节,理解猎人海力布的善良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原文:猎人海力布海力布是一个猎人,他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村子里的人。
大家都很尊敬他。
有一天,海力布去打猎,他看见一只老鹰抓着一个小女孩,就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把小女孩救了下来。
原来,那只老鹰是妖怪变的,它要把小女孩献给它的主人——龙王。
龙王对海力布说:“你救了我的女儿,我要 reward 你的善良。
你把我嘴里含着的那颗宝石送给你,只要你嘴里含着这颗宝石,就可以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海力布谢过龙王,带着宝石回到了村子。
从那以后,海力布打猎总是百发百中。
大家都很奇怪,纷纷问他是怎么做到的。
海力布心里想:“我不能把宝石的事情说出来,否则会害了大家。
”于是,他打死也不肯说出实情。
有一天,海力布去打猎,他听见一群小鸟在议论着一座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水淹没。
海力布听到了这个消息,急忙跑回村子,让大家赶快搬走。
可是,大家都不相信他。
海力布把宝石吐了出来,大家这才相信了他的话。
于是,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在海力布的带领下搬到了安全的地方。
果然,不久后,大山崩塌了,大地被水淹没了。
村子里的人幸免于难,感激不已。
大家都说:“海力布是个好人,他救了我们的命。
”2. 生字词:海力布、猎人、打猎、尊敬、妖怪、老鹰、龙王、宝石、善良、百发百中、议论、崩塌、淹没、吐出、幸免于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篇1【摘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一块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后来为了救乡亲们,他把听到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的故事。
【关键词】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及作用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本文为民间故事,充分体现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
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复述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热心助人、舍己求人”的教育3、教学重难点:(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
(2)学习浏览课文,练习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学情分析】到本学期为止,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检测,在检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但文章的关键词语,教师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辨析、理解与运用,进一步提高他们掌握字词的能力,以及借助词语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堂重点训练的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要借助语言训练,初步掌握品读重点词句,感受文字背后情感的能力,继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
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
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拥有了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他把听到的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却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本文充分体现出民间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的特点,并带有神话色彩。
它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民间故事: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合理的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1.看到他把老人fú qǐ()来,我羞愧极了,很hòu huǐ()没能及时帮老人一把。
2.他在国旗面前fā shì(),一定要维护国旗的尊严,维护国家的尊严。
3.妈妈告诉我,shuō huǎng()可不是好孩子。
二、按要求仿写词语。
千真万确(带数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世世代代(AABB)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只要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介绍了主人公__________,救________,得_________,劝________,最后变成_________的故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五、重点段落品析。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1.根据要求写词语。
迟延近义词()镇定反义词()
2.选择并填空。
选文采用了()描写,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个____________
_________的人。
A动作B语言、心理
3.想象一下,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人们会怎么说?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用简单的语言介绍一个你所熟悉的民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扶起后悔 2.发誓 3.说谎
二、千奇百怪一清二白前前后后老老实实
三、1.只要你用心,就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2.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怎么是容易的事呢?
四、海力布白蛇宝石乡亲们离开石头善良、舍己为人
五、1.推迟慌张
2.B 善良舍己为人
3.示例:人们非常后悔,热泪盈眶,他们扑向石头,叫着海力布的名字,久久不肯离开。
六、示例:我熟悉的民间故事是《牛郎织女》,织女为了幸福偷偷下界和牛郎结婚,他们生活得很幸福,可是王母娘娘知道后,把织女带回天庭,并关起来。
牛郎带着孩子追了上来,王母娘娘就画了一条银河阻止他们相聚。
最后,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搭鹊桥让牛郎织女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