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 力学量用算符表达 郭华忠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75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力学力学量的表示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的物理学理论,它提供了一种描述粒子性质的数学框架。
在量子力学中,力学量是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
本文将探讨在量子力学中,如何表示力学量以及不同力学量的物理意义。
一、力学量的表示在经典物理学中,力学量通常可以用数值来表示,例如质量、速度、位移等。
然而,量子力学中的力学量不能简单地用数值表示,而是需要用算符表示。
力学量的算符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比如位置算符X,动量算符P等。
对于某个具体的力学量,它的算符作用在波函数上,得到的结果是该力学量对应的本征值乘以波函数。
这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AΨ = aΨ其中A是力学量的算符,Ψ是波函数,a是力学量的本征值。
这个方程称为力学量的本征值方程。
二、不同力学量的表示1. 位置算符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可以用位置算符X来表示。
位置算符的本征态是位置本征态,它表示粒子在某个确定的位置。
对于一维情况,位置本征态的波函数可以写为:Ψ(x) = δ(x - x0)其中x0是位置本征态对应的位置。
2. 动量算符动量算符P描述粒子的运动状态。
动量算符的本征态是动量本征态,它表示粒子具有某个确定的动量。
对于一维情况,动量本征态的波函数可以写为:Ψ(p) = e^(ipx/ħ)其中p为动量本征态对应的动量,ħ为普朗克常数除以2π。
3. 能量算符能量是量子力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力学量。
能量算符H描述粒子的能量状态。
能量算符的本征态是能量本征态,它表示粒子具有某个确定的能量。
能量本征态的波函数可以写为:Ψ(E) = e^(-iEt/ħ)其中E为能量本征态对应的能量,t为时间。
三、力学量的测量和物理意义在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的测量是通过对算符的作用得到的本征值来实现的。
当对某个力学量进行测量时,系统将处于该力学量的某个本征态上,从而得到相应的本征值。
力学量的本征值对应着可能的测量结果。
例如,对位置算符进行测量,可以得到粒子的位置值;对动量算符进行测量,可以得到粒子的动量值。
习 题 详 解2.1氢原子薛定谔方程中的能量E 包含哪些能量?答:氢原子薛定谔方程中的能量E 包含电子相对于原子核的运动的动能、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吸引能。
2.2令)()()(),()(),,(ϕθϕθϕθψΦΘ==r R Y r R r 将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分解为3个方程。
解:将(,,)()(,)r R r Y ψθφθφ=带入定谔方程{)(2r r r ∂∂∂∂+21(sin )sin r θθθθ∂∂∂∂+22221sin r θφ∂∂222[()]}e m r E V r RY --=0 (1) 两边乘以2r ψ,且移项,得21()d d r R R d dr222()e m r E V +-1{(sin )sin Y θθθθ∂∂=-∂∂2221}sin Y Y θφ∂+∂ 令两边等于同一常数β,于是分解为两个方程:2()d dr R dr dr+222()mr E V R R β-= (2) 1(sin )sin Yθθθθ∂∂-∂∂2221sin Y Y βθφ∂-=∂ (3) 再令)()(),(ϕθϕθΦΘ=Y ,带入方程(3)1[sin ]sin θθθθ∂∂ΘΦ∂∂22210sin βθφ∂Φ+Θ+ΘΦ=∂两边除以Y ,移项得1(sin )sin θθθθ∂∂ΘΘ∂∂2221sin βθϕ∂Φ+=-Φ∂sin (sin )θθθθ∂∂ΘΘ∂∂2221sin (4)βθϕ∂Φ+=-Φ∂今两边等于同一常数υ,于是又可将方程(4)方程分解为下列两个方程21(sin )sin sin d dd d θβθυθθθΘ+= (5)22d d ϕΦ=υ-Φ (6) 这样我们将关于(,,)r ψθφ的方程(1),分解成(),()()R r θϕΘΦ和三个常微分方程(2),(5)和(6), 于是,解方程(1)归结为解方程(2),(5)和(6)。
2.3 氢原子薛定谔方程是否具有形为br e ar -+=)1(ψ的解?若有,求a 、b 和能量E 。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力学力学量的本征态问题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领域中粒子行为的理论,它具有独特的性质和规律。
在量子力学中,存在一些基本的物理量,称为力学量。
这些力学量包括位置、动量、角动量等,它们是描述粒子运动和性质的重要指标。
在量子力学中,研究力学量的本征态问题是解决量子系统的基本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本征值问题、本征态问题和应用三个方面介绍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的本征态问题。
一、本征值问题在量子力学中,力学量可以用算符表示。
对于一个力学量对应的算符,它的本征值即为测量该力学量时可能得到的结果。
本征值问题是指找到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态的问题。
对于一个给定的力学量算符,我们需要找到它的本征值和本征态,以描述量子系统的性质。
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值问题可以表示为如下方程:\[\hat{A}|\Psi\rangle = a|\Psi\rangle \]其中,\(\hat{A}\)表示力学量算符,\(|\Psi\rangle\)表示该力学量的本征态,\(a\)表示对应的本征值。
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得到力学量算符的本征值和本征态。
二、本征态问题对于力学量的本征值问题,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力学量的本征态问题。
在量子力学中,本征态是相对于某个力学量的算符,它是力学量所对应的本征值的特定状态。
通过求解本征值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本征态,它们构成了力学量算符的本征态空间。
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算符的本征态满足正交归一条件,即:\[\langle\Psi_i|\Psi_j\rangle = \delta_{ij}\]其中,\(\langle\Psi_i|\)表示第\(i\)个本征态的共轭转置,\(\Psi_j\rangle\)表示第\(j\)个本征态。
通过求解本征态问题,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满足正交归一条件的本征态,它们是力学量算符的基态。
三、应用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的本征态问题在许多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动量算符的本征态问题可以用于描述粒子的动量分布和运动状态。
量子力学中的测量与测量算符量子力学是揭示微观世界行为的基本理论,而测量是量子力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量子力学中的测量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测量算符。
一、测量原理测量是对量子系统性质的观察和获取信息的过程。
量子力学中的测量原理有两个基本假设:1. 态叠加原理:量子系统在没有测量之前,可以同时处于多个可能的态中,这些态之间通过叠加叠加的方式表示。
2. 坍缩原理:当进行测量时,量子系统将选择其中一个可能态,并突然坍缩到该态上。
二、测量算符在量子力学中,测量算符是用来描述和计算测量结果的。
测量算符一般表示为Ω,是一个厄米算符(Hermitian operator)。
测量算符的本征值(eigenvalue)代表了系统在该测量下可能得到的结果,而本征态(eigenstate)则代表着该结果对应的态矢量。
三、测量算符的性质1. 正交性:测量算符的本征态是正交归一的,即不同本征值对应的本征态是相互正交的,而相同本征值对应的本征态则是归一化的。
2. 完备性:对于一个量子系统,所有可能的本征态构成了该系统的一组完备正交基。
四、测量过程当进行测量时,测量算符与量子系统的态矢量相乘,以获得测量结果。
具体过程如下:1. 首先,找到测量算符的本征态和对应的本征值。
2. 量子系统的态矢量可以写成本征态的线性组合。
3. 将测量算符作用于态矢量,并得到测量值。
4. 根据测量值找到对应的本征态,即确定了该次测量的结果。
五、测量的统计解释量子力学中,测量的结果是概率性的。
测量得到的每个结果对应着一个概率,而概率的计算可以利用Born统计规律进行。
根据Born统计规律,量子力学给出了计算概率的方法,即将量子态矢量投影到测量算符的本征态上,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六、测量与不可分性原理不可分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出在某个测量下,系统的性质是不可同时确定的。
例如,对于位置和动量这两个共轭的物理量,在特定测量下,只能准确测量其中一个,而不能同时测量两个。
第三章形式理论本章主要内容概要:1. 力学量算符与其本征函数量子力学中力学量(可观测量)用厄米算符表示,厄米算符满足()**ˆˆ()()()()f x Qg x dx Qf x g x dx =⎰⎰或者用狄拉克符号,ˆˆf QgQf g =,其中(),()f x g x 为任意满足平方可积条件的函数(在x →±∞,(),()f x g x 为零)。
厄米算符具有实本征值的本征函数(系),具有不同本征值的本征函数相互正交,若本征值为分离谱,本征函数可归一化,是物理上可实现的态。
若本征值为连续谱,本征函数可归一化为δ函数,这种本征函数不是物理上可实现的态,但是它们的叠加可以是物理上可实现的态。
一组相互对易的厄米算符有共同的本征函数系。
而两个不对易的厄米算符没有共同的本征函数系,它们称为不相容力学量。
对任意态测量不相容力学量ˆˆ,Q F ,不可能同时得到确定值,它们的标准差满足不确定原理2221ˆˆ,2QFQ F i σσ⎛⎫⎡⎤≥ ⎪⎣⎦⎝⎭2. 广义统计诠释设力学量ˆQ 具有分离谱的正交归一本征函数系{}()n f x 本征值为{}nq ,即 ()*ˆ()(), ()(), ,1,2,3,...n n n m n mnQf x q f x f x f x dx m n δ===⎰或ˆ, n n n m n mnQ f q f f f δ== 这个本征函数系是完备的,即1n n nf f =∑(恒等算符,封闭型),任意一个波函数可以用这个本征函数系展开 (,)(),nn nx t cf x ψ=∑ 或nn n n nnf f c f ψ=ψ=∑∑展开系数为*()()(,)n n nc t f fx x t dx =ψ=ψ⎰若(,)x t ψ是归一化的,n c 也是归一化的,21n nc =∑。
广义统计诠释指出,对(,)x t ψ态测量力学量Q ,得到的可能结果必是Q 本征值中的一个,得到n q 几率为2n c 。
量子力学中的量子力学力学量与对易关系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框架,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和量子力学力学量。
量子力学力学量是描述粒子状态的物理量,如位置、动量、能量等。
而对易关系则是指在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的相互关系满足的一组重要规律。
本文将探讨量子力学力学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易关系。
一、量子力学力学量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力学量是描述粒子状态的物理量,它们是由算符表示的。
算符是量子力学中用来进行物理量测量的工具,它们对应于物理量的数学表达。
在量子力学中,位置、动量和能量是最基本的力学量。
1. 位置算符位置算符表示粒子在空间中的位置。
在一维情况下,位置算符通常用符号x表示,其算符表示为^x。
位置算符的本征态对应于一维空间中的位置本征态,即波函数的极值点。
2. 动量算符动量算符表示粒子的动量。
在一维情况下,动量算符通常用符号p表示,其算符表示为^p。
动量算符的本征态对应于一维空间中的动量本征态,即平面波。
3. 能量算符能量算符表示粒子的能量。
在量子力学中,能量算符通常用符号H表示,其算符表示为^H。
能量算符的本征态对应于粒子的能量本征态,即定态薛定谔方程的解。
二、量子力学力学量的对易关系在量子力学中,不同力学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易关系描述。
对易关系是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关系之一,它体现了量子力学的离散性、不确定性以及测量过程的干涉效应。
1. 位置与动量的对易关系量子力学中,位置算符与动量算符之间的对易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位置与动量不能同时被完全确定。
这一不确定性体现在它们的对易关系上,其对易关系可以表示为:^[x, p] = iħ其中^表示算符,[x, p]表示位置算符和动量算符的对易子,i为虚数单位,ħ为约化普朗克常数。
这个对易关系的存在意味着位置和动量的测量结果受到不确定性的限制。
2. 能量与时间的对易关系能量算符与时间算符之间的对易关系也是量子力学中的重要关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