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CISE-DAPT及DAPT评分在老年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中的评估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2.51 KB
- 文档页数:3
PRECISE-DAPT及DAPT评分在老年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中的评估应用目的:通过收集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信息,分析PRECISE-DAPT 及DAPT两个评分系统的出血/缺血风险分层在我院老年PCI患者中的分布情况;通过比较两个评分系统预估双联抗血小板时限与随访获得的实际时限的分布,了解这两个评分系统在我院老年PCI患者术后评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某三甲医院医院心内科、心胸外科,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老年(≥65岁)患者临床信息,支架植入后计算患者的PRECISE-DAPT评分,在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后计算DAPT评分,分析PRECISE-DAPT及DAPT评分系统出血/缺血风险分层在我院老年PCI患者中的分布;应用PRECISE-DAPT及DAPT评分预估其双联抗血小板时限;随访记录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实际时限,并比较预估时限与实际时限的差别;随访并分析出血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分布。
结果:共收集372例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信息,经过平均14.7个月的随访,365例(98.2%)患者随访成功,其中8例(2.2%)死亡。
1.基本情况:患者平均年龄71.8±4.1岁,男性215例(57.8%),入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161例(43.3%),急诊PCI治疗103例(27.7%),合并高血压231例(62.1%),合并糖尿病116例(31.2%),吸烟114例(30.6%),冠心病家族史11例(3.0%),血胆固醇水平4.07±0.93mmol/L,甘油三酯水平1.37±0.75mmol/L,低密度脂蛋白C水平2.49±0.77mmol/L。
术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57例(69.1%),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101例(27.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PCI后的DAPT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策略(全文)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DAPT)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均被证实为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有效临床手段。
现阶段对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后DAPT的使用时间指南建议为12个月,以减少晚期或超晚期的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对于高危ACS患者则建议延长DAPT使用时间。
研究发现,新一代DES由于改良了血管愈合和再内皮化的特性,疗效优于早期DES,临床应用比例逐渐增加。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CT)对二代和三代DES置入后血管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87%支架术后3个月内新生内膜完全覆盖支架,提示新一代DES置入后可能不必延长DAPT应用时间[1-3]。
这些发现引发有关ACS患者DAPT使用时长的讨论。
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必要性2005 ACC/AHA/SCAI PCI指南[4]指出:支架较PTCA显著降低了血管再狭窄(BENESTENT II:PTCA31%vs. 支架17%;STRESS:PTCA42%vs. 支架32%)。
DES可对冠脉病变局部提供缓慢和长期高浓度的药物释放,抑制细胞过度增生和抗血管重塑,进一步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率:裸支架36%vs. 西罗莫司洗脱支架9%;裸支架27%vs. 紫杉醇洗脱支架8%。
DES的应用,在进一步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率的同时,由于药物及涂层本身抑制了支架表面的内皮化,从而增加了支架植入术后晚期血栓形成的风险。
通过观察停用氯吡格雷后晚期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发现停用DAPT增加DES晚期血栓形成,增加了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5]。
晚期和超晚期支架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6]。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本策略——最新中国专家共识建议(一)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考试答案温馨提示:试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生成。
若5次未通过考核,则需重新学习该课视频课程,试题也将重新组合,请在答题时慎重答题、提交。
单选题: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
1.斑块破裂侵蚀、血栓形成是冠脉事件发生的最主要病理过程()A.正确B.错误2.以下对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建议表述错误的是()A.对于缺血风险高且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应考虑缩短DAPTB.高出血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可考虑缩短DAPT疗程C.目前还没有针对药物涂层球囊治疗或BRS置入后DAPT最佳持续时间的临床研究D.BRS治疗患者进行的最大规模RCT中,推荐DAPT至少12个月3.2001年,CURE研究()+阿司匹林较阿司匹林显著减少缺血事件()A.普拉格雷B.替格瑞洛C.阿司匹林D.氯吡格雷4.阿司匹林30—50mg/d的剂量即可使环氧化酶-1(Cox-1)完全失活,并抑制血栓素的产生。
()A.正确B.错误5.以下属于替格瑞洛作用特点的是()A.双重抑制B.可逆结合C.作用快速、强效、一致D.以上都是6.阿司匹林在胶原蛋白介导的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P2Y12受体拮抗剂可以阻断这一进程。
()A.正确B.错误3.低剂量阿司匹林(75-325mg/d)降低21%的心血管事件,包括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和心血管死亡()A.正确B.错误4.血小板粘附在血管内皮受损区域,并被激活,继而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A.正确B.错误5.阿司匹林可降低稳定性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A.15B.21C.30D.353.抗血小板的药物有()A.阿司匹林B.氯吡格雷C.普拉格雷D.以上均正确5.根据PLATO研究显示与氯吡格雷相比,()显著降低主要疗效终点达16%A.普拉格雷B.替格瑞洛C.阿司匹林D.氯吡格雷6.()是PCI双联抗栓的治疗基础A.普拉格雷B.替格瑞洛C.阿司匹林D.氯吡格雷4.高出血风险患者(如既往大出血和/或既往出血性卒中、贫血、双通路抗栓治疗过程中出现临床有意义的出血)可以进行血小板功能和基因分型检测指导的DAPT降阶治疗。
抗血小板评分表
抗血小板评分表是用来评估患者是否需要抗血小板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的工具。
以下是常见的抗血小板评分表:
1. 马洛韦尔出血风险评分(HAS-BLED评分):用于评估患
者在抗血小板治疗期间的出血风险。
该评分包括以下因素:高血压、肝肾功能受损、中风史、出血史、年龄、药物或酒精滥用等。
2. 中风危险评估工具(CHA2DS2-VASc评分):用于评估非
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是否需要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以预防中风。
该评分包括以下因素: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糖尿病等。
3. PRECISE-DAPT评分:适用于决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是
否需继续抗血小板治疗的评分表。
该评分包括以下因素:年龄、肾功能、贫血、糖尿病等。
4. CRUSADE评分:用于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风险。
该评分包括以下因素:年龄、性别、体重、血红蛋白水平、肌酐清除率等。
这些评分表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并评估患者的出血风险。
请在咨询专业医生之前使用这些评分表。
临床高危老年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栓治疗原则、出血风险评估和出血处理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表现类型,患者数量众多,病程长,预后差。
抗栓治疗是冠心病综合管理的重要策略之一,更安全、更合适的抗栓策略对CCS高危老年患者尤为重要。
CCS患者抗栓原则:(1)在开始抗栓治疗之前,应充分评估缺血和出血风险,以确定治疗策略;(2)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或双通道抗栓(DPI)方案用于高缺血风险和无高出血风险的患者;(3)对于血栓形成风险较低和/或出血风险过高的CCS患者,避免强化抗栓治疗。
接受抗栓治疗老年CCS患者出血风险评估老年CCS患者具有高血栓形成风险和高出血风险。
抗栓治疗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
接受抗栓治疗老年CCS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应包括两部分: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价和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价。
使用PRECISE‐DAPT评分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
使用HAS‐BLED评分评估抗凝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
对于不合并房颤或VTE的老年CCS患者,使用PRECISE‐DAPT评分来评估抗血栓治疗出血风险,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性制定长期抗栓治疗策略。
对于合并非瓣膜性房颤或VTE的老年CCS患者,使用HAS‐BLED 评分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并根据血栓风险评估和冠状动脉病变的复杂性制定长期抗栓治疗策略。
a 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多血管病变、三个以上支架、左主干支架置入、双支架置入和支架总长度>60 mm。
b 如果选择利伐沙班,房颤预防卒中的剂量为20mg或15mg;VTE治疗剂量为:最初3周15mg bid,3周-6个月 20 mg qd,6个月后20mg qd或10mg qd。
出血处理收缩压150-220 mmHg的患者,若无紧急降压治疗的禁忌证,血压可在数小时内降至130-140 mmHg。
对于收缩压 > 220 mmHg患者,应密切监测血压并持续静脉输注药物控制血压,目标收缩压为160 mmHg。
老年人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消化道出血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老年医学组康琳刘晓红本期关注老年患者在急性心梗后应用双重抗血小板药物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并不少见。
如何平衡抗血小板与出血的关系?本文介绍了最新观点。
通过更详实的病史采集和更全面的评估,多学科合作,个体化用药,是我们目前能做到的最好方法。
——北京协和医院刘晓红病历摘要现病史患者男性,82岁,因“胸闷近2个月,黑便5周伴头晕”于2010年10月29日入老年示范病房。
患者近2个月反复出现胸闷、胃灼热,7周前外院就诊,心电图(ECG)、心肌酶谱提示“下后壁心肌梗死”,急诊冠脉造影提示三支病变,接受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3枚)置入术。
当时血红蛋白(Hb)124 g/L,便潜血(-)。
术后服用氯吡格雷75 mg/d,阿司匹林 0.1 g/d。
5周前开始排成形黑便1周,2~3次/d,无腹痛、头晕、心悸。
4周前外院术后随诊结果:Hb 84 g/L、便潜血(+)、血清铁蛋白17.8 ng/ml,血清铁3.11μmol/L,治疗药物被调整为阿司匹林0.1 g/隔日,氯吡格雷75 mg/d。
2周前复查结果:Hb 89 g/L。
4天前患者自觉腹部不适,排黑便1次,约500 g,伴极度乏力,体位变化时头晕,外院急诊显示Hb 58 g/L,遂停药,禁食水,输红细胞400 ml,复查Hb 70 g/L,未再排便。
为进一步诊治入我科。
既往史糖尿病10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满意。
否认消化性溃疡、腹痛、大便习惯改变,否认高血压病、高血脂和脑血管病。
入院查体 BP 100/60 mmHg,HR 90次/min,贫血貌。
心脏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清。
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
肢体活动无障碍,病理征阴性。
四肢动脉搏动对称可及。
下肢无水肿。
老年情况认知能力:时间空间定向力、计算能力、记忆力正常,言语对答切题。
听力:左耳听力减低。
视力:基本正常。
进食:无呛咳。
跌倒史:无。
尿、便失禁:无。
便秘:无。
睡眠:良好。
PRECISE-DAPT及DAPT评分在老年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
限中的评估应用
目的:通过收集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信息,分析PRECISE-DAPT 及DAPT两个评分系统的出血/缺血风险分层在我院老年PCI患者中的分布情况;通过比较两个评分系统预估双联抗血小板时限与随访获得的实际时限的分布,了解这两个评分系统在我院老年PCI患者术后评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新疆某三甲医院医院心内科、心胸外科,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老年(≥65岁)患者临床信息,支架植入后计算患者的PRECISE-DAPT评分,在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后计算DAPT评分,分析PRECISE-DAPT及DAPT评分系统出血/缺血风险分层在我院老年PCI患者中的分布;应用PRECISE-DAPT及DAPT评分预估其双联抗血小板时限;随访记录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实际时限,并比较预估时限与实际时限的差别;随访并分析出血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分布。
结果:共收集372例老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信息,经过平均14.7个月的随访,365例(98.2%)患者随访成功,其中8例(2.2%)死亡。
1.基本情况:患者平均年龄71.8±4.1岁,男性215例(57.8%),入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161例(43.3%),急诊PCI治疗103例(27.7%),合并高血压231例(62.1%),合并糖尿病116例(31.2%),吸烟114例(30.6%),冠心病家族史11例(3.0%),血胆固醇水平4.07±0.93mmol/L,甘油三酯水平1.37±0.75mmol/L,低密度脂蛋白C水平2.49±0.77mmol/L。
术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257例(69.1%),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101例(27.2%)。
2.PRECISE-DAPT及DAPT评分分布及应用:患者
PRECISE-DAPT评分<25分261例(70.2%),PRECISE-DAPT评分≥25分111例(29.8%);DAPT评分≥2分55例(16.6%),DAPT评分<2分276例(83.4%)。
根据PRECISE-DAPT评分做分组统计,观测每个分组中实际DAPT治疗时限情况,在PRECISE-DAPT评分≥25分的患者中院外实际双联抗血小板时程在3-6个月之间的患者4例(3.8%)。
在PRECISE-DAPT评分<25分的患者中院外实际双联抗血小板时限达12个月及以上的患者235例(92.9%)。
根据DAPT评分做分组统计,观测每个分组中实际DAPT治疗时限情况,DAPT 评分<2分的患者中院外实际双联抗血小板时限为12个月的患者159例(57.6%),DAPT评分≥2分的患者中院外实际双联抗血小板时限在12-30个月之间的患者14例(25.5%)。
3.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析:随访过程中患者发生出血事件62例(16.7%),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80例(21.5%)。
出血事件及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分布在PCI术后12个月内,结合我院老年PCI患者DAPT评分及PRECISE-DAPT评分分布情况,患者PCI术后DAPT治疗中发生出血事件在DAPT评分<2分的分层中分布较多,不良心血管事件在DAPT评分≥2分的分层中分布较多。
发生出血事件在PRECISE-DAPT评分<25分的分层中分布较多,不良心血管事件在PRECISE-DAPT评分≥25分的分层中分布较多。
结论:1.我院老年PCI患者PRECISE-DAPT评分主要分布在PRECISE-DAPT评分<25分组,患者DAPT评分主要分布在DAPT评分<2分组。
2.PRECISE-DAPT 及DAPT评分系统预估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与我院真实治疗时限分布有差异,在PRECISE-DAPT≥25分及DAPT≥2分的分组中差别明显,在PRECISE-DAPT≥25分的分组中真实DAPT时限比预估时限长,DAPT≥2分的分组中真实DAPT时限比预估时限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