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仕的价格战(PPT33页).pptx
- 格式:pptx
- 大小:314.89 KB
- 文档页数:34
“价格杀手”格兰仕一、价格战1、含义各商品品牌之间为了打压竞争对手、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消化库存等采用的降低产品价格的竞争方式。
其主要内部动力有市场拉动、成本推动和技术推动等。
2.推动价格战的原因影响价格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市场。
从当前市场现实分析,有三个方面构成了降价风的动力。
第一,产品的严重过剩加重了市场压力。
第二,消费市场趋淡,消费者有降价预期。
第三,地方利益与市场分割的影响。
成本推动力成本与价格是紧密相连的,成本是价格的基础,成本优势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也是参与竞争的核心要素。
成本降低可以导致两种结果:第一,维持价格不变,企业便可取得更多超额利润,但是各企业在竞争压力下会竞相降低成本,最终导致产品价格下跌。
第二,降低价格,企业可在相应减少、保持、甚或增加利益的情况下争取强大竞争优势。
因而,通过降价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成为成本优势企业惯用的策略。
技术推动力新产品的替代效应导致旧产品市场份额的丧失。
大量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智力资本的投入,现代产品(尤其是高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加快,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有些产品被迫走向衰亡,由此造就了价格竞争的空间和舞台。
3.风险与策略:低质量误区脆弱的市场占有率误区浅钱袋误区价格战的直接风险规避策略降价时机选择最低价格法则持久价格战摧毁行业附加值二、以格兰仕为案例分析1992年起,格兰仕从一个生产羽绒服的厂家转变为生产微波炉的厂家;这是一次跨行业的转变,这次转变的困难非常大,完全是一次全新的创业,然而,格兰仕通过规模扩张,培育市场等手段,成功地把微波炉这样一个在当时人们看来的高档消费品,变为一个普通的大众消费品。
通过这次转变,格兰仕成功地确立了自己在微波炉领域的超级大国的地位,建立了一个超级规模的生产基地,成立了立体的销售和服务体系,使格兰仕的品牌初步确立了物美价廉的形象。
为什么它选择走价格战路线呢?五力分析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家电行业其实也算得上是高额利润的产业,在这种高额利润的驱动下,当然会有很多的企业想要进入,试图在家电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样一来,现有企业的压力增大,因为竞争者越多,现有企业越难以保住市场份额、越难赢利。
格兰仕的降价战略第一部分关于格兰仕与微波炉行业格兰仕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于1992年6月正式更名为格兰仕(集团)公司。
1992年往常,格兰仕还只是一家以生产羽绒制品为主的乡镇企业,但通过多年的努力进展,它已经是一家集家电、轻纺、工贸等多行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
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2001年突破68亿元。
2001年,格兰仕开始形成以微波炉、空调为主导产业,豪华小饭煲为辅助产业,带上电热水器、燃气具、消毒柜、抽油烟机等小家电的"全球名牌家电专业化制造中心"。
2001年9月,入选第一批世界行业500强企业。
微波炉生产1992年,格兰仕引进当时最先进的东芝微波炉生产线,在半年内建成投产。
1993年试产微波炉1万台。
1998年微波炉产销规模450万台。
1999年微波炉产销规模600万台。
1999年启动产能为1200万台的超大规模微波炉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化微波炉制造商。
2001年微波炉产销规模约1200万台。
2002年估计达到1300万台。
格兰仕在微波炉市场的占有率国内市场:1995年25.1%;1996年34.5%;1997年47.6%;1998年61.4%;1999年67.1%;2000年76%,2001年70%国际市场:1998年15%;2000年达到30%以上;200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5%(其中欧洲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微波炉行业微波炉进入国内市场的历史并不长,只有10年时间左右,但成长速度非常快,正处于成长发育期。
近些年,国内微波炉市场规模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扩大。
潜力巨大的微波炉市场一度引起中外众多厂商的青睐,从夏普、东芝、松下、惠而浦、LG、三星等国际品牌,到国内不胜枚举世闻名各类品牌,最多时国内曾经有近百个微波炉厂家行业。
格兰仕进入微波炉待业之后,从1996年开始屡屡掀起“降价风暴”,通过几年惊心动魄的价格大战,大量小规模的厂家被迫退出市场,一些外国品牌也不得不徘徊观望,能与格兰仕一争的仅剩下处市场第二位于韩国的LG。
格兰仕的降价战略第一部分关于格兰仕和微波炉行业格兰仕格兰仕企业(集团)公司的前身是广东顺德桂洲羽绒制品厂,于1992年6月正式更名为格兰仕(集团)公司。
1992年以前,格兰仕还只是一家以生产羽绒制品为主的乡镇企业,但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它已经是一家集家电、轻纺、工贸等多行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
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2001年突破68亿元。
2001年,格兰仕开始形成以微波炉、空调为主导产业,豪华小饭煲为辅助产业,带上电热水器、燃气具、消毒柜、抽油烟机等小家电的"全球名牌家电专业化制造中心"。
2001年9月,入选第一批世界行业500强企业。
微波炉生产1992年,格兰仕引进当时最先进的东芝微波炉生产线,在半年内建成投产。
1993年试产微波炉1万台。
1998年微波炉产销规模450万台。
1999年微波炉产销规模600万台。
1999年启动产能为1200万台的超大规模微波炉生产基地,成为全球最大的专业化微波炉制造商。
2001年微波炉产销规模约1200万台。
2002年预计达到1300万台。
格兰仕在微波炉市场的占有率国内市场:1995年25.1%;1996年34.5%;1997年47.6%;1998年61.4%;1999年67.1%;2000年76%,2001年70%国际市场:1998年15%;2000年达到30%以上;200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5%(其中欧洲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微波炉行业微波炉进入国内市场的历史并不长,只有10年时间左右,但成长速度非常快,正处于成长发育期。
近些年,国内微波炉市场规模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扩大。
潜力巨大的微波炉市场一度引起中外众多厂商的青睐,从夏普、东芝、松下、惠而浦、LG、三星等国际品牌,到国内不胜枚举世闻名各种品牌,最多时国内曾经有近百个微波炉厂家行业。
格兰仕进入微波炉待业之后,从1996年开始屡屡掀起“降价风暴”,经过几年惊心动魄的价格大战,大量小规模的厂家被迫退出市场,一些外国品牌也不得不徘徊观望,能与格兰仕一争的仅剩下处市场第二位于韩国的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