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厚混凝土楼板支撑计算书

厚混凝土楼板支撑计算书

厚混凝土楼板支撑计算书
厚混凝土楼板支撑计算书

厚混凝土楼板支撑计算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400厚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混凝土课程设楼盖设计计算书9

\ 丽水学院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 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 院系:机电建工学院 班级:土木082班 组别:第8组 . 成员及学号: 1.郑小林-34 2.林王健-13 3.金世学-35 4.黄琪波-43 设计时间:2011年05月23日至06月10日共计2周 二0一一年六月八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2) 】 二、按弹性理论计算 (3) 1.荷载计算 (3) 2.内力计算 (3) 3.配筋计算 (6) 三、按塑性理论计算 (10) 1.中央区格板 A (11) 2.边区格板B (12) 3.边区格板C (14) — 4.角区格板D (15) 四、双向板支承梁设计 (17) 1.弯矩计算 (18) 2.配筋计算: (18) 五、课程设计总结 (22) 【参考文献】: (22) 六、成绩评定表 (23) \

《双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二、按弹性理论计算 1.荷载计算 (1)活载 取活载分项系数为,则 q=(2)恒载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m2 · 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m2 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m2 g==m2 因此 g+q=+=m2 g+q/2=+2=m2 q/2=2=m2 2.内力计算 (1)计算跨度 , ①内跨=,此处为轴线间的距离; ②边跨=,此处为板净跨,b为梁宽。 (2)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正弯矩发生在活载为“棋盘式布置”时,即跨中弯矩为当内支座固支时g+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与当内支座铰支时±q/2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值两者

之和。支座最大负弯矩可以近似按活载满布时求得,即为内支座固支时g+q作用 下的支座弯矩。 在上述各种情况中,周边梁对板的作用视为铰支座,如下图所示。计算弯矩时考虑泊松比的影响,在计算中近似取。 A 区格板: " =(g+)+ m x = = m =(g+)+ y = = =(g+)=(g+)=区格板: m =(g+)+ x

PC结构叠合楼板模板及支撑架计算书

板模板(扣件式)住宅楼层叠合板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模板设计平面图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纵向)

模板设计剖面图(模板支架横向) 四、面板验算 W=bh2/6=900×60×60/6=540000mm3,I=bh3/12=900×60×60×60/12=1.62×107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0.9×max[1.2(G1k+(G2k+G3k)×h)+1.4×Q1k,1.35(G1k +(G2k+G3k)×h)+1.4×0.7×Q1k]×b=0.9×max[1.2×(0.1+(24+1.1)×0.13)+1.4×2.5,1.35×(0.1+(24+1.1)×0.13)+1.4×0.7×2.5] ×1=6.782kN/m q2=0.9×1.2×G1k×b=0.9×1.2×0.1×1=0.108kN/m

p=0.9×1.4×Q1k=0.9×1.4×2.5=3.1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b =(1×(0.1+(24+1.1)×0.13))×1=3.363kN/m 计算简图如下: 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叠合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M≦α1f c bx(h0-x/2)=f y aA s x=ξb h0 ξb=β1/(1+f y/E sεcu) =0.8/(1+360/(2×105×0.0033)) =0.5177 x=ξb h0=0.5177×(60-15)=23.3mm 叠合板混凝土受压区的受弯承载力 α1f c bx(h0-x/2)=1×14.3×900×23.3×(45-23.3/2)=10000697.9N·mm =10 kN·m 叠合板钢筋受拉区的受弯承载力 f y A s(h0-x/2)=360×302mm2(45-23.3/2)=3625812 N·mm=3.626kN·m 因为,叠合板面M max=max[M1,M2]=max[0.687,0.72]=0.72kN·m 现浇叠合板受拉受压区的受弯承载力为10 kN·m,3.626kN·m 远大于M max=0.72kN·m,所以叠合板本身可承载上部施工荷载 1、强度验算 M1=q1l2/8=6.782×0.92/8=0.687kN·m M2=q2L2/8+pL/4=0.108×0.92/8+3.15×0.9/4=0.72kN·m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

辽宁工业大学 工程结构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工程结构课程设计(36组)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32班 学号:XXX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教师职称:教授 起止时间:2016.1. 4-2016.1.1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教研室:结构教研室

目录 1.设计资料---------------------------------------------------------------1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1 3.板的设计-------------------------------------------------------------- 2 (1)荷载计算---------------------------------------------------------------2(2)计算简图--------------------------------------------------------------2(3)弯矩设计值------------------------------------------------------------3(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 4.次梁设计---------------------------------------------------------------4(1)荷载设计值-------------------------------------------------------------4(2)计算简图-------------------------------------------------------------- 4(3)内力计算---------------------------------------------------------------4(4)承载力计算------------------------------------------------------------5 5.主梁设计---------------------------------------------------------------6(1)荷载设计值-------------------------------------------------------------6(2)计算简图--------------------------------------------------------------6(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7

混凝土楼盖设计计算书最终版

钢筋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主梁:跨度13 = 6000mm ,截面高度h ?二怯15L 怯10即h ? =400L 600mm , 取 h^ 600 mm 。 截面宽度 b 3 = h 3 3L h 3 2 即 b 3 = 200] 300mm ,取 d = 300 mm 。 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3. 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 .荷载计算 20mm 厚水泥砂浆地面 0.02 20 =0.40kN m 2 20mm 厚混合砂浆抹底 0.0乞1=7 0!<34吊 80mm 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0.08 25 2k. 100吊 则板的恒荷载标准值g ki =0.40 0.34 2.00=2.74 kN m 2 楼面传来的活荷载标准值q ki =7kN m 2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取为1.3 。 rL P nilTbl 1= r l 厂 I L 一 二 二- ■一 -- 二 !0 Q Q O Q G o 0 ? ? ?

则板的恒荷载设计值g i =2.74 1.2=3.29kN m 2 楼面传来的活荷载设计值q i =7 1.3=9.1kN m 2 荷载总设计值g i 71 =12.39kN m 2,近似取为12.4kN m 2 (2) .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尺寸为 200mm 400mm ,板在砖墙上的搁置长度 印=120mm , 取1m 宽 板带作为计算单元,按塑性理论计算,各跨计算跨度为: 边跨:l 01 =l n h 2 =2000 -100 -130 40=1810mm :: l n y 2 = 1835mm 中间跨:|01 =|n =2000 -200 = 1800mm 因跨度相差(1810-1800) 1800=0.5%<1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 力,计算简图如下: (3) .相关数据代入公式后计算结果列入下表中: (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环境类别一类,C25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 ,取板的有 效厚度 h 01 =80 -20 =60mm ,板宽 b^ 1000mm (板带宽)。C25 混凝土, f c -11.9 N mm 2,=1.0。板内 钢筋采用 HRB335级,贝U f^300N mm 2。 承载力及配筋计算列入下表中: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叠合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案(承插型盘扣式支架) 编制: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 XXX建筑有限公司

二?一二年二月十八日

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盘扣式支架设计概要 第二章、施工技术措施 一、盘扣式支架施工 第三章、质量保证措施 一、材料要求 二、盘扣式支架搭设质量要求及检查、验收标准 三、盘扣式支架搭设要点及注意事项 四、盘扣式支架拆除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构造措施 一、盘扣式支架构造措施 二、盘扣式支架与现浇梁支架构造措施 第五章、安全施工措施及施工应急预案 一、安全生产管理 二、施工应急预案 第六章、雨季施工措施 第七章、盘扣式支架计算书 一、盘扣式支架承载能力计算 二、木工字梁受力计算 三、方钢管受力计算 四、盘扣式支架稳定性计算 五、承插型盘扣式支架抗倾覆验算 六、水平杆及斜杆受力计算 七、地基承载力要求

第八章、施工资源配备和进度计划 附件1:XXXX地下车库工程承插型盘扣式支架布置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XXXXX地下车库工程结构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 2010;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混凝土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 (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7)国家、建设部、安徽省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8)我国的法律、法规及当地政府有关施工安全、文明施工、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9)屋玛公司的专业计算软件Power Frame寸本方案进行的验算。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本科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本科设计

13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档编号 本科毕业设计 某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第1页共 92 页

目录 前言 (2) 摘要 (3) 1.1设计依据 (6) 1.2设计资料 (6) 1.3工程地质资料 (7) 1.4水文地质资料 (7) 1.5抗震设防要求 (7) 2.建筑设计 (7) 2.1平面设计 (7) 2.2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8) 2.2.1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8) 2.2.2 窗的大小和位置 (8) 2.2.3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8) 2.3立面设计 (9) 2.4建筑剖面设计 (9) 2.5其他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 (10) 2.5.1屋面做法 (10) 2.5.2楼面做法 (10) 2.5.3墙身做法 (10) 3.结构设计 (11)

3.1构件截面粗估 (11) 3.1.1梁尺寸确定 (11) 3.1.2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12) 3.2计算简图的确定(见图2) (12) 3.2.1三个假设 (12) 3.2.2计算简图 (12) 3.3荷载统计 (13) 3.3.1恒荷载计算 (13) 3.3.2楼面活荷载计算 (17) 3.3.3风荷载计算 (18) 4.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19) 4.1竖向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19) 4.1.1荷载简化 (20) 4.1.2弯矩分配 (21) 4.1.3梁的剪力以及柱的轴力计算 (25) 4.1.4弯矩调幅 (26) 4.2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8) 4.2.1荷载简化 (28) 4.2.2弯矩分配 (29) 4.2.3弯矩调幅 (31) 4.2.4梁端剪力,柱的轴力计算 (32) 4.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3)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设计 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刘宁 目录 一、设计资料 (3) 二、平面结构布置及尺寸: (3)

1、平面结构布置 (3) 2、构件截面尺寸 (4) 三、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4) 1、荷载计算 (4) 2、计算简图 (5) 3、计算弯矩设计值 (6)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四、次梁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7) 1、荷载设计值 (7) 2、计算简图 (8) 3、内力计算 (9) 4、各截面承载力计算 (10) 五、主梁的设计(按弹性理论) (11) 1、荷载设计值 (11) 2、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12) 3、内力计算 (13) 4、主梁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15) 5、主梁吊筋计算: (17) 六、绘制图纸(A2图纸) (17)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平面图,环境类别为一类,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其中墙厚370mm ,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 3、恒载:20mm 厚水泥砂浆:220/kN m 楼盖自重:板厚自己确定,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225/kN m 20mm 厚石灰砂浆天棚抹灰:217/kN m 4、活载: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7.0/kN m 5、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6、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f c =9.6N /mm 2,f t =1.10N /mm 2) 钢筋 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2300/y f N mm = ) 其余采用HPB300级(2270/y f N mm =) 二、平面结构布置及尺寸: 1、平面结构布置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2m 。楼盖结构布置图见图1。

叠合楼板支撑计算书

叠合板底(轮扣式)支撑计算书 计算依据: 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施工承插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0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平面图 纵向剖面图 四、叠合楼板验算

按简支梁,取1.2m单位宽度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t2/6=1200×602/6=720000mm4 I=bt3/12=1200×603/12=21600000mm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 1=γ G b (G 2k +G 3k ) (h 现浇 + h 预制 )+γ Q bQ 1k =1.2×1.2×(24+1.1) × (0.06+0.07) +1.4×1.2×3=9.739kN/m q 1静=γ G b (G 2k +G 3k ) (h 现浇 + h 预制 )=1.2×1.2×(24+1.1) × (0.06+0.07) =4.7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 G b (G 2k +G 3k ) (h 现浇 + h 预制 )+γ Q bQ 1k =1×1.2×(24+1.1) × (0.06+0.07) +1×1.2×3=7.52kN/m 1、强度验算 M max =0.125q 1 l2=0.125×9.739×1.22=1.753kN·m σ=M max /W=1.753×106/(7.2×105)=2.435N/mm2≤[f]=14.3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 max =5ql4/(384EI)=5×7.52×12004/(384×30000×216×105)=0.313mm ν max =0.313 mm≤min{1200/150,10}=8mm 满足要求! 五、主梁验算 q 1=γ G l(G 1k +(G 2k +G 3k )h )+γ Q lQ 1k =1.2×1.2×(0.05+(24+1.1) ×0.13)+1.4×1.2×3=9.811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 G l(G 1k +(G 2k +G 3k )h )+γ Q lQ 1k =1×1.2×(0.05+(24+1.1) ×0.13)+1×1.2×3=7.576kN/m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提要: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 矩形梁模板和顶撑计算 梁长6.9米,截面尺寸为250*550mm,离地面高m,?梁底钢管顶撑间距为600mm,侧模板立档间距为600mm。木材用红松:fe=10N/mm2fv=/mm2 fm=13N/mm2 1.底板计算 底板计算 抗弯强度验算 计算底模承受的荷载:梁的底模设计要考虑四部分荷载,模板自重,新浇砼的重量,钢筋重量及振捣砼产生的荷载,均乘以分项系数,设底模厚度为4mm。 底模板自重 .2×5××=/m 砼荷重 .2×24××=/m 钢筋荷重

.2×××=/m 振捣砼荷载 .2××=/m 根据《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计荷载值要乘以V=?的折减系数,所以q=×=/m 验算底模抗弯承载力 底模下面顶撑间距为米,底模的计算简图是一个等跨的多跨连续梁,因为模板长度有限,一般可按四等跨连续梁计算,查静力计算表得: L= L= L= L= Mmax=-=-××=·m 按下列公式验算 Mmax/wn≤kfm Mmax/Wn=×106/﹛250/(6×402)﹜=/mm2 满足要求 抗剪强度验算 Vmax==××= Lmax=3Vmax/2bh=3××103/(2×250×40)=/mm2 Kfv=×=/mm2>/mm2

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 验算挠度时,采用荷载标准值,且不考虑振捣砼的荷载 q’=++=/m wA=×q’l4/100EI=××6004/﹛100×9×103×(1/12)×250×403﹜=? 允许挠度为h/400=600/400=> 满足要求 2、侧模板计算 (1)侧压力计算,梁的侧模强度计算,?要考虑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及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并乘以分项系数1.2。 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的普通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24×200/20+15×1×1×(2)=/m2 F=24H=24×=/m2 选择二者之中较小者取F=/m2 振捣砼时产生的侧压力为4kN/m2 总侧压力q1==/m2 化为线荷载q=×=/m 验算抗弯强度 按四跨连续梁查表得: Mmax=-=-××=kn·m=- 钢模板静截面抵抗矩为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计算与构造 设计方法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 1.定义 组合楼板由压型钢板、混凝土板通过抗剪连接措施共同作用形成。 2.组合楼板的优点 1)压型钢板可作为浇灌混凝土的模板,节省了大量木模板及支撑; 2)压型钢板非常轻便,堆放、运输及安装都非常方便; 3)使用阶段,压型钢板可代替受拉钢筋,减少钢筋的制作与安装工作。 4)刚度较大,省去许多受拉区混凝土,节省混凝土用量,减轻结构自重; 5)有利于各种管线的布置、装修方便; 6)与木模板相比,施工时减小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7)压型钢板也可以起到支撑钢梁侧向稳定的作用。 3.组合楼板的发展 二十世纪30-50年代 早在三十年代,人们就认识到压型钢板与混凝土楼板组合结构具有省时、节力、经济效益好的优点,到50年代,第一代压型钢板在市场上出现。 二十世纪60年代-70年代 六十年代前后,欧美、日本等国多层和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开始使用压型钢板作为楼板的永久性模板和施工平台,随后人们很自然的想到在压型钢板表面做些凹凸不平的齿槽,使它和混凝土粘结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此时压型钢板可以代替或节省楼板的受力钢筋,其优越性很大。 二十世纪80年代-现在 组合板的试验和理论有了新进展,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广泛地采用了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日本、美国、欧洲一些国家相应的制定了相关规程。 我国对组合楼板的研究和应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主要是由于当时我国钢材产量较低,薄卷材尤为紧缺,成型的压型钢板和连接件等配套技术未得到开发。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引进,组合楼板技术在我国已较为成熟。 4 常用的压型钢板的截面形式 给出了几种实际工程中采用的压型钢板,通过图片使学生对压型钢板有感性的认识,图中所示设置凹槽的压型钢板,设置凹槽后可明显提高钢板和混凝土板的组合作用。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目录 1、设计任务书-------------------------------------------------(1) 2、设计计算书-------------------------------------------------(2) 3、平面结构布置----------------------------------------------(2) 4、板的设计----------------------------------------------------(3) 5、次梁的设计-------------------------------------------------(6) 6、主梁的设计-------------------------------------------------(10)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 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 附图2、板的配筋图------------------------------------------(19) 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 附图4、主梁配筋图------------------------------------------(21)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 6.6,次梁的跨度为m 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幼儿园结构设计

南江枫林幼儿园结构设计 摘要 此次毕业设计主要是幼儿园的结构设计。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3 层,建筑总高度是14.3m,建筑面积3809m2。根据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本设计针对第8轴线框架进行了手算计算,考虑了恒荷载、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等作用。计算内容主要包括荷载分析和结构内力计算。手工计算完毕后,用结构分析软件PKPM进行了整体框架计算。 关键词幼儿园;结构设计;框架结构;内力计算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NAN JIANG FENG LIN KINDERGARTEN ABSTRACT The graduated design of the main structure of the kindergarten design. The design uses a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layers of is 3.The total building height is 14.3m, building area of 3809m2. Upon request, the seismic intensity of seven degrees. Framework of the design for the 8 axis hand count calculation, consider the dead load, live load, snow load, wind load and seismic loading role. The calculation including load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Manual calculation is completed, the overall framework for computing structural analysis software PKPM. KEY WORDS kindergarten Structural design; Frame structure; Calcul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设计(任务书+图纸+计算书、超完整)

广西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4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计算书 设计题目:柳州市某厂金工车间 设计时间:2017年12月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土木工程教研室) 二O一七年十二月

整体式肋梁楼盖结构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复习总结《混凝土结构设计I》课程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学生逻辑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及工作打下基础。 二、设计资料: 1.某单位拟建工业厂房,采用多层砖混结构,砌体施工质量等级为B级。建筑平面简图见 附图,砖墙为240mm厚,壁柱490×49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为400×400mm,楼盖为现浇混凝土结构。 2.楼面做法:陶瓷地砖楼面(包括找平层,共30厚,m2),板底抹灰15厚,m2.梯间做法同 楼面。 屋面做法:屋面为结构找坡,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膨胀珍珠岩架空隔热(包含结合层及找平层,共300高,3. 30kN/m2),板底抹灰15厚,m2。 3.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1。 4.材料:混凝土采用C20~C35均可,板及梁箍筋用HPB300级钢筋,梁受力钢筋采用 HRB335~HRB500级钢筋均可。 三、设计内容: 1.结构布置 确定楼面各梁的位置(包括各主梁、次梁、挑梁)及梁板编号,选定各种构件截面民主尺寸。 绘制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2.板的设计 单向板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连续板内力,包括荷载计算,内力计算、配筋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配筋并应满足构造要求。 双向板设计:按弹性或塑性方法计算连续板及单块板的内力,其余要求同上。 绘制板的配筋图。(可采用分离式或弯起式配筋) 3.次梁设计: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次梁内力,包括荷载计算、内力计算,然后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配筋计算,并应满足构造要求。 绘制次梁的配筋图。 4.主梁设计: 按弹性理论计算主梁的内力,做出主梁的弯矩和剪力包络图,根据包络图计算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确定主梁的抗弯纵筋及抗剪箍筋并满足构造要求。 绘制主梁的抵抗弯矩图(应按比例做出)和配筋图。 5.要求: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设计总概况: 1.规模:本工程是一栋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教学楼,使用年限为50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建筑面积约3000㎡, 建筑平面的横轴轴距为6.5m 和2.5m,纵轴轴距为4.5m ;框架梁、柱、板为现浇;内、外墙体材料为混凝土空心砌块, 外墙装修使用乳白色涂料仿石材外墙涂料, 内墙装修喷涂乳胶漆, 教室内地面房间采用水磨石地面, 教室房间墙面主要采用石棉吸音板, 门窗采用塑钢窗和装饰木门。全楼设楼梯两部。 2.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四层框架结构。 1.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1气象资料 A.基本风压值:0.35kN/㎡, A.基本雪压值:0.25kN/㎡。 B.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为1.2m; C.室外气温:年平均气温最底-10℃,年平均气温最高40℃; 2水文地质条件 A.土层分布见图1-1,地表下黄土分布约15m ,垂直水平分布较均匀,可塑 状态,中等压缩性,弱湿陷性,属Ⅰ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fak=120kN/㎡。

B.抗震设防等级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地震设计分组为第 一组,场地类别为Ⅱ类。 C.常年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8m ,地质对水泥具有硫酸盐侵蚀性。 D.采用独立基础, 考虑到经济方面的因素, 在地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 独立基础的挖土方量是最为经济的,而且基础本身的用钢量及人工费用也是最低的, 整体性好, 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强。因此独立基础在很多中低层的建筑中应用较多。 二、设计参数: (一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本工程为一般的建筑物,破坏后果严 重,故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耐久等级二级(年,耐火等级二级, 屋面防水Ⅱ级。 (三建筑抗震烈度为8度,应进行必要的抗震措施。 (四设防类别丙类。 (五本工程高度为15.3m ,框架抗震等级根据GB50223-2008《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高度不超过24m 的混 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六地基基础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图1-1 土层分布 第二章结构选型和结构布置 第一节结构设计

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1.设计资料 (1) 楼面做法:楼面面层采用20mm 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侧采用15mm 厚的混合砂浆抹底。 (2)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钢筋除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为HRB300筋。 (3)板伸入墙内120mm ,次梁伸入墙内240mm ,主梁伸入墙内370mm 。 2.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1) 梁板的布置和尺寸: 主梁横向布置,次梁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9m ,次梁的跨度为6.3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 ,3L L 2,75.2L L 2121<<=,按单向板设计,并适当增加沿跨长方向的分布钢筋,以承担长跨方向的弯矩。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mm h 7.7630/2300=≥,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70h ≥,取板厚h=80mm 。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mm 525~350L 12 1 ~181h 11== )(,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b=200mm 。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690~460L 10 1 ~151h 22== )(,取h=650mm ,截面宽度取b=300mm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2) 单向板和次梁的设计:要求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设计,主要应包括截面尺寸的选定,确定计算跨度、计算荷载、计算内力及确定各主要截面的配筋并绘出配筋图。 3. 板的设计 (1) 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面层20mm 水泥砂浆抹面 24.02002.0m KN =?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2m k 0.22508.0N =? 底部15mm 混合砂浆抹底 2m k 26.017015.0N =? 小计 2.66 2m k N 板的荷载标准值 6.3 2m k N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的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2m k N ,所以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 g=2.32.166.2=?2m k N 可变荷载设计值 q=19.83.13.6=?2m k N 荷载总设计值 g+q=11.782m k N (2) 计算简图 计算跨度:次梁截面为mm 500mm 200?,板在墙上支承长度为120mm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2120280120-100-23002h l l n 01=+=+=<1.025n l =2234.5mm ,取01l =2120mm 中间跨 02l =n l =2300-200=2100mm 因跨度相差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3) 弯矩设计值 由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分别为:边跨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

桥梁设计手算计算书(DOC)

设计原始资料 1.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情况 (1)气象:天津地区气候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部分地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旱,春季大风频繁,夏 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冷暖变化显著。年平均气温12.20C, 最冷月平均气温-40C,七月平均气温26.40C。 (2)工程地质:天津地铁一号线经过地区处于海河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埋深较浅,沿线分布了较多的粉砂、细砂、粉土,均为地震可液化层,局部地段具有地震液化现象。沿线地层 简单,第四系地层广泛发育,地层分布从上到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新近沉积层、上部陆相层、第一海相层、中上部陆相层、上部及中 上部地层广泛发育沉积有十几米厚的软土。 a.人工填土层,厚度5m,?k=100KP a; b.粉质黏土,中密,厚度15m,?k=150 KP a; c.粉质黏土,密实,厚度15m,?k=180KP a; d.粉质黏土,密实,厚度10m,?k=190KP a。 第一章方案比选 一、桥型方案比选 桥梁的形式可考虑拱桥、梁桥、梁拱组合桥和斜拉桥。任选三种作比较,从安全、功能、经济、美观、施工、占地与工期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 桥梁设计原则 1.适用性 桥上应保证车辆和人群的安全畅通,并应满足将来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桥下应满足泄洪、安全通航或通车等要求。建成的桥梁应保证使用年限,并便于检查和维修。 2.舒适与安全性 现代桥梁设计越来越强调舒适度,要控制桥梁的竖向与横向振幅,避免车辆在桥上振动与冲击。整个桥跨结构及各部分构件,在制造、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3.经济性 设计的经济性一般应占首位。经济性应综合发展远景及将来的养护和维修等费用。 4.先进性 桥梁设计应体现现代桥梁建设的新技术。应便于制造和架设,应尽量

[学士]混凝土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模板

一、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混凝土现浇单向肋形楼盖,其三楼楼面结构布置简图如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 混合砂浆板底。 2、活荷载:标准值为3KN/㎡。 3、恒载分项系数为2.1;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 4、材料选用: 混凝土 采用2220(9.6/, 1.1/)c t C f N mm f N mm ==。 钢筋 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400级)/360(2mm N f y =; 其余采用HPB235级)/210(2mm N f y = 5、柱网尺寸:27.57.5m ?;柱的截面尺寸为mm mm 350350?。 6、板厚:120mm 。 7、层高:m 9.3。 8、砖采用10Mu ,砂浆采用0.5M ,砖墙采用mm 240。 9、板伸入墙内mm 120,次梁伸入墙内mm 240,主梁伸入墙内mm 370。 二、结构布置: 1、基本要求: 承重墙、轴网和粱格布置应满足建筑使用要求。柱网尺寸要求宜尽可能大,内柱在满足结构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少设。 结构布置要合理、经济。 教师评阅:

2、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确定: 主梁和次梁的间距不宜过大,主梁的跨度一般为m m 8~5 ,次梁为 m m 6~4。 粱格布置要求规整,梁尽可能连续贯通,板厚和梁的截面尺寸尽可能统一。在较大孔洞四周、非轻质隔墙下和较重设备下应设置梁。 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板的跨度一般为m m 7.2~7.1,常用跨度为m m 5.2~7.1左右。 主梁一般沿房屋横向布置,并与住构成平面的框架,内框架与纵向的次梁形成空间结构。当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距较多时,也可沿纵向布置主梁。 3、楼面结构布置图(图1): B 1B 3 B 1B 1 B 1 B 3B 2(板 ) B 2(板 ) B 4 主梁 次梁 柱 图1:单项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1 2 3 4 5 6 A B C D 教师评阅:

组合楼板计算实例

组合楼板计算 用于组合楼板的压型钢板净厚度(不包括涂层)不应小于0.75mm ,也不得超过1.6mm 。波槽平均宽度(对闭口式压型钢板为上口槽宽)不应小于50mm ;当在槽内设置栓钉时,压型钢板的总高度不应大于80mm 。根据上述构造要求,选用型号为60020075---XY 的压型钢板,厚度1.2mm 。 组合板总厚度不应小于90mm ,压型钢板顶面以上的混凝土厚度不应小于50mm 。此外,对于简支组合板的跨高比不宜大于25,连续组合板的跨高比不宜大于35。根据以上构造要求,压型钢板上混凝土厚度取c h =60mm 。 mm b 1121= mm b 582=mm b 49.763= 23() 31.2h b b c mm b += =∑压型钢板的形心高度 即单槽口对于上边(用s 代表)及下边(用x 代表)的截面模量为: 压型钢板的惯性模量s I :4233212357691) 32 (mm b b b b b b th I s =∑-∑+= 2123323 2 ()3s x x th b b b b b I W c b b +-==+∑ 22 1.275(1125876.49(1125876.49)76.49) 35876.49 ???+??++-==+114523mm 2123313 2 ()3x x x th b b b b b I W h c b b +-==-+∑ x x

2 2 1.275(1125876.49(112 5876.49)76.49) 311276.49 ???+??++-= =+81713mm 压型钢板的截面抵抗矩s W 取s x W 和x x W 的较小值,故: s W =x x W =81713mm 压型钢板的截面面积21000 1.240033 p l A t mm =?= ?= 施工阶段荷载 恒载 钢筋混凝土自重:5×[(58+88)×75/2+70×200] ×25=2.43kN/m 2 压型钢板自重: 0.16kN/m 2 荷载总重=2.43+0.16=2.59kN/m 2 活载 施工活载:1.5kN/m 2 2/208.55.14.159.22.1mm kN q =?+?= 2/04.1208.52.02.0mm kN q q x =?== m kN l q M x ?=??==17.1304.18 1 812max m kN q /818.02.0)5.159.2(0=?+= 强度验算 正应力验算:226 max max /205/2.14381711017.1mm N f mm N W M s =?=?==σ 剪应力验算kN l q V x 56.1304.12 1 21max =??== 腹板最大剪应力:23 3max max /7.122.149.76221056.1323mm N t b V =?????=∑=τ 挠度验算: []mm l w mm EI l q w s 7.1620,180min 7.113576911006.23843000818.053845540max =??? ???=?=?????== 使用阶段 1.2厚压型钢板自重:2 /16.0mm kN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钢筋混泥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试件,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其独立完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框架结构工业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楼面标高4.00m),墙厚370mm,混凝土柱400x400mm。板伸入墙120mm,次梁伸入墙240mm,主梁伸入墙370mm。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 2、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30mm厚水磨石楼面(标 准值0. 65kN/m2) o 3、活荷载:标准值为7. 5 kN/m2 o 4、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A=11.9N/〃”2, /=1.27N/〃m2) 钢筋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400级(f =36ON/〃* ) x 其余采用HPB235级(人=210"/〃〃/) 三、设计容 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 5、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 (1)、结构平而布置图 (2)、板、次梁、主梁的配筋图 (3)、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 (4)、设计说明 (5)、次梁钢筋材料表 四、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在1周完成。 2、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或打印)。计算书(施工图)装订顺序:封面、评语页、目录、任务书、设计说明、计算书正文和施工图。 3、施工图统一为A3图纸。要求图而布局均匀、比例适当、线条流畅、整洁美观,严格按照建筑制图标准作图。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答辩及成绩评定。 五、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梁兴文主编,中国建筑工业 2、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3、GB50009-2001,《建筑荷载设计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